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0例的临床手术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1例原发性腹膜炎,腹腔镜探查为盆腔积脓,放置引流管并顺便切除阑尾。1例术后第3天高热,再行剖腹手术,发现为阑尾残株炎,进行清除术后,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治疗,最终痊愈出院。100例子患者无感染和肠瘘及肠粘连,患者平均住院5d。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成功率高,降低了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是一种良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42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5min,术中出血2~10ml,无术后出血、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以其暴露良好、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戳孔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行二戳孔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成功行二戳孔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术后4例切口出血,5例切口感染,无残株炎、粪漏、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二戳孔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较四戳孔、三戳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LA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28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并与同期应用西医治疗的LA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比较。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有效率85.72%,4例因绞窄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有效率50%,10例无效后手术;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A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降低手术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预防术后肠梗阻护理对策.方法:对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预防术后肠梗阻的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3例患者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患者中40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了肠梗阻.结论:加强对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术后肠梗阻的预防护理对策对术后肠蠕动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单纯性阑尾炎患者2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单纯性阑尾炎患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微小创口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阑尾切除手术。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切口状况和患者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24h排气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皮下气肿、切口渗出、肠粘连性肠梗阻、肠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切除阑尾治疗单纯阑尾炎,较常规阑尾切除手术疗效好。术后创口感染率低、患者恢复时间短,临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现为肠梗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本院2001年3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388例,其中以肠梗阻收入院的患儿7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呕吐、腹胀、腹痛及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皆无确切转移性右下腹痛史,亦无腹部外伤或手术史。入院后均酌情予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并按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明确肠梗阻系急性阑尾炎所致。71例根据具体病情实施阑尾切除加肠粘连松解术63例,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3例,阑尾切除加坏死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保守治疗2例。59例术中酌情行肠减压、盆腹腔冲洗并放置引流。中毒性休克死亡2例。本组治愈率97.1%(69/71)。结论早期病因诊断、围术期处理及尽早手术是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李静铭 《新中医》1999,31(5):23-23
笔者近几年应用针刺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3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4例均为外科住院患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6岁,平均48岁。其中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4例,脾切除术后2例,阑尾切除术后5例,肾切除术后2例,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6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后应用多糖生物医用胶冲洗腹腔的患者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应用多糖生物医用胶冲洗腹腔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3~5d,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出血、肠内脓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中使用多糖生物医用胶冲洗腹腔和防范措施、术后护理,能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将7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仅有1例术前明确诊断。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例,慢性阑尾炎1例,肠梗阻3例。剖腹探查中均发现部分或全部小肠及腹腔脏器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7例患者均予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4例加阑尾切除术。术后1例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给予对症治疗后治愈。随访至今,1例手术1年后出现粘连性不全肠梗阻症状,对症治疗后缓解,至今未作手术治疗。结论:腹茧症临床少见,术前误诊率高,术中明确诊断后应切除纤维包膜、松解肠粘连,必要时行肠排列术,术后肠梗阻是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观察253例实施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253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住院时间仅有2~6d,切口长度1.4~2cm,开始进食时间8~26h,开始自主下床活动6~12h,切口感染为0,术后无大出血、肠梗阻、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25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健康教育到位,术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术后做到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使患者得到及时处理,是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取得很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 例1:张×,女,36岁,农民。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病人感腹胀,腹痛,呕吐,肛门未排气。查体:腹膨隆,软,脐周压痛,反跳痛(一),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强,气过水声(+)。考虑为肠梗阻。行胃肠减压,观察。术后第8天时,上述症状仍未缓解,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下腹有一长约2cm的条索状粘连带,回肠部分嵌入,造成梗阻,嵌入肠管已坏死。行粘连松解,部分回肠切除术。切除肠管约30cm。术后20天病愈出院。 例2:于××,男,1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与小肠,后腹膜及盲肠广泛粘连。行逆行切除阑尾。术后第2天,病人感腹胀,腹痛,呕吐,肛门未排气。查体:腹平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强,气过水声(+)。考虑为肠梗阻。保守治疗1天,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8-2008年共行阑尾切除术469例,其中因诊断或手术处理失误而导致再手术8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18~65岁,平均31.2岁.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因素:回盲部升结肠肿瘤,2~6个月后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阑尾系膜血管出血10 h,再次手术止血1例;盆腔脓肿术后7 d行直肠前臂切开引流术1例;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术后6个月行粘连松解术1例;手术18个月后剖腹探查确诊为阑尾残株炎1例;盲肠游动扭转24个月后行盲肠固定术1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经内科治疗无效,于术后16 d行粘连松解术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8年33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33例患者,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2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段结肠造口关闭远段结肠或直肠Ⅱ期吻合11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6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3例;Mile’s手术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无死亡。结论对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正确认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阑尾炎患者59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作为研究组。另选急性阑尾炎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患者59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来综合评价该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较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早,进食早,住院时间缩短,切口感染率低,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创伤小、恢复早、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阑尾切除术在普通外科是常见的手术之一。阑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以切口感染、肠梗阻多见。延迟的盲肠出血是阑尾切除术后的一种晚期并发症,通常出血源自内翻的阑尾残端粘膜下血管。偶遇一例,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型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25例慢性阑尾炎和2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行微型切口阑尾切除术,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微型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36.9±11.2)min,平均住院时间(3.8±1.7)d;5例患者因阑尾暴露困难而改为常规切口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术后24h内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全组患者无伤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伤口愈合美观。结论 微型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伤口美观,患者满意,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2009年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右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者1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者32例,横结肠并发肠梗阻者7例,直肠癌并发肠梗阻者11例,其中,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者10例,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者12例,行Hartmann造口者23例(其中19例行二期吻合),行Miles术者8例,行Dixon术者4例,肿瘤无法切除行结肠造口者3例。本组60例患者中,57例(95.0%)痊愈或好转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18.3%),死亡3例(5.0%)。结论: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应尽早选择手术,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运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与50例同期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情况的对比,分析5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有着比开腹手术较好的疗效,并发症相对较少,可以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