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00700)胥少汀腰椎峡部裂的发生率约在4%左右,并有一些发展成脊椎滑脱,近些年来对其重视,外科治疗方法有了一些进展。本院自五十年代开始治疗此症,病例大多系峡部疲劳骨折不连接,故又称峡部不连。一、病理生理(一...  相似文献   

2.
经皮穿刺L_(4-5)椎间盘后1/3径路的应用解剖孙良业,张定华,尹超我们在34侧成人尸体上模拟手术经皮穿刺L_(4-5),分层解剖观测针路及毗邻关系,测得一组数据,为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材料和方法利用17具34侧(男22,女12)成人新鲜尸体,经皮穿...  相似文献   

3.
BAK椎间融合器治疗轻度腰椎峡部型滑脱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1997年4月-1998年4月间,以多孔螺纹状椎间融合器行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8例轻度L5/S1峡部型滑脱症病人。患者主要症状反复发作的下腰痛,伴有一侧或双侧的下肢疼痛。术前侧位X线片显示腰5椎体轻度向前滑脱,且该椎间隙高度较邻近之正常间隙降低30%以上;斜位片示峡部裂隙6例,峡部细长2例。  相似文献   

4.
椎体融合器治疗腰椎峡部裂和滑脱症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介绍 一种钛钢椎体融合器(TFC)治疗腰椎峡部裂和滑脱症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前入路或后入路,置入椎体融合器治疗腰椎峡部裂和滑脱症7例。结果 术后随访3 ̄8个月。所有融合器没有发生移位。疗效优5例,良1例,可1例。结论 椎体融合器入腰椎体间,具有操作安全、固定可靠、融合率高、能维持椎间高度和对腰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腰椎峡部裂伴椎体滑脱症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其林 《中国骨伤》1995,8(3):24-24
腰椎峡部裂伴椎体滑脱症50例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北京100700)彭其林1981年5月~1994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疗法诊治腰椎峡部裂伴椎体滑脱症5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2...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就诊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共58例,其中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29例,男9例,女20例,年龄23~67岁,Ⅰ度滑脱22例、Ⅱ度7例,L4滑脱16例、L5滑脱13例;退变性滑脱(退变组)29例,男5例,女24例,年龄45~85岁,Ⅰ度滑脱22例、Ⅱ度7例,L3滑脱3例、L4滑脱23例、L5滑脱3例。峡部裂组和退变组患者ODI评分分别为25.5分和22.0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两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指标,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同时测量两组病例的腰椎滑脱角、滑脱率以及滑脱距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峡部裂组患者LL、TK和滑脱角分别为52.2°±10.9°、25.3°±11.1°、9.9°±6.4°,明显高于退变组的44.2°±15.4°、23.4°±12.6°、6.0°±3.9°(P<0.05);退变组患者SVA为30.6±40.6mm,明显高于峡部裂组的4.6±24.9mm(P<0.01)。两组患者的骨盆形态学参数PI(峡部裂组53.9°±11.5°,退变组55.8°±10.8°)、PT(17.0°±8.3°,22.9°±7.2°)、SS(36.9°±8.7°,33.4°±9.9°)以及腰椎滑脱率[(21.8±9.8)%,(19.7±7.8)%]、滑脱距离(6.2±2.7mm,5.6±1.9mm)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具有相似的骨盆形态,但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较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表现为更大的胸椎后凸、腰椎前凸以及滑脱角。  相似文献   

7.
腰椎关节突关节及椎弓峡部裂间隙矢状倾角测量和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ZJ)和椎弓峡部裂(SS)的矢状倾角(SIA)的特点,评价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测量92例SS患者之176个裂隙及正常人50例L4~5和L5~S1的200个ZJ的SIA,分别计算其均数和标准差,采用差异显著性U检验。同时测量并比较峡部裂椎相邻椎的ZJ和SS的SIA。结果:SS与正常腰椎ZJ的SIA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以≥65°为标准,诊断腰椎SS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以≥55°为标准,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个体自身对比,SS与同椎对侧或相邻椎ZJ的SIA差别明显(28°~55°),目测可靠性100%。结论:腰椎ZJ及SS的SIA差异非常显著,测量ZJ及SS的SIA对滑脱前期的SS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应力滑移率”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腰椎应力摄片(站立和拉伸位),通过数学式计算出“应力滑移率”(Stressslippagerate,SSR),发现应力滑移率与临床症状和体征成正比。用这一概念可指导脊柱滑脱的治疗。SSR≥30%的腰椎峡部裂并滑脱18例,采用了轴向牵引复位、Stefee钢板两钉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按Steffee评定标准100%恢复到5级。SSR<30%12例中保守治疗4例,椎板切除植骨融合8例,5例达5级,3例达4级。  相似文献   

9.
脊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Killian在1854年首先使用脊椎滑脱(Spondylolisthesis)一词,并将其定义为“一个椎体在相邻的下一个椎体之上向前或向后滑脱”,其常见的病因是椎弓不连或称峡部裂,最常见的部位在L5S1。但直到近20年,才逐步认识了脊椎滑脱症的各种病因,建立了正确的分类方法,Wiltse提出的分型很有临床意义:Ⅰ型,发育不良型:为S1上关节突或椎弓有先天性缺损。Ⅱ型,峡部型:病变在关节突间(峡部)。Ⅲ型,退变型:继发于已长期存在的退变性关节炎,由于关节突和椎间盘的不稳定而发生滑脱。Ⅳ型,创伤型:椎弓根、椎板和关节突(不包括…  相似文献   

10.
环锯前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和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寿勇  刘晓平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4):217-218,T002
环锯前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和腰椎滑脱症丁寿勇,刘晓平,傅祖国,曾跃林,陈强腰椎峡部不连及腰椎滑脱症是腰腿痛原因之一,占腰腿痛病人的4%~5% ̄[1,2]。自Kilian ̄[3]认定其临床本质以来,治疗方法很多。融合和固定不稳定的脊椎是目前公认...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1):1029-1034
[目的]探讨L_5峡部裂无滑脱与L_5峡部裂性滑脱在矢状位、斜位X线上骨性参数的差异、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1998年8月~2015年5月资料完整的L_5峡部裂患者55例,男25例,女30例,将其分为无滑脱组(L_5峡部裂无滑脱组)22例,滑脱组(L_5峡部裂性滑脱组)33例。用Digimizer测量软件在斜位X线片上测量L_4下关突、S_1上关节突至L_5峡部的垂直距离d、s,L_5峡部宽度w,L_4椎体高度h_1;在矢状位X线片上测量L_5/S_1椎间隙高度k,L_4椎体高度h_2,LL,SS,腰椎重力线指数,滑脱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A组和B组在d/h_1、s/h_1、w/h_1、k/h_2、LL、SS、腰椎重力线指数及年龄上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无滑脱组d/h_1、s/h_1、k/h_2均明显大于滑脱组(P0.05);无滑脱组腰椎重力线指数小于滑脱组(P0.05);d/h_1与s/h_1呈正相关,与LL、滑脱率呈负相关(P0.05);k/h_2与腰椎重力线指数、滑脱率及年龄呈负相关(P0.05);腰椎重力线指数与LL、SS及滑脱率呈正相关(P0.05);滑脱率与年龄、腰椎重力线指数呈正相关,与k/h_2、d/h_1和s/h_1呈负相关(P0.05)。[结论]腰椎斜位、矢状位骨性参数的研究对明确腰椎峡部裂进展的原因意义较大。相邻节段上下关节突峡部应力、椎间盘退变、腰椎重力线指数增加可能是腰椎峡部裂进展为滑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峡部螺钉结合非融合椎弓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6月,应用峡部螺钉结合非融合椎弓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或伴Ⅰ度滑脱或盘源性腰痛的患者21例,观察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30.15±29.7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15.64±58.51)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2.62±9.43)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18个月峡部裂骨性融合率为100%。末次随访时UCLA系统评价与术前相同,未发现邻近节段退变加重情况。[结论] 峡部螺钉结合非融合椎弓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或伴Ⅰ度滑脱或盘源性腰痛是安全有效的,峡部融合率满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究椎旁肌退变与L5/S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08例L5/S1双侧峡部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62例,男46例,年龄26~86(52.8±10.4)岁,所有患者腰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腰椎CT和腰椎MRI等影像学资料完整。根据是否伴有滑脱及Meyerding分度将患者分为无滑脱组(28例)、Ⅰ度滑脱组(46例)和Ⅱ度滑脱组(34例)。在腰椎轴位MRI的L5下终板层面测量椎体横截面积(V CSA)、竖脊肌横截面积(ES CSA)、多裂肌横截面积(MF CSA)以及关节突关节角度(FJA),并计算平均关节突关节角度(mFJA)、多裂肌相对横截面积(MF rCSA)、竖脊肌相对横截面积(ES rCSA)、多裂肌脂肪浸润率(MF FIR)及竖脊肌脂肪浸润率(ES FIR)。比较三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病程、V CSA、mFJA、MF CSA、ES CSA、MF rCSA、ES rCSA、MF FIR以及ES FIR之间的差异,并使用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病程、BMI、mFJA、MF rCSA、ES rCSA、MF FIR、ES FIR等参数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的关系。结果:各组间年龄、体重、BMI、V CSA、mFJA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滑脱组女性患者(29%)占比显著低于Ⅰ度滑脱组(61%)和Ⅱ度滑脱组(76%)(P<0.05);无滑脱组的身高(1.68±0.06m)相较于Ⅰ度滑脱组(1.64±0.75m)和Ⅱ度滑脱组(1.63±0.54m)更高(P<0.05),病程相较于Ⅰ度滑脱组和Ⅱ度滑脱组更短(P<0.05)。三组间MF CSA、MF rCSA以及ES F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滑脱组的ES CSA和ES rCSA(3183.2±1196.38mm2和2.14±1.11)显著高于Ⅰ度滑脱组(2579.28±896.56mm2和1.65±0.65)及无滑脱组(2401.40±742.98mm2和1.56±0.58)(P<0.05);Ⅱ度滑脱组的MF FIR(40.70±14.05)%显著高于Ⅰ度滑脱组(30.39±12.98)%及无滑脱组(26.69±9.96)%(P<0.05);Ⅰ度滑脱组与无滑脱组间ES CSA、ES rCSA和MF F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81,95%CI:1.120~7.062,P=0.028)及MF FIR增加(OR=1.044,95%CI:1.003~1.088,P=0.034)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滑脱程度较重的双侧峡部裂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更严重,并且出现了竖脊肌的肥大,女性及MF FIR增加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方法测量腰椎峡部裂模型上位脊椎三维活动范围,分析峡部裂上位脊椎稳定性,为腰椎峡部裂外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9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切断L5双侧椎弓峡部制成实验模型,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造模前(正常组)及造模后(峡部裂组)标本施加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10N·m力矩,由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分析比较峡部裂组及正常组上位及同序脊椎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9具标本峡部裂组上位脊椎(L4)在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范围均值分别是12.71°、4.79°、3.71°,正常组均值分别为10.41°、3.70°、2.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峡部裂组分别增加了22.1%、29.4%、33.8%,而侧屈活动范围峡部裂组均值为7.74°,正常组为7.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峡部裂同序脊椎(L5)在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范围均值分别为12.69°、6.29°、4.10°,正常组均值分别为10.12°、5.19°、3.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峡部裂组分别增加25.4%、44.1%、36.4%,而侧屈活动范围峡部裂组为6.12°,正常组为6.0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峡部裂对上位脊椎稳定也有重要影响,可导致上位脊椎在前屈、后伸和旋转方向失稳.  相似文献   

15.
同侧腰4,5骶1双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疗效:附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玉琛  陈智 《颈腰痛杂志》1995,16(4):213-214
同侧腰_(4,5)骶_1双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疗效(附45例分析)罗玉琛,沈翰,陈智,麦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突出部位多为L4,5和L5S1。从本院1980~1993年768手术病例中,单一部位突出者占94.1%,而同侧L4,5,L5...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一种既能使滑脱椎体复位,又能保留椎体间的活动度的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新型内固定器械。方法根据腰椎生物力学特点:生理载荷下椎弓峡部为重力的前移剪切力与抵抗力集中的部位,设计一种加强椎弓峡部强度的椎弓成形复位固定器(pedicular formingreduction fixationsy stemPFRF),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后应用于临床,治疗17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Ⅰ-Ⅱ°),并长期跟踪随访。结果17例患者中,术后临床评价优14例,良2例,可1例,术前JOA评分平均19.2分,术后JOA评分平均25.3分,症状缓解率98%,随访病例未见断钉和再次滑脱现象。结论应用PFRF内固定系统非融合性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Ⅰ-Ⅱ°)疗效显著,可以保留腰椎的活动度,椎弓峡部可以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17.
峡部断离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电-机械测量系统对8个正常结构和峡部断离后的新鲜尸体L5/S1脊椎功能单位,以6种不同载荷方式对其三维运动学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峡部在腰椎各项运动中对腰椎稳定具有重要的力学作用,峡部断离将可能导致腰椎不稳。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43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T)进行多模式图像后处理,多方位观察患者椎弓峡部裂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共发现83个椎弓峡部裂,双侧32例,其中4例累及两个脊椎的双侧椎弓;单侧11例。腰椎斜矢状位MPR及平行于椎弓的轴位MPR能够诊断全部病例,13例裂隙呈不规则锯齿状,边缘清晰,9例边缘骨质硬化、膨大;12例伴有碎骨块,并见裂隙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正中矢状位MPR发现脊椎向前滑脱22例,其中Ⅰ度滑脱16例,Ⅱ度滑脱5例,Ⅲ度滑脱1例。7例出现假性椎间盘膨出征,硬膜囊向前移行。MIP也能全部显示所有病例的峡部裂,但是对软组织观察不如MPR。高密度VRT仅发现峡部裂23例39处。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MPR、MIP及VR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全方位评价腰椎峡部裂的形态变化,为临床提供与峡部裂有关的更多更详细的影像信息,MPR是最有价值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我院1985年5月~1993年5月应用多平面脊椎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376例中6例脊椎滑脱,其中两例瘫痪。滑脱多发生在畸形重、截骨矫正度数大病例。强大挛缩腹肌及椎旁软组织牵拉力;截骨面不稳;内固定不牢及松脱是发生椎体滑脱的主要原因。为予防其发生,我们体会是(1)多平面截骨中单一平面矫正最好不超过30°,两平面不超过60°,过多残留畸形可二次手术。(2)注意截骨面与椎体垂直、左右对称,保留椎前1/4骨质,增强合拢骨面稳定。(3)强调妥善保护下背部逐渐缓慢加压合拢法。(4)采用坚强有效内固定,遇有滑移倾向者可采用椎板下钢丝鲁氏法或弓根钉装置等固定。(5)适当切除截骨面上下椎板内壁,扩大椎管容积,以防滑脱脊髓受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滑脱椎"漂浮椎板"修整后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滑脱椎"漂浮椎板"修整后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1例,评价术后椎间植骨愈合、滑脱复位及椎间高度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28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按侯树勋等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可2例。结论运用滑脱椎"漂浮椎板"修整后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