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便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调查显示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1-2],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有报道称卒中后4周累积便秘发生率为55.31%[3],便秘的发生风险以7天内为最高,7天后呈下降趋势,半数患者在卒中后11天发生便秘;且发病1周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和排便环境改变是影响卒中后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卒中后便秘可能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差,遗留病残程度重[4]。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  相似文献   

2.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便秘发生率10%~1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发病人群的18%~23%[2].临床上功能性便秘(FC)可分为慢传输型便秘( STC) 、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其中STC约占FC的37.5%~45.5%[3].2007年8月~2009年8月, 笔者自拟健脾温肾汤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便秘,是以排便间隔延长,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为主诉的一种病症.随着城市老龄化,老年性便秘非常普遍,便秘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增高,老年人患病率大约为15%~30%以上,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患病率可高达80%,而且女性高于男性,北方高于南方[1,2]引.老年性便秘可诱发或加重诸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绞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疾患,日益引起广大老年病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3].中医药在治疗老年性便秘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整体观指导慢性便秘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2%~27%[1],我国北京地区的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2],60岁以上的老年人便秘发病率高达11.5%[3].由于该疾病病因复杂,症状虽以排便障碍为主但涉及学科众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便秘口服橄榄油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20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采用口服橄榄油治疗卒中后便秘,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20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经口服橄榄油后,排便情况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5%。结论:脑卒中患者便秘口服橄榄油后有较好的治疗护理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慢性便秘是消化科的常见病之一,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高达22%[1,2]. 在慢性便秘的病因中,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根据罗马Ⅲ标准[3]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便秘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也可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便秘的病程超过6个月被认为慢性便秘,慢性便秘多为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7.
便秘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为20%~30%,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中尤以功能性便秘最为常见[1].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是指非器质性或药物因素所引起的便秘,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未尽感的功能性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易出现饮食失调、咀嚼困难、肠道蠕动减慢等生理机能衰退的现象,从而易患功能性便秘等疾病.2008年9月-2009年8月,我科对120例老年便秘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月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220-1221
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为30%~60%[1].发生便秘后由于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细菌分解、发酵腐败、产生毒素,导致头痛、头晕、腹部胀痛、烦躁不安等症状,有时因用力排便引起血压升高可发生脑血管意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提高警惕分析便秘发生的原因并进行预防性护理对中风患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女性慢性便秘的特点分析:多中心横断面临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女性慢性便秘的特点、影响便秘严重程度的因素以及女性便秘与盆底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为女性慢性便秘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2007年3至5月,北京市10家医院对561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消化科门诊慢性便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经录入、核对后,制订重度便秘标准,按性别分组并按便秘严重程度分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便秘患者中女性比例高,女(422例):男(139例)=3.04:1;女性发病年龄高峰在加~29岁,而男性则在60~69岁.慢性便秘症状谱广泛,最常见症状为排便费力381例(76%).在患者性别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症状仅为手托盆底协助排便[女:38%(26/69),男:15%(3120).P<0.05]及合并咳嗽时溢尿[女:95/422(22.5%),男:13/139(9.4%),P<0.01].女性分娩次数与慢性便秘严重程度、便秘表现及盆底功能障碍均有密切关系.结论 女性慢性便秘早发,与盆底的解剖特点、妊娠分娩的生理特性相关,应引起多学科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便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除太困难。国外报道发病率为30%~60%,国内报道发病率为40%-65.38%,尤以出血性卒中急性期2周内最为多见。便秘与脑卒中病势轻重呈正相关,便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患者用力排便可使颅内压增高,引发再次出血加重卒中患者脑部损害,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并对脑卒中的预后与转归产生影响怕。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实施有效干预,寻求简便易行、效果佳的方法,为临床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状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脑卒中患者的25%~60%[1,2].以往用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其副作用尤其是心血管系副作用较大,严重制约了其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3].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第二大致死和重要的致残性疾病,首次卒中3个月后约30%的患者发生认知损害[1].全世界每年约有570万人死于卒中,其中87%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女性一生的卒中危险比男性高,45~54岁女性的卒中发病率是同年龄组男性的两倍,女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在中年后增加,仅美国每年治疗卒中的医疗费用就高达5 800亿美元[3],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女性卒中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女性卒中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具有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症状的功能性肠病[1].随着社会老龄化、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FC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内调查显示,FC发病率为6.07%,女性多于男性[2].本文通过了解FC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特点,以期对FC患者提供更多的干预措施,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讨卒中后便秘采取腹部推拿配合五神针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 80 例卒中后便秘患者, 全部来自本院 2019 年 4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纳入,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单一组 40 例和结合组 40 例。 单一组采取腹部推拿治疗,结合组 采取腹部推拿配合五神针治疗,对比两组便秘症状和便秘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结合组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评 分都比单一组低(P<0.05);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显著比单一组的 87.50%高(P<0.05)。 结论 卒中后便秘采取腹部推 拿配合五神针治疗能显著改善便秘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与脑损伤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0家医院的
723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脑损伤相关因素、排便情况、既往史等项目。结果723 例调查对象
中便秘者共有250 例,总发生率为34.6%,其中缺血性卒中便秘的发生率为31.0%,出血性卒中为44.8%,缺血合并出血为
47.4%,3种类型脑卒中患者的便秘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369,P=0.002);按卒中时期,急性期发生率为41.9%,恢
复期31.5%,后遗症期22.6%,3个时期便秘发生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21,P<0.001);以损伤部位而言,基底节
区脑卒中者便秘发生率45.1%,明显高于非基底节卒中者24.7%(P<0.001);脑损伤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卒中类型、卒中时期、
病灶数及基底节是脑卒中后便秘的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常发生便秘,以脑出血类型为主,大脑基底节区受损者
便秘发生率较非基底节区高。
  相似文献   

16.
便秘是指大便干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延长,或虽有便意却排便困难的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发生率为20.39%[1]。发生便秘时可增加患者腹压,对于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易引起手术创面出血;用力排便还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猝死。因此,减少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便秘情况的发生,对患者康复起着至  相似文献   

17.
1 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 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指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SD的发病率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存在差异,有文献报道,国外PSD发病率多数在30%~50%[1],国内PSD的发病率为 34.2%~76.1%[2].在脑血管疾病急性期,PSD的发生率在 40%~50%[3].  相似文献   

18.
骨科患者便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指大便滞留肠内时间过久,导致大便干硬、排便困难或3d未排大便者[1].是骨科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一般为50%~70%[2],也有报道认为发生率为90.47%[3],便秘的发生给患者的进食、睡眠及康复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减少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及参考相关文献,现将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悲观厌世,甚至产生自杀倾向等.其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增加病死率和卒中复发风险,降低患者回归社会的比例,并且PSD患者的病死率高于无抑郁卒中患者的 3.5~10倍,PSD患者11.3%有自杀念头[1].卒中后抑郁不仅是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脑血管意外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便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表现为大便量少、坚硬、排除困难。国外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30%~60%。国内研究显示,临床有40%-65%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伴有便秘症状。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出现便秘的概率就越高。便秘会使患者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增高,引发脑出血加重卒中患者脑部损害,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并对预后与转归产生影响。寻求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为预防临床脑卒中后便秘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