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病原微生物特征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647例患者,取前段尿及前列腺液,作微生物镜检、抗原检测和培养,并观察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394份标本检出微生物,共检出病原微生物436株,其中细菌194株(30.3%),支原体172株(26.6%),衣原体67株(10.4%)。其中有71株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除万古霉素外的其他12种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26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6株,阳性率23.1%;11株肠球菌中,链霉素高度耐药7株,庆大霉素高度耐药8株,链霉素+庆大霉素均高度耐药5株,耐万古霉素肠环球菌(VRE)1株。172株支原体对氧氟沙星(65.7%)、环丙沙星球(68.6%)、红霉素(62.8%)、阿奇霉素(54.6%)、卡拉霉素(48.2%)等有较高耐药率。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病原微生物种类较多,多重耐药菌感染常见。加强病原微生物及耐药性检测,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淋病在我国性传播疾病的发病中占据首位,而淋病后继发的慢性前列腺炎亦较多见,尚未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重视。现将我科门诊所见3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PCR用于淋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用于淋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诊断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37000)曾德朗王继忠毛普德陈仲达丁晓东王建军PCR对男性性传播疾病常见病原体的检测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我院自1996年开始应用它对前列腺液、精液中的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  相似文献   

4.
5.
慢性淋病继发前列腺炎、附睾炎64例分析宜宾地区第一人民医院(644000)赖建平陈举良临床资料自1986~1997年,我院收治淋菌性尿道炎后前列腺炎、附睾炎、精囊炎64例,年龄16~62岁,其中附睾炎46例,前列腺炎26例,精囊炎2例,占同期生殖系统...  相似文献   

6.
张奕全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722-3724
目的:研究慢性前列腺炎与病原菌的关系,探讨前列腺液病原菌检测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试剂盒进行检测,选择105例性病相关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析研究,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结果:105例中有83例分离出细菌,阳性率为79%,,以葡萄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为主。分离出的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钠、头孢唑啉的敏感性较高;对罗红霉素的敏感性居中。淋病双球菌对头孢曲松钠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唑啉及罗红霉素的敏感性居中。解脲支原体对罗红霉素、红霉素敏感性较高;对阿奇霉素敏感性居中;对氧氟沙星敏感性较低。结论:进行病原体分析有助于性病相关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性病后前列腺炎患者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性病后前列腺炎患前列腺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培养方法,对220例患的前列腺液进行淋球菌(NG)、支原体(Uu、Mh)、沙眼衣原体(Ct)、普通细菌及白色念珠菌(以下简称白念)等的检查。结果:220例患的前列腺液中有166例感染病原体,感染率为75.45%。其中NG感染率为0.45%,Uu为31.82%,Mh为2.73%,Ct为15.45%,金葡菌为31.82%,表皮葡萄球菌(以下简称表葡菌)12.73%,甲型链球菌(以下简称甲链球菌)为4.09%,白念为1.82%。结论:性病后前列腺炎患病原体感染有多种,以Uu和金葡菌最为多见,其次Ct和表葡菌。病原体有混合感染存在。笔认为性病后前列腺炎的病因主要是由病原体感染而引起。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了解淋病治愈后依然存在尿道炎症状的原因。方法 采集 98例淋病后尿道炎患者的尿道分泌物 (UD)进行解脲支原体 (UU )、沙眼衣原体 (CT)及细菌学检查。结果 检出UU及CT占 5 1.0 % (5 0 /98) ,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SA)及大肠埃希菌 (E·Coli)占 49.0 % (4 8/98)。结论 UU、CT属于淋病合并感染的病原体 ,而SA和E .Coli则属于淋病后继发感染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蔡小平 《中外医疗》2009,28(22):174-174
目的了解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地区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培养中细菌的分布度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系统、规范地综合治疗前列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48例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Mie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48例标本分离出细菌98株,50例标本无菌生长(33.78%)。结论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以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必需增加一些特殊培养基及设备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男性淋病患者奈瑟球菌57株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男性淋病患者奈瑟球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情况。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57株淋病奈瑟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药敏。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PNG),以对四环素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19 mm推测为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病奈瑟球菌(TRNG)。结果:淋病奈瑟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敏感性分别为12.3%、17.5%、28.1%;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性分别为5.3%、3.5%、5.3%;无大观霉素耐药株。57株中检出14株PPNG菌株(24.6%),16株(28.1%)疑为TRNG。结论:淋病奈瑟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性严重,这些药物已不再适合用于淋病治疗;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大观霉素仍是一线用药,但应重视中介株,否则导致严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本地区慢性前列腺炎(CP)相关病原体的分布和感染情况,探讨引起CP的主要致病因素。方法对407例CP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直接镜检、细菌、淋球菌(NG)、真菌(CA)、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P的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排在前3位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32%)、表皮葡萄球菌(7.86%)、大肠埃希菌(7.62%),溶血性葡萄球菌(4.91%)和CT(4.91%)排在第4位。A组的细菌感染率高于B组,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率低于B组。混合感染占相当比例(10.81%)。CP患者前列腺液直接镜检结果,3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葡萄球菌是CP的主要致病菌,非细菌病原体可引起CP,而不是主要致病因素。混合感染和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是CP难以治愈的重要因素。CP患者前列腺液有形成分的改变与何种病原体感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评估特拉唑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特拉唑嗪2~4 mg治疗CPPS 68例,疗程6周.采用NIH-CPSI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用药6周后,CPSI分值平均下降了16.6分(P<0.01).结论特拉唑嗪是治疗CPPS的有效药物,与炎症性CPPS比较,特拉唑嗪治疗非炎症性CPPS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种无创性的尿动力学方法(尿流率-尿道括约肌EMG同步检测)在慢性前列腺炎(CP)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128例CP惠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尿流率-尿道括约肌EMG同步检测,用Qmax、Qave、TL值和EMG lag Time参数分析尿流率-尿道括约肌EMG.结果 Qmax、qave和TL值在CP组与正常对照纽比较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CP患者排尿时尿道括约肌肌电活动异常共107例(占83.6%),EMG lag Time异常7例(占5.5%);CP患者TL值与Qmax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64,P<0.001),与NIH-CPSI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762,P<0.001).结论 尿流率-尿道括约肌EMG检测是评估功能性下尿路梗阻的无创且简便有效的方法,在CP的诊治及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前列腺栓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门诊选择久治不愈症状典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0例,直肠给药,疗程14天,设定12项临床主要症状,采取问卷评分法,对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价。结果痊愈2例占6.7%,显效10例,占33.3%,有效17例占56.7%,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意义,总有效率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前列腺栓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确切,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使用方法简便,有良好开发远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诊断为CAP的6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6例,通过中药+体外冲击波+微波连续治疗3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者196例.占65.33%,好转者102例,占34.00%,无效者2例,占0.67%;对照组痊愈者125例,占41.67%,好转者167例,占55.67%,无效者8例.占2.66%。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是一种非介入、无损伤、无痛苦、无副作用的疗法,可以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抗精子抗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男性、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男性及正常生育男性的血清及精浆中的AsAb。结果: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AsAb阳性率为54.6%,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及正常生育组(P〈0.05,P〈0.01);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抗炎治疗后,治愈组AsAb阳性率为17.4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1组疾病.根据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新的分类方法,其中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CP/CPPS),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有资料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该疾病的影响.各个年龄段的成年男性都可以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其中以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腔道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应用腔道介入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00例,治疗强度50%-60%,治疗时间60-90分钟。结果随诊3个月,总有效率为91.5%。结论腔道介入治疗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其适应证宽,安全性高,易于掌握,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0.
钱余  江河  姜洋 《吉林医学》2013,(8):1426-1428
目的:观察慢性前列腺炎(CP)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和治疗后的改变。方法:对诊断为CP的286例患者进行精液分析,并与40例正常男性精液进行比较,然后对286例CP患者进行抗生素序贯治疗和综合治疗3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结果:CP患者精子存活率、活动力和正常形态精子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精子存活率、活动力和正常形态精子等提高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1)。结论:CP影响精液质量;经积极治疗CP,患者的精液质量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