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法对于预防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将162例足月初产头住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进行10周以上的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均于产后6个月随访,评价Kegel训练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76例产妇(84.4%)可坚持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其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产后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方法简单,产妇的依从性好,可以有效预防并治疗产后尿失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用于产后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在妇产科住院的128例产后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加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的盆底肌肉张力和产后尿失禁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后6个月,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和阴道收缩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失禁情况在干预6个月后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和盆底肌电刺激用于产后尿失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促进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减少尿失禁发生.  相似文献   

3.
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盆底肌功能训练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265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39例和观察组1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由专业助产士实施8周以上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分别在产后3、6、12个月对两组产妇的排尿状况、尿垫试验阳性率、盆底肌收缩力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产后3、6、12个月排尿状况评分、尿垫试验阳性率、盆底肌收缩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01)。结论: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次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检查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45、90、180 d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尿垫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盱眙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并于产后42 d复查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妇200例,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对比两组盆底肌张力、性生活质量及尿失禁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测评,观察组盆底肌张力优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程度也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应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可显著改善产妇盆底肌张力,提高其性生活质量,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程度。  相似文献   

6.
卢惠  黄飘  李秋霞 《全科护理》2011,9(31):2859-2860
[目的]观察盆底肌功能训练防治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198例自然初次分娩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在产后由专人指导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对照组98例产后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评价两组产妇排尿状况评分、盆底肌收缩力评分和尿垫试验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排尿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和尿垫试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对改善产妇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160例阴道分娩后尿失禁患者,按照康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会阴护理和一般性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方法基础上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康复手段。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加电刺激的康复手段治疗尿失禁,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Ⅰ类和Ⅱ类肌张力恢复情况满意(P0.05);观察组治疗后漏尿量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盆底肌肉训练配合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方法用于产后尿失禁患者可以明显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康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对产后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发生尿失禁产妇9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指标及尿失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高于对照组,盆底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仍存在尿失禁产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促进了产后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人健康教育和盆底肌训练持续性指导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产科门诊进行规律产检的3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健康宣教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则实施专人健康教育联合盆底肌持续训练指导方案,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人健康教育联合盆底肌训练持续性指导有利于改善女性盆底肌力、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10.
[] 目的:探讨早期行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对防治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实验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产后早期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加产后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孕28周)早期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两组患者产后3个月、6个月及9个月进行随访时评价盆底肌张力和排尿状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产妇,实验组的尿垫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的产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产前(孕28周)进行早期的盆底功能康复锻炼有利于增强盆底肌收缩力,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瑜伽训练在产后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产后6周常规复查时明确诊断为产后尿失禁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Kegel组和Kegel+Yoga组,每组45例。Kegel组接受Kegel盆底肌训练,Kegel+Yoga组接受Kegel盆底肌训练联合瑜伽训练。参照Oxford盆底肌力评估法阴道指诊检测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变化情况,通过Bristol女性下尿路症状问卷调查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泌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2个维度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两组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Bristol下尿路症状问卷中泌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Bristol下尿路症状问卷中泌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gel+Yoga组的上述指标和临床疗效均优于Kege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瑜伽训练可以增强产妇盆底肌力,改善其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孕期联合产后盆底锻炼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持续性盆底锻炼对预防孕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2月符合入组标准,最终完成研究的产妇252例。随机分为4组,观察1组65例,观察2组64例,观察3组61例及对照组62例,观察1组于孕16周开始行Kegel盆底肌锻炼,产后42d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至产后3个月,观察2组于孕28周开始行Kegel盆底肌锻炼,产后42d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至产后3个月,观察3组仅于产后42d开始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至产后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宣教和护理,无任何锻炼指导。分别于首诊(孕16周)、分娩时、产后42d、产后3个月测量4组孕产妇的阴道压力,孕期、产后3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产后3个月盆腔脏器脱垂测定。结果观察1组孕晚期、产后42d、产后3个月的盆底肌力均高于其它3组,观察2组产后42d、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均高于观察3组及对照组,观察3组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观察组在孕期及产后3个月SUI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观察2组产后3个月盆腔脏器脱垂POP-Q分度得分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孕期Kegel锻炼联合产后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盆底肌持续锻炼可改善因妊娠及分娩引起的盆底肌力减弱,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预防因妊娠及分娩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妊娠16周开始行Kegel锻炼较妊娠28周开始行Kegel锻炼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阴道内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产后42 d SUI产妇64例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6),两组均给予产后健康训练指导,观察组给予阴道内电刺激治疗12周。分别于产后6个月及12个月通过标准评分问卷、尿垫试验、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和治愈率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内电刺激可以有效治疗女性产后SU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11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盆底肌训练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8例.盆底肌训练组给予盆底肌训练,联合治疗组在盆底肌训练基础上给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分级、盆底肌力分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孕产妇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发展轨迹及其对产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数据来源于前期开展的1项随机对照试验,于2020年6—10月在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招募了126名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APP进行尿失禁自我管理。于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及产后42 d收集资料。采用Mplus 7.4对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发展轨迹进行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干预因素对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发展轨迹的影响,探讨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发展轨迹对产后尿失禁的预测效果。结果 最终共有103名研究对象完成所有时间节点的随访。年龄(28.75±3.33)岁。潜类别增长模型拟合了4个潜类别,分别是:C1高功能组(56.3%)、C2发展组(9.7%)、C3阻滞组(22.3%)、C4低功能组(11.7%)。回归分析发现,相比于低功能组的孕妇,高功能组和发展组的孕妇产后尿失禁的风险是降低的(分别为P=0.002及P=0.025);观察组孕妇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发展轨迹更有可能呈现上升趋势(OR:0.055,95%CI:0.016~0.188,P<0.001)。结论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评估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干预,干预前后行三维超声检查,评估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产妇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2组产妇张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尿道旋转度均较干预前减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异常率及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发生率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中性欲、性高潮、阴道润滑度、性交疼痛、性满意度、性唤起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发现,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在产后盆底功能患者的治疗中提供了客观的疗效评定指标,两种方法联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产后盆底肌肉松弛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探讨其对预防女性尿失禁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产后42 d检测为盆底肌肉松弛的产妇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后盆底肌肉收缩力及盆底肌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75%的患者盆底肌肉平均收缩力或盆底肌力都有所增强。结论产后尽早进行盆底肌肉松弛症的康复治疗,加强盆底肌肉收缩训练,可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度,达到改善尿道括约肌和肛提肌功能的目的,并起到预防女性尿失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康复日记联合情景演练式健康指导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 -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均给予盆底肌功能训练,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行康复日记联合情景演练式健康指导。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2.180,P<0.001;χ2=10.879,P=0.001;χ2=12.180,P<0.001)。干预后,观察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541,P<0.001;t=7.698,P<0.001)。观察组行为限制、社交尴尬、对心理影响及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目标康复日记联合情景演练式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Kegel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67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于产后3个月开始进行12周的产后健康教育和Kegel盆底肌训练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两组均于产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通过问卷调查、盆底肌力测定及尿垫试验评价其排尿情况。结果:产后3个月两组排尿状况评分、盆底肌力评分、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egel盆底肌训练能有效治疗产后尿失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