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银川市中小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银川市2所中学、3所小学的2574名中小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按年龄、性别、班级1:1配对原则,选择213例伤害病例和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父母再婚、父亲是工人及无业者、学生在家排行老三、家庭子女数、接受安全教育、独自操作电器及使用锐利工具与伤害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父母再婚(OR=6.885)、父亲无业(OR=3.333)、父亲是工人(OR=1.530)、独自操作电器(OR=1.844)是中小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而接受安全教育(OR=0.547)为中小学生伤害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小学生伤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曲靖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状和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4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曲靖市2所小学、2所中学共10 561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调查过去1年的伤害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曲靖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3.97%.男生伤害发生率(27.31%)高于女生(2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26,P<0.01).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434,P<0.01),初中生为伤害高发人群(31.06%).居于前5位的伤害类型依次为跌落伤(22.59%)、碰撞伤(11.44%)、刀割伤(9.84%)、动物咬伤(4.52%)和烧烫伤(4.3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OR=1.44,95%CI:1.26~1.64)、与母亲生活的学生(OR=1.47,95%CI:1.15~1.87)、母亲的民族为苗族的学生(OR=2.78,95%CI:1.20~6.43)更容易发生伤害事件;而女生(OR=0.67,95%CI:0.60~0.74)、父亲职业为工人(OR =0.83,95%CI:0.70~0.99)或农民(OR =0.82,95%CI:0.71~0.94)的学生、在家排行较小的学生(OR=0.84,95%CI:0.73~0.96)、年龄小的学生(OR=1.05,95%CI:1.03~1.07)相对不容易发生伤害事件.结论 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伤害由多因素作用导致,与个人、家庭及学校环境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按性别、年龄、班级1:1配对原则,选择254例伤害病例和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父亲年龄、父亲文盲、母亲文盲、家庭经济收入、家庭和睦程度、知道交通常识、常爬高、接受安全教育、独生子女、外向型性格、防范措施不健全、住房周围危险环境及高危行为与伤害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高危行为(OR=18.0600)、防范措施不健全(OR=12.6455)、常爬高(OR=9.6552)、父亲文盲(OR=7.7191)、住房周围危险环境(OR=5.7402)、外向型性格(OR=5.4707)、母亲文盲(OR=3.0581)是中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而接受安全教育(OR=0.2356)、家庭和睦(OR=0.4941)、独生子女(OR=0.5233)、知道交通常识(OR=0.5340)、家庭经济较好(OR=0.5609)是中学生伤害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学生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其伤害的影响因素。通过健康教育、消除环境危险等策略来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连平县4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及16所小学3~6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在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的运动伤害发生情况、相关高危行为及相关知识等,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运动伤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9470名学生,其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1.45%。其中男、女生运动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9.23%(1404/4804)、13.44%(627/4666),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为19.98%、18.98%和25.6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1.059),外向型性格(OR=1.265),父亲文化程度高(OR=1.133),运动时口袋装有尖锐物品(OR=1.349),在硬地板上做翻滚运动(OR=1.314),在走廊内(OR=1.210)或在运动场地(OR=1.267)追逐、打闹,与同学在校内攀爬玩耍(OR=1.475)是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危险因素,而女性(OR=0.326)则是保护因素。结论个人行为、性格因素是影响广东省连平县中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应组织有针对性的运动安全教育和干预,降低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重庆市垫江县中小学生近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9—10月在垫江县辖区内抽取小学学校2所、初中学校2所、高中学校1所在校学生,共获得有效样本2 981人,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视力和屈光检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 981人,近视1 492人,近视率为50.05%;其中女生近视率(52.32%)高于男生(48.09%);小学生近视率为35.70%,初中生近视率为63.92%,高中生近视率为86.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OR=0.829)、不住校(OR=0.299)、座位每周调换一次(OR=0.919)、课间在户外活动(OR=0.840)、父母提醒读写姿势(OR=0.628)是近视的保护因素;阳光直射下用眼(OR=1.362)、近距离用眼、过长时间休息一次眼睛(OR=1.148)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垫江县中小学生近视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尽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特别是要改变学生不良的用眼习惯,从而减少学生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性别、年龄、班级1:1配对原则,通过样本量计算选择349对运动伤害病例和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小学生发生运动伤害的危险因素是:鞋底磨损大(OR=7.20,95%CI:2.37~21.84)、疲倦(OR=14.34,95%CI:2.29~89.66)、带病时参加运动的频率高(OR=1.96,95%CI:1.29~3.06)和既往伤害史(OR=2.11,95%CI:1.41~3.96).运动伤害的保护因素:体育训练时有老师指导动作(OR=0.46,95%CI:0.26~0.79)、运动时做防护措施(OR=0.36,95%CI:0.20~0.64)和运动前热身运动的频率高(OR=0.31,95%CI:0.14~0.67).结论 中小学生运动伤害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应提高学生和老师的安全运动意识,减少运动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余姚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科学有效的学生近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余姚市随机抽取城区小学、城区初中、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各1所,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共821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相关问卷调查。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近视相关因素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9年余姚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52.62%。女性(OR=1.552)、初中(OR=3.558)、父母患有近视(OR=2.987)、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 h (OR=1.536)、参加课外辅导(OR=1.686)、长时间近距离用眼(OR=1.808)、喜欢甜食(OR=1.743)是近视的危险因素(P<0.05),参加室外运动(OR=0.279)、被提醒正确读写姿势(OR=0.564)、学习时正确使用台灯(OR=0.151)是近视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余姚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高,需要政府、学校、医院和家庭共同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小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知晓情况,分析其与近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区4个街道3 229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区中小学生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水平的分别为7.45%和28.6%。单因素分析显示睡眠、锻炼、饮食、心理、上网时间等评估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多个因素均与近视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年级(OR=0.161)是近视的保护因素;父亲文化程度低(OR=1.161)、自评学习成绩差(OR=1.192)、食用油炸食品(OR=1.397)、睡眠时间短(OR=1.478)、不能控制上网时间(OR=1.373)等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龙华新区中小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知晓率较低,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容易造成近视,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某市2019年中小学生近视现状,探讨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抽取12所学校学生2568人,检测学生视力,问卷调查影响因素,描述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对影响因素进行卡方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 结果 郊县和城区不同年龄别学生的近视率呈现一致的上升趋势,但郊县的近视率略高于城区。年龄和遗传史,对城区和郊县学生近视都有影响。不同的是,城区学生,危险因素还包括性别(OR=1.460, 95%CI:1.087~1.961)、课后读写时长(OR=1.406, 95%CI:1.143~1.728)。郊县学生,危险因素还包括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OR=1.414, 95%CI:1.125~1.777)、住校(OR=1.590, 95%CI:1.132~2.234)。 结论 该市中小学生近视现患率高,郊县高于城区。城区与郊县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不同,郊县学生面临更多且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住校。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健康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0.
赵雅珺  徐正同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1):1386-1388
目的 探究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调查结果,为预防中小学生近视提供依据和基础。方法 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中小学生近视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近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0年共调查11 760名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小学生,年龄6~21岁,男生6 001人,女生5 759人。检出近视共6 902例,近视率为58.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四至六年级(OR=1.702)、初中(OR=2.347)、高中(OR=7.121)、职高(OR=2.375)、学习时用眼距离过近(OR=7.486)、每日用电脑或手机时间过长(OR=3.677)、户外运动锻炼未达标(OR=2.096)及经常在弱光下看书/电脑或手机(OR=4.909)的中小学生发生近视可能性较高。结论 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小学生近视问题较严峻,针对影响中小学生近视因素及时制定干预措施,大力推进防控工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有效矫正中小学生视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家长参与和儿童良好用眼行为形成的相关性,为更精准的近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4—5月,选择温州市鹿城区3所学校2 726名小学生及其家长。通过眼部测量和问卷调查收集儿童眼部参数、儿童用眼行为、家长特征和家长参与情况。  结果  家庭经济水平、家长学历程度、家长是否近视与家长参与行为有关(P值均 < 0.05)。儿童近视风险较低与家长总是/经常参与睡眠和户外活动行为管理有关(P值均 < 0.01)。家长总是/经常参与儿童用眼行为管理对儿童平均每天视屏时间<2 h(OR=1.95,95%CI=1.31~2.90)、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OR=0.78,95%CI=0.65~0.93)、每天睡眠时间>8 h(OR=0.52,95%CI=0.40~0.68)、每天持续读写时间<1 h(OR=1.33,95%CI=1.30~1.56)、读写时距离桌面距离>30 cm(OR=0.57,95%CI=0.34~0.95)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家长参与性高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降低近视患病率。自身患有近视的家长参与度更高,且家长参与度与家庭总收入和家长文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选取2个区,每个区选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各1所,职业高中1所,共计对14所学校3 073名学生开展近视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对于小学生,每天用电脑2~<3 h(OR=2.23,95%CI=1.19~4.20),不上体育课(每周2节:OR=0.34,95%CI=0.13~0.91;每周4节:OR=0.23,95%CI=0.08~0.62;每周5节及以上:OR=0.33,95%CI=0.11~0.97)与近视呈正相关;课间休息或放学时老师不拖堂(偶尔:OR=1.99,95%CI=1.51~2.63;经常:OR=2.07,95%CI=1.29~3.30),在近距离用眼时0.5~<1 h休息1次眼睛("1~<2 h"OR=1.33,95%CI=1.03~1.70;"≥3 h"OR=1.87,95%CI=1.17~3.00),父母均不近视(一方近视:OR=1.69,95%CI=1.32~2.17;双方近视:OR=2.13,95%CI=1.50~3.02)与近视呈负相关。对于初中生,父母均不近视(一方近视:OR=3.27,95%CI=2.17~4.94;双方近视:OR=5.38,95%CI=2.78~10.42)与近视呈负相关。对于高中生,男性(女性OR=1.52,95%CI=1.07~2.14),每天在校做2次眼保健操(OR=0.41,95%CI=0.23~0.75),每天白天累计户外活动时间≥2 h(OR=0.70,95%CI=0.49~1.00)与近视呈负相关。结论深圳市不同学段学生近视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学生应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苏州市学生近视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近视的风险模型,为学生近视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招募苏州市四至十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标准化问卷收集学生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用眼环境、读写习惯、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睡眠及父母近视史等,现场测量教室照明,对每名学生进行屈光检测和裸眼远视力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Framingham模型构建近视风险评分模型。结果 本次纳入9~18岁学生2 859人,近视2 264人,近视检出率为79.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 1.544,95%CI:1.258~1.896)、年龄(OR = 1.404,95%CI:1.325~1.487)、父母近视(一人近视:OR = 2.114,95%CI:1.694~2.638;均近视:OR = 3.450,95%CI:2.590~4.594)、黑板面照度不合格(OR = 1.316,95%CI:1.017~1.703)和躺着或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OR = 1.464,95%CI:1.099~1.950)是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Framingham近视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733~0.777),最佳临界值点为6.6,灵敏度为68.3%,特异度为70.9%,约登指数为39.21%(95%CI:34.90%~42.35%)。结论 Framingham近视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近视预测能力,可用于近视的健康管理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儿童自行车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人群的态度.方法 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围绕自行车伤害发生的原因及态度等问题,对广东省两地区农村103名调查对象共14个专题小组进行访谈.研究人员经过统一培训,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三类人群.对访谈的全部内容进行录音,并应用QSR NVivo 8.0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辅助分析.结果 访谈对象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车不专心和车速太快是导致儿童发生自行车伤害的主要原因;相对重要性分别为1.00、0.80和0.78.学生、家长及教师三组人群均从主观及客观原因两方面分析了儿童发生自行车伤害的原因,但不同人群对伤害发生的各种原因存在不同的观点,三组人群中认为骑车速度快(在学生组访谈中出现14频次,家长组8频次)和不遵守交通规则(教师组出现14频次)为主观原因;而路况差是客观原因(出现23频次).结论 广东省两地区农村不同人群对儿童自行车伤害的认识普遍不高,应加强农村儿童道路伤害预防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民的道路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7-2018年北京市初中生近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09/2018-05采用多级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1 405人,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初一年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68.8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一方近视(OR=1.879)、父母双方近视(OR=3.245)、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距离<1尺(OR=1.310)、近距离用眼主动休息频率>30 min且≤60 min(OR=1.544)、近距离用眼主动休息频率>60 min(OR=1.527)、无法保证每天做眼保健操(OR=1.633)、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 h且<6.67小时(OR=1.740)、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 h(OR=5.070)是北京市初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初中学生患近视与遗传因素及用眼行为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长丰县农村留守儿童伤害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伤害的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长丰县农村3617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留守儿童最近1年伤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留守儿童1614名,占学生总数的45.83%.主要监护类型为单亲监护(55.82%).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2.25%,男生伤害发生率为45.22%,女生为3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45,P=0.000);其中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率为40.90%,高于非留守儿童(2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30,P=0.000).留守儿童在跌伤、交通伤、动物咬伤等7种伤害类型上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OR=1.445)、性格外向(OR=1.062)、矛盾性(OR=1.150)、独立性(OR=1.110)、娱乐性(OR=1.096)可能是留守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而女生(OR=0.598)、亲密度(OR=0.933)、控制性(OR=0.917)可能是留守儿童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该地区留守儿童伤害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起主要作用,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留守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了解上海市中学生由于骑乘自行车而造成伤害的影响因素及造成的家庭负担,为制定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上海市学生伤害个案报告系统中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因骑乘自行车造成伤害的中学生为病例组,共收集到61例病例和122名(与病例同班、同性别、上学交通方式一致).病例组及对照组学生和病例组学生家长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自行车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视力不良(OR=2.27,95%CI=1.02~5.07)、住所附近有很多交叉路口(OR=2.00,95%CI=1.00~ 3.98)、住所附近骑自行车的人多(0R=2.15,95%CI=1.06~4.36)与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0.05).34.43%和8.20%的父母认为自行车伤害会对家庭造成中重度影响,自行车伤害对家庭休闲娱乐、家庭日常生活和家庭经济负担维度造成的负担较大.发生自行车伤害的学生中,有70.49%的学生因病缺课,36.07%的学生家长因病误工.平均缺课/误工时间分别为10.79,3.03 d,因误工而造成的经济总损失为84 950元,人均l 393元.结论 上海市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对伤者及其家庭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视力不良、住所附近有很多交叉路口、住所附近骑自行车的人多与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国初中生近视患病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在初中阶段的三轮7 119人为对象。通过问卷收集学生近视患病、近视各影响因素、以及近距离用眼行为和户外活动这两大类近视风险行为的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近视风险行为对近视影响因素的中介作用。  结果  初中九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为66.36%。近距离用眼行为中的写作业时间明显的增加近视患病风险,该行为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17,95%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13~1.21,户外活动中的户外体育活动明显的降低近视患病风险(OR=0.80,95%CI:0.75~0.86)。在模型中引入近视风险行为的前后,女学生近视风险率比OR(95%CI)从1.84(1.66~2.04)趋中变化为1.69(1.51~1.88),城镇户籍学生近视风险率比OR(95%CI)从1.19(1.03~1.37)趋中变化到1.16(1.00~1.34)。独生子女近视发生风险率OR(95%CI)从1.20(1.06~1.36)趋中到了1.18(1.04~1.33)。父母有一方近视的学生近视风险率比OR(95%CI)从2.47(2.12~2.88)趋中到了2.44(2.09~2.85),而父母双方都近视学生近视风险率比OR(95%CI)从4.25(3.09~5.86)趋中到4.13(3.00~5.69)。  结论  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是否近视都是近视患病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在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上的差异而对近视患病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9年辽宁省学生视力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防治学生近视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辽宁省14个市学生,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和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学生的近视率为53.17%....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湖北省中小学生近视的流行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各地市(州)四年级至高三的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结果 湖北省四年级及以上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65.1%,其中女生近视患病率(69.2%)高于男生(61.7%),且近视患病率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增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学段较高、父母近视是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而看电视时间较长、天黑后在家读书写字仅使用台灯或屋顶灯、课间休息场所为户外是近视的保护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与连续近距离工作<0.25 h休息一次眼睛的学生相比,连续近距离工作≥0.5 h休息一次眼睛的学生近视风险增加(0.5~<1 h:OR = 1.144;1 ~<2 h:OR = 1.272;2 ~<3 h:OR = 1.303;≥3 h:OR = 1.327);与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的学生相比,户外活动时间≥3 h的学生近视风险较低(OR = 0.875)。结论 湖北省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增长,增加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是预防及控制近视发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