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LDT)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和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其中合并妊娠20例作为妊娠组,未合并妊娠20例作为无妊娠组。均经 LDT 600 mg/d治疗96周,检测治疗12、24、48和96周时 HBeAg、HBV DNA及 ALT的变化。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评估与正常孕产妇对照。结果 LDT治疗96周后,妊娠组和无妊娠组 HBeAg血清学转换为5/14例和5/13例;HBV DNA〈500拷贝/mL分别占17/20例和14/19例;ALT 正常17/20例和14/1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妊娠组有2例病毒学突破(rtM204I突变)。妊娠组和无妊娠组各发生肌酸肌酶升高1例(325 U/L)和2例(273 U/L,412 U/L)。所有孕妇足月分娩,新生儿正常。结论 LDT用于妊娠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非妊娠肝炎相同,未发现明显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2.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替比夫定治疗组20例和拉米夫定治疗组24例,观察1年的疗效。结果替比夫定组治疗后3月、6月和12月时ALT复常率分别为50%、65%和85%,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5%、65%和80%,HBeAg阴转率分别为15%、30%和45%,HBeAb阳转率分别为5%、20%和35%,而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则分别为33.3%、50%和66.7%,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37.5%、50%和62.5%,HBeAg阴转率分别为8.3%、16.7%和25%,HBeAb阳转率分别为0%、8.3%和20.8%(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其中10例联合人工肝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替比夫定可使HBV-DNA载量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好转;7例应用后2周出现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其中4例于抗病毒治疗6周后,并结合内科综合治疗、血浆置换治疗,TBIL持续大于205 μmol/L,其中1例行肝移植治疗;9例患者于应用后2周出现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结论 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重型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部分患者有肝功能波动,需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并及时调整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转换与HBV DNA应答快慢的相关性。方法在48例经替比夫定治疗48周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规观察应答反应。结果本组替比夫定治疗患者在治疗48周结束时,48例患者中有30例(62.5%)HBV DNA转阴,18例HBV DNA持续阳性。在30例HBV DNA转阴患者中,发生HBeAg血清转换16例(53.3%)。其中在12周内发生HBV DNA转阴的15例中,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12例(80%);在24周以后发生HBV DNA持续转阴的15例患者中,仅有1例(6.7%)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谷丙转氨酶均恢复正常。结论 24周内HBV DNA快速下降到不可测水平是预测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发生HBeAg血清转换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 PubMED、Science Direct、EBSCO Hos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 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 RCTs 行系统评价。结果12个 RCT 共纳入137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93例(使用替比夫定),对照组686例(219例使用恩替卡韦、216例使用阿德福韦酯、251例使用拉米夫定),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相比恩替卡韦组,治疗组可显著提升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HBV DNA 低于检测下限率(RR=1.23、95%CI1.01~1.49)、提升 ALT 复常率(RR=1.41、95%CI1.02~1.95)、提升 HBeAg 血清转阴率(RR=1.34、95%CI1.03~1.74);相比阿德福韦酯组,治疗组可显著提升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HBV DNA 低于检测下限率(RR=1.24、95%CI1.03~1.48)、提升 ALT 复常率(RR=1.25、95%CI1.02~1.52)、提升 HBeAg 血清转阴率(RR=1.65、95%CI1.05~2.61);相比拉米夫定组,治疗组可显著提升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HBV DNA 低于检测下限率(RR=1.72、95%CI1.31~2.25)、提升 ALT 复常率(RR=1.23、95%CI 1.00~1.50)、提升 HBeAg 血清转阴率(RR=1.53、95%CI1.12~2.08)。结论替比夫定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周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替比夫定治疗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周,对治疗前后ALT、HBVDNA、HBeAg消失、HBeAg血清转换、组织学改善、基因型耐药进行比较。同时根据患者治疗前状况的评估和治疗4周、8周、12周和24周的HBVDNA来预测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52周,HBV DNA和ALT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治疗前的评估对52周的疗效无明显影响,而治疗24周HBV DNA水平低于300拷贝/ml时,52周HBV检测不到、ALT复常、HBeAg消失和HBeAg血清转换的比例明显增高,基因型耐药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明显抑制HBV DNA复制,使ALT复常,促进HBeAg血清转换。治疗24周的HBV DNA抑制水平可预测治疗52周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比较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月诊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给予替比夫定600 mg/d和对照组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观察治疗48 w。结果在治疗24周时,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69.04%,HBeAg阴转率为23.8%,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为25.0%,未发生HBeAg阴转情况(P<0.01);在治疗48 w时,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85.7%、血清HBeAg阴转率为28.6%、血清HBeAg转换率为11.9%,前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0%、2.5%,P<0.01和0%);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95.2%和82.5%(P<0.01)。结论与阿德福韦酯比,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抑制病毒复制能力更强、血清HBeAg阴转率更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替比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5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给予替比夫定600mg/d,苦参素片0.6g/d;单用组32例仅给予替比夫定治疗。观察治疗12周、26周、52周时的应答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和单用组HBVDNA阴转率在12周时分别为45.4%和31.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第26周(72.7%vs46.9%),52周(81.8%vs59.4%)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和单用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在12周时分别为12.1%和6.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第26周(30.3%V89.38%)、52周(45.5%vs21.9%)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肝功能复常率在12周、26周、52周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替比夫定和苦参素联用能显著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的CHB,哪一个能较早地实现有限疗程。方法 60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LdT组和ETV组。在服药后第12周、24周及以后每24周复查,直至治疗和随访结束(4年,192周),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HBV血清标志物、肝功能、血清肌酸激酶。观察两组192周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及持续应答率以及患者达到停药标准所需的时间及费用。结果 192周时LdT组和ETV组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及持续应答率为43.3%(13/30)vs 16.7%(5/30)、36.7%(11/30)vs 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停药标准LdT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67.2周,费用28 089.6元,而ETV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86.4周,费用50 887.2元。结论治疗HBeAg阳性的CHB患者,实现有限疗程LdT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服用替比夫定的近期疗效。方法给予4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口服替比夫定治疗48周,观察患者应答情况。结果在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患者血清学应答率分别为22.9%、56.2%和64.6%,它们与基线ALT、AST和HBV DNA水平无相关;12周、24周、48周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47.9%、85.4%、89.6%,与基线ALT、AST、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P>0.05),48周病毒学应答率高低与24周呈正相关(P<0.01);12周、24周、48周生化学应答率分别为47.9%、83.3%、95.8%,24周生化学应答发生与否与基线ALT、AST水平有相关性,发生生化学应答者治疗前ALT和AST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生化学应答者(P<0.05)。本组患者中有3例发生无肌肉症状的磷酸肌酸激酶升高(192~610U/L)。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疗效满意,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替比夫定(LDT)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9年第3期)、PubMed(1966-2009.9)、EMBASE(1974-2009.9)、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1978-2009.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09.9)和维普数据库(VIP,1989-2009.9),同时在临床试验注册网站及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并追查纳入研究参考文献,收集以LDT治疗CHB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交叉试验.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风险偏倚评估,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s,共4037例患者.7篇LDT对比拉米夫定(LAM)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HBeAg阳性患者,LDT组较LAM组更有效提高血清HBVDNA检测不到率(RR=1.50,95%CI:1.38-1.64)、ALT复常率(RR=1.10,95%CI:1.05-1.16)、HBeAg转阴率(RR=1.23,95%CI:1.08-1.40)和HBeAg血清转... 相似文献
12.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的疗效。方法73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别纳入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每天口服替比夫定600mg,对照组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mg,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和治疗4、12、24、48周分别检测血清HBVDNA定量、血清HBV标志物、ALT水平。比较2组48周时HBVDNA水平、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结果2组HBVD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均有所下降,治疗4周时下降最明显,治疗48周时治疗组平均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HBVDNA的阴转率为93.3%,高于对照组(69.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33.3%,对照组为25.5%(P=0.472),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替比夫定治疗,31例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48周时的疗效。结果在治疗后12周、24周和48周时,替比夫定治疗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68.7%、81.3%和90.6%,高于阿德福书酯组的58.1%、67.7%和77.4%(P〈0.05或P〈0.01);在治疗后12周、24周和48周时,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1.8%、37.5%和78.1%,高于阿德福韦酯组的6.4%、22.6%和54.8%(P〈0.05或P〈0.01);在治疗过程中,替比夫定组有1例CK升高,阿德福韦酯2例出现腹胀。结论替比夫定较阿德福韦酯有更强的抑制HBVDNA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86例和拉米夫定组88例,分别给予替比夫定600 mg/d和拉米夫定100 mg/d,连续应用48周,观察治疗后12、24、36、48周时血清HBV DNA定量、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肝功、肾功、肌酸激酶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12、24、36、48周替比夫定组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拉米夫定组(P均<0.01),替比夫定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或<0.01),治疗后24、36、48周时HBeAg转阴率及完全应答率替比夫定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48周时病毒反跳率替比夫定组低于拉米夫定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与口服拉米夫定比较,口服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LdT)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肌酸激酶(CK)增高情况、增高后的处理及危险因素,评估LdT使用的安全性。方法纳入LdT治疗CHB患者527例,其中联合阿德福韦酯(ADV)91例、LdT单独治疗436例。合并慢性肾脏病(CKD)19例,孕妇58例。观察CK动态变化,肌肉症状,基线及观察结束时病毒、免疫、生化学指标等。结果 321例患者出现CK升高,1~2级增高281例,3~4级增高40例,发生肌炎14例。CK3~4级增高后换药与不换药组CK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男性是CK增高的危险因素(P0.01),妊娠与CKD为保护因素(P0.01;P=0.003)。结论 LdT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CK增高是普遍现象(孕妇及合并CKD患者除外),加强监测能提高LdT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周的抗病毒疗效。方法收集2009至2012年我院服用替比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均为核苷酸类似物初治者,其中 HBeAg 阳性患者40例,HBeAg 阴性患者16例,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生化指标、血清学及病毒学。结果56例患者中,有35例在治疗第12周出现ALT复常,有52例在第52周出现ALT复常。不管HBeAg状况如何,血清HBV DNA水平在治疗过程中都显著降低。HBeAg阳性组及阴性组的患者,第52周分别有23例和14例达到了血清 HBV DNA<300拷贝/mL。40例 HBeAg 阳性的患者中,有15例在第52周出现 HBeAg转阴,11例出现 HBeAg血清转换。治疗中有7例患者出现CK 升高,均为一过性、无症状升高,不伴有骨骼肌肉事件。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有效抑制血清 HBV DNA 复制,促进 HBeAg血清转换,改善肝功能,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24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mg/d抗病毒治疗,疗程均为2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12、24周时检测患者肝功能、血清肌酸激酶、凝血酶原活动度、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等,并进行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20.5%和5.0%,25.0%和5.0%;治疗12周时,2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60.0%和15.0%,100.0%和10.0%;治疗24周时,2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70.0%和25.0%,100.0%和10.0%,HBeAg转阴例数分别为9例和1例。治疗1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Child~Pugh评分分别下降至(6.5±0.9)分和(7.8±0.9)分;治疗24周时分别下降至(5.2±0.9)分和(7.1±0.9)分。2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疗效并评估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替比夫定治疗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周进行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指标的检测,观察抗病毒疗效并评估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替比夫定治疗48周,HBV DNA转阴率为85.5%,HBeAg血清转换率为26.76%,ALT复常率为76%,耐药率为3.5%;HBeAg阴性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高于HBeAg阳性患者(P〈0.05);基线ALT〉5×ULN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ALT2~5×ULN的患者(P〈0.05);治疗24周后HBV DNA转阴的患者与未转阴患者相比,其48周HBV DNA转阴、ALT复常和HBeAg血清转换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治疗48周过程中,43.5%患者曾出现肌酸激酶(CK)升高,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而停药。结论:替比夫定能显著抑制HBVDNA复制,使ALT复常,促进HBeAg血清转换,且耐药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9.
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7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85例)和阿德福韦酯组(90例),比较两组在治疗后48周时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替比夫定治疗患者HBV DNA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0.01),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或P〈0.01);治疗后12周、24周和36周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也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或P〈0.01);治疗48周,替比夫定组有2例,阿德福韦酯组有1例出现病毒学反弹;两组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替比夫定较阿德福韦酯有更强的抑制HBV作用,其治疗可提高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 相似文献
20.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3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100 mg,1次/d。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毒载量、血清病毒标志物、生化指标和病死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1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 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改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升高,病死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