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眼部症状和体征,为糖尿病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因视物模糊、干涩、眼红、畏光、流泪、复视等眼部不适就诊拟诊2型糖尿病患者88例(136眼),均行眼科检查,并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结果:88例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眼科诊断白内障21例(31眼),视网膜病变36例(53眼),葡萄膜炎5例(8眼),眼外肌麻痹4例(6眼),视神经病变2例(3眼),屈光不正12例(21眼),干眼症8例(14眼)。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可因眼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眼科,临床应高度重视,及时排查,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眼部症状和体征,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首诊于眼科的261例(473眼)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1例患者最终确诊均为2型糖尿病。眼部症状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斜视、复视、干眼症等;并发症以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球结膜下出血、眼肌麻痹等多见。结论: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会因眼部不适而首诊于眼科,应引起眼科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的眼部首发病1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先症就诊于眼科后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眼部情况。方法 :对 16例以眼胀、复视、视力下降及眼红痛等症就诊患者的双眼给予眼前段、眼后段、裂隙灯显微镜及血糖尿糖检查。结果 :16例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 ,32眼中 30眼晶体状体的皮质或后囊膜等有不同程度混浊 ,占 93.75 %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内眼术前剪睫毛与应用粘贴手术巾的利弊分析,探讨更适于眼科患者术前眼部备皮的方法.方法 将入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100只眼).对照组术前剪睫毛,实验组应用粘贴手术巾,比较2组病人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及睑缘、近睑缘结膜充血情况.结果 2组病人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及睑缘、近睑缘结膜充血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眼科患者内眼术前用粘贴手术巾有利于减轻术后不适症状,较剪睫毛更适用于眼部备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首诊于眼科以眼后段表现为主的梅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25眼首诊于我院眼科、并由眼科诊断为梅毒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34~62岁,平均51.9岁,病程2 d~1年,平均1.6个月.其中病程>6个月者2例.HIV(-).双眼发病6例,单眼发病13例.治疗前平均视力3.9±0.82.TPPA均阳性,RPR原倍阳性3例,1:2阳性2例,1:16阳性6例.1:32阳性5例,1:64阳性3例.随诊半年,观察眼部情况和炎症消退情况.结果:19例患者均经皮肤性病科诊断为潜伏梅毒.所有患者均行眼底摄片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舍眼部表现和FFA诊断为视神经乳头炎伴血管炎4眼,视神经炎2眼,缺血性视神经乳头病变l眼.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病变8眼,视网膜脉络膜炎10眼.伴有玻璃体絮状混浊16眼.明确诊断后子青霉素+激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2.0g/d分4次口服.治疗后随访6个月,眼部炎症均控制,视力提高至4.5±0.34,RPR转阴或滴度降低,TPPA仍阳性.结论:梅毒感染累及眼后节主要呈视网膜、视神经、脉络膜的炎症.表现形式多样.在眼后节炎症的诊治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梅毒、艾滋病等特异性感染性疾病的筛查,以免误诊、漏诊.及时血清学检查.适时、适量的青霉素治疗利于梅毒性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炎症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6.
干眼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萍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0):1080-1081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收集以眼不适就诊于眼科的患者206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果:206例中,蒸发过强型干眼(LTD)78例,水液缺乏型干眼(ATD)125例,3例检查结果正常。临床症状:眼干涩175例(85.0%),痒145例(70.4%)、视物模糊143例(69.4%)、异物感138例(67.0%)。结论:详细的症状描述结合客观检查对诊断干眼症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探讨眼科全麻手术患者非术眼保护的更佳方案。方法:将156例眼科全麻患者按施行手术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红霉素眼膏+敷贴包眼法对非术眼进行保护,观察组采取生理盐水滴眼+盐水棉片覆盖敷贴包眼法,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眼部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眼部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滴眼+盐水棉片覆盖敷贴包眼法可有效的减轻患者非术眼术后的不适症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膳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膳食,12周后评定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估量表中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中医膳食可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眼部疾病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2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5~75岁,平均62岁。20例均有视力减退,其中0.04~0.1者12眼(37.5%),0.2~0.4者12眼(37.5%),0.5~0.8者8眼(25%)。20例均作了屈光检查,有屈光改变者4例8眼,为近视改变。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病变6例8眼,白内障6例12眼,虹膜睫状体炎4例4眼。20例均作尿糖及血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首次来眼科就诊者15例,2例误诊。另5例首次就诊于我院眼科均为误诊,共误诊7例,误诊率35%。误诊时间最短2天,最长6个月。20例中误诊为屈光改变1…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晓燕 《中国康复》2005,20(1):31-32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等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Ⅰ组)、运动组(Ⅱ组)、综合组(Ⅲ组)和常规组(Ⅳ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Ⅰ、Ⅱ、Ⅲ组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Ⅳ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康复疗法协同治疗2型糖尿病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方法,尤以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的情况并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状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8例正常人群进行测评并对比.将抑郁指数≥0.5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26例.研究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为期8周的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及糖代谢控制水平评估.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情绪检出率66%,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抑郁指数糖代谢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分别P<0.0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状发生率高,健康教育可改善抑郁症状及有助于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2.
以头痛首诊于神经内科的急性青光眼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茜  姜建东  罗玉顺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502-2503
目的:探讨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资料完整的以头痛为主要症状首诊于神经内科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全身症状体征、眼部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结果:19例中,头痛伴有眼痛、恶心、呕吐等14例,头痛、眼痛但无恶心、呕吐5例.神经科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异常病变.眼部表现,常单眼发病,视力差,球结膜充血明显,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中等散大,眼压明显升高,降眼压治疗症状很快好转.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常以头痛为首发症状首先就诊于神经内科,仔细进行眼部检查或请眼科会诊可以有效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李华  李芙琴  王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866-6867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与1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46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即糖尿病无肾病组(单纯DM) 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1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临床DN) 8例.另选3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测患者血糖、血脂及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患者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P<0.05或P<0.01),而单纯DM组TG升高,LDL-C正常;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TC、载脂蛋白B(ApoB)均升高(P<0.05或P<0.01),HDL,载脂蛋白Al(ApoAl)均下降(P<0.05或P<0.01).TG,LDL-C,ApoB水平与HbAlc呈正相关(P<0.01).结论 DN早期即存在脂质代谢紊乱,血脂可能参与了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14.
孟彦辰 《大医生》2022,(6):135-13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诊断中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烟台市芝罘区妇幼保健院收治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5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患者按照症状分为无糖尿病肾病(NDRD)组(36例),合并糖尿病肾病(DN)组(21例).均采集空腹静脉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眼部症状首发的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2例以眼部症状首诊于眼科的CCF临床资料.结果 例1以眼部胀痛就诊,多家医院误诊为青光眼;例2以眼球突出伴球结膜充血就诊,误诊为结膜炎.2例均经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CCF.予介入栓塞治疗后,2例眼部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 对于严重球结膜充血,伴有眼球突出、眼压升高、眶区可闻及血管性杂音等表现的患者,要高度怀疑CCF,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其确诊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孙鹏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91-2991
目的探讨临床上首诊于眼科的面神经麻痹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2例(12眼)首诊于眼科的面神经麻痹患者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12例患者早期流泪症状明显,均得到明确诊断并得到及时治疗。结论临床上容易误诊漏治首诊于眼科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以流泪症状就诊患者要常规检查面部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信中  马亚红  赵蕾  卢毅  石敬  杨金奎 《临床荟萃》2010,25(8):672-675
目的 探讨北京市顺叉区南法信镇高血糖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当地3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测定空腹血糖(FBG),对血糖5.6 mmol/L及以上和有糖尿病史的人员进行进一步体检,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FBG、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血脂等.共筛查受试者1 293例,其中465例确诊为糖尿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总人数的25%进行7个视野眼底照相检查.结果 实际共有114例(98.3%)2型糖尿病及162例(78.2%)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参加了眼底照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DR的患病率为23.7%(27/114),其中增殖期DR(PDR)的患病率为1.8%(2/114).IFG人群的DR的患病率为5.0%(8/162),均为非增殖期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DR者同非DR者相比糖尿病痛程、FBG及收缩压显著升高(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及FBG与DR发生密切相关(OR=1.122,95%CI=1.017~1.239;OR=1.340,95%CI=1.079~1.665).结论 对具有高危因素(长病程、血糖控制差、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定期眼科检查以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对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进行DR的早期眼底筛查的必要性及检查时机的选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NAION)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000-01/2003-01已确诊的NAION患者72例(80眼),男39例(44眼),女33例(36眼);单眼发病64例(89%),双眼发病8例(11%)。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无巨细胞性动脉炎的表现。纳入标准:病史、症状、眼底、视野、FFA结果均符合NAION的诊断标准。经视力、视野、眼底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louresceinfundusangiography,FFA)等检查确诊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72例(8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2例中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28例(30眼),伴有糖尿病20例(24眼),伴高血脂症14例(15眼),青光眼4例(5眼),白内障术后2例(2眼),原因不明4例(4眼)。眼底视盘水肿色淡,其中呈象限性水肿21眼,半侧水肿19眼,全视盘水肿28眼,无水肿12眼。FFA早期视盘全部或部分荧光充盈延缓或缺损,显示缺血的部位和范围;晚期荧光充盈各异,缺血区呈强荧光或弱荧光,其中主要为强荧光,有68眼(85%),多见于病程较短者;视盘持续弱荧光者12眼(15%),见于病程较长者。FFA显示缺血累及的部位和范围伴有相应视野缺损者60眼(75%)。结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多因性眼病,而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对11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34例.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全天血糖值标准差(SDBG)、曲线下面积(AUC)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来评价血糖变异性.结果:DN组SBP、DBP、HbA1C、sCr和Cys C显著高于EDN组和DM组(P<0.05).EDN组Cys C显著高于DM组(P<0.05).DN组SDBG、MAGE、LAGE、AUC、MODD显著高于EDN组和DM组(P<0.05),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幅度显著增加,EDN组的CGMS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DM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DN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2例正常人的44只眼和43例糖尿病患者的86只眼(无DR 40只眼,有DR 46只眼)进行图形视诱发电位检测,同时测定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IRI)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的PVEF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表现为P100潜伏期延长和P100波幅值降低.在DR组P100潜伏期与病程、FBG呈显著相关性(r=0.3016,P<0.05;r=-0.3604,P<0.01).结论:PVE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防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