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98例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以98例自身抗体阳性的CHB(A组)与同期住院的89例自身抗体阴性的CHB(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年龄、性别、HBsAg阳性史、病程、主要症状、血清HBV复制指标、肝脏病理病变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患者易出现肝功能ALT中重度升高、肝病面容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升高,而肝组织免疫组化HBsAg ~ 病例数的百分比,较B组显著降低。结论:A组患者的自身免疫参与了肝脏损害和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HBV)清除,诱导了肝纤维化指标的升高。 相似文献
2.
1 3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采用大宗病例回顾分析法调查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3年6月-2005年7月住院的1335例CHB患者血清采用斑点免疫层析法作抗单链DNA抗体(ss-D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核抗原抗体谱(ENA)、抗线粒体IgM抗体(AMA)等5项自身抗体检测。结果:CHB患者5项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25.09%,其中半数表现为弱阳性。且易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同时阳性。结论:CHB患者存在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现象,其对CHB的治疗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探讨乙型肝炎自身抗体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453例乙型肝炎、16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96例正常人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ANA阳性滴度、核型和抗双链DNA抗体(dsDNA)的阳性率以及肝炎相关自身抗体: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的阳性率。应用酶法检测患者的ALT和AST,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结果:①乙肝组ANA的阳性率为22.7%,ANA以低滴度(1:100)为主,仅3例乙肝后肝硬化的滴度为1:320;ANA核型以均质型为主,仅5例为斑点型,显著低于AIH组(P〈0.01)。其中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症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ANA的阳性率分别为5.2%、22.8%、24.2%和37.9%,慢性乙肝、重症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A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急性乙肝(P〈0.05或P〈0.01),乙肝后肝硬化组明显高于乙肝炎组(P〈0.05或P〈0.01)。②ANA阳性乙肝患者伴有dsDNA抗体,用Western-blot法检测dsDNA的阳性率为10.34%,显著高于ANA阴性的乙肝患者(P〈0.05),乙肝组如DNA的阳性率为2.42%与AI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乙型肝炎存在SMA和LKM,但仅有较低的阳性率分别为4.63%和3.31%,显著低于AIH组(P〈0.01)。④乙型肝炎ANA阳性组的ALT、AST水平和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ANA阴性组(P〈0.05);乙肝组ALT、AST水平和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AIH组(P〈0.01)。结论:HBV感染不仅引起肝组织损害,还诱导产生多种以低滴度为主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与肝损伤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并与HBV复制水平相关;其在探讨乙肝发生、发展机制和病因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中和抗体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干扰素中和抗体(NA)对重组α干扰索(r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病毒学应答的影响。方法181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慢必乙型肝炎患者,给予rIFN-α 1b治疗,每次5MU,每周3次,疗程6~37个月(中位数10个月),疗程中每1~3个月以抗病毒生物中和法检测NA、以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测定HVV DNA、以Abbott EIA试剂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结果NA产生率为33.7%。阳性者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率显著低于阴性者(27.9%对45.0%,x^2=4.979,P=0.026),NA出现时间对疗效无显著影响,但NA出现时已获部分应答者(35例)完全应答率显著高于未获部分应答者(26例)(45.7%对3.8%,x^2=11.009,P=0.001),NA出现时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20pg/ml且近3个月下降幅度超过60%者(16例)完全应答率显著高于NA出观时血清HBV DNA水平高于20pg/ml或虽低于20Pg/ml但近3个月下降幅度不足60%者(45例)(56.3%对20.0%,x^2=7.457,P=0.006)。结论NA可削弱或抵消rIFN-α抗HBV应答,NA出现时已获部分应答者及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20pg/ml且近3个月下降幅度超过60%者完全应答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在乙型肝炎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肝功能明显异常的115例乙肝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水平。结果对照组、乙肝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依次升高,P均<0.05。乙肝组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症乙肝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依次升高,P均<0.05。肝硬化组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低于肝癌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HBV-DNA阳性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高于阴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感染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其产生的多种自身抗体可促进乙型肝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86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肝特异性自身抗体,回顾性分析AST、ALT、ALP和GGT等生化指标与自身抗体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在186例慢性HBV感染者中检出自身抗体阳性66例(35.5%);在60例HBV携带者、74例慢性肝炎和52例肝硬化患者肝特异性抗核抗体(ANA)检出率分别为25.0%、24.3%和21.2%,明显高于30例健康对照人群(6.6%,P<0.05);自身抗体阳性者以低滴度为主,主要以抗核抗体(ANA)和类风湿因子(RF)阳性为主,免疫荧光模式以“均质型”和“颗粒型”为主;66例自身抗体阳性的HBV感染者血清ALT、AST、ALP和GGT分别为268.4±213.6u/L、241.5±21.3.0u/L、287.2±175.0u/L和168.9±54.7u/L,均显著高于120例自身抗体阴性者(分别为130.8±29.0u/L、118.2±27.3u/L、142.0±63.5u/L和36.5±17.2 u/L,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可诱导自身免疫反应而有可能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后者的检出率与肝功能指标显著相关,可能是感染HBV后肝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体内自身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20例HBV感染者作为HBV阳性组,其中HBV携带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各3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荧光法测120例HBV感染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及抗平滑肌抗体(SM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采用散色比浊法测类风湿因子(RF),采用印迹法测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I型(LKM-1)、抗肝细胞浆抗体I型(LC-1)。结果 (1)HBV阳性组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48.3%,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χ2=30.375,P〈0.05);(2)HBV携带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40%、56.7%、56.7%,组间比较χ2=3.337,P=0.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自身抗体以ANA、RF为主,ANA滴度以1∶100为主,荧光类型以"均质型"、"颗粒型"为主;(4)对ANA滴度≥1∶320者进行肝谱分析,肝硬化组有2例AMA-M2阳性,说明HBV感染有自身免疫肝病发生的可能;(5)自身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自身抗体在肝功能破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并由于自身抗体的存在造成肝功能进一步损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单采血浆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点,了解自身抗体阳性CHC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1992年1月-1995年12月甘肃省定西县医院和定西传染病专科医院的120例单采血浆后感染HCV的患者为试验组,另外选取同地区健康人群11例作为对照组。对CHC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将自身抗体阳性组(n=44)与阴性组(n=76)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20例单采血浆后CHC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6.7%(44/120),主要的自身抗体为抗核抗体,占21.7%。自身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肝小叶内点灶状坏死炎症评分(2.11±0.88 vs 1.64±0.88,t=2.349,P=0.021)及汇管区内部细胆管反应评分(1.86±0.71 vs 1.13±0.66,t=4.217,P<0.001)明显升高;自身抗体阳性组肝小叶间胆管损伤比例较阴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4%vs 55.3%,χ~2=12.129,P=0.001);而2组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采血浆后CHC患者常见自身抗体阳性,自身抗体阳性者部分肝脏病理损伤较重。 相似文献
11.
罗炽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4,9(1):47-48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是引起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因素。因此,了解不同类型HBV感染者病毒血症水平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深入研究乙肝的临床过程,对正确的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以来,我们对HBV感染者进行了病毒学检测,观察HBV感染者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病毒血症水平及其与肝炎病变活动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型分布情况。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6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例,肝细胞癌4例,采用测序法检测血清HBV基因型。结果 在295例HBV感染者中,有132例(44.7%)为B型感染,161例(54.6%)为C型感染,2例(0.7%)为D型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肝硬化患者血清TBIL、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0.05)、血清HBV DNA载量(P<0.05)和血清HBeAg阳性率(x2=5.798,P<0.05)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肝细胞癌患者C型感染比例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HBV感染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为主,而肝硬化患者以C型感染居多,提示C型感染患者可能比B型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肝损伤,并产生严重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天津地区98例CHC患者,检测自身抗体(ANA、ASA、AMA、RF、LKM-I)阳性率,并比较自身抗体(+)及自身抗体(-)群年龄、性别及病毒复制状况。结果 CHC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至少一种阳性的32例,阳性率32.7%。ANA阳性率最高,为26.5%;其次为RF阳性率(8.1%),再次为AMA阳性率(2.0%),LC-1及LKM-1阳性率为1.0%。另外,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有关因素比较发现,阳性组年龄较大(57.1岁vs 46.8岁),女性多见(65.6%vs 47.0%)。肝脏功能差,免疫功能异常,病毒复制活跃。结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HCV感染使感染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检出率与年龄关系密切且与病毒的复制有关。自身抗体可能是HCV感染后肝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1982年由Davies等在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中发现的一种自身抗体,且该组病人同时具有血管炎的表现,对活动性Wegener肉芽肿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疾病活动的标志,现可见于很多原发性炎症性疾病,本研究观察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ANCA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炎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名慢性丙型肝病患者(慢性79例,肝硬化21例),检测自身抗体(ALC,ANA,ASA,AMA,RF)阳性率,并比较自身抗体( )及自身抗体(-)群年龄、性别、肝功能状态.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至少一种阳性的62例.ACL阳性40例最多,其次为ANA阳性29例,RF阳性19例,ASA阳性8例,AMA阳性3例.另外,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有关因素比较发现,自身抗体阳性组比阴性组年龄较大(58.7岁vs49.7岁)、女性多见(79.2%vs46.2%)、肝功能及肝病状态差.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常出现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出现可影响肝功能状态,加重病情,在临床诊疗中应慎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检测抗U1RNP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人类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自身抗体,并探讨其对肺动脉血管内皮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RNA免疫沉降法筛选抗U1RNP抗体阳性血清,免疫印记分析检测血清中抗HPAEC自身抗体。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术,确定抗体靶抗原是否位于细胞的表面。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含有该自身抗体IgG的HPAEC培养上清中活化T细胞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因子(RANTES)的浓度。结果抗U1RNP抗体阳性血清中新发现一种同HPAEC表面相对分子质量31000抗原(HPA31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把含抗HPA31抗体的血清IgG分离纯化后加入HPAEC培养上清中,RANTES的量明显增加。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与抗U1RNP抗体有一定相关的抗HPA31抗体,该抗体同细胞表面的靶抗原结合,可以活化HPAEC,促进RANTES产生及分泌,导致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害。 相似文献
19.
HBV基因型和S基因序列特点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抗-HBs共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及S基因序列特点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sAg和抗-HBs共存的内在相关性以及HBsAg+/抗-HBs+的发生机制及意义。方法共收集49例HBsAg+/抗-HBs+CHB患者的血清HBVDNA样本,采用PCR-RFLP及测序法鉴定其基因型,并与267例HBsAg+/抗-HBs-CHB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进行比较。对6例HBsAg+/抗-HBs+CHB患者(Ⅰ组)的HBVS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HBsAg+/抗-HBs-CHB患者(Ⅱ组)进行对比,分析变异种类及频率等的差异。结果 HBsAg+/抗-HBs+CHB患者HBV基因型B、C及B/C混合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63.3%(31/49)、26.5%(13/49)、10.2%(5/49),而对照组上述构成比分别为52.8%(141/267)、46.1%(123/267)、1.1%(3/267),两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HBsAg各区段,特别是主要亲水区(MHR)的变异位点明显多于Ⅱ组;发现了若干新变异、少见的W196和C69终止突变,1例患者检测到G145R变异。某些患者HBsAgMHR-2(包含a决定簇)并未发现变异。结论 HBV基因型的差异及HBsAg变异增多可能是部分CHB患者出现HBsAg+/抗-HBs+的原因之一;基因型B或B/C混合感染相对更易出现HBsAg+/抗-HBs+。HBsAg变异增多是CHB患者出现HBsAg+/抗-HBs+的重要机制之一。某些患者HBsAgMHR-2并无变异,提示HBsAg/抗-HBs共存还存在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耐药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感染病科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均为使用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后出现病毒学突变的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采用ELISA法检测HBeAg和HBeAb定量,对血清HBV DNA直接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在60例患者,发现rtl 180M阳性17%,rtm 204V阳性20%, rtn 236T阳性12%,rtA 181V/T阳性10%;rtl 180M阳性和rtm 204V阳性患者HBV DNA拷贝数较高,rtn 236T阳性患者较rtn 236T阴性患者ALT和HBV DNA拷贝数较低;rtA 181V/T阳性患者较rtA 181V/T阴性患者ALT水平高。结论 rtl 180M、rtm 204V、rtn 236T和rtA 181V/T变异多见于年龄大、病程长的患者,HBV DNA拷贝数升高先于ALT升高者,预后较差,其中rtl 180M和rtm 204V变异患者病情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