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肛门直肠尿道瘘修补术治疗先天性直肠尿道瘘或医源性损伤致直肠尿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行经肛门直肠尿道瘘修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术中岀血量少,未发生肛门括约肌损伤,伤口7~15 d愈合,均痊愈出院。随访8个月~3 a未复发,直肠指诊未发现肛门直肠狭窄。结论:经肛门直肠尿道瘘修补术具有修补牢靠、术式简单、创伤较小、不易复发等优点,是目前修补直肠尿道瘘较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直肠尿道瘘经直肠内修补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4例本病患儿,均采用经直肠内修补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治愈出院,随访1—6年无复发,排尿正常,疗效满意。结论:此术式较其他术式具有修补牢靠,术式简单、不易复发等优点,是修补先天性直肠尿道瘘较理想术式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女婴直肠前庭瘘的理想手术方式。方法对2002年4月-2006年10月12例直肠前庭瘘患儿采用经肛瘘管壁外翻式修补术。结果除1例复发外,其余均治愈,肛门功能良好,未增加手术并发症。结论经肛瘘管壁外翻式修补治疗直肠前庭瘘是较简单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经会阴一期肛门成形及瘘修补术在新生儿期治疗无肛舟状窝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48例无肛舟状窝瘘患儿,均采用经会阴肛门成形及瘘修补术,术后予加强肛周护理、禁食、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1周,术后2~3周开始扩肛。【结果]48例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手术后无直肠回缩、黏膜外翻,无舟状窝瘘复发。随访患者无黏膜外翻,无粪污及大便失禁,无肛门狭窄及排便困难。【结论】新生儿期采用经会阴肛门成形和瘘修补术治疗无肛舟状窝具有可行性、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1例肛门成形术和直肠尿道瘘修补术后并Ⅲ°营养不良的护理(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彩梅,王玲关键词肛门成形术,直肠尿道瘘修补术,营养不良,护理NursingonOnePatientwithSevereMalnutritionafterA...  相似文献   

6.
直肠、尿道(阴道)瘘在小儿较常见,一般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合并症,往往在肛门成形时一并处理.而后天性尿道、直肠(阴道)瘘则较少见,通常是由外伤、手术感染所致.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尿道、直肠(阴道)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且多伴有在基层医院接受过1~2次以上手术治疗.目前我院儿外采用后状切口经直肠或(阴道)修补非先天性尿道、直肠瘘的手术途径,具有操作灵活方便显露清楚的优点,同时手术切口能避开瘢痕粘连区域,出血少,在直视下分离解剖瘘口周围,充分切除其瘢痕组织,能准确分层缝合修补瘘口,提高了手术成功率[1].  相似文献   

7.
对于不伴有肛门直肠畸形的直肠前庭瘘的手术,目前尚无规范的手术方式,人们大多采用经会阴途径进行修补,由于该手术入路创伤较大,术后疤痕组织多,若术后复发,则再次手术相当困难.为此我科自1994年以来,经直肠途径修补直肠前庭瘘1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尿道闭锁、尿道直肠瘘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尿道吻合或套入术、背侧切开肛门括约肌及直肠下段后壁修补尿道直肠瘘术治疗后尿道闭锁、尿道直肠瘘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开放性手术一次成功23例;随访1~3年大小便功能正常21例,尿流变小2例,行尿扩治疗后排尿良好.结论:后尿道闭锁、尿道直肠瘘以开放性手术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30例改良经直肠修补术治疗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后天性直肠前庭瘘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年龄6个月至9岁(平均3.05岁),均采用改良经直肠修补术治疗瘘管,手术后所有病人随访6个月到2年。结果:术后痊愈29例,手术成功率96.7%,瘘管复发1例,用0.125%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0d后,自行愈合,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改良经直肠修补女童前庭瘘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3例尿道直肠瘘患者采用尿道拖入法治疗,一次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例均为男性,分别为21、24、12岁.2例成人均为车祸致骨盆骨折,尿道横断,尿道直肠贯通。1例曾作尿道会师及膀胱造瘘,1例作尿道和直肠破裂处修补并做膀胱造瘘,未做结肠造瘘。术后尿道狭窄,排尿不畅,肛门排尿。1例12岁者于5岁时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经直肠内修补直肠前庭瘘手术的优势,比较各种切口的优劣。结果 本组24例患儿均疗效满意,无1例瘘复发,均排便正常。结论 经直肠内修补直肠前庭瘘较直肠外修补,创伤小、操作简单、复发率低,而直肠内修补术的切口选择,以瘘管内口下半弧形切口为佳。  相似文献   

12.
张根岭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2):917-918
新生儿无肛尿道瘘多为中位肛门闭锁,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畸形。我院1994~2002年采用尾路一期瘘修补肛门成形术治疗新生儿无肛尿道瘘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申琼  夏俊 《现代护理》2003,9(7):519-519
直肠、尿道 (阴道 )瘘在小儿较常见 ,一般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合并症 ,往往在肛门成形时一并处理。而后天性尿道、直肠 (阴道 )瘘则较少见 ,通常是由外伤、手术感染所致。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 ,尿道、直肠 (阴道 )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 ,且多伴有在基层医院接受过 1~ 2次以上手术治疗。目前我院儿外采用后状切口经直肠或 (阴道 )修补非先天性尿道、直肠瘘的手术途径 ,具有操作灵活方便显露清楚的优点 ,同时手术切口能避开瘢痕粘连区域 ,出血少 ,在直视下分离解剖瘘口周围 ,充分切除其瘢痕组织 ,能准确分层缝合修补瘘口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应用直肠阴道瘘修补+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20例,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直肠外阴瘘包括直肠前庭瘘、舟状窝瘘、阴道瘘、阴唇瘘、会阴瘘[1].孙琳[2]等认为肛门括约肌收缩所造成的直肠高压使肛周感染向肛周薄弱处(舟状窝)穿破而形成肛瘘.经肛修补直肠外阴瘘是本病目前较好的根治方法之一.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很重要,现就我科1990~1999年收治113例患儿围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院自 1982年 1月至 1995年 8月共收治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 32例 ,作者采用经直肠修补尿道直肠瘘 16例 ,经随访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d~ 6岁。先天性肛门闭锁肛门成型术后医源性损伤继发尿道直肠瘘 15例 (由县以下医院转来 ) ,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尿道直肠瘘 1例。在术前根据排尿混有粪便或尿液从肛门溢出史 ,膀胱尿道造影确诊。1.2 方法 伏卧臀高双下肢外展位 ,常规消毒术野直肠肛门 ,于肛门 12点处向近端后矢状入路取切口长约 4cm ,逐层切开直至直肠后壁 ,暴露直肠腔可见…  相似文献   

17.
直肠移动瓣技术在中低位直肠阴道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移动瓣修补中低位直肠阴道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设计直肠移动瓣,充分游离移动瓣直肠粘膜,无张力修补直肠瘘口。结果1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治愈,随访1年-3年,无复发、肛门失禁并发症。结论对于中低位直肠阴道瘘,直肠移动瓣修补术疗效确切,值得推广,术前充分肠道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对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藏线缝合修补术在治疗中低位直肠阴道瘘的可行性,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藏线缝合修补术治疗12例中低位直肠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等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经一次手术治愈,10例随访1年,肛门功能无明显影响,无复发现象。结论藏线缝合修补术治疗中低位直肠阴道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是指出生时直肠、肛门无先天畸形,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肛周感染并发直肠前庭瘘。我国自八十年代初开展经直肠行直肠前庭瘘修补术以来,基本上废除了传统的挂线治疗方法[1,2]。1983~1997年,作者采用经直肠修补治疗后天性直肠前庭瘘46例,现...  相似文献   

20.
背侧切开肛门括约肌及直肠下段后壁修补尿道直肠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1~1996年共收治尿道直肠瘘4例,均采用背侧切开肛门括约肌及直肠下段后壁的方法修补,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45岁。因诊断慢性前列腺炎10年余,治疗无效,于1991年7月7日到广州某医院行前列腺局部注射抗菌药物,术后出现膀胱尿道大出血,遂转我院急诊行膀胱切开取出大量血块,膀胱造瘘。半月后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见前列腺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内有小脓灶,并发现损伤穿破直肠,即予修补,膀胱造瘘,术后第2周和第3周分别拔除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排尿时尿道外口和肛门均有尿液排出,诊断后尿道直肠瘘。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