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哮喘(又称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属于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全球约有1.6亿患者,我国大约有2千万患者[1,2].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护理工作的深入与实践,哮喘的护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1997-2011年六月治疗支气管哮喘80例.结果明确哮喘的病例生理特征是气道炎症,了解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哮喘的治疗策略仍以缓解症状和护理为主.结论首先必须控制哮喘的发作和注重各方面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发作持续状态的治疗及护理知识宣教.方法通过28例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采用改善呼吸,及时使用止喘药,抑制气道炎症的适当治疗及对患者的临床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哮喘患者无一例死亡.结论做好支气管哮喘发作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各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发病时患者极其痛苦,做好该病人的护理,减少患者痛苦是很重要的.我院2007年8月-2008年8月共收住支气管哮喘病人60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对易感者此类炎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支气管哮喘59例,经过综合护理和治疗病情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因此具有反复发作和长期治疗的特点.哮喘患者的长期管理工作是影响哮喘防治效果非常重要的因素.实践证明,护理人员参与哮喘患者的教育、指导可以显著提高哮喘的防治水平[2].现将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3例进行护理干预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庆  霍博雅 《北京医学》2000,22(5):320-320
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治疗的核心在于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为探讨中药平哮定喘汤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我们自1998年8月至1999年8月对哮喘非急性发作期中度患者用平哮定喘汤治疗,同时设对照组与之比较,评价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气道以肥大细胞反应嗜酸粒细胞浸润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的原因为变态、感染、心理因素.临床特征为突发的、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喘鸣、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2008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共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56例.经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反复发作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避免哮喘发作,有利于哮喘恢复,是哮喘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院近年来收治了支气管哮喘患者66例,除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外,针对其激发因素,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169-173
目的研究思维导图引导的康复护理对成人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患者心理状况、肺功能、气道炎症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成人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患者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7月96例在我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的成年患者,依据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干预组(n=48)和常规组(n=48),对所选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常规护理需运用思维导图来引导。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状态、肺功能改善情况、气道炎症水平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水平来评价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成人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HRSD、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FEV1%、PEF%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测定的FeNO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ACT、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控制气道炎症进展,从而能够防止哮喘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以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动或经治疗而缓解.患者常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哮喘,因此夜间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bmnchial asthnl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重症哮喘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1].我科于1999年5月~2008年6月成功抢救17例重症哮喘至呼吸骤停患者.经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及时采取正常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及控制日常发病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我院2009年3月~2011年2月治疗的53例哮喘,进行了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共同参与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往发病突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病情变化快,复发率高,易发生猝死.因此做好哮喘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避免或减少其急性发作尤为重要.2006~2010年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79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阐述其护理及健康教育体会,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救治和护理要点及其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1998--2010年元月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结果明确哮喘的病例生理特征是气道炎症。目前哮喘的治疗策略仍以缓解症状为主。结论首先必须控制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16.
王艳丽 《中外医疗》2010,29(24):121-12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单纯依靠患者到医院求医问药难以有效控制。本文以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于我科住院及门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为例,浅谈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性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一种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常于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重,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对我院2009年6~2010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通过对哮喘的有效护理措施,显著的提高病人防治依从性,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可逆性炎症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自2006年10月以来,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控制支气管哮喘32例,并配合有效护理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被公认为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过去的检测气道炎症方法在诊断和监测哮喘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可以直接反映气道炎症,弥补了肺功能检查的不足,也可测定气道高反应性,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提供了一个实用工具,亦可作为预测支气管哮喘恶化及糖皮质激素减量或停药的指标.近年来,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测定是成为一种新型的用于检测气道炎症的无创技术,它相对于传统的支气管镜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来讲,是一种全新的无创检测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方法,为哮喘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FENO检测对指导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价值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产生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老年哮喘是指65岁以上的哮喘病人.老年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病,其特征为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阴塞和气道病变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