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是近年兴起的新的角膜移植术式,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内皮功能失调。它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近年来,手术要求更高、对眼表结构改变更小的后弹力层内皮移植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大样本的术后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它具有术后散光度数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排斥反应较少等优势。术后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是植片脱离受体植床,而通过适当处理可明显减少其发生率。本文对该手术近年来的实验和临床进展、临床效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的初步临床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Deep lamellar posterior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DLEK)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无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受体后板层通过5 mm切口从眼内取出,植片折叠后通过该切口移植到受体眼内.术后随访角膜伤口的愈合、角膜厚度、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矫正视力.结果 21例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患者中,20例完成DLEK术,19例术后获得透明角膜.3个月时平均角膜厚度(497.4±35.3)μm,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540.5±515.7)个/mm2,平均角膜散光(2.7±1.2)D.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主要并发症为术中植床的穿破,术后植片脱落及植床、植片间的间隙.结论 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可有效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初步临床效果满意.(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354~356)  相似文献   

3.
深板层内皮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内皮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eeplamellarendothelialkeratoplasty,DLEK)治疗角膜内皮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6眼因角膜内皮病变导致角膜水肿或大泡性角膜病变眼行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1眼供、受体角膜和植片均用微型角膜刀制备,另5眼供体深板层内皮植片用微型角膜刀制作,受体带蒂角膜瓣以虹膜恢复器分离制作;其中1例2眼为先天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4例4眼为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结果4眼随访12个月以上,2眼随访4个月。所有病例角膜持续透明,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患者术后1个月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189/mm2(1594~2641),角膜厚度平均为568μm(510~675)。结论与传统的PKP比较,DLEK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高度散光机率小、排斥反应风险小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角膜内皮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LEK)是一项新近开展起来的眼科手术,由板层角膜移植手 术发展而来,主要用于治疗因角膜内皮功能不良引起的角膜失代偿患者。本文主要就DLEK手术适 应证、手术方法、及其与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相比存在的优缺点作一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角膜深板层内皮移植术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用微型角膜刀行角膜深板层内皮移植术的适应证、手术原则、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用微型角膜刀对 6例患者 6只患有大疱性角膜病变眼行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其中 1例为前段玻璃体切除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联合角膜深板层内皮移植术 ,1例为临时人工角膜下玻璃体切除加球内异物取出术联合角膜深板层内皮移植术。术后随访 6~ 9个月。结果  5例患者视力明显提高 ,患者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 (2 4 81± 2 12 )个 /mm2 ,角膜中央厚度平均为 (5 4 9± 6 1) μm ,散光为 (2 0 4± 1 19)D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用微型角膜刀行角膜深板层内皮移植术是治疗大疱性角膜病变的可选术式。与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相比 ,该术式有望成为角膜内皮移植的技术平台 ,但远期疗效尚需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6.
深板层角膜内皮层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失代偿患者在角膜移植手术患者中比例不断增加;对于无晶状体眼,人工晶体眼大疱性角膜病变和Fuch’s角膜内皮病变的患者,仅移植带有CECs的后部板层角膜组织,而保留患者健康的部分甚至全部基质组织是目前新的角膜移植手术方法研究的热点,即所谓深板层角膜内皮层移植(deep lamellar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DLEK)。本文将对这一新的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探讨角膜内皮板层移植术 (endotheliallamellarkeratoplasty ,ELK)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6例 ( 6眼 )因角膜内皮病变导致的角膜水肿、混浊患者施行了ELK术。其中 ,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 2例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1例、外伤性角膜内皮失代偿 3例。用 6 0~ 7 5mm环钻切取前 1/ 2厚度供眼板层角膜片 ,保留后 1/ 2厚度 ,包括后基质、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的后板层角膜片。用比供体角膜片小 0 2 5~ 0 5mm的环钻钻切患眼角膜 ,深度达 1/2厚度 ,用角膜板层刀剖切下前板层备用 ,再钻切后板层角膜。将异体后基质角膜植片和自体前基质角膜植片重叠用 10 / 0尼龙线连续缝合。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 ,术后局部滴环孢霉素。随访 6~ 15个月。结果 :植片平均上皮化时间 6 5天 ,无新生血管侵入异体后基质植片 ,5例植片透明 ,1例排斥反应。裸眼视力 0 0 8~ 0 3 ,1例因白内障需进行手术 ,2例分别因原有的青光眼和老年性黄斑变性而视力不能矫正 ,1例层间积液 (粘弹剂 )经冲洗而消失。结论 :ELK具有植片上皮化时间短、水肿消失快、手术反应轻、排异反应率低等特点 ,对治疗内皮失代偿的病变是一种较理想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8.
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LEK)是一项新近开展起来的眼科手术,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发展而来,主要用于治疗因角膜内皮功能不良引起的角膜失代偿患。本主要就DLEK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其与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相比存在的优缺点作一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penetratingkeratoplasty ,PKP)是角膜内皮失代偿眼复明的惟一治疗方法。尽管PKP技术在不断改进 ,但术后角膜免疫排斥反应、上皮脱落、不规则散光及缝线等相关问题仍然是临床上影响患者视力恢复的棘手问题。近年来出现了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 ,即深板层内皮角膜移植术 (deeplamellarendothelialkeratoplasty ,DLEK)或后板层角膜移植术 (posteriorlamellarkeratoplasty ,PLK)或内皮板层角膜移植术 (endoth…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应用自动角膜板层刀切割一个供体角膜用于深板层角膜移植和角膜内皮移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应用自动角膜板层刀预先将新鲜供体角膜进行切割,将带部分基质的角膜内皮植片用于角膜内皮移植术,剩余前板层用于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回顾性分析2010年3—8月期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行角膜内皮移植术的17例患者及分别来自同一供体角膜的行深板层角膜移植的17例患者。术后随访19~24个月,分别观察角膜内皮贴附情况及前板层角膜植片愈合情况。随访资料包括医学验光、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手术前后视力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7例角膜内皮移植患者术后角膜内皮植片均贴附良好,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除1例碱烧伤患者因晶状体混浊,无法验光外,其余术后平均散光为(1.69±0.60)D。17例角膜内皮移植患者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128±244)个/mm^2,平均角膜内皮植片厚度为(152±46)μm。17例前板层角膜移植患者角膜植片均透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平均散光为(2.50±0.90)D;平均前板层角膜植片厚度为(343±39)μm。结论利用角膜板层刀将一个供体角膜用于两位患者的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切实可行。经长期随访,角膜植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该方法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供体角膜,缓解中国供体角膜匮乏现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后角膜伤口愈合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45只豚鼠分为受体组30只(30只眼)和供体组15只(30只眼),进行同种异体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受体组豚鼠右眼为术眼,左眼的正常角膜作为组织病理学对照。于术后1、2周、1、2、3、4个月分别处死受体组2只角膜恢复透明的豚鼠,取左、右眼角膜组织经内皮细胞茜素红染色、苏木素-伊红和(或)高碘酸希夫染色后行光镜检查,计数角膜基质内细胞。结果 受体组有22只眼术后角膜透明,角膜内皮细胞经茜素红染色后显示植片上内皮细胞形态和排列正常,在植床与植片间存在环形的内皮细胞异型区域。光镜检查显示,术后早期在角膜板层分离的径路上,基质内细胞明显增多;植床与植片的交接处,后板层胶原纤维和后弹力层中断,后者的残端卷起;交接处的空隙由结构紊乱、细胞成分较多的组织填充;而板层界面上胶原排列整齐。术后1个月时,出现新生的后弹力层。术后3~4个月时,后弹力层和后板层连续性恢复。结论 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的基质创口愈合特点与损伤形式有关,板层界面上胶原排列整齐,纤维化的愈合方式见于植床与植片的连接处。(中华眼科杂志,2006,42:694-698)  相似文献   

12.
角膜内皮失代偿可严重影响视力,以往多采用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PKP)具有术后高度散光、移植片排斥等并发症,严重限制了术后视力的提高.如果能够单纯地进行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的移植,将减少手术操作所带来的受体角膜损伤并能更好地恢复术后视力.近年来,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手术的优点已逐渐获得公认;其中深板层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手术(DLEK)手术难度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开展.而通过剥除受体角膜的后弹力层和内皮层来制作植床的角膜内皮移植手术即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细胞移植手术(DSEK)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本文归纳、分析了DSEK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某些角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16眼)罹患角膜疾病但内皮细胞功能正常而行深板层角膜移植者,对所有病例随访6月-2年,观察术后视力、角膜移植片的透明性、角膜上皮完整性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有7眼最佳矫正视力达0.4或0.4以上,5眼达0.1~0.3,4眼达0.05~0.1。角膜移植片透明者9眼,半透明者7眼。主要并发症为术中后弹力层微穿孔6眼,其中3眼术后形成植片轻度水肿,角膜层间少量积液;持续性上皮缺损2眼;真菌性角膜溃疡复发1眼,移植排斥反应1眼,经积极治疗,并发症得到控制,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疾病疗效确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与新鲜角膜组织作为植片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11月~2016年9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10例病变深度未累及后弹力层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气泡辅助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资料,其中使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材料和新鲜角膜组织材料治疗的患者各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球镜度、角膜平均曲率、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数、角膜厚度、眼轴长度、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角膜透明度以及植片的生存情况。主要指标 术后1年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球镜度、角膜平均曲率、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数、角膜厚度、眼轴长度、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角膜透明度以及植片的生存情况。结果 在随访期间,两组所有植片均保持透明,植片生存率为100%。术后1年,脱细胞角膜基质组和新鲜角膜组的视力分别为0.53±0.21和0.33±0.06(P=0.184),眼压分别为(8.00±2.00)mmHg和(10.33±0.58)mmHg(P=0.124),球镜度分别为(-4.50±4.21)D和(-1.25±0.75)D(P=0.258),角膜平均曲率分别为(47.59±5.40)D和(44.51±1.87)D(P=0.403),散光度分别为(-5.52±1.97)D和(-5.14±1.66)D(P=0.812),内皮细胞数分别为(1272.67±387.63)个/mm2和(1550.33±232.69)个/mm2(P=0.347),角膜厚度分别为(439.33±67.86)μm和(534.00±14.42)μm(P=0.077),眼轴长度分别为(23.53±0.91)mm和(23.55±1.56)mm(P=0.981)。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组的角膜上皮细胞可以完全覆盖植片,基底细胞和翼状细胞形态和密度与新鲜角膜组织接近,但在基底细胞下方可见高反光的沉着物,基质层细胞的密度明显低于新鲜角膜组织,并且在内皮细胞与深基质层之间仍可见脱细胞纤维排列。结论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当缺乏新鲜角膜材料时,用于替代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猪角膜脱细胞基质构建的生物角膜支架用于人角膜板层移植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浅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对2015-06/2016-03我院收治的16例16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真菌性角膜炎进行猪角膜脱细胞基质移植,术后随访6mo.对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植片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10d植片角膜上皮化.16例病例术后1mo角膜水肿,1mo后角膜水肿消失,角膜逐渐透明.术后1mo有2例出现术眼角膜上皮缺损,药物治疗均恢复.术后出现眼压高3例,给予降眼压治疗后眼压控制.随访期间未出现角膜溶解、感染复发、排斥现象.术后1、3、6mo视力分别为1.27±0.22,1.11±0.13,0.79±0.22,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1mo视力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6),术后3、6mo视力与术前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0.001);其中术后3mo与术后1mo视力相比无明显提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11),而术后6mo视力较术后1、3mo均有明显提高,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猪角膜脱细胞基质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角膜内皮功能损害传统上被认为是不可逆的,角膜内皮移植几乎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式。然而,近来出现的仅剥离Descemet膜而无内皮移植的手术(DWEK)可使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再生,而局部Rho相关激酶抑制剂可以促进其疗效。  相似文献   

17.
We report a case of tectonic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for impending corneal perforation to preserve anatomic integrity using cryopreserved donor tissue. An 82-year-old woman exhibiting impending corneal perforation suffered from moderate ocular pain in the left eye for one week. After abnormal tissues around the impending perforation area were carefully peeled away using a Crescent blade and Vannas scissors, the patient received tectonic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using a cryopreserved cornea stored in Optisol GS® solution at -70℃ for four weeks. At six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cornea remained transparent and restored the normal corneal thickness.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corneal haze or scars, graft rejection, recurrent corneal ulcer, and postoperative rise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Cryopreserved donor lamellar tissue is an effective substitute in emergency tectonic lamellar keratoplasty, such as impending corneal perforation and severe necrotic corneal keratitis.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