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疗效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75%。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24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术后4~10周负重,未发生感染、髋内翻畸形、股骨干骨折、股骨头坏死、髓内钉折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脂肪栓塞;1例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1例同侧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1例出现轻度股骨头切割,1例螺钉轻度退出。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旋转、可早期负重和功能锻炼的优点,是治疗此型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金属材料置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10/2007-12苏州大学附属娄葑医院骨科收治所有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35~86岁,平均65岁;骨折类型参照Evans-Jenson方法分为稳定型(Ⅰ、Ⅱ型) 9例和不稳定型(Ⅲ、Ⅳ、Ⅴ型)23例.分别记录患者内固定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测量患肢内固定后颈干角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获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4个月.32例患者内固定均顺利完成,平均54 min.内固定后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住院时间7~19 d,平均10 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8个月,90%患者恢复术前活动能力.患者术前患肢颈干角平均为90°,内固定后颈干角恢复良好,平均132°,无髋内翻畸形,随访至今,无髓内钉断裂或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股骨头坏死、股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置入后允许患者早期完全负重,且有效减少了其他内固定所带来的并发症,在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可为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髓内固定承受应力的轴心比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向内移,抗疲劳能力增大,具备抗内翻支撑和防止近端骨折块旋转的功能,对骨折是否稳定要求不高,因此适用于不稳定性骨折.目的:评价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4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63~86岁.Evans-JensenⅡ型骨折3例、Ⅲ型8例、Ⅳ型10例、Ⅴ型23例.随访12个月,记录各型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临床愈合时间及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44例平均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除2例早期负重出现髋内翻畸形,其他所有病例未出现股骨近端再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断钉、感染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6%.说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粉碎性或骨质较差的骨质疏松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量丢失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背景: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是在股骨近端髓内钉基础上设计的新型髓内固定系统,提高了抗旋转性和角度稳定性及抗切出能力。目的:评价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置入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置入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置入过程中细节、复位质量、螺旋刀片位置、置入后并发症和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56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46例置入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过程顺利。置入后13个月:影像学评价显示骨折复位好44例,可12例;螺旋刀片位置42例位于股骨头中央,股骨头后下方12例,后上方2例;颈干角为(128±4.8)°。所有患者骨折在置入后3~6个月内愈合,50例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到受伤前水平。无股骨颈切出和刀片进入髋臼并发症发生。说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置入内固定适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5.
背景: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尚存在争议.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10/2009-06入选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34例,年龄65~81岁;人工股骨头置换45例,年龄67~94岁.对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置换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79例固定/置换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7.5±4.9)个月.两组在住院时间,固定/置换后并发症和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较股骨头置换有较大优势 (P手术时间 < 0.001,P术中出血量< 0.000 1),但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下地时间较股骨头置换组晚(P < 0.000 1).结果表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但卧床时间较长.应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选用合适的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1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疗效优15例,较好1例,良1例;1例术后发生患肢深静脉血栓,经及时治疗痊愈;术后随访5~14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患髋关节伸屈活动良好,未发生断钉、松动、骨不连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背景:转子间骨折主要有两种固定方式,一是髓外固定的钉板系统,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另一种是髓内固定的髓内钉系统,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为代表。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2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式置入治疗。结果与结论:动力髋螺钉组平均随访13个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平均随访1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均达骨性愈合。置入内固定治疗后动力髋螺钉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延长(P〈0.05);末次随访时Parker-Palmer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组主钉松动退出1例,钢板断裂1例;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内固定物切割、髋内翻等并发症出现,最终骨折愈合。提示两种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可更早负重,骨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股骨近端髓内钉在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结果:48例全部随访6~15个月,平均12个月,45例骨性愈合。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3.7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生物力学固定、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抗旋转确实、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9.
背景: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尚存在争议。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10/2009-06入选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34例,年龄65~81岁;人工股骨头置换45例,年龄67~94岁。对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置换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79例固定/置换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7.5±4.9)个月。两组在住院时间,固定/置换后并发症和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较股骨头置换有较大优势(P手术时间〈0.001,P术中出血量〈0.0001),但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下地时间较股骨头置换组晚(P〈0.0001)。结果表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但卧床时间较长。应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选用合适的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背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积极的内固定治疗已被大家认同,但具体选择何种固定方式,尚无明确标准。目的:比较应用解剖型髋动力锁定钢板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的意义。
  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4年4月在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7例,分别接受解剖型髋动力锁定钢板(锁定钢板组)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防旋髓内钉组)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地活动时间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6-24个月,平均19个月。锁定钢板组和防旋髓内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均为11周左右,修复后2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防旋髓内钉组患者下地活动时间及负重时间短于锁定钢板组(P <0.01)。有4例患者拟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患者,因股骨转子纵裂、股骨髓腔狭小及股骨弧度较大而术中更改选择解剖型髋动力锁定钢板。随访过程中,锁定钢板组1例发生髋内翻,防旋髓内钉组1例因撞击伤再次发生骨折。结果提示两种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修复方式和植入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板治疗,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明显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少,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相容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06/2008-0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5例,男26例,女69例,年龄70~88岁.根据Evans分型系统,9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n=30),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n=30)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n=35),3组患者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记录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材料与宿主的组织相容性;术后9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患髋进行评估.结果:3组患者均获得随访.①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P<0.05):各组间手术时间两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统计结果显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相对最长,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相对最短.3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并发髋内翻1例,伤肢短缩1例.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术后股骨干骨折1例,无伤肢短缩等并发症.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中2例切开组织液化,2例切开表浅感染,无切开深部感染:动力髋螺钉组中3例出现切开组织液化,2例切开表浅感染,1例切开深部感染.均未出现内固定物切出股骨头或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现象.③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显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3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0.0%.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3.3%.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优3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7.1%.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力髋螺钉、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对于稳定性骨折,3种内固定装置均可选择,而动力髋螺钉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对于不稳定性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Gamma钉由于生物力学上的优势,都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系统是AO/ASIF于2004年为减少各种并发症而改进的新型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其微创的理念与锁定防旋转的设计较以往内固定有更大的优势.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07/2009-12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7例,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16例,人工关节置换2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8例,全髋置换3例).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明显优于人工关节置换(P<0.05).提示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但前者更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较强的抗剪切力作用,可较好维持股骨近端旋转稳定性,手术操作简便,创伤较小,但存在应力过于集中于锁钉,置入固定螺钉前钻孔较大等缺点。目的:比较可膨胀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置入可膨胀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置入可膨胀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影像曝光时间均显著低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比较,可膨胀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进行经皮Gamma钉内固定术。根据切口情况、全身情况以及合并骨质疏松的程度决定何时下床活动及负重量的大小。结果:随访3~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未出现股骨干骨折、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及退出,无锁钉及主钉断裂,但1例出现轻度的髋内翻。结论:经皮Gamma钉固定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患者下床早等优点。Gamma固定钉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对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 目的:应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随访均超过6个月.以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并观察置换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随访6个月Harris评分,优17例,良14例,可8例.并发心功能不全3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脱位2例(交流障碍,不能配合置换后康复训练),深静脉血栓2例,泌尿系感染5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出现心脏衰竭、应激性溃疡、肺栓塞、假体周围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表明对于严重骨质疏松且合并多系统疾病的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以早期下地负重、减少置换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背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植物有传统的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然而目前哪种内植物治疗方法较好仍存在争议。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3种内植物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差别。结果与结论:①置入后1周、6个月、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0.05),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②置入后3,6,12个月X射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0.05),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提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3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3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5例,可3例。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失血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髋关节动力螺钉是临床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是经过改进的新型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它的运用解决了以往内固定的不足。目的:比较髋关节动力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36例用髋关节动力螺钉固定,40例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均采用常规手术入路。结果与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组的髋部畸形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髋关节动力螺钉组(P<0.05),髋关节动力螺钉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78%(28/36),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组为82%(33/40)。结果可见两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组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背景: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有精确的定位装置,骨折手术置入时可采用小切口闭合复位,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少,符合骨折治疗的“BO”理论和微创手术原则。 目的:回顾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共纳入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70-86岁,平均77.3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2例,31-A2型23例,31-A3型13例。均采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定期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装置的位置,根据Harris评分评价治疗后髋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48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所有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位置满意,无内固定物松动及脱出、固定失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示,优31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为93.7%。提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