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诊断胎儿肾盂扩张及预后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岩  唐燕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6):570-571
目的超声检出胎儿肾盂扩张后,产前产后随访,为临床干预提供帮助。方法对56例孕期18周-40周常规产检发现胎儿肾盂扩张,记录肾盂扩张前后径数据,进行产前及产后跟踪随访。轻度肾盂扩张为肾盂前后径分离〈10mm,中度扩张为10-15mm,重度为肾盂分离〉15mm。结果 56例肾盂扩张胎儿中,43例肾盂轻度扩张胎儿中有5例孕晚期复检时肾盂回复正常,17例产后复查肾盂扩张消失,1例孕晚期复检肾盂扩张呈进行性加重;10例中度肾盂扩张,有8例产后4d-3个月复查肾盂积水消失,另2例产后随访至12个月肾积水仍然存在;3例重度肾积水产后1例肾积水减轻,2例随访至18个月后肾积水未见消失,后经手术证实1例为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另1例为后尿道瓣膜。结论肾盂分离〈10mm多为生理性肾积水;肾盂分离10-15mm病理性肾积水风险性大大增高;肾盂分离〉15mm、肾皮质〈0.5cm多为病理性肾积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的超声诊断价值及预后,指导临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方法:对产前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15例肾盂分离5-15mm的胎儿,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产前、产后随访观察。结果:胎儿肾积水15例中,Ⅰ组13例,肾盂分离前后径为5-10mm,出生后随访发现肾盂分离全部消失;Ⅱ组2例,肾盂分离前后径为10-15mm,出生后3d肾盂分离消失1例,另1例出生后3个月肾盂分离消失。结论:出生后两组胎儿肾盂分离均自然消退,为可复性。超声检查可作为胎儿肾积水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胎儿肾盂积水的程度,以评价胎儿肾积水的转归及预后.②方法 应用超声对56例肾集合系统分离>10mm的肾积水胎儿进行随访观察,分为3组.Ⅰ组:肾盂扩张集合系统10~15mm;Ⅱ组:肾盂和肾盏扩张,肾集合系统分离15~20mm;Ⅲ组:肾盂和肾盏扩张,肾集合系统分离>20mm.③结果 超声检查中,Ⅰ组肾积水2年内26例消退,3例肾积水明显减轻,Ⅱ组肾积水7例消失,1例减轻,8例肾积水程度增加,Ⅲ组肾积水11例,积水程度加重.④结论 Ⅰ组肾积水呈相对良性的过程,大多自然消退;Ⅱ组肾积水程度逐渐加重或变化不大;Ⅲ组肾积水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4.
吕斌  张维  王琼 《重庆医学》2013,42(8):904-905,908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积水及出生后动态观察.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63例(75只肾)的胎儿肾积水发生的时间、积水程度、肾实质的厚度、肾血管阻力指数(RI)、羊水指数及有无伴随畸形等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Ⅰ级43例(44只肾)与Ⅱ级10例(20只肾)积水消退.Ⅲ级5例(7只肾)中2例引产,3例手术治疗.Ⅳ级4例(4只肾)均手术治疗.Ⅴ级1例(1只肾)手术治疗.结论 对于胎儿肾盂积水产前及产后Ⅰ级、Ⅱ级肾盂积水可自然消退,Ⅲ级以上肾盂积水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胎儿期肾盂积水出生后超声检查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乙  陈彦 《中国医刊》2004,39(11):38-39
目的利用超声技术评价产前发现的胎儿肾积水在出生后的转归情况,指导临床适时进行干预措施的实施.方法对孕期发现肾盂积水的48例新生儿的87只肾,在生后3天至24个月期间定期进行超声检查,采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肾血管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肾盂积水程度<15mm且≥10mm的68只肾中,40只肾在生后24个月内积水程度减轻或消失.肾盂积水程度≥15mm且<20mm的13只肾中4只程度减轻,1只经手术解除梗阻.肾盂积水程度≥20mm的6只肾中,5只经手术解除梗阻.肾血管阻力指数RI≥0.7者肾盂积水程度均≥15mm.结论孕期发现的肾盂积水出生后的转归与肾盂积水程度有关,超声技术可安全、方便、准确地反映其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产前超声检测胎儿肾积水程度及其预后观察.方法:对4 000例单胎孕20~40周胎儿进行超声检查:(1)常规进行胎儿生物学测量.(2)测量胎儿双肾大小、集合系分离前后径的宽度、肾实质的厚度、羊水指数及观察有无胎儿其他畸形.(3)首次诊断胎儿肾积水后,于产前定期复查,产后1周复查,随访2年.结果:4 000例胎儿检出胎儿肾脏积水63例(78只肾),占1.57%,其中双侧15例,单侧48例.10例双侧、27例单侧肾积水最终消退;1例双侧、5例单侧肾积水产后渐减轻;1例双侧、7例单侧肾积水,产后追踪无变化;1例双侧肾、9例单测肾积水产后逐渐加重;2例双侧肾积水随访中引产.结论:产前超声是诊断胎儿肾积水和追踪观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孔滢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541-3542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对胎儿肾积水转归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前来我院对胎儿肾积水进行检查的孕妇,对超声显示肾集合系统分离大于10 mm的肾积水胎儿59例进行随访观察,按指标分成3组,肾盂扩张集合系统10 mm~15 mm的作为A组(n=30),肾盏扩张和肾盂、肾集合系统分离在15 mm~20 mm的作为B组(n=17),肾盏扩张和肾盂、肾集合系统分离大于20 mm作为C组(n=12)。结果通过超声检查发现,A组在2年内25例肾积水消退,5例明显减轻;B组6例肾积水消失,2例减轻,9例程度加重;C组11例肾积水程度加重。结论 A组肾积水随时间的推移呈现良性发展趋势,大多数自然消退;B组肾积水呈现变化不大但部分呈现出加重现象;C组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做手术。  相似文献   

8.
胎儿肾盂积水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肾盂积水的程度,以评价胎儿肾积水转归及预后。方法对43例孕期发现肾盂积水的胎儿进行出生后追访,最长至生后8mo。结果43例中40例肾盂积水前后径〈10mm,产后42d完全吸收29例(占67.4%),明显好转8例(占18.1%),无明显变化3例(占7.0%)。另3例肾盂积水前后径〉10mm小于15mm,其中1例伴输尿管扩张,出生后较孕期有不同程度加重。结论超声可较早的对胎儿肾积水进行评估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9.
杨翠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55+59-55,5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肾盂分离的价值,以明确胎儿肾盂分离的程度与肾积液之间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终止妊娠。方法对520例胎儿进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测,检出胎儿肾盂分离32例,对胎儿肾盂分离值分3组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产后随访观察。结果 32例胎儿肾盂分离中,第1组26例,分离值4-9mm,出生后随访发现肾盂分离全部消失;第2组4例,分离值10-14mm,出生后随访发现肾盂分离消失者2例,另2例在分别是在出生后1周-6个月消失、1例出生后经15个月的随访仍未消失;第3组2例,分离值15mm,产后超声及泌尿外科证实为肾积液,考虑为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所致。结论第1组尚属正常的生理性肾盂分离,第2组不应列为观察对象,第3组应视为异常范围值,必须进一步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Qin P  Ma XQ  Xie YX  Hou DM  Qian M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5):2481-2483
目的 探讨检查胎儿肾盂积水的不同分级及前后径与其预后的关系,为孕期观察及临床处理提出合理方案。方法检查对象来自我院产科门诊被疑为胎儿肾盂积水的孕妇,共226例,超声检查孕周为20-40周;应用二维超声观察、测量胎儿肾盂形态及大小、肾盏变化和肾皮质的厚度,给以分级,定期超声复查并追踪产后结局。结果 Ⅰ级肾盂积水胎儿共143例186只肾,其肾盂前后径在0.3-1.0cm之间,生后很快消退,预后好;Ⅱ级肾盂积水胎儿共47例52只肾,其肾盂前后径在1.1-1.8cm之间,生后大部分缓解渐消退,只有少部分(约3.9%)随孕周增加渐加重,生后需手术治疗。Ⅲ级肾盂积水胎儿共10例10只肾,其肾盂前后径在1.5-3.3cm之间,约70%生前、后均呈加重趋势需手术治疗,Ⅳ级肾盂积水胎儿共8例11只肾,其肾盂前后径在1.5-7.2cm之间,生后均需手术治疗。结论 对Ⅰ级肾盂积水,一般无随访监测的必要;Ⅱ级以上肾盂积水产前、产后需定期超声检查,采用肾盂前后径线和分级联合应用的方法对胎儿肾盂积水进行评估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1.
该科1983年1月~2006年3月共手术治疗肾积水453例,其切除积水肾41例,占9.04%,就其原因予以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41例肾积水切肾者,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3~78岁,其中上尿路结石积水切肾者27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致肾积水切肾者9例(其中3例合并结石),先天性肾盂输尿管发育畸形致肾积水切肾者5例。26例为多发性结石,1例为单发性结石,3例为既往做过取石手术。术前均经B超检查,IVP120不显影,12例患者肾图检查表现为无功能曲线。26例术中测pH值6.9~7.9,平均7.45,肾皮质厚<5mm。2讨论肾积水为泌尿外科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一般均可通过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12.
朱萍  曾蔚越  蒋学风  蒲杰  周容  杨太珠 《四川医学》2004,25(10):1083-1085
目的 研究胎儿肾积水的不同程度及转归 ,指导临床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终止妊娠 ,及早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进行治疗。方法 利用超声检查对 3 0例 48只集合系统存在分离的肾脏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按照积水消失时间、集合部分离宽度和积水出现时间分组。产前消失 :9例 14只肾 ,集合系统分离 3~ 14mm ;生产即日消失 :2例 4只肾 ,集合部分离 7~ 10mm ;产后一段时间内消失 :18例 2 8只肾 ,集合部分离 4~ 17mm。不可复 :1例 2只肾 ,集合部分离 8~11mm。分离宽度 <4mm ,3只肾 ,均在 3 7周出现 ,3 8周消失。 4~ 10mm :3 6只肾 ,产前 2 7周至产后 2 0个月消失 ,其中一只分离 8mm ,积水逐渐加重。 >10mm组 :9只肾 ,产前 2 1周至产后 18个月消失 ,其中一只分离 11mm ,积水逐渐加重。积水出现时间 <2 8周 :9只肾 ,分离宽度 3~ 11mm ;2 8~ 3 2周 :10只肾 ,分离宽度 6 5~ 17mm ;>3 2周 :2 9只肾 ,分离宽度 3~15mm。结论 胎儿肾积水多发生在孕晚期 ,分离宽度集中在 4~ 10mm ,且更多的是一个可复性的过程 ,分离 <4mm可以在产前消失 ,>4mm均应加强随访 ,分离宽度与预后好坏并不完全成正比。对分离程度大且持续存在 ,甚至不断发展的积水应警惕先天畸形的存在 ,及早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韩东红  朱玲艳  谢红仙  张璟璟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5):376-377,387,394
目的用超声方法检测胎儿肾积水程度,指导临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终止妊娠。方法采用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定期在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行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肾盂积水107例,141只肾,并对肾积水的初发时间,积水程度,有无伴随畸形等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107例胎儿肾积水141只肾中Ⅰ级73只、Ⅱ级45只、Ⅲ级以上23只,其中8例终止妊娠,6例手术,88例肾积水在1年的随访中完全消失,5例在随访3年中逐渐消失。结论产前胎儿肾积水大部分都是生理性的,可随着个体的发育而自然消退;胎儿肾积水的转归与初发时间、肾积水程度有关;对于生后仍存在肾积水的患儿,仍应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蔡新军 《中外医疗》2013,(35):68-69
目的 利用超声诊断技术,随访的产前诊断肾积水新生儿,总结不同程度肾盂积水的原因及转归,为预测肾盂积水胎儿的出生后状况及制定治疗方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方法 将在该院行产前超声筛查并发现肾盂积水的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肾积水后进行定期检查及出生后随访,共收集整理病例6 520例,发现胎儿肾盂前后径≥7 mm者诊断为肾积水,并在分娩前按Grigon分级法进行分级.结果 6 520例中共有118例胎儿发生肾积水,肾积水的发生率1.6%,肾积水Grigon分级越高,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也越高.结论 胎儿肾积水初次发现的孕周越早,肾积水Grigon分级越高,胎儿预后越差.,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肾积水的程度及临床转归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其预后。方法:对孕18~41周的胎儿进行超声检查,选择肾集合系统前后径分离>7mm的胎儿30例(48肾),分为三组:Ⅰ组:肾集合系统前后径分离7~9mm(14例);Ⅱ组:肾集合系统前后径分离10~15mm(10例);Ⅲ组:肾集合系统前后径分离>15mm(6例),出生后随访至1岁。结果:共24例(31肾)肾积水先后恢复正常,其中Ⅰ组14例,Ⅱ组9例,Ⅲ组1例,4例婴儿行手术治疗,2例引产。结论:胎儿期肾集合系统分离在15mm以内,且无进行性增宽的提示预后良好;>15mm伴肾实质变薄的提示预后不良,需密切观察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游英  王学培  赵林 《四川医学》2004,25(7):803-804
目的 探讨胎儿肾积水的不同特点及转归。方法 利用超声对10例15只胎儿肾集合系统分离径线1.0~2.5cm的积水肾进行随访观察和讨论。结果 Ⅰ组:8例12只肾集合系统分离径线在1.00~1.57cm.本组胎儿肾积水分娩3天至1个半月后相继消失,为可复性肾积水。Ⅱ组:2例3只肾,集合系统分离径线2.0~2.5era,随访至出生后1年半仍为重度积水表现。结论 晚娩胎儿肾积水宽度≤1.57cm者应视为可复性;积水宽度≥2.0cm为不可复性肾积水,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评分法评价胎儿单侧肾盂分离的预后价值. 方法 对孕期发现的单侧肾盂分离的39例胎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并记录肾盂分离侧的肾盂前后径(APD)、肾实质厚度、肾盏形态并分别赋予0-3分,累计每只肾的积分.根据随访结果将胎儿肾积水分为生理性肾积水和病理性肾积水.绘出各单因素及超声评分法的ROC曲线并进行配对比较.结果 ①39例单侧肾盂分离胎儿,10例为可复性肾盂分离,29例为不可复性肾盂分离.②超声评分法和APD、肾实质厚度、肾盏形态评价胎儿肾盂分离情况的4条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1,0.864,0.903,0.947.经Z检验,超声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各单因素的面积(P<0.05).③超声评分法以6分为诊断病理性肾积水最佳截断值,灵敏性82%,特异性90%. 结论 超声评分法比APD、肾实质厚度、肾盏形态各单因素能更有效评价胎儿单侧肾盂分离的预后,可用以临床鉴别胎儿单侧生理性与病理性肾积水.  相似文献   

18.
范霜月  刘志聪  童建卿  蔡洁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5):572-574,F0003
目的探讨胎儿肾盂扩张的产前超声诊断,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对82例孕15~41周的胎儿行产前超声诊断、孕期观察及生后随访至1年。结果 82例胎儿肾盂扩张,61例最后消失或缩小或不变,11例为输尿管狭窄,4例为染色体异常,1例为盆腔囊性包块引起,3例为多囊肾,1例为输尿管末端囊肿,1例为巨输尿管。结论胎儿期肾盂扩张大部分为生理性表现,临床应根据引起肾积水的程度及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单侧胎儿肾盂分离发展转归的预测及评价方法,为产前干预及产后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超声系统检查的孕妇5 980例,其中妊娠≥33周胎儿单侧肾盂分离肾盂前后径(APD)>7mm的孕妇即为研究对象,记录胎儿APD值、肾实质厚度、肾盏形态(分Ⅰ、Ⅱ、Ⅲ、Ⅳ级)、胎儿的其他异常情况,将各单因素进行超声评分赋值,累计每只肾脏的评分分值并与其结局对照。结果妊娠≥33周胎儿单侧肾盂分离APD>7 mm的孕妇共35例,妊娠结局显示单侧胎儿肾盂分离中7例为可复性肾盂分离,28例为不可复性肾盂分离,结果显示评分越高,发展为不可复性肾盂分离的比例越大。当以总分值9分为判断胎儿单侧肾积水的标准,则灵敏度89%,特异度100%,诊断符合率91%。结论选择单侧胎儿肾盂分离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排除了生理性肾盂分离的影响因素,使研究对象更具特异性,研究结果更为明晰;超声评分法将各单因素综合分析,以量化的形式预测胎儿肾盂分离的结局,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超声检查中发现胎儿肾积水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和分析,根据集合系统分离值和肾皮质厚度的大小来界定胎儿肾积水的程度,研究超声检查胎儿肾积水的价值。方法:来我院超声的孕妇孕20周以上,发现胎儿肾积水的,全部病例均在首次诊断后,产前每隔1月复查1次,直至胎儿分娩,产后首次复查在出生后1个月内进行,之后每隔3~6月复查1次,1岁后停止随访。胎儿肾积水测量是按Grignon等将其分为5级。按级病例分5组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至2014年7月胎儿肾积水的病例47例(其中6例是双侧肾积水),肾积水消失的有33例,减轻的有5例,无明显变化的有3例,加重的有6例。结论: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损、重复性高、较安全并价格便宜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是胎儿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观察首选检查手段,胎儿肾积水的公认方法是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