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 32例先天性并指患者,分别采用对等三角形皮瓣、背侧矩形皮瓣或三叶草状皮瓣成形指蹼,指间锯齿对应皮瓣分开进行分指.结果 本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缘坏死及感染,外观及功能满意.其中三叶草状皮瓣成形指蹼,创面全部闭合,不需要植皮.结论 三叶草皮瓣成形指蹼是一种良好的分指设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双翼推进皮瓣成形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30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5岁,平均2.5岁。双手并指畸形8例,单手并指畸形22例。共并指39个指蹼(其中中环小指并指1例);完全性并指11个指蹼,不完全并指28个指蹼。在并指根部背侧设计凸V形尖端、蒂部两侧带三角形皮肤的双翼皮瓣与掌侧锚形切口对应缝合,成形指蹼同时关闭指根部创面。并连的远端指体采用锯齿状皮瓣分离,侧方创面减脂后缝合,11例指侧方较紧创面不能完全缝合者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所有指蹼的双翼皮瓣均完全成活,无皮瓣坏死发生。远端指侧方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30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手指屈伸功能良好,指蹼深度、宽度正常。末次随访时根据Swanson等的手功能评定标准,对分指后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进行评定,获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3.3%。结论应用双翼推进皮瓣成形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能获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指尖舌形皮瓣互换重建侧甲襞联合“U”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28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术前设计指尖舌形皮瓣重建甲侧襞,掌指关节之间背侧设计“U”形皮瓣重建指蹼,并指之间掌、背侧设计“Z”形切口,切取皮瓣并进行分指矫形术,手指侧方剩余创面行全厚皮片植皮修复,适当加压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拆线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28例并指重建的指蹼接近正常,甲侧襞重建满意,无一例并发末节指骨外露,外观满意,手指伸屈、内收、外展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指尖舌形皮瓣互换重建侧甲襞联合“U”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并指畸形,术后外观功能恢复良好,是先天性并指畸形矫正术的良好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不需植皮的分指设计治疗先天性并指的疗效。方法 15例先天性软组织并指患者均采用三叶草状皮瓣成形指蹼、指间锯齿对应皮瓣分开进行分指,创面全部闭合,不需植皮。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4-15个月。患儿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缘坏死及感染,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三叶草皮瓣成形指蹼是一种良好的分指设计,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指尖舌形皮瓣重建侧甲襞联合矩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30例采用指尖舌形皮瓣重建侧甲襞联合矩形形皮瓣重建指蹼,并指之间掌、背侧设计锯齿形切口,切取皮瓣并进行分指矫形术,手指侧方剩余创面行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预防感染,拆线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30例患者植皮后有26例完全存活,4例大部分存活,指尖部的舌状瓣及指蹼部位的矩形瓣均存活,手指的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根据Swanson手功能的评定标准。优:25例,良:4例,差:1例。结论应用改良指尖舌形皮瓣重建侧甲襞联合矩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掌背侧菱形推进皮瓣在先天性并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告应用掌背侧菱形推进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5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分指后在患指掌背侧掌骨头间设计并切取掌背侧菱形推进皮瓣以重建指蹼.术后评价指标包括:手指功能情况,指蹼形态学观察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2.0cm×0.9cm,最小1.5cm×0.6cm.术后所有皮瓣愈合良好,未出现淤血、边缘坏死等现象.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5个月,患指屈伸功能良好,重建指蹼深度、宽度合适,并形成较好的指蹼坡度,患儿家长对指蹼形态及术后手指功能均感满意.结论 在治疗先天性皮肤性并指分指术中,应用背侧菱形推进皮瓣重建指蹼,术式简单,外形美观,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反M-V皮瓣指蹼重建术在并指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反M-V皮瓣法指蹼成形术在并指畸形矫正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反M-V皮瓣指蹼重建术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在指蹼掌侧做V形皮瓣,掌背侧做有中线穿经的V形皮瓣,切开后形成M形皮瓣,将掌侧V瓣插入掌背M瓣内;,结果 自2001年3月至2009年4月,对18例患者的33处并指畸形重建指蹼,术后外观满意.随访6个月至3年,冉造指蹼的深度和宽度与正常侧手指接近,术后指间的活动度均可达30°,手指的屈伸功能正常.其中,1例M瓣远端的指蹼皮瓣尖端糜烂坏死,2例指蹼皮瓣边缘的植皮皮片出现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其余成形的指蹼均Ⅰ期愈合.结论 反M-V皮瓣指蹼重建术是并指畸形中指蹼再造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1月,应用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20例(20指)指端缺损。男15例,女5例;年龄20~47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挤压伤8例,切割伤12例。损伤指别:拇指3例,示指7例,中指9例,环指1例。创面范围1.5 cm×1.2 cm~1.8 cm×1.5 cm;均伴指骨外露。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1.5 cm~3.0 cm×1.8 cm。供区以皮瓣小桨及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4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对症处理后逐渐好转;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4个月。皮瓣修复后指端外形良好,无指甲畸形,术后9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达3.4~5.8 mm,平均3.9 mm。手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法评定:获优1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0%。结论应用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避免损伤主干血管,皮瓣修复患指后外观良好,不影响指间关节活动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逆行修复多个手指指间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对13例34指指间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本组不含单个手指缺损病例),利用同指近节指背筋蒂皮瓣逆行修复关节背侧创面,供区保留腱周膜直接缝合或取皮植皮。结果术后34指中30指皮瓣成活,3指皮瓣不全坏死,1指坏死,经换药或植皮后愈合;术后外形、功能、感觉均较满意。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相近,厚薄适中,手术操作简单,是同时修复多个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体会,规范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0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采用游离植皮及皮瓣等6种手术方法进行分指。以掌背侧顺行推进皮瓣、掌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五角推进皮瓣、局部“V—Y—W”推进皮瓣及菱形皮瓣重建指蹼:以“Z”形和全厚皮片修复指体。结果本组24例总体治疗效果满意,其余6例行二次手术,其中植皮坏死3例,手指瘢痕屈曲挛缩2例,指蹼创面感染、继发瘢痕增生形成不全并指1例。结论并指的手术时机应选择在出生后6个月~2年,并指的手术设计应注重指蹼的重建,重建的方法应首选掌背侧顺行或逆行皮瓣转移术:指体修复应选择全厚皮片,以预防手指的屈曲挛缩。  相似文献   

11.
指背五边形皮瓣重建先天性并指指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并指分指后不需植皮指蹼一期重建的方法.方法 10例先天性并指患儿,在相邻两个并指的近节指背侧设计五边形皮瓣,皮瓣顶角在两指间正常指蹼掌侧缘平面,两个侧角在两指侧背缘正常指蹼背侧缘平面,两个底角在掌指关节背侧中心.并指分指后,用形成的五边形皮瓣一期重建指蹼,共重建17个指蹼.结果 所有指蹼一期获得重建,指蹼区不需植皮,指背创面直接缝合.术后所有皮瓣均存活.随访4~25个月,平均15个月,指蹼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指背五边形皮瓣能够达到一期重建指蹼不需植皮的目的 ,且损伤小,手术简单.对于多指并指患者,可同时重建两个指蹼.  相似文献   

12.
Stiffness of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s of the fingers is a constant feature of Apert's syndrome. Because of this stiffness, the author has used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s when correcting Apert's syndactyly, thinking that contraction of such grafts post-operatively would not cause any joint contracture or finger deviation.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eight patients whose average age at first surgery was 6 months. Separation of all digits was accomplished before the age of 2 years. A dorsal rectangular flap and interposing triangular digital flaps were utilised to create the web space and partially cover the skin defects in the fingers. The remaining digital defects were covered with thin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s which took fully in all cases. At final follow-up (1-6 years), the areas covered by skin grafts have reduced in size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skin graft contraction. However, this did not result joint contracture or digital devi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皮支为蒂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对15例15指手指远侧指间以远的指端缺损的患者,采用以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皮支为蒂指侧方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中切取皮瓣范围1.2 cm×0.8 cm~2.0 cm × 3.0 cm,供区取前臂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15例15指术后获得随访10例10指,时间为6~12个月,皮瓣和移植皮片全部顺利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顺行推进岛状皮瓣的两点辨距觉为5~6 mm,逆行岛状皮瓣的两点辨距觉为7~10 mm,远侧指间关节屈伸活动无明显障碍.手功能ATM法评定,优8指,良1指,可1指.结论 应用该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不损伤指动脉和指神经,简化了传统的指根部岛状皮瓣的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pair of soft tissue defect at finger tip with square island flap pedicled with skin perforator of digital artery on the 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 DIP). Methods From Jun. 2009 to Mar. 2010, 15 cases with soft tissue defects at 15 fingers tip were treated with this island flaps. The flap size ranged from 1. 2 cm × 0. 8 cm to 2. 0 cm × 3. 0 cm. The defects at donor sites were covered with skin grafts from forearm. Results All the flaps and skin grafts survived. 10 fingers in 10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6-12 months. The color, texture and contour of the flaps were good. The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distance was 5-6 mm on the directed island flaps, and 7-10 mm on the reverse island flaps. No obvious functional problem was found in DIP motion. The hand function was assessed as excellent in 8 fingers, good in 1 finger and medium in 1 finger. Conclusions The main artery and nerve will not be sacrified when the island flap is used. The operative procedures are easily performed for the treatment of fingertip skin defe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采用指背五边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利用指背五边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的患者10例,并进行了随访,采用客观的手指功能检查、指蹼形态观察以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5个月,平均15个月.各例指蹼外观均接近正常指蹼,并指分指后手指被动屈伸功能正常,外展度30°~45°.指蹼爬移率和再次矫形率均为0,患者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指背五边形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术后皮瓣成活率高,指蹼外观功能接近正常指蹼,再次矫形率低,皮瓣设计及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15.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中、环、小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食、中、环、小指中近节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设计的轴线为各指蹼背侧中点和两掌骨基底部汇合点连线,旋转点为距指蹼缘近侧约1.5cm,皮瓣解剖平面在深筋膜与伸肌腱之间。切取皮瓣最大为3.8cm×2.5cm,最小为1.8cm×0.8cm.结果26例全部成活,2例因血运障碍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2-10个月,皮瓣质地、外观满意,手部功能良好。结论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应用于手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同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同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伤指近节背桡侧或背尺侧(拇指为第一掌骨背桡侧或背尺侧)设计皮瓣,深筋膜下锐性分离,逆行转移修复指端缺损.如修复指腹,将皮瓣携带的皮神经与伤指指固有神经相缝合,重建感觉功能.结果 临床应用31例39指,1例皮瓣远端1/3部分出现坏死,换药后愈合;4例出现张力性水泡,表皮脱落后皮瓣存活;其余皮瓣均全部存活.结论 该类皮瓣切取简单,外观好,对供区损伤小,转移随意性强,并可重建皮瓣感觉功能,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吻合神经的交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交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掌侧软组织缺损,同时应用微型外固定架(HoffmannlI型)固定伤指及供指,共计15例。供区行患肢上臂内侧的全厚皮片游离植皮覆盖。术后次日进行伤指、供指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4周断蒂。断蒂后第14天记录伤指及供指主动关节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法)。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及供皮区植皮均存活,创面I期愈合。断蒂后第14天,记录伤指及供指主动关节活动度,并用TAM法评价,优21指,良9指,优良率100%。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伤指皮瓣区指腹饱满,色泽正常,质地柔韧,外观满意,无疼痛。供指植皮区有6例发生色素沉着。两点辨别觉为5.2~9.8mm,平均为6.4mm。结论带神经的交指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不仅能修复缺损的外形,而且有利于皮肤感觉的恢复;运用微型外固定架固定交指皮瓣有利于术后的护理及手部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带神经的同指螺旋状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对15例指端缺损的患者,在清创术后3~6 d,采用带神经的同指螺旋状顺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指端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n×1.2 cm~2.2 cm×2.0 cm.供区中节指背创面取前臂内侧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15例皮瓣均未发生血管危象,皮瓣与皮片全部存活.15例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患指伸、屈功能正常,伤指无疼痛,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有指纹,末节指端静止两点分辨觉为5~6 mm,指侧方静止两点分辨觉为8~10 mm.结论 带神经的同指螺旋状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手术方法简单、可靠,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