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颈内动脉系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70例,脑梗塞患者90例,根据糖耐量试验分为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分别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胰岛素抵抗组颈动脉异常率81.2%,非胰岛素抵抗组颈动脉异常率为4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表明胰岛素抵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结构方程模型在重复测量数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碧云  陈炳为  陈启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05-3807,3812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变量平均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及变化过程中的个体间差异,为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以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为例,利用SAS中的CALIS过程,以线性与非线性潜生长曲线模型对102个病例的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时间上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欧洲脑卒中量表总分的线性与非线性潜生长曲线模型的拟合卡方值为43.411 9(P﹤0.000 1)与1.631 2(P=0.201 5);在非线性模型中线性效应与二次方效应的统计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线性模型的拟合结果比线性模型好,且初始评分与治疗后的变化率均存在个体差异,变化率呈现非线性的速度增加,且变化率增加是随时间逐渐变小的;病例个体的初始总分越高,其变化率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的60例神经内科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梗死面积、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梗死面积分别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62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简易记忆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全国23个省(市)县级及以上医院的621名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认知障碍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621例脑血管病人中有认知障碍者183例,发生率为29.47%,且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伴发以上疾病的患者(P<0.01). [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且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有很大关系,因此,应针对这些疾病,进行综合性防治,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有关研究表明,大约有25%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对颈动脉狭窄的干预作为脑卒中的预防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1-2]。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入院时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能否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病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预测指标。[方法]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诊断标准,前瞻性入选88例24 h内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于入院24 h内检测血浆BNP,将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与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与入院时BNP值等级、梗死体积均有显著相关性(P值﹤0.001),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入院时血浆BNP水平[(884.75±330.07)pg/mL]显著高于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263.27±281.89)pg/mL],P<0.001。入院时血浆BNP水平≥366.40 pg/mL可作为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为96.00%,特异性为76.19%。[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其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对检索到的国内15篇有关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文献进行了综合定量分析。结果高血压与脑卒中联系的总合并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6.16(4.59~8.26);按脑卒中类型分层合并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与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联系的比值比分别为6.54(3.83~11.15)和5.30(5.51~7.94)。文中对该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在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方面的效果. [方法]采用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2007年在两所医院住院的200例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健康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随访1年,了解缺血性卒中的年复发率. [结果]干预组合理膳食率、体育锻炼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戒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健康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和提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梅州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TLR4基因的(rs10759932、rs11536879、rs11536891、rs1927914)的基因多态性,经连锁不平衡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 - 2018年7月31日住院治疗的突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在体检中心收集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Massarray SNP 分型技术检测两组患者TLR4基因的4个位点基因型,进行Hardy - Weinberg(H - W)平衡检测。采用不同模型分析上述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纳入病例186名,对照组纳入健康人194名;4种SNP位点均符合H - W 平衡。rs1927914位点G/G基因型在对照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病例组(χ2 = 9.267,P<0.05)。rs10759932位点T/T基因型在女性对照组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男性[OR = 0.38 (0.18 - 0.81),P<0.05]。4个SNP位点之间均存在连锁不平衡,TGCG基因型组合在缺血性卒中男性患者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女性[OR = 3.54 (1.17 - 10.69),P<0.05]。结论 梅州地区rs1927914位点A>G为保护性基因突变,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4个位点的连锁不平衡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存在部分性别差异,TGCG组合为男性人群的危险基因,脑卒中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
462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瑞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77-3878
[目的]研究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特点,井探讨其防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5年间某院收治462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收治46岁以上患者作对照,分析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性别、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预后特点. [结果]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发病总数19.04%,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吸烟居最危险因素首位,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房颤发生比例低于46岁以上患者,而吸烟、酗酒、高甘油三酯和未发现危险因素比例显著高于46岁以上患者,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脑叶梗死比例高于46岁以上患者,而头痛、昏迷、抽搐比例低于46岁以上患者;66.7%患者存在血管狭窄;本组显效率65.8%,治疗后恶化和死亡比例显著低于46岁以上患者. [结论]男性更容易在青年期患缺血性脑卒中,吸烟是最常见危险园素,临床意识障碍少,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为主,应注重病因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缺血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各种资料;利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并利用ROC曲线方法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而文化程度、体力活动、生活自主程度、高密度脂蛋白(HDL)为保护因素;预测准确率高达92.8%。结论条件logistic回归预测概率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疾病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气污染物与中风总死亡及两种不同类型中风死亡间的关联,确定大气污染环境中风死亡易感人群。[方法]收集上海市2003—2008年大气污染及中风死亡数据,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分析两者间相关关系。[结果]所研究大气污染物与不同类型中风死亡均存在相关关系,当暴露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与二氧化氮(NO2)时,心脏病患者的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提高。当SO2与NO2两种污染物每增加10μg/m3时,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于缺血性中风的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57(1.010~1.107)与1.076(1.023~1.131),高于在同等条件下非心脏病患者所面临的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本研究并未发现高血压与糖尿病存在类似的修饰效应。[结论]大气污染物能够增加人群中风死亡风险,心脏病患者更易诱发中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深圳市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为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2005年对深圳市全市所有自然社区人群的脑卒中新发病例进行登记监测,采用分组、分类比较方法对其进行亚型分析,探讨发生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等,并进行双因索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2003~2005年间深圳市社区人群脑卒中新发病例共15474例,其中脑梗死为10396例(占67.2%),脑出血为4297例(占27.8%),蛛网膜下腔出血为632例(占4%)。[结论]中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下人群应重视出血性卒中的危害,50岁以上的人群的预防重点应放在缺血性卒中方面。尤其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的关联以及高血压的中介效应。方法 本研究以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为基线数据,脑卒中发病数据来源于2013-2020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死亡数据来源于2015-2020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将数据库进行匹配链接后建立回顾性队列。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间的关联强度,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血尿酸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因果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高血压在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间的中介效应,并按照性别和年龄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24 352人,累计随访612 911.36人年,随访期间共4 638人发生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 919人,出血性脑卒中689人,总人群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度分别为756.72/10万人年、641.37/10万人年和114.60/10万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非高尿酸血症患者相比,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脑卒中发病风险升高16%[风险比(HR)=1.16,95%CI:1.06~1.27]、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升高12%(HR=1.12,95%CI:1.01~1.24)、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升高39%(HR=1.39,95%CI:1.11~1.75)。因果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协变量后,高血压在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百分比分别为36.07%、39.98%、25.34%,在男性和<65岁人群内的中介效应百分比更高。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在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联中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我国成年人红肉摄入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11个省60个监测点的数据作为基线数据,2016-2017年进行随访调查,完成随访且调查资料完整者共27 762人。采用多元营养素密度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红肉摄入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关联。并按照基线特征进行亚组分析,应用标准多元模型、能量分解模型和营养素残差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共26 187人,平均随访6.0年,共发生脑卒中1 259人,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 074人;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度分别为815.0/10万人年和692.0/10万人年。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以红肉摄入水平Q1组为参照,Q2组脑卒中发病风险未增加[风险比(HR)=1.07,95%CI:0.87~1.32],Q3~Q5组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3%(HR=1.23,95%CI:1.00~1.51)、27%(HR=1.27,95%CI:1.03~1.58)和32%(HR=1.32,95%CI:1.06~1.64);Q2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未增加(HR=1.03,95%CI:0.80~1.32),Q3~Q5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32%(HR=1.32,95%CI:1.04~1.68)、35%(HR=1.35,95%CI:1.05~1.73)和38%(HR=1.38,95%CI:1.07~1.79)。亚组分析发现,血压对红肉摄入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存在效应修饰作用(交互P=0.037)。敏感性分析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红肉摄入水平过高,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控制红肉摄入水平可能对我国的脑卒中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1(ATP-binding cassettetransporter 1,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关系。方法:全面检索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4.2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7个研究,累计病例1 349例,对照1 389例。各研究间经齐性检验后未发现发表偏倚和明显异质性,合并的(RK+KK)基因型/RR基因型的OR值为0.80(95%CI为0.68~0.94)。结论: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K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窦新英  方婷婷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21-2724
目的讨论脑卒中发病人数的月际和年际变化规律及气象因素的关系,建立逐月旬发病气象预测模型。方法利用2000—2008年乌鲁木齐市脑卒中逐月发病人数病例资料和同期地面气象A文件资料,选择气温、气压、日照时数、总云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加之天气过程与多发病人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发病人数逐年呈现上升态势,高峰期出现在1月;多发病人数主要涉及到强降温、东南大风天气过程;发病人数与气温、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压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脑卒中发病预测模型:Y月=71.56-0.19P+0.41P1+0.32T-1.41C-0.04S1。结论利用月旬预测模型F检验,趋势拟合准确率为71%和63%,表明此模型是可行的,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Ischemic strok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BACKGROUND: Some studies suggest low temperatures can affect mortality, especially deaths associated with circulatory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s.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schemic stroke onset and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in 545 patients over a 3-year period (January 1998 to December 2000) in Incheon, Korea. We used a case-crossover study design to assess changes in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during a brief hazard period after exposure to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For each subject, the case period was matched to 2 control periods exactly 1 week before and after onset of the ischemic stroke. RESULTS: Decreased ambient temperature was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 strongest effect was seen on day after exposure to cold weather. The odds ratio (OR) for an interquartile range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was 2.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1.5-5.3). The risk period was 24-48 hours after cold exposure. Risk estimate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temperature were greater in the winter than in the summer. Women, persons greater than 65 years of age, nonobese persons, and those with previous hypertension or hypercholesterolemia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cold-induced ischemic stroke.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troke occurrence rises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that even a moderate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Susceptible people should take steps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cold, especially in the win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