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有赖于再灌注期间缺血心肌功能的恢复。再灌注能加重缺血心肌的损伤。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内Ca~(2+)积蓄将引起多种细胞内改变最终导致不可逆损伤。以往的研究表明,Ca~(2+)慢通道阻滞剂未能阻止再灌注时细胞内 Ca~(2+)积蓄,大量的 Ca~(2+)进入心肌细胞并非通过 Ca~(2+)慢  相似文献   

2.
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上,缺血(旷置)30分钟后恢复灌流,导致心脏发生典型的再灌注损伤,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低下,心肌组织蛋白和细胞内酶漏出,细胞内钙和钠超负荷,K~+/Na~+比值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等。缺血心脏再灌注的同时,应用MnSO_4作为Na~+—Ca~(2+)交换抑制剂,明显抑制了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反之再灌注时应用Na~+-K~+ ATP酶抑制剂哇巴因,则使再灌注损伤更加严重,结果提示Na~+—Ca~(2+)交换机制在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的发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缺血一定时间的心肌恢复灌流后,组织损伤反而进行性加重,心肌细胞从可逆损伤转变为不可逆损伤,该现象称为缺血心肌的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ry),其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缺氧-复氧损伤(氧反常现象,oxygen paradox)、缺钙-复钙损伤(钙反常现象,calcium paradox)有相似的病理表现和发病机制,推测分子氧和钙离子在缺血-再灌注  相似文献   

4.
在主要的心外膜冠状动脉阻塞后,缺血的心肌细胞在坏死前进入可逆性损伤期。此时损伤心肌可因冠脉血流再灌注而获救。Kloner在几年前报道,实验狗局部心肌缺血90分钟后再流通时,受损心肌的内半部分不能得到再灌注。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未再灌注的组织存在着严重的心肌毛细血管损伤。这种冠状动脉闭塞后不能获得均匀再灌注的现象称“无再流通”现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观察青、老年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浆游离钙、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规律,探索上述变化对老年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特征,并寻找一种可替代心肌组织标本作为判断再灌注损伤的检测指标。5年龄及6月龄家兔实验性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30、90、360分钟,分别取外周血PMNs及心肌组织测定MDA、SOD、PMN和心肌组织钙。青、老年组,MDA于缺血期均明显升高,至再灌注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研究,观察活血益心方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组,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动物外,其余动物结扎左冠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观察心电图,检测血中心肌酶、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游离脂肪酸(FF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活性或含量,心肌Na~+-K~+-ATP、Ca~(2+)-Mg~(2+)-ATP含量。结果活血益心方能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FFA水平升高,增强SOD、GSH-PX活性;可明显抑制炎性递质IL-1、IL-6和TNF-α激活;明显降低MDA及CRP含量,增加NO含量;明显增强心肌Ca~(2+)-Mg~(2+)-ATP、Na~+-K~+-ATP活力。结论活血益心方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蛋白酶体亚基β5i特异性抑制剂PR-957在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假手术+PR-957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PR-957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前一天皮下注射β5i特异性抑制剂PR-957(12 mg/kg)一次,然后结扎左心室左前降支30分钟再灌注24小时。小鼠处死后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A(Calcineurin A)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中β5i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而导致梗死面积增大、细胞凋亡数量增多和钙调神经磷酸酶A蛋白水平增高;应用β5i抑制剂PR-957处理后进一步加重了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这些改变。结论抑制免疫蛋白酶体亚基β5i活性可加重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其机制作用部分是通过减少钙调神经磷酸酶A被蛋白酶体降解。  相似文献   

8.
清醒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氧自由基假说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自旋捕捉技术在清醒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的应用,并且首次证明,当没有开胸,麻醉等非生理状态存在时,缺血再灌注的顿抑心肌中仍有自由基产生,其产生的幅度与缺血期心肌血流呈负相关,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顿抑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些结果拓宽和加深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假说的认识,同时也建立了在清醒动物中测定自由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不仅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而且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抑制凋亡、调节自噬、抗炎、参与缺血预处理或缺血后处理等心肌保护效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AMPK对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健康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 ,辛伐他汀组于结扎冠脉前 12小时腹腔注射给药 ,假手术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缺血 1、30分钟及再灌注后 1、30分钟心功能 ,以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缺血和坏死心肌面积。同时对缺血心肌行浸润 PMNs(多形核细胞 )计数。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与对照组比较 ,辛伐他汀组坏死区面积与缺血区面积之比减少 2 1% ,坏死区面积与左室面积之比减少 2 2 % (P均 <0 .0 5 ) ;左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速率(+dp/ dtm ax)、左室内压下降段最大变化速率 (- dp/ dtmax)、心率 (HR)、心肌纤维缩短速率最大值 (Vmax)分别在再灌注 1分钟和 30分钟明显改善 (P均 <0 .0 5 ) ,缺血心肌 PMNs浸润明显减少。结论 辛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溶剂对照组、芹菜素低剂量组、芹菜素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左冠脉前降支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心肌苏木素碱性品红苦味酸(Hematoxylin basic fuchsin picric,HBPF)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芹菜素组可降低心肌组织TNF-α的表达,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芹菜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心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 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心肌之血供虽能迅速恢复,但却存在着暂时的舒缩功能障碍,其持续时间从10分钟到数日不等。这种心肌缺血后局部心肌功能的暂时丧失称之为心肌缺血后“迟呆状态”(Stunned myocardium,SM)。近年来,许多学者就此现象作了深入的研究,并渐为临床工作者所重视。本文据现有研究资料就SM的基本特点、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作一概述。一、SM的基本特点 1.“迟呆状态”持续时间与心肌缺血时间呈正相关。有人观察了狗冠状动脉结扎5分钟和15分钟后再灌注24小时内缺血区心肌的舒缩功能,发现缺血时间为5分钟的心肌,再灌注后其舒缩功能的恢复仅需3小时,而缺血15分钟再灌注的心肌舒缩功能的恢复则长达10小时或以上。  相似文献   

13.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根据心肌缺血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有两种不同的结果:(1)实验狗完全闭塞冠状动脉20分钟以上时,缺血最为严重的心内膜下区的心肌细胞遭到不可逆的损害,心肌呈坏死,心肌酶释入血循环中,再灌注不能恢复其功能.(2)如缺血的时间较短,则损害心肌的结构、代谢及功能在再灌注后可以恢复.晚近发现,心肌短时间缺血所引起的结构、代谢及功能损害,需要数天才能恢复.一般来说,恢复所需的时间与缺血的时间成正比.同样,舒张期顺应性的降低亦需数天后才恢复.在冠状动脉闭塞15分钟后,心肌缺血区中央的ATP浓度下降50%,经三天的再灌注后其浓度仍  相似文献   

1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再灌注损伤指的是在组织器官缺血恢复血流后,不仅没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使缺血所致的功能和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不可逆损伤的现象。研究最多的就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随着溶栓、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等血管再灌注疗法通过恢复缺血组织的供血有效挽救濒死心肌。但是再灌注受缺血组织血管再通时间限制并存在再灌注损伤等问题,因此随着新的再灌注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冠心病治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不同时程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MMP-1,2,9的表达,以四通道电生理仪检测心功能,比色法测定血浆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心功能明显降低,CK、LDH和MPO活性显著增高,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于再灌注2 h达到峰值(P<0.01)。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中MMP-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缺血组(P<0.05),以再灌注1 h最为明显(P<0.01),且与心功能的改变呈负相关(r=-0.503~-0.748,P均<0.01);MMP-2没有表达;MMP-9的表达于再灌注1 h开始增强,再灌注2 h达到高峰(P<0.01),与心功能呈负相关(r=-0.732~-0.855,P均<0.01)。结论:MMPs可能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Fκ-B mRNA表达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腺苷后适应对其影响,初步探讨腺苷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及腺苷后适应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TTC染色计算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RT-PCR检测心肌NF-κB mRNA表达水平,ELISA测定组织中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心肌组织无改变,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损伤较重,腺苷后适应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腺苷后适应组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及TNF-α与IL-6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缺血后处理组比较,腺苷后适应组NFκ-B mRNA表达及TNF-α、IL-6的分泌均下降(P<0.05)。NFκ-B mRNA的表达与心肌中TNF-α、IL-6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腺苷后适应可抑制再灌注后心肌NF-κB的表达活化,从而通过促使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分泌减少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腐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 Langendroff- Neely离体心灌注方法 ,以缺血 12 0 min,再灌注 2 0 min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 (n=12 ) ,采用St.Thomas液作为心停搏液。实验组 (n=12 )以腐胺 10 mg/ ml作为心停搏液 (St.Thomas液 )的添加剂。测定心脏停搏前和缺血 12 0 min,再灌注 2 0 min后的心率、主动脉流量、冠脉流量和心输出量。测定心脏缺血 12 0 min,再灌注 2 0 min后心肌组织 MDA、SOD,并进行心肌超微结构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改善 ,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 SOD活性无明显变化 ,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MDA水平 ,减轻细胞膜结构的损害 ,心肌水肿程度明显减轻 ,心肌结构保存好。结论 :腐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源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灌流技术,以停灌注45分钟、再灌注15分钟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洛沙坦(losartan)对这一作用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AngⅡ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冠状动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肌红蛋白分别较对照组升高17倍、12倍和11倍(P<0.01),组织丙二醛和钙含量分别增加5倍和1倍(P<0.01),缺血预处理使这些变化得到明显改善,而预处理前给予10-6mol/L洛沙坦,则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消失,组织AngⅡ的变化与上述指标的变化相平行。还发现,5分钟停灌注反复3次后,组织Ang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又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在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中,AngⅡ是介导心肌缺血预处理的主要介质之一。  相似文献   

19.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在心肌缺血恢复血流后,其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研究发现,心肌IRI发生在恢复灌注的最初几分钟内,可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心肌收缩失调以及心肌细胞的坏死、凋亡.心肌IRI在临床会引发室性心律失常(又称再灌注心律失常)、持久性左心室功能低下(心肌顿抑)、再灌注心肌损伤(使原来尚存活的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向致死性损伤的方向发展)[1].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顿抑是指机体代谢变化与心脏功能变化时的状态,此时为可逆性心肌损伤,而再灌注心肌损伤是心脏缺血的严重状态,此期导致心脏形态结构上的改变,多为心肌损伤的不可逆病理改变状态.据WHO估计,到2020年急性冠状动脉梗阻性疾病将是人类的主要致死原因,不管通过内科用药还是介入和搭桥手术,冠状动脉再通后直接面临心肌IRI.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锌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分析金属硫蛋白-1(MT-1)基因在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表达及锌对其基因表达的调节。结果各组家兔心肌组织中均有MT-1基因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MT-1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补锌再灌注组MT-1基因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上调(P<0.01)。结论锌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中,调节其心肌组织中MT-1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可能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