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翔宇  吴焕卿 《河北医学》2006,12(9):891-893
目的:探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2例16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臼及股骨的解剖结构,正确安装假体。结果:对12例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置换4例,经6个月到5年的随访,患者均能自行行走,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平均由术前的35.82分恢复到术后6个月的88.37分。结论: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充分的软组织松解,重建髋臼和股骨近端的解剖结构,正确假体位置的安装是手术的关健。  相似文献   

2.
邹宏  彭远立  尹乾斌  王家洪  王辉 《四川医学》2007,28(9):1029-1030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截骨及Harris髋臼成形术联合在成人发育不良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髋臼内壁截骨及Harris髋臼成形术联合治疗此类患者7例7髋,其中女性6例6髋,男性1例1髋,年龄37-55岁,平均42岁。按Crowe分期,CroweⅡ期6例6髋,CroweⅢ期1例1髋。术后临床随访观察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情况,对术前和术后关节功能情况进行Harris评分比较。结果随访4-14个月,平均7个月,全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前Harris评分44-62分,平均54分,术后Harris评分86-94分,平均90分,术后3个月X线片提示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良好。结论成人发育不良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重建是难点,髋臼内壁截骨及Harris髋臼成形术联合在髋臼重建中应用有其合理性,近期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及逆向工程技术设计个性化导航模板,指导髋臼发育不良关节置换髋臼假体精确安放。方法:16例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应用全髋关节置换,男9例,女7例,年龄34~52岁,Crowe分期Ⅰ期10髋;Ⅱ期2髋;Ⅲ期2髋;Ⅳ期2髋。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在62~24分,平均42.6分。通过术前CT扫描的三维数据,设计髋臼旋转中心,建立发育不良髋臼的计算机数据模型,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制做与病人髋臼解剖完全吻合的导航模板,并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同时行术前、术后影像学及临床评估及术后随访。结果:16例病人术后的髋臼位置良好,外翻角在42°~55°,前倾角为12°~22°,下肢延长2~6CM,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在80.3分,无股神经和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形导航模板应用于髋臼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能精确的控制髋臼假体的安放,对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和外翻角能精确的控制,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临床常见一些晚期髋关节疾患,尤其是股骨头缺血坏死,表现为双侧发病、股骨头塌陷、脱位。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的发展、手术技术的改进,双侧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成为这类疾病的一种可选择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实施该术式1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7~62岁,平均49·8岁。其中股骨头缺血坏死7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2例,骨关节炎1例。出现临床症状至接受手术时间为1~6年。1·2方法(1)术前准备:常规拍包括股骨上段的骨盆正位片,以了解股骨头髋臼病变及股骨骨质情况,利用假体模板初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taheli髋臼延伸术治疗8岁以上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2月-2010年8月,采用髋臼延伸术治疗8岁以上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4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共46个髋,其中左髋17例,右髋17例,双髋6例.患者平均年龄10(8-16)岁.结果术后随诊时间平均5(3-10)年,根据McKay的临床评定标准,15个髋关节为优,25个髋关节为良,6个为可.X线片根据Severin的评定标准,13个髋关节为优,28个为良,5个为可.结论 Staheli髋臼延伸术治疗8岁以上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其远期效果有待继续随诊.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属于小儿骨科常见下肢畸形,其为髋臼发育不良造成的,髋臼无法对股骨头进行良好覆盖,最终引起负重区软骨退变、股骨头脱位、半脱位病变。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均有发生,对患儿同年、远期生活均会造成严重影响。研究证实,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病理改变多是与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反、髋关节囊、韧带松弛、机械性应力异常等因素有关。本次研究中,以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关节软骨病理变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和评估髋臼旋转截骨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自 1994年起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2 4例 ,其中 6例联合股骨上端旋转截骨。结果  2 4例全部随访 2年以上 ,2 4例髋臼指数 42°~ 60° ,术后髋臼指数平均减少 13 5°;CE角平均增加 3 4 8°;2 4例中优 16例 ,良 4例 ,可 2例 ,差 2例 ,优良率 83 3 % (2 0 /2 4) ;手术效果以术后 3~ 4年最好 ,其中原来有骨关节炎改变 14例 (1期 4例 ,2期 6例 ,3期 4例 ) ,术后 4例有改善 ,8例未进展 ,2例骨关节炎症状加重。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适用于年龄较轻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伴有疼痛不适、髋关节不稳定或髋关节半脱位 ,CE角 <2 0°,骨关节炎 3期以下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15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随访11例13髋,平均随访3.6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6髋,良4髋,可2髋,差1髋。结论: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6年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治疗17例DDH伴髋臼缺损大龄患儿(>6岁)的临床资料,评价早期手术疗效.在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转子下三维截骨纠正前倾角及颈干角,根据股骨头脱位高度行股骨短缩,钢板固定后重建关节裳.取髂骨缝匠肌骨瓣翻转至髋臼上缘修补髋臼缺损.手术后双下肢贝氏石膏固定6~8周.逐渐行髋关节功能训练,髋关节功能参照Mckay's标准进行评估,髋关节形态评估参照Severin's X射线标准进行.结果 17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9个月.术后股骨头复位良好,头臼包容满意;未出现伤口感染及股骨头坏死.术后随访结果,Mckay's标准:优2例(2髋),良13例(15髋),可2例(2髋),优良率为88.2%,Severin's标准:优11例,良49例.结论 大龄儿童(>6岁)DDH采用髂骨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术后骨性愈合好,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的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术后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髋臼上缘骨膜下植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 -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86- 0 1~ 1995- 0 9,对 6例髋臼发育不良致髋关节脱位患者 ,入院后行切开复位 ,髋臼上缘骨膜下植骨 ,术后随访 5年 5个月~ 9年 1个月 (平均 :6年 10个月 ) ,分别对髋关节功能及解剖学形态作出评价。结果 临床髋关节功能 :优 5髋 ,良 2髋 ,优良率 10 0 % ;解剖学形态 :优 6髋 ,良 1髋 ,优良率 10 0 %。结论 髋臼上缘骨膜下植骨治疗髋臼发育不良致小儿先天性髋脱位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临床效果。方法 自1984年1月~2006年4月,56例58髋行髋关节翻修术,野22例,女34例,年龄36~73岁,平均63岁。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9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初次行股骨头置换术9例,其中骨水泥型2例,生物型固定7例:全髋关节置换47例49髋。其中骨水泥30髋,生物型固定19髋。术后早期脱位2例,16髋因髋关节严重疼痛.45例47髋因无菌性松动行全关节翻修术,翻修手术中28髋行髋臼植骨,其中自体碎骨屑植骨17例18髋。自体碎骨屑加异体大块植骨10例。结果 资料完整48例50髋获得随访,最长20年,最短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经随访,患者髋关节基本无疼痛,X线片显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和感染征象,髋臼植骨愈合良好,4例股骨柄假体正位X线片仅1区出现约1mm宽的透亮带.临床检查无松动迹象。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1.3分(10~70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804分(55~97分)。结论 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病例经随访,临床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付喆 《开卷有益》2022,(6):23-26
<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指一系列髋臼和股骨近端畸形以及头臼相互关系异常的疾病,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完全脱位三种形式。一、认识DDH1.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异常“DDH”是儿童常见的骨与关节系统出生缺陷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儿童髋关节疾患,指因某种因素导致患儿出生时或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股骨头与髋臼对位的异常(股骨头完全或部分脱出于髋臼之外)或髋臼形态的异常(髋臼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对17例儿童17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采用关节囊外Salter手术+股骨近端内收短缩旋转截骨手术的联合截骨治疗,术后过腰支具固定1218月,骨愈合后负重活动。结果:随访时间118月,骨愈合后负重活动。结果:随访时间11.6年,优10髋(10/17),良髋5(5/17),2例术后髋关节外展受限,关节轻度强直(2/17)。髋臼指数由手术前的381.6年,优10髋(10/17),良髋5(5/17),2例术后髋关节外展受限,关节轻度强直(2/17)。髋臼指数由手术前的3845°(平均32.5°)减少到手术后的1045°(平均32.5°)减少到手术后的1015°(平均10.2°);CE角由手术前的-1015°(平均10.2°);CE角由手术前的-1010°(平均-02°)增加到手术后的3710°(平均-02°)增加到手术后的3749°(平均41.2°),对照健侧髋关节,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由手术前的10%49°(平均41.2°),对照健侧髋关节,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由手术前的10%20%(平均15%)增加到手术后的80.2%20%(平均15%)增加到手术后的80.2%90.1%。结论:髋关节囊外联合截骨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量了60例正常儿童髋关节及5例先天性髋关节脱臼关节,提出测量股骨头二次骨化中心的中点位置及股骨大转子髋臼线与中轴线夹角的方法来判断髋臼发育不良及髋关节脱臼等,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两种方法简便而较可靠,对诊断有一定价值。两种方法可单用或联用。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由于髋臼不能完全覆盖股骨头,长期生物力学异常,致成人时常继发骨性关节炎,有的发展为髋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临床上表现为髋关节重度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目前全髋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对24例32髋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行全髋置换术的病人进行了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例32髋,男2例,女22例,年龄36~68岁。行单侧全髋置换术16例,双侧全髋置换术8例。按Crow方法分型:Ⅰ型11髋,Ⅱ型8髋,Ⅲ型8髋,Ⅳ型5髋。术前Harris评分:25~56分,平均48.2分。所有患者术前均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病理演变规律 ,寻求其早期诊断指标 ,分析生物力学改变 ,以提高疗效。方法 :通过 16 1个髋关节复位后平均 7 4年随访 ,观察其中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变化。选择髋臼发育不良 11髋 ,进行计算机图像动态分析 ,观察其横向生长和纵向倾斜速度。收集髋臼发育不良 8例 ,建立有限元模型 ,进行髋臼应力测试。各线均以正常者为对照。结果 :髋臼发育不良患儿复位前髋臼指数在 39°以上 ,复位后 3年髋臼指数持续在 30°以上。在发育过程中 ,横向生长速度略高于正常 ,但无纵向向下倾斜之趋势。其髋关节应力是正常的 2倍 ,受力面积减小 ,集中于髋臼边缘。结论 :提出髋臼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指标及生物力学特点 ,选择最佳时期进行手术 ,以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严重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2001年9月至2007年2月,32例(37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严重骨关节炎的患者接受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例,女31例(5例为双髋),年龄36~86岁,平均58岁。按Crowe分型分类:Ⅰ型3髋,Ⅱ型13髋,Ⅲ型14髋,Ⅳ型7髋。术前平均Harris评分47.8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2年7个月),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4.1分,优良率达93.7%,未见感染、无菌性松动和假体下沉等并发症的征象。结论对于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严重骨关节炎的成人患者,如能制定严密的术前计划、处理好病变髋臼重建、选择合适股骨假体、正确处理股骨近段并同时准备好植骨来源,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8.
慕明君  慕玉萍 《医学争鸣》2004,25(19):1815-1815
1 临床资料 1988/2000年我们对56例小儿髋关节结核实施改良病灶清除术.男38例,女18例,年龄2~14岁.病程2 mo~9 a(平均2 a).早期全关节结核12例,晚期44例.随访2~12(平均10) a.并发病理性脱位8例;窦道10例,其中3例为早期误切引起;冷脓肿形成3例;伴肺结核5例,同侧骶髂关节2例,则侧膝、踝关节结核各1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本组均经X线摄片证实为髋关节结核.改良病灶清除术(14例),系在单纯病灶清除(42例)基础上附加:①髂腰肌、内收肌切断:髂腰肌与病灶清除同一切口从附丽于小转子处切断,内收肌包括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股薄肌在屈髋外展外旋位另口切断.适应于髋关节已有屈曲内收畸形或病灶清除后髋关节对合不良者.②臀中、小肌止点下移:从大转子附丽处带薄层骨片切断,下移缝合固定于股外侧肌起点及其附近骨膜.下股取外展中立位.适应于病灶清除后股骨头破坏超过1/3或原有屈曲内收畸形取外侧入路者.③髋臼加盖:仿照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加盖方法,在破坏的髋臼负重区或臼缘上0.5 cm凿槽,进凿方向略偏上15°,取中部全厚髋骨1块,嵌入槽内.髋骨块前内侧自然弧度作为新的负重区.骨块插入之棱角可先以虎头钳夹钳,便于插入和嵌紧.不用内固定.适应于髋臼负重区破坏或原有脱位者.  相似文献   

19.
289例髋臼发育不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总结儿童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McKay的髋关节临床评价标准和Willett X线测量方法对我科1997年12月-2007年12月289例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年龄1.5~14岁(平均5.9岁),男49例,女240例,男女之比为1:4.9;左侧195,右侧42,双侧52。结果:其中281例获得随诊,随诊时间9月~8年,平均26.7月。优205例,良64例,差12例,优良率为95.7%。髋臼指数由术前29°~45°(平均35°)减少到术后5°~15°(平均11°)。结论:根据患儿年龄、髋臼发育不良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平均评分(88.7±10.5)分高于手术前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平均评分(50.8±6.2)分,1年的定期随访显示,患者的优良率为96.36%,整体恢复效果较好,大部分患者的疼痛感基本完全消失,关节假体稳定、没有出现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