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院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246例,与同期60岁以下患者166例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痰培养中大多可检查出各种病原菌。我科收住47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培养阳性患者中,发现肺部真菌感染率高达68.2%。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佘红霞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71-17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发病与环境因素和个体易患因素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发作(AECOPD)时,患者肺功能明显受损,发作时间越长,肺功能受损越严重,为尽快使AECOPD缓解,保护患者残存肺功能,AECOPD的及时有效治疗对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定义是指:具有气流阻塞(airflow obstruction)特点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异病理表现并有气流阻塞的一些疾病.如囊性纤维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及哮喘等不属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短期内咳嗽、喘息加重,痰呈脓性或粘液脓性,量明显增多或伴发热等炎症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改变, 探索COPD急性加重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为同期74例本院普外科住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询问入院前有无使用激素及吸烟史, 入院第2天行血气分析并检测血甲状腺激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空腹血糖, 病情稳定后行肺功能测定, 并记录入院天数。结果  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甲状腺素(thyroxin, 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水平与对照组相似, 且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但两组患者血甲状腺激素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急性加重组的TT3降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9.8% vs. 13.5%, 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FT3与年龄、CRP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呈负相关(P均<0.05), 和院外应用糖皮质激素史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甲状腺功能明显低下, 发生频率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 表现为FT3、TT3降低为主, FT3降低程度与年龄、CRP、FVC及静脉应用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血脂特点及与肺组织炎症的关系。方法对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肺功能及体重指数(BMI)的测定,依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组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FEV130%预计值组HDL-c明显高于FEV130%预计值组(P0.05)。FEV130%预计值组的女性亚组较FEV130%预计值组的女性亚组HDL-c亦增高(P0.05),男性患者HDL-c两组变化不明显。TG、TC、LDL-c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血脂代谢与肺组织炎症反应及性别有关,可反映慢性阻塞性肺病总体病情的严重程度,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可能对改善脂代谢有益。  相似文献   

8.
周仲祥 《西部医学》2009,21(10):1696-1697
目的观察使用支气管舒张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氧疗等综合措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观察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选用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喏酮类或大环内酯类配合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合理氧疗等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通过综合治疗,121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7例无效,有效率达94%。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及时、合理的采用综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清肺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7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平喘、呼吸支持、解痉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肺化痰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咳嗽缓解时间、喘鸣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s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喘鸣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清肺化痰方可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呼吸康复治疗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膈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缓解期出院的COPD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前者住院前根据患者病情制订康复治疗方案,交给病人和家属参照执行,并留患者的联系电话以监督实施和随访;后者出院时未进行呼吸康复指导.结果呼吸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呼吸康复对缓解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膈肌活动度改善显著.结论呼吸康复治疗在改善缓解期COPD患者肺功能、膈肌活动度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冯定云 《医学综述》2011,17(5):726-72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病,其与肺栓塞的相关性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现就近几年关于肺栓塞相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着重介绍其定义及诊治。目前各种研究多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临床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更规范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舒利迭对临床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舒利迭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舒弗美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数据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EV1/预计值,FEV1/FVC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EV1/预计值,FEV1/FVC3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FEV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FEV1/预计值和FEV1/FVC两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的FEV1,FEV1/预计值,FEV1/FVC3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发症少,有借鉴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和六味补气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状况;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3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3 seconds,FEV0.3)、FEV0.3占FVC的比值(FEV0.3/FVC)和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差,肺功能降低,支气管黏膜皱襞减少、甚至脱落,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增加,血清及BALF中IL-8、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六味补气胶囊各剂量组和桂龙咳喘宁组大鼠一般状况及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轻,血清及BALF中IL-8、IL-1β、TNF-α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六味补气胶囊低剂量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差,肺功能降低,肺组织病理改变增加,血清及BALF中IL-8、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六味补气胶囊中剂量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补气胶囊高剂量组大鼠一般状况和肺功能改善较明显,肺组织病理改变较少,血清及BALF中IL-8、IL-1β、TNF-α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六味补气胶囊低剂量组比较,六味补气胶囊中、高剂量组一般状况和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少,血清及BALF中IL-8、IL-1β、TNF-α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六味补气胶囊中剂量比较,六味补气胶囊高剂量组一般状况和肺功能改善较明显,肺组织病理改变较少,血清及BALF中IL-8、IL-1β、TNF-α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六味补气胶囊可以减轻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改善气道炎症,增加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COPD缓解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进行3个月的康复锻炼,对照组则无,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和6min步行测试。结果康复锻炼对COPD缓解期肺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为70.16%,有显著意义。结论康复锻炼有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固本咳喘胶囊联合噻托溴铵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非联合治疗组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非联合治疗组方案上加用固本咳喘胶囊和噻托溴铵粉,疗程60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非联合治疗组除FEV1%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固本咳喘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组FEV1、FEV1/FVC、FEV1%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与非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对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固本咳喘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中西医并重,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该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经济负担重。COPD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如记忆力、注意力及执行功能等方面的降低。简要阐述COPD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机制,认知功能研究的工具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谭俊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2):1052-1053,106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男、女两组,每组60例,按照入组时间先后顺序,男、女两组中单号入治疗组,双号入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吸氧联合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两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并评价中医症状积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为(6.3±5.3)分,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为(9.8±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27例,对照组有效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针对病因病机,结合患者多为老年人的特点,遣方用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补肺纳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肺益肾方对慢阻肺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手段规范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补肺益肾方汤剂,连续给药21d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实验组总显效率为81.63%,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1.22%,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肺益肾方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疗效确切,在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阻断病情恶化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丹红注射液对COPD动脉高压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1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利尿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1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加入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的肺动脉收缩压均降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在COPD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