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外科1996年1月到2006年12月收治的6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保守治疗(其中的2例因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6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8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32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死亡1例。治愈率98.4%。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是基层医院常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然而,溃疡穿孔修补+扩大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切除术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在急诊胃大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应用国产吻合器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8例,胃窦部溃疡穿孔6例,胃小弯溃疡穿孔2例。采用Billroth Ⅰ式26例,Billroth Ⅱ式8例,Roux—en—y胃肠吻合2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急诊情况下行胃大部切除术应用国产吻合器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可反复使用、价廉安全等优点外,还有使手术简单化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至2002年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226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2例保守治疗成功。110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术393例,围手术死亡率6.9%。行胃大部切除术和溃疡病局部切除术711例,围手术死亡率0.72%。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该掌握外科的手术适应证,以便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112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在本院施行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结果 112例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84例,胃窦部溃疡穿孔28例,穿孔直径0.2~1.2cm,手术时间30~80分钟,手术均获成功,无任何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疼痛轻微,均未使用止痛剂。术后恢复顺利,术后住院5~9天,平均6.5天,切口均甲级愈合,痊愈出院。随访3~36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应作为首选。腹腔镜下手术困难时应选择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治疗策略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07年8月6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8例,急诊胃大部切除术7例,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2例,开腹穿孔修补术(开腹组)25例,比较各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62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非手术治疗8例中,无中转手术治疗,无并发症。急诊胃大部切除7例中,吻合口溃疡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例。在穿孔修补术47例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1.1±15.0)min和(63.3±17.8)min(t=1.612,P=0.114),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4±2.6)ml和(18.0±11.8)ml(t=-4.121,P=0.000),并发症分别为0例和3例(P=0.237),术后体温〉38℃分别为4例、12例(χ^2=4.634,P=0.03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5.7±6.8)h和(69.9±6.4)h(t=-17.754,P=0.00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3±0.7)d和(9.5±1.6)d(t=-8.670,P=0.000)。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急诊治疗中,腹腔镜下修补是安全有效的,应作为首选。而非手术治疗和急诊胃大部切除术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治疗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或穿孔修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胃排空障碍1例、隔下脓肿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应及时明确病灶部位及病变程度,合理选择术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穿孔,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远期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85年11月至1990年4月,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穿孔4例,生存2例,死亡2例。报告如下。例1.男,26岁。1985年11月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泛发性腹膜炎,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9个月,又因突然腹痛、腹膜炎,再次急诊来我院。急诊手术见残胃不大,胃肠吻合处、残胃前壁有一直径5mm的溃疡穿孔,行溃疡修补及腹腔引流术。术后查空腹排酸量(BAO)为正常值5倍,最大排酸量(MAO)为正常值2倍,术后顺利出院。第二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方式的选择,是行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还是行彻底性溃疡手术。方法对12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人分别采用单纯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彻底性溃疡手术(本院主要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治疗,对上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种疗法均能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无近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单纯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和彻底性溃疡手术2种治疗方式均有其适应范围及优缺点,应依据临床情况酌情选用。溃疡穿孔修补术可探查腹腔,明确病灶部位及严重程度,可清除腹腔污染,方法简单安全,病人康复快,是最常选用的手术方式。急诊对溃疡穿孔做胃大部切除术或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等彻底性手术,同时可解决溃疡病灶问题,但有一定风险,易出现胃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外科手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时机行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治疗。结果本组58例患者中行急诊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者37例,行择期胃大部切除术者21例。术后57例患者痊愈出院,痊愈率达98.28%;死亡1例,占1.72%。有3出例患者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5.26%。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迅速止血,提高其痊愈率。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莫涛 《腹部外科》2003,16(1):38-3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4 8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实施以胃大部切除术为主的急诊手术治疗的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 ,近期愈后良好 ,无十二指肠残端瘘及吻合口漏发生。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以急诊胃大部切除术一期根治的方法疗效确切。规范的胃切除和对十二指肠残端的正确处理 ,是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特征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特征和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总结近20年来收治的58例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中56例行手术治疗,治愈46例,死亡12例。死于心肺功能衰竭5例,感染性休克4例,肾衰竭3例。结论: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宜争取早期手术;治疗方法以穿孔修补加高选迷走神经切断术,或修补加简化迷走神经切断术为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附89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 10年 89例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效果 ,对年龄、合并症、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等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8例行单纯修补 ,11例行胃大部分切除 ;死亡 12例。 70岁以下年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 70岁以上年龄组 (P <0 .0 5 ) ;发病至手术时间 12h以内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 12h以上组 (P <0 .0 5 ,P <0 .0 1) ;合并单种并存病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两种或以上组 ( P <0 .0 5 ,P <0 .0 1) ;MODS两器官受累组的死亡率低于两器官以上组 (P <0 .0 5 )。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结论 对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应以单纯修补为主。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后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观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缝合修补术后继以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单纯修补术后 ,再行抗幽门螺杆菌等内科治疗 ,并跟踪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 1年总复发率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是 :术后正规内科治疗组为 5 .8% ,8.3 % ,3 .6% ;术后非正规内科治疗组 62 .9% ,66.7% ,5 8.8% ;术后未治疗组为 88.9% ,10 0 % ,80 .0 %。后 2组与正规治疗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术后采用正规内科治疗组 ,未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 ,无再手术者。出现并发症及再手术者 ,在非正规内科治疗组分别为 4.5 %和2 .4% ;在未接受内科治疗组为 42 .9%和 3 0 .0 %。吸烟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 80 .6%和 68.8% ,与不吸烟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溃疡穿孔单纯缝合修补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 ,术后结合正规的内科治疗 ,效果满意。吸烟是影响溃疡愈合及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LHSV )治疗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操作要点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腹腔镜下修补溃疡穿孔 ,超声刀游离胃迷走神经并进行高选择性切断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 2 0例。结果  2 0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 ,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术后 15例溃疡症状消失 ,半年复查胃镜示溃疡已经愈合 ;5例病人术后溃疡症状明显减轻 ,易为药物治疗控制。结论 LHSV治疗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 ,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效果好等优点 ,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活体胃血供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活体胃血供的特点,旨在探索中晚期胃癌的局部灌注化疗方法。方法 对36例胃溃疡患者在行胃大部切除治疗时,进行亚甲蓝染色,观察活体胃各分支动脉自然血供区域和血流阻断后血供范围的变化。结果 术中见左、右胃网膜动脉和左、右胃动脉分别为胃大、小弯近、远段相应区域提供血液,胃壁组织染色时间很短;阻断动脉血流后,染色范围扩展,染色时间延长;阻断伴行静脉后,染色范围进一步扩展,染色时间再度延长。结论 胃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为胃血供的主要动脉,其他动脉分支为辅助性动脉;一般情况下,经动脉灌注的亚甲蓝在胃组织停留时间极短;阻断伴行静脉后,可使该染料在组织停留时间延长。推测此法可使化疗药物在胃组织中存留时间延长,从而有利于胃癌的局部化疗。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总结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外科诊治经验,以提高对溃疡病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991~2002年间收冶的166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6例中,术前确诊152例(91.6%),误诊14例(8.4%)。行保守治疗20例(12.0%),无中转手术病例。穿孔修补术28例(16.9%),胃大部分切除术118例(71.1%),术后无再穿孔、幽门梗阻、吻合口漏和残端破裂等近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术前X线和B超联合应用可提高溃疡病穿孔的确诊率。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近期并发症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或非手术疗法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但远期疗效优于后两者。  相似文献   

17.
53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变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7年来收治的53例PHPT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PHPT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发病以20~50岁为多,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程迁延,误诊率高。全组均表现为不同程度骨病变,其中泌尿系结石加骨病变11例(20.8%)。51例(96.2%)血清钙升高,48例(90.6%)FTH检查均增高。1991年后术前联合B超,CT扫描及甲状旁腺核素扫描,术前定位诊断准确。手术方式以直接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为主,占86.7%,一次手术治愈率97.4%。术后随访10个月~10余年,除15例严重骨畸形改善不明显外,其他症状及体征均不同程度缓解,化验指标恢复正常,无永久性甲旁减或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PHPT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有效的病灶切除治疗,可减少严重骨病变的发生,减少致残率,术前影像定位检查的联合使用,综合判断,能够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63例原发性腹膜后肉瘤 (脂肪肉瘤和平滑肌肉瘤 )的治疗效果、预后因素等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率为 88.2 % ,其中联合脏器切除为 2 1.6% ,无围手术期死亡。脂肪肉瘤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 3 6.5个月 ,平滑肌肉瘤为 2 7.6个月。高分化肿瘤术后平均生存时间 3 7.4个月 ,中低分化肿瘤仅 18.1个月 (P <0 .0 1)。 3 2例作再次手术 ,其中肿瘤完全切除率为 62 .5 % (2 0 /3 2 ) ,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 19.8个月 ,其中 2 8.1%术后病理类型发生变化。结论 手术切除整个肿瘤及侵及的周围脏器是治疗的最佳手段 ,对局部复发的肿瘤争取再次手术 ,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能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7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外科诊治经验,以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2002年收治的7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中,良性肿瘤占20.8%(15/72),恶性肿瘤占79.2%(57/72)。良性肿瘤以腺瘤及平滑肌瘤多见,各占40.0%(6/15)。恶性肿瘤以腺癌多见,占36.8%(21/57),其次为恶性淋巴瘤,占30.0%(17/57)。X线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B超、CT、内镜、肠系膜血管造影也有助于诊断。本组术前误诊率为62.5%。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率为33.3%(25/72),术前主要以急性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急性阑尾炎等为主要诊断。本组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7.5%,25.0%。结论 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与急诊手术率高。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小肠分段造影是空回肠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低张造影和纤维内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最佳选择。一经诊断,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腺体的方法治疗 13 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4例伴有癌变 ) ,评价其疗效。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 91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41例 ,其中 ,癌变 4例。 119例 (90 .1%)随访 3~ 46个月 ,术后原导管溢液治愈 ,无复发。结论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其腺体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