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李青教授运用四法治疗火证的经验.李教授基于对病理之火的认识,根据病机不同,针对实火和虚火,具体提出苦寒直折、以水治火、以土治火、以火治火四大治法,或苦寒、或滋阴、或培土、或温肾,因势利导、相机行事,临证口糜、汗证、心悸、不寐、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等内生虚火者均可从之,有一定的临床借鉴价值.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太过与不及或不应时而至,即成为易对人体致病的六淫。中医学认为它们属于外感疾病中的致病因素。然而历代医家中,对传统的外感六淫,尤其对其中的“火邪”致病有质疑者不乏其人。笔者亦愿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焦虑症为临床常见情志类疾病,从中医经典辨治常取得良效。笔者通过临床学习,总结一例应用"病机十九条"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指导治疗焦虑症的验案,辨证本案患者为肝郁化火、肝阴不足证,治疗以疏肝养血,泻肝安神为法,并结合患者症状及病机特点,阐述了火证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将病机原文中的"火"明确为肝火,并进一步指出了阳火、阴火的常见鉴别点,以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4.
"君火相火"理论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生理功能可概括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发生,均与此功能失调有关。君火居上,统帅各脏腑;相火居下,为源泉之温,君相互用,各安其位,则五脏六腑等形体官窍各司其职,人体阴平阳秘。若君相失位,如君火过亢,燔灼于上;君火虚衰,水凌心肺;相火过亢,扰动心神;相火虚衰,累及君火等均会引起一系列病变,造成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的失调,因此,探究"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对于其理论的完善和丰富以及临床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之"火"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中具有诸多与“火”有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仅从《黄帝内经》来看,全文中“火”出现约240余次,所述之火包括阴阳之火、五行之火、六气之火、君火相火、少火壮火等,为中医学“火”的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但《黄帝内经》中极少直接将“火”比附于人体,因而无今人广泛讨论之心火、肝火、胃火等人体之火的概念,这些概念均为后世所创。今人称为人体两种生理之火的“君火”、“相火”,在《黄帝内经》中实为运气之术语。  相似文献   

6.
气郁化火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失调,造成气机郁结,郁而化火的一种病理现象。历代对此论述颇多,本文旨在宣明古意,弘扬新说,为阐发“郁火”学说在当今临床的实用价值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文献并结合临床体会 ,探讨“湿火”的证治与用药。认为“湿火”系湿蕴热化 ,既有湿之重浊、粘腻 ,又有火之炎上、速变的特性。湿滞阻运 ,火炎伤津 ,内困中州 ,上扰清窍。辨证重在察舌苔 ,问纳眠 ,审二便。用药以辛苦淡渗、芳香甘平 ,清透化解、护阴通窍  相似文献   

8.
李杲"阴火说"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阴火”理论历来有不同解释,经反复分析原文,认为“阴火”是指下焦离位之邪火,乃为病理之火,与元气不两立,又称“心火”。对“阴火”诊治之法,认为病因是脾胃元气,病机是气火失调,治疗特点是甘温益气、升阳泻火。  相似文献   

9.
君火相火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君火相火析孙启明江苏省启东市吕四镇板桥街21号(启东226241)君火、相火,为中医理论中两个高品位术语,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导源于《内经》,其涵义随历史的演变而发展,有关对此两火的阐述因不同作者和不同著作而变更。《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君火以明...  相似文献   

10.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郁之甚者 ,治之奈何 ?岐伯曰 :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内经》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1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内经》所言五郁为五行之郁 ,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 ,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 ,人与天地相应 ,五脏化生于五行之气 ,故五郁即指五脏郁发的疾病。火郁即为心郁 ,心为火脏 ,因运气的太过、不及而外感风寒 ,心气不舒 ,邪热怫郁于内而形成。其治“发之”多以汗解 ,如王冰曰 :“发谓汗之 ,令其疏散也。”后世认为 ,《内经》所说火郁之证不仅因五运六郁即外感所致 ,内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