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在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胰岛素泵组,常规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胰岛素泵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胰岛素泵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各指标下降系数均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胰岛素泵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常规治疗组,丙二醛(MD)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胰岛素泵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增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幅度均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胰岛素泵治疗可更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减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秋花 《现代保健》2009,(36):67-6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初诊重症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及一日多次胰岛素治疗重症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对比两者疗效。结果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组血糖达标平均天数[(9.0+3.5)d]明显短于一日多次胰岛素组[(14.6+4.5)d],两组中均无一例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联合密切血糖监测治疗重症2型糖尿病能够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日。  相似文献   

3.
金惠琳  叶林 《现代保健》2009,(29):39-3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两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随访3个月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廊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具有快速稳定降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迅猛增长[1],其治疗成为临床重要问题。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已经不能满足糖尿病患者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要求,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其治疗方式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笔者于2007年1月—2009年10月分别应用CSII和MSII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结果胰岛素总使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少,观察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多次注射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胡田颖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422-142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8月- 2012年3月因2型糖尿病就诊于渭南市中心医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胰岛素每日4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为(6.6±2.3) mmol/L,平均餐后2h血糖为(9.6±3.3)mmol/L,平均随机血糖为(9.4±4.2)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胰岛素用量为(0.52±0.13)U/kg·d,低血糖发生率为1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泵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了应用胰岛素的总剂量,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80例空腹血糖≥11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CSⅡ组38例)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DⅡ组4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控前达标时间,停用胰岛素后对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CSⅡ组显示出快速稳定的降血糖效果.38例患者餐前、餐后、睡前血糖达标时间显著少于MD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DⅡ组,且在停用胰岛素治疗二年后血糖仍能良好控制的例数明显高于NDⅡ组.结论CSⅡ方式较MDⅡ方式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停用胰岛素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更有益.  相似文献   

8.
郑慧  赵凤丛 《现代保健》2010,(21):64-6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tI)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并比较CSII与MSII对T2DM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8年5月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52例,随机分为CSII组(30例)和MSII组(22例)。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输入门冬胰岛素;MSII组采用门冬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分别于三餐前及睡前皮下注射。空腹血糖(FPG)〈6.1mmol/L,餐后2h血糖(PPG)〈8.0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达标后巩固治疗2周停药,停药后第2天复查。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空腹胰岛素(INS),记录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CSII组与MSII组治疗前后FPG、PPG、HbAle、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HOMA—β明显升高,而且CSII组HOMA—IR和HOMA—β变化幅度均较MSII组明显。CSII组较MSII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结论CSII与MSII治疗均可改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CSII较MSII效果好,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更为符合生理性状况,因此初诊T2DM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泵可以快速控制高血糖,避免胰岛β细胞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对于远期的血糖控制益处匪浅。建议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作为早期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梁永安 《现代医院》2011,11(12):49-50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期诊治的9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的各血糖指标均明显降低,且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快速稳定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是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状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在初诊和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状态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初诊的T2DM患者(NDM组)和64例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T2DM患者(ODM组),两组血糖水平、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构成等均匹配,均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1)NDM组的血糖达标时间(GT)、胰岛素最大剂量均低于ODM组,P均<0.05。(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NDM组中影响GT的主要因素为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影响胰岛素最大剂量的因素是糖化血红蛋白、BMI;而在ODM组中影响GT的主要因素为年龄、FBG、病程,影响胰岛素最大剂量的因素是治疗前FBG和餐后2h血糖、病程。结论初诊的T2DM患者可能较口服降糖药效果差的T2DM患者对胰岛素泵降糖效果更满意。影响两组患者GT及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高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泵使用中的胰岛素基础输注量.方法 选择有适应症的高龄T2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调整合适的胰岛素基础输注量,记录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均在短时间内平稳下降,无低血糖发生.胰岛素基础输注量占全天胰岛素总量的33.3%~50.0%,平均为39.2%,低于《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0)》的下限.结论 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泵时,须减少胰岛素基础输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两周后血糖等诸参数的比较.方法:将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25例,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DI)组2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总用量、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达到良好控制,但CSI组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MDI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的特点,并且优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泵组(CSⅡ组)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组(MD I组)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结果CSⅡ组治疗后低血糖的发生率与MD I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同时CSⅡ组治疗达到目标血糖值所用时间与MD I组相比也明显减少(P<0.001)。结论胰岛素泵能更快更安全地控制血糖,同时减少多次皮下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 (CSII)与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 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分别用(CSII)和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 (MDI)对同期住院的 60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强化治疗 8~ 1 0d。其中 40例接受胰岛素泵治疗 (2 0例采用MiniMed胰岛素泵 ,2 0例采用H -TRONV1 0 0胰岛素泵 ) ,2 0例接受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以血糖在 4 .4~ 8.0mmol/L作为糖尿病理想控制目标 ,并至少 2d。结果 CSII组糖尿病患者较MDI组达标时间短 ,且低血糖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更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 ,可以有效地控制 1d的血糖波动。所以 ,该治疗方法不仅适用 1型糖尿病患者 ,也适用于 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并分析采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的疗效以及剂量。方法216例血糖控制差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程8d,不合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观察达到满意血糖控制(FPG〈7mmol/L,2hPG〈10mmol/L)的天数以及胰岛素泵的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并分析与上述指标相关的因素。结果血糖达满意控制的平均天数为(5.4±1.8)d,日基础量为(0.23±0.07)U/kg,早餐前大剂量为(0.12±0.05)U/kg,午餐前大剂量为(0.14±0.06)U/kg,晚餐前大剂量为(0.14±0.06)U/kg,在血糖满意控制后,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发生低血糖症(0.04±0.21)次/人,生化低血糖(0.07±0.25)次/人,低血糖反应(0.96±1.18)次/人。结论经过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T2DM的高血糖状态可在5—6d得以纠正。经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达目标血糖时间的因素为FPG和年龄,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为糖尿病的病程、治疗前FPG和2hPG。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升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研讨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2019年1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68例选取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研究法,将其中1/2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剩余1/2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有患者34例,对照组有患者34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有元糖尿病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按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分为两组(有家族史组和无家族史组),均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能明显下降,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糖达标时151胰岛素用量有家族史组[(40.7±7.1)U]要高于无家族史组[(32.9±6.3)U],治疗后1个月HOMA-IRI有家族史组(2.14±1.20)高于无家族史组(1.78±1.06),P〈0.05。结论有无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时在胰岛素用量及胰岛素抵抗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90例糖尿病患者,42例进行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治疗(CSII组),48例进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MSII组),对比两组患者FBG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种给药方法均能显著降低FBG及餐后2 h血糖(P<0.01),CSII组比MSII组效果更显著(P<0.05).MSII组胰岛素用量为(40.5±4.2)U/d,低血糖发生率为22.92%(11/48);CSII组胰岛素用量为(36.5±3.0)U/d,低血糖发生率为7.14%(3/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可获得较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更理想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β细胞功能障碍与外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为主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病程延长,β细胞功能逐步减退.胰岛素补充基础治疗,通常不能达到满意血糖控制标准,需通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进一步改善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等,从而促使胰岛素分泌恢复,实现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胰岛素泵治疗,研究组予以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血糖及相关指标、体质量指数(BM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及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三餐后2h 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MI变化量为(0.77±0.14)kg/m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0.127)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可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