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加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用Barthel指数表示)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12周、24周的结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12周、2,4周Barthel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NOSIE-3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精神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训练技术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颅脑损伤(TB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认知治疗组和虚拟现实治疗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的认知训练和虚拟现实训练。治疗前、治疗2周时、治疗4周时以及治疗8周时分别对2组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时,2组患者的MoCA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但MMSE评分、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间各项评分也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时,2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但2组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8周时,2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此时,虚拟现实治疗组的MoCA评分、MMSE评分与ADL评分高于常规认知治疗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训练技术能够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3.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研究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的6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日常生活能力(ADL)、残疾分级量表(DR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等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年龄、病程、治疗时间、GCS、昏迷时间等均有较大差异,其中GCS评分明显受昏迷时间的影响(P<0.001);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和残疾水平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P<0.001);手术组认知功能的恢复较非手术组明显(P<0.05);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主要受损伤严重程度(GCS评分)和治疗时间的影响(P<0.05);认知功能的恢复除受GCS影响外(P<0.01),病程短恢复好(P<0.05)。结论:临床综合康复治疗对于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各种功能的恢复具有肯定的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恢复受颅脑损伤程度的影响、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体系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及脱水剂、脑保护剂、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治疗,以物理治疗为主,结合作业治疗、心理治疗、语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I。)测评、残疾分级量表(DRS)测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和认知功能评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MMSE),以及平衡功能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DRS、Fugl-Meyer积分和平衡功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胡秀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90-229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管性痴呆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采用巴氏指数(BI)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前MMSE评分、BI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MMSE评分、B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BI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对颅脑手术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则采取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干预。使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量表(FM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前FMA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的FMA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干预利于改善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减轻颅脑损伤后遗症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龙浩文  吴杞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01-320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将64例初发脑卒中患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进行研究,4周后比较简式Fugl_Meyer(FMA),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认知功能(MMSE)量表的评分,结果: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CNS评分无显性差异(P>0.05),而MA和BI,MMSE评分有显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PSD对患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应重视PSD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轻度阿尔采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轻度AD患者分为行为干预组(30例)和非行为干预组(30例),行为干预组给予6个月的行为干预,采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入组时和1年后评定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通过有目的的行为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痴呆程度的演变,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可以延缓病情发展,行为活动是AD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促醒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促醒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执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促醒护理干预。15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促醒治疗第1疗程及第2疗程两组患者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疗程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促醒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情。加快苏醒过程,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家庭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好转出院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家庭护理组与普通对照组各41例,家庭护理组进行3个月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每月电话随访1次,进行相关康复护理指导。干预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家庭护理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家庭护理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抑郁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静脉给氧与高压氧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分别给予静脉给氧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Barthel指数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TCA)对意识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对照观察两种给氧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静脉给氧组与高压氧组治疗后GCS评分、Barthel指数及LOTCA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但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给氧与高压氧治疗均有助于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后的恢复,且在功能方面疗效相当,在该类患者禁忌高压氧治疗时,静脉给氧不失为一种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12.
颅骨修补对轻中度颅脑损伤的认知及日常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后患者认知及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对21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于初次手术后3~9个月再次行颅骨修补术。分别在修补术前7d与修补术后再次康复治疗后7d分别进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修补手术前后患者的MMSE和Barthel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骨修补手术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康复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晓华  喻森明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15-131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系统康复治疗患者75例(A组)的预后,并与同期未行早期康复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B组)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评分比B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在促进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中起重要作用,可以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中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18 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呼吸康复、压疮预防、泌尿系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神经功能康复、认知功能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lasgow昏迷量表(GCS)、Fugl Mayer量表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评、残疾分级量表(DRS)测评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GCS、FMA(上肢)、ADL和DR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5),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改善短期内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配偶参与式注意力训练对中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9月收治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配偶参与式注意力训练。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改良后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及改良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及改良后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配偶参与式注意力训练可改善中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结果 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8周治疗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比较:抑郁量表评分(HMAD)和运动功能评分(F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能力评分(NFA)和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及随机康复训练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训练,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表(ADL)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普遍低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两组ADL和MMSE评分均有提高,干预组ADL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卒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及精神状态的改善,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24例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0例,对照组214例,两组均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被试的焦虑症状,于干预前和每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评定被试的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功能,比较早期、个体化、程序化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与护理与神经外科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将5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急性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h后即介入运动、营养、认知、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等个体化、程序化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执行神经外科护理常规。结果:FCA总评分,实验组出院时为81.81±22.83,对照组为64.06±25.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出院1个月后及出院3个月后分别为101.15±9.66、106.68±4.03,对照组为85.47v19.76、93.18±18.04,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FCA分项评分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提高22.83%,认知功能评分提高45.32%,综合功能评分提高27.71%;实验组综合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h后早期介入个体化、程序化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与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动、认知综合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l例),2组患者均在常规内科处理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于双侧乳突区加用低频电刺激干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痴呆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经12周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增高,CDR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定向力、注意力及记忆力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而对照组患者仅有记忆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VaD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经治疗后其总体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记忆力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