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1996~2004年玉溪市免疫接种数据报告质量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客观评价计划免疫接种率的真实水平。方法对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进行可信性分析,对各疫苗间累计应种数进行逻辑分析,用抽样调查接种率评估报告接种率的真实水平。结果1996~2004年玉溪市四种疫苗[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抽样调查接种率与监测报告接种率的结果相符;84个评价值中有66个可信,占78.6%,17个可疑,占20.2%,1个不可信,占1.2%。结论玉溪市计划免疫接种统计报告基本规范,结果可信,但应种对象数、接种完成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报或重报,接种率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基层应种对象掌握不全面,接种数据完整性及数理逻辑性存在问题,应对基层业务人员进行定期专项培训,进一步科学规范管理以全面改善接种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大庆市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份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采用国家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中规定的方法,对2018年大庆市常规免疫监测系统报表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从完整性来看,大庆市各区县单位接种率报表完整性均为100.00%(详见表1)。从及时性来看,在1、2、5、7月份,共出现7次迟报情况,但并没有漏报、不报情况出现,及时性为93.52%。从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情况来看,大庆市除甲肝疫苗为95.09%外,其他疫苗接种率都在98.00%以上。从脱漏率情况来看,大庆市120个乡级单位进行脱漏率评价,发现可信单位有47家,可疑单位为26家,不可信单位有47家。本文用比值R对同月龄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数据进行比较来对疫苗接种数据上报的质量进行判断,大庆市比值R评价数值为99.73,评价标准为可信。结论2018年大庆市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高,监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浙江省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5年以来的常规免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7.74%~99.99%;差值和比值评价结果显示,除所有年份卡介苗和个别年份麻疹减毒活...  相似文献   

4.
叶莉霞  方挺  马瑞 《疾病监测》2014,29(3):195-199
目的评价浙江省宁波市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宁波市2010—2012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数据,并收集2010—2012年接种率调查资料,利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估算方法进行接种率估算。结果 2010—2012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的单苗报告接种率为99.16%~99.92%,调查接种率为93.23%~100%,估算接种率为99.16%~99.92%。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的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以及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5.56%~98.92%、84.75%~97.79%、84.75%~98.92%,"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的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以及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6.77%~99.76%、69.63%~98.30%、69.63%~99.76%。各年度本地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均高于流动儿童。结论宁波市常规免疫监测系统日趋稳定,监测质量较好。进一步做好流动儿童接种管理工作是提高宁波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估算浙江省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常规免疫首剂(MCV1)接种率。 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MC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数据。通过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麻疹病例免疫史信息,以MCV的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 VE)对MCV1接种率进行估算。 结果 2008 - 2010年浙江省年均MCV1报告接种率99%。以麻疹病例中免疫史比例和VE估计的13~83月龄儿童MCV1接种率为76.65%(VE=82.9%)或90.53%(VE=95%);本地儿童MCV1接种率为85.86%(VE=82.9%)或95.40%(VE=95%),流动儿童MCV1接种率为67.54%(VE=82.9%)或87.68%(VE=95%)。MCV1及时(9月龄接种)接种率为61.16%(VE=82.9%)或84.34%(VE=95%)。 结论 估算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存在较大差距,MCV1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较低。为掌握真实的MCV接种率,应使用基于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常规免疫监测系统并采用多角度、多方法的接种率评估。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2003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剑 《疾病监测》2005,20(1):26-29
目的 分析评价全省计划免疫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改善监测工作。方法采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规定的接种率监测评价方法 ,对报告及时性、完整性、报告接种率、估算接种率、差值 (D)、比值 ?进行评价。结果 全省及各市的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在97%以上 ,加强免疫在 74 %~ 99%之间。全省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在 91%~ 96 %之间。结论 全省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但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 ,特别是应种人数的掌握还不完全 ,要切实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平果县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明高 《疾病监测》2005,20(12):641-644
目的了解平果县免疫接种率现状。方法对近年计划免疫相关资料和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平果县1995~2003年四种疫苗[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估算接种率为55.44%~84.51%;1993~2003年OPV强化免疫估算接种率为66.90%~90.25%;1995~2003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24.01/10万,<3岁发病占30.13%,61.12%的麻疹病例无免疫史。结论平果县常规免疫和OPV强化免疫都存在免疫空白。免疫空白主要在<1岁儿童,提示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查漏补种,才能消除免疫空白和提高免疫接种率水平。  相似文献   

8.
达州市通川区城区2004~2009年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了解达州市通川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评价2004~2009年报告接种率情况,为加强计划免疫工作,有效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提供依据,为指导本区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通川区城区、西外、北外、南外四个片区,按《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的方法进行接种率评价,连续抽查6年。结果全区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DPT)、麻疹疫苗(MV)全程接种率在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调查中分别为83.9%、84.4%、87.2%、89.4%、92.2%、93.9%;各单苗接种率由2004的86.7%提高到2009的97.5%;乙肝疫苗(HBV)6年的种率分别为92.8%、93.3%、94.4%、95%、97.2%、97.8%;建卡率、建证率和卡疤率也提高到97%左右。结论本地区儿童计划免疫仍保持着工怍的连续性并将儿童接种率维持在一定水平,各指标逐年提高,到2009都达到了或接近了97%,但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麻疹控制经验。方法对广西2004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麻疹发病率为2.91/10万,为历史最低水平。病例主要集中在农村,但城市存在病例高发区域,发病呈上升趋势。病例以低年龄为主,10岁以下病例占77.13%,0岁组发病率为34.63/10万,高于其他年龄组。暴发疫情造成的病例占22.22%。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病例报告和调查比较及时,但血清学监测相关指标仍未达到要求。结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免疫空白,是广西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黔西南州计划免疫工作现状,推动计划免疫工作持续发展.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2002-2004年各县儿童720名,查阅接种资料.结果 全州平均建卡率为76.53%,建证率为38.89%,卡介苗接种率为71.25%,卡痕合格率为48.08%,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为66.53%,百白破接种率为60.42%,麻疹疫苗接种率为55.69%.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3.13%,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4.22%,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40.42%.结论 黔西南州计划免疫工作严重滑坡,需从政策、经费、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扭转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1.
宋晓哲 《疾病监测》2007,22(3):187-189
目的 了解2004-2005年徐州市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策略实施情况.方法 收集2004-2005年报告的57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和随访表,采集病例粪便标本、初免接种对象免前和免后血清标本和0、1、2、3、4~9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之后分别进行病毒分离和抗体滴度检测.结果 2004-2005年报告的57例AFP病例发病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2日龄,男性37例,女性20例,分布于10个县(区),免疫次数4次的占78.90%.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为1.99/10万和1.67/10万.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成功率分别为96.67%、98.33%、100.00%,Ⅰ、Ⅱ、Ⅲ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62%、94.94%、90.29%.结论 徐州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所采取的消灭脊灰策略,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并为控制和消除包括麻疹在内的其他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提高常规免疫覆盖率、强化免疫,实施应急免疫、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和实验室监测。漏卡调查、捕获-标记-再捕获等方法应用于应急免疫和提高常规免疫覆盖率。结果 自1992年6月开始,广西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出现;2 0 0 0年10月,成功通过无脊灰认证。结论 (1)高常规免疫覆盖率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基础,强化免疫和扫荡免疫能清除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点;(2 )漏卡调查、捕获-标记-再捕获等方法使常规免疫、扫荡免疫更加彻底;(3)良好的实验室建设、敏感的AFP监测系统是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阻断措施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天柱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评估贵州省天柱县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准备、现场实施和活动评估(资料收集、接种率调查)等3个阶段的工作效果以及评估强化免疫3年来的麻疹发病情况。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64 782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5%;麻疹发病较MV强化免疫前的2000-2004年年均发病率下降了98.56%。结论天柱县MV强化免疫效果显著,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能迅速降低麻疹发病。  相似文献   

14.
不同风疹疫苗接种策略对广东省风疹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承刚  疏俊  韩轲  谭秋  林嘉子 《疾病监测》2012,27(2):110-113
目的 了解不同风疹疫苗接种策略对广东省风疹流行的影响。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1997-2010年风疹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广东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风疹疫苗接种,通过2000年15岁以下儿童的风疹疫苗普种、2001年风疹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8年9月实施扩大免疫规划,风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由1997-2000年的3.20/10万降至2001-2008年的0.78/10万和2009-2010年的1.11/10万;0~19岁青少年儿童发病比例减少,20~39岁年龄组人群发病比例增加,其中育龄妇女病例比例增加明显,分别为20.48%、33.82%和49.38%。2010年20~39岁本地户籍育龄妇女风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1.30%。 结论 通过实施不同风疹疫苗接种策略,广东省风疹发病率下降,儿童青少年发病比例减少,发病年龄后移,育龄妇女感染风疹的风险加大,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15.
靳玉惠  王哓萍 《疾病监测》2007,22(11):752-753
目的 了解合肥市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状况,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市区每个区抽取2个流动人口聚集地段,每个地段随机调查15名0~7岁的流动儿童,使用统一的调查表.结果 共调查120名流动儿童,建证率88.3%,卡痕率72.5%,卡介苗(BCG)、百日咳(DPT)、脊灰减毒活疫苗(OPV)、麻疹减毒活疫苗(MV)、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一五苗接种率69.2%,流脑和乙脑接种率分别为58.3%和54.2%,其他2类疫苗接种率为36.7%.流动儿童主要为本省外市以及合肥市三县流入,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占77.5%,主要从事经商、打工等工作,计免知识来源知识渠道较少.结论 合肥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较低,应采用多种接种形式,加大对流动儿童家长的宣传力度,争取与多部门配合协作,积极探索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