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妇产科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及循证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循证评价预防性抗生素在妇产科手术的应用现状.方法根据WHO推荐的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方案,采用横断面设计调查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现状.结果对407例剖宫产和393例子宫切除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 常用的预防性抗生素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60%以上的患者接受了2~3种抗生素,用药的时间一般均持续至出院,不同抗生素单次用药和多次用药的成本差异在20倍以上.结论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有证据表明抗生素具有预防感染的效果.但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妇产科领域预防性运用抗生素在合理选药、给药方案、用药时间和用药成本上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来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滥用和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和医疗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妇产科领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循证评价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妇产科临床上的许多诊治过程均涉及手术和侵入性的检查手段 ,可能影响和破坏机体的完整性和屏障机制 ,容易导致病菌的入侵和感染。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 ,治疗术前感染和预防术后感染成为手术成功的基础 ,也是手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保障。尽管应用抗生素预防手术感染已被广泛接受 ,多种类选药和用药方案都能显示出效果 ,但是 ,最佳选药和方案未必被广大医生认识和采用。而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后果———细菌耐药性增加、抗生素副反应、医疗成本上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 妇产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1 1 感染源 妇产科患者腹部和盆腔感染的…  相似文献   

3.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随着手术技能和麻醉水平的提高,妇产科手术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降低,但是术后感染仍然是主要问题。同时,新一代广谱抗生素的涌现,如何在围手术期正确地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是妇产科医生的研究热点。1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定义凡存在发生感染的因素,或有可能导致感染的条件下,在手术前,至迟于手术中开始系统性用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称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妇女阴道和宫颈内存在大量的细菌,58%为需氧菌,43%为厌氧菌(表1),还可能由真菌、原虫及病毒构成一个动态的…  相似文献   

4.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妇产科手术创伤、术中出血 ,加之病人对手术恐惧产生的紧张情绪 ,术前后控制饮食等 ,使病人的抵抗力下降 ,成为易感染者 ,以致在正常状态下不足以致病的弱毒微生物亦可成为病原微生物。妇产科手术又常需持续留置导尿管、安置引流管 (条 )等 ,这些均增加了感染机会。为避免发生感染 ,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甚为重要 ,围手术期合理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对降低术后感染率 ,也是十分必要的[1] 。这里仅讨论预防用药问题。1 妇产科手术对阴道内菌群的影响正常情况下 ,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寄生 ,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 ,达 2 6种以上[2 ] 。常见…  相似文献   

5.
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妇产科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能明显降低术后病率、切口感染和减少二重感染。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妇产科手术874例 ,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 45 8例 ,对照组 416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手术种类见表 1。表 1 两组手术种类组别剖宫产术宫外孕手术子宫切除术卵巢良性肿瘤手术实验组 2 5 810 2 45 5 3对照组 2 0 896 5 16 11.2 给药方法 实验组在术前 30min内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头孢唑啉钠单剂 ,术后 6h重复给药 1次。手术前后的剂量各为 3.0g。对照组按传统给药方法术后每日静滴头孢唑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操作过程中手套破损的发生率和术者对手套破损的发现率。方法:在手术结束后由术者用灌注法检查术中所用手套有否破损,并记录术者是否在术时发现。结果:在824人次的产科操作和290人次妇科操作中,手套破损发生率分别为20.5%和25.9%,术者对手套破损发现率分别为30.8%和34.7%,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套破损在妇产科操作过程中很常见,但术者对手套破损的发现率很低,可能会引起交叉感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产科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正常产褥期妇女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使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水平,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科学观察手段对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以此确定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300例,应用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日常护理时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手段,对其日常心理状态等进行必要的关护;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常规的护理手段。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将结果进行记录与研究。结果通过分组进行护理,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医生的信任程度较高,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在短时间内恢复自身健康水平;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则不高,而且心理状态不平稳,不利于医生开展治疗工作[1]。结论受限于自身特殊性,医护人员应选取人性化的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这样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有效缓解患者因患病造成的心理压力,保证心理状态平稳,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达到最终的疗效。这种护理手段是对原有常规护理的创新与发展,在临床事件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视频录像为基础的改良性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1例2018级妇产科实习医生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形成性评价),观察组(30例,采用以视频录像为基础的改良性形成性评价)。比较两组实习医生考试成绩、授课评价评分及培训满意度。结果 两组考试成绩、授课评价评分、培训满意度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技能操作培训中应用以视频录像为基础的改良性形成性评价能提高考试成绩,提升课堂质量,增加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妇产科产褥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5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在两组产妇产褥期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38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在产褥期结束以后对两组产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患纠纷几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产褥期妇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患纠纷,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经直肠超声在诊断妇产科疾病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经腹超声(transabdominal ultrasonic,TAS)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ic,TVS)在诊断妇产科疾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S)检查则普遍认为适用于直肠、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我们对于128例经腹超声显示欠清晰且又不宜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妇产科患者,运用端扫式经直肠阴道两用探头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探讨了经直肠超声在诊断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75例正常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手段,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对相关知识掌握度、住院成本以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途径对产科产褥期妇女进行护理,可以减少其住院成本、提升其对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膀胱悬吊术中应用网状织物引起的多部位异物侵蚀@蒋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孕期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预防出血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中孕期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的7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羊膜腔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联合口服米非司酮,同时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引产的29例患者作为栓塞组(其中孕20~27+6周18例,<20周11例);将只采用羊膜腔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孕20~27+6周20例,<20周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引产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疼痛强度和月经恢复时间等进行比较。 结果(1)引产时间:孕20~27+6周患者中栓塞组除1例因引产失败转为剖宫取胎外,其余17例为(45.94±5.80)h,对照组为(41.23±7.59)h(t=1.85,P<0.05);两组<20周患者引产时间分别为(49.36±7.80)h和(41.23±13.85)h(t=1.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出血量:20~27+6周栓塞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94±60)ml和(356±81)ml(t=2.6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20周患者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栓塞术后疼痛评分:20~27+6周两组患者分别为(8.70±0.90)分和(2.11±0.50)分(t=13.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孕周两组患者分别为(7.27±1.80)分和(1.65±0.48)分(t=13.39,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发热:20~27+6周两组患者分别为64.71%和5%(t=18.26,P<0.01),<20周两组患者分别为63.64%和6.67%(t=11.2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孕周20~27+6周的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出血有积极的预防作用,但对孕周<20周的前置胎盘状态引产预防出血意义不大。(2)子宫动脉栓塞术可能会延长引产时间,增加产后疼痛强度及发热率,临床应用需谨慎。(3)在中孕期前置胎盘状态引产手术中,娴熟的产科处理技术对术中预防和减少出血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