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方法:27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床旁给予纤支镜气道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深部痰标本培养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结果:24例患者经1~3次纤支镜吸痰治疗,15例肺部感染得到控制,9例肺不张均复张;17例行深部痰培养,11例培养结果阳性(64.7%):5例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均成功。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在保证氧供的情况下,经纤支镜行呼吸道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有效改善痰液引流,解除肺不张,改善肺通气。行深部痰培养可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较快建立人工气道。且无任何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艳梅  欧雪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60-196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术的护理配合,确保吸痰灌洗过程能顺利进行。方法:对27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排痰困难、气道阻塞而导致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在实施气道管理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配合用纤支镜从气管切开处行吸痰及肺灌洗术,从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配合及术后观察等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7例气管切开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术均顺利进行,所有患者经吸痰灌洗术后,呼吸道痰液潴留、阻塞、肺不张、呼吸困难、SpO2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是解除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阻塞的一种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伍海斌  黄河  孙小聪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250-2252
目的:观察经纤支镜吸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09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纤支镜吸痰或BAL治疗的VAP患者80例,对比纤支镜治疗前和治疗2小时后VAP患者心率、呼吸次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对纤支镜治疗中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纤支镜治疗2小时后,VAP患者心率、呼吸次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均值较治疗前好转,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支镜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有刺激性咳嗽、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律失常、少量出血、支气管痉挛,治疗结束或经吸纯氧等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所有患者未出现麻醉意外、大出血、心跳骤停等较严重并发症.结论:VAP患者通过纤支镜吸痰或BAL治疗后症状较前好转,其中通过清除气道内过多分泌物或痰栓,改善肺通气发挥作用.纤支镜检查治疗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床边纤支镜肺泡灌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灌洗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ICU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灌洗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全身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灌洗组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常规吸痰治疗。两组进行治疗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血气变化、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灌洗组成功撤机、器官衰竭及院内死亡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肺泡灌洗可改善通气和预后,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祝立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214-1215
目的 总结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对38例需要进行紧急气道管理的急诊患者应用便携式纤支镜进行床边操作.结果 38例患者纤支镜操作顺利,未发生任何意外,临床效果良好.其中急诊床旁经纤支镜气管插管27例;吸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解除肺不张、改善低氧血症17例;清除气道异物2例;急性大咯血解除窒息并心肺复苏成功1例;诊断支气管外伤1例.结论 便携式纤支镜有利于急诊危重病尤其是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是急诊科必备的抢救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吸痰及灌洗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吸痰治疗,治疗组予经纤支镜吸痰和灌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气分析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成功脱机、器官衰竭及院内死亡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治愈率86.7%,高于对照组的60.0%(x2=2.60,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吸痰及肺泡灌洗可提高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成功率,减少住院病死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应少聪 《中国药业》2010,19(21):58-59
目的探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对39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行无痛纤支镜吸痰、灌洗和局部注药。结果纤支镜组有效率为95.00%,非纤支镜组为68.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提高纤支镜下吸痰、灌洗、局部用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重症肺炎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行床旁纤支镜的患者109例,总结其疗效、应用价值及安全性。结果 109例重症肺炎患者共行纤支镜吸痰和灌洗治疗150次,操作过程均顺利,无因操作并发症而发生死亡。术后24-48h,患者症状、体征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因不可逆的脏器衰竭死亡21例,15例因感染不能控制而导致死亡,3人放弃治疗,有效率为(64.22%)。结论纤支镜吸痰和灌洗治疗能有效的改善重症肺炎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技术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综合复习文献,总结我国PAP 281例经纤支镜技术诊疗的经验.其中行PAS染色157例,支气管肺泡灌洗146例,经纤支镜肺分段灌洗74例90例次.结果 发现肺泡腔内充满不定形絮状或雾状无结构嗜伊红染色蛋白质,PAS染色阳性150例(95.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呈乳白色浑浊液141例(96.5%);经纤支镜肺分段灌洗患者的临床症状、乳酸脱氢酶(LDH)、血氧饱和度、肺功能均有明改善,影像学上病灶吸收.结论 纤支镜技术在PAP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经纤支镜行肺分段灌洗对PAP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应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纤支镜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吸痰、营养支持、雾化吸入及持续通气等;纤支镜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等。结果纤支镜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纤支镜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及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和纤支镜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纤支镜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应用于重症肺部感染能够有效缓解感染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改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远端导管方法与普通方法支气管肺泡灌洗患者痰中带血情况。方法将呼吸病区54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远端导管方法支气管肺泡灌洗组(实验组)、普通方法支气管肺泡灌洗组(对照组)各27例,记录两组患者在灌洗清醒后是否有痰中带血及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痰中带血率为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8%,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远端导管方法支气管肺泡灌洗较普通方法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支气管黏膜损伤程度显著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G5振动排痰机在呼吸衰竭时支气管净化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5振动排痰机在呼吸衰竭时支气管净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美国生产的G5振动排痰机行支气管净化治疗;对照组应用手工叩背等传统方法行支气管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胸片、双肺呼吸音、痰量、患者自己感觉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有效31例,占81.6%)及血气分析、胸片、双肺呼吸音等较对照组(有效23例,占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5振动排痰机能快速、有效清除支气管分泌物,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操作性的支气管净化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常见的失败原因,探求失败的相关因素,为NIPPV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的预警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呼吸科收治进行NIPPV治疗的患者350例,按通气后疗效及转归分为成功组(292例)和失败组(58例)。两组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分为Ⅰ型呼吸衰竭(PaCO2〈50mmHg,1mmHg=0.133kPa)和Ⅱ型呼吸衰竭(PaCO2≥50mmHg)。分别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础病变、入院时和通气失败时血气分析以及NIPPV影响因素。结果NIPPV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的总有效率为83.4%,其中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率达92.3%,明显高于≥型呼吸衰竭的52.6%(P〈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NIPPV治疗成功率为92.6%,明显高于肺癌27.3%(P〈0.01)。失败组患者痰液窒息、呕吐物误吸、胃肠胀气和面罩漏气的发生率分别为44.0%、16.0%、44.0%和20.0%,均高于成功组的0、0、9.8%和0(P均〈0.01)。结论NIPPV在抢救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呼吸衰竭的类型、基础疾病会影响NIPPV的疗效,而痰液窒息、呕吐物误吸、面罩漏气、胃肠胀气和昏迷是直接导致NIPPVV失败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何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265-26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纤维镜活检术在老年患者肺部肿块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诊治资料齐全的老年肺部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检查、痰菌培养、X摄片、CT扫描检查及经支气管纤维镜刷检、针吸活检以诊断疾病。将经支气管纤维镜刷检诊断结果、经支气管纤维镜针吸活检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综合评价经支气管纤维镜活检术对肺部肿块的鉴别价值。结果 76例患者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67例患者证实为恶性肿瘤,7例患者证实为肿块样肺炎,2例患者未能确诊;经支气管纤维镜刷检结果为:43例患者为恶性肿瘤,22例患者为肿块样肺炎,漏诊为,12例未能确诊;经支气管纤维镜针吸活检结果为:65例患者确诊为恶性肿瘤,8例为肿块样肺炎,4例未能确诊;将经支气管纤维镜刷检和针吸活检相结合,诊断恶性肿瘤为66例,8例诊断为肿块样肺炎,1例未能确诊。将3种诊断方法和术后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相比较,经支气管纤维镜刷检和针吸活检相结合的诊断方法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经经支气管纤维镜刷检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经支气管纤维镜刷检、针吸活检的漏诊、误诊病例发现,经支气管纤维镜刷检对管道外的肿块误诊率和漏诊率均高,针吸活检受病变部位和数量的影响较小。结论采用经支气管纤维镜活检术对老年患者肺部肿块鉴别具有准确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尤其对老年患者肺部肿块的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二组患者吸痰前后SpO2、HR值、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情况及发生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前后SpO2、HR值变化、血性痰液、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防止交叉感染,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治疗老年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纤支镜吸痰术和(或)支气管灌洗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老年患者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用机械通气,可减少机械通气及平均住ICU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病程3周以上疗效不佳,或病程在1周以内但X线胸片或胸部CT有明显实变或不张经常规治疗1周症状、体征、X线胸片无明显改善的为难治性肺炎80例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与同期住院的不愿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难治性肺炎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80例难治性肺炎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均显示支气管内膜感染,其中55例同时存在呼吸道的其他疾病。单纯支气管内膜感染25例(31.3%),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28例(35.0%),气管支气管异物14例(17.5%),会厌畸形6例,副鼻窦炎6例,右主支气管肿物1例。灌洗组显效7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灌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儿童难治性肺炎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吴宏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22-3723
目的: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开胸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使用价值.方法:对医院胸外科的109例开胸手术病人,在手术前、后利用床旁支气管镜进行经鼻气管插管、吸痰、痰培养、灌洗、注药及取异物.结果:109例病人均及时得到开通气道、清除气道内异物及分泌物、肺通气功能及时得到显著改善:吸出的分泌物送培养显著提高了致病菌的检出率,有效地指导了抗生素的选用.结论: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开胸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使用过程中,在经鼻气管插管、吸痰、取痰培养、灌洗、注药及取异物,对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且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叶方  潘卫东  杨志军  史秀凤  马继民 《安徽医药》2015,36(11):1372-1374
目的 比较两种标本采集方法获取的ICU患者下呼吸道样本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以确定何种方法可更准确简便地获取标本,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40例来自ICU的急危重症患者。对同一患者先以无创常规方法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密封,再以纤支镜(OlympusBF P40)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密封后同时送检。结果 经无创常规获取痰标本的痰培养阳性率为72.5%,经纤支镜获取BALF的培养阳性率为8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培养结果符合率为72.5%(29/40),两种样本采集方法获取的样本中病原菌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0.658, P=0.000)。结论 无创常规标本采集方法仍然是一种省时、省力、经济且较准确的获取高质量样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即呼吸道病原菌核酸联合检测(13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病人临床诊断为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397例,其中有入住普通病房的病例195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而入住重症监护室的病例202例,每例病人均留取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吸出物送检LAMP(13联)检测和病原菌培养,比较入住不同病房治疗的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经LAMP(13联)检测出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计算LAMP(13联)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统计分析LAMP(13联)检测与传统培养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探讨LAMP(13联)方法对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LAMP检测方法对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的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5.13%、47.03%,均比传统培养方法高(P<0.05);根据LAMP 检测结果,入住普通病房的COPD 病人感染病原菌排在前三名为流感嗜血杆菌34 例(17.4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25例(12.82%)、铜绿假单胞菌13例(6.67%)、肺炎链球菌13例(6.67%);入住重症监护室的COPD病人感染病原菌排在前三名的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43例(21.29%)、流感嗜血杆菌14例(6.93%)、肺炎链球菌13例(6.44%);LAMP对普通病房和ICU病房的COPD病人感染病原菌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8.95%、85.29%,特异度分别为58.52%、60.71%;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Kappa值最高,为0.87。结论LAMP对普通病房及重症监护室的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检测均具有敏感、快速、经济有效的特点,能为临床治疗选用有效抗生素提供证据,对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