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掌握克拉玛依市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及探讨部分影响因素。方法:对克拉玛依市区9969名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登记性别、民族,采用国内儿童青少年年龄—性别—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调查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结果:总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是13.7%、7.6%,男生超重为16.0%,肥胖为10.0%,女生超重为11.4%,肥胖为5.3%,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汉族学生超重14.6%,肥胖8.7%,维吾尔族学生超重10.8%,肥胖3.8%。各民族问有差异。超重和肥胖在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较高中检出率高。结论:克拉玛依市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已达1/5,男性高于女性,汉族高于雏吾尔族,与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6~12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特征,为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深圳市罗湖区4所小学1140名6~12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深圳市6~12岁儿童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82%和7.33%;采用BMI/Kaup指数评价方法调查儿童肥胖率为30.87%。男童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均高于女童;调查儿童肥胖超重比(OOR)为1.90,预示学龄前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相当高。结论深圳罗湖区6~12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形势严峻,在小学生中开展肥胖的预防与控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监测点学校7—10岁学生肥胖与超重的现况,为进一步改善单纯性肥胖儿童膳食调整预防血管性病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4—5月,对辖区内三所监测点学校4758名1-4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按照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采用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其中7—10岁3836名研究对象的资料,从中筛选出自愿参与课题研宄的“肥胖组”、“正常体重对照组”学生各240名。结果3836名学生的总肥胖率为7.22%、超重率为10.53%;以7岁年龄组肥胖率为最高,10岁年龄组超重率为最高;男生与女生之间的肥胖率、超重率有差异,差异具有显著性;4个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龙岗区学生的肥胖、超重问题不客忽视,家长度学校应着重培养其生活饮食及运动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张掖市甘州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现状,探索分析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甘州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现状的研究提供相应资料,并为评价相关干预效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整群抽取甘州区12所中小学校共计16363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按“2000年全国7~22岁城乡汉族学生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和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制订的BMI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学生,用中国学生体质测量评估体系系统软件对其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甘州区7~17岁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均高于2005年兰州市、甘肃省、全国平均水平,而低于2005年北京市的平均水平。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9.0%,超重率为10.0%,肥胖率为9.0%;男生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女生。而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结论甘州区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但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且已进入儿童青少年肥胖高流行阶段,因此,建立规范的监测体系和实施综合措施以积极防治儿童青少年肥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南宁市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睡眠打鼾和相关的超重和/或肥胖发生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应用由家长完成的问卷调查表,对12个幼儿园、8所小学和6所初级中学的6999名2—14岁儿童进行调查,确定夜间睡眠打鼾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实际发放调查问卷总数为9000份,应答8150份,回收率为90.6%。有效问卷6999份。结果本组儿童打鼾现患率32.7%,男性儿童打鼾发生率(44.22%)高于女性儿童(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打鼾现患率以5岁以下儿童相对较高为35.86%。打鼾儿童有较高的体重超重现患率(13.61%)和肥胖现患率(8.68%)。超重和/或肥胖儿童打鼾发生率(13.61%)高于无超重和/或肥胖儿童(8.68%)(P〈0.05)。超重和/或肥胖儿童有打轩并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为3.04%,与无超重和/或肥胖儿童的有打鼾但不伴呼吸暂停的发生率1.1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与睡眠打鼾儿童相关因素中扁桃体肥大、超重和/或肥胖及肥胖家族史为打鼾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超重和/或肥胖儿童有较高的夜间睡眠打鼾报告率。适当控制体重对避免夜间睡眠打鼾或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城市和农村儿童肥胖的发病情况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对重庆地区37785名7-17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结果:(1)城市儿童中,超重13.16%,肥胖3.73%,农村儿童中,超重5.26%,肥胖0.90%。(2)男性儿童的超重肥胖患病率13.16%,女性8.39%。(3)超重肥胖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P90和P95者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结论:重庆地区城市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高于农村儿童,男性儿童超重及肥胖患病率高于女性,超重肥胖组儿童的血压升高者明显多于正常体重组,对超重肥胖儿童应加强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常德市少年儿童肥胖症发病情况,并对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高危指标进行观察。方法对常德市城区8616名7—17岁少年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结果常德市少年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12.5%和6.8%,其中男生分别为15.0%和8.4%,女生分别为9.9%和5.2%,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肥胖组及超重组男、女生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90百分位及95百分位者均多于正常体重组(P〈0.005);腰-臀围比值:肥胖男生中有10.9%比值〉1.0,肥胖女生中有75.0%比值〉0.85。结论常德市少年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2.5%,肥胖检出率为6.8%;肥胖少年儿童的血压升高者明显多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体重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8.
对上海市金山区3所初中的九年级全部学生724人,行8项不良饮食心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42份(88.7%),其中75人超重肥胖、567人非超重肥胖。单因素X2检验显示,超重肥胖学生有6项不良饮食心理和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超重肥胖学生(均P〈0.05);对此6项行为的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仍然是此6项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457名在校学生肥胖和血脂紊乱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广州市457名在校学生肥胖和血脂紊乱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区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学校的学生共457名,测量身高、体重、脂肪含量,采集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按照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推荐的儿童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进行分析。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标准。结果该样本中31.1%出现血脂紊乱,超重+肥胖率为36.3%,肥胖率为15.8%;血脂紊乱发生率在体型正常者中与超重或肥胖者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TC和脂肪含量在男女性别之间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BMI)除LDL-C外,与TG、TC、HDL—C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调查结果显示,457名学生中,按照青少年肥胖分级,超重与肥胖率已达到Ⅲ级水平中的高度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由FP%和BMI两项指标来了解老年男性超重及肥胖发生率,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对成都地区502名60。89岁老年男性进行体成分测定。结果老年男性体脂比(FP%)和体重指数(BMI)的均值分别为25.37±5.1、24.14±2.8,均属超脂超重型。由FP%判断超重比例分别:16.0%、16.4%、17.9%;肥胖比例分别:8.7%、6.7%、7.7%。由BMI判断超重比例分别:46.5%、38.6%、30.8%;肥胖比例分别:9.9%、6.4%、7.7%。结论两种方法对超重及肥胖的检出有显著性差异,FP%是判断肥胖的理想方法,仅以BMI判断不够准确,尚需考虑年龄及运动情况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徐州市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及不同诊断标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调查徐州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患病情况 ,比较标准体重法与新标准BMI法判断儿童肥胖的差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徐州市 2 5所小学 1~ 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并体检。结果 标准体重法 ,徐州市 7~ 11岁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13.3%、17.4 % ,肥胖 -超重比 (OOR)为 0 .8;新标准BMI法 ,徐州市 7~ 11岁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12 .2 %、11.3% ,OOR为 1.1;新标准男、女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均低于标准体重法 (P <0 .0 1) ,而OOR值略高于标准体重法。结论 徐州市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均较高 ,但OOR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尽快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可能控制或遏制儿童肥胖的高发趋势 ;新的儿童肥胖判断标准更符合实际 ,且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凌海市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状况及影响,为该市小学生原发性肥胖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凌海市2006和2007年6所小学全部4-6年级学生健康体检资料,综合分析,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肺活量指数,应用BMI法筛查超重和肥胖小学生。结果:2006年超重检出率为9.1%,男女检出率分别为11.3%、6.8%;肥胖检出率为8.7%,男女检出率分别为12.3%、4.8%。2007年超重检出率为8.7%,男女检出率分别为11.1%、6.0%;肥胖检出率为9.6%,男女检出率分别为12.8%、6.0%。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城市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农村。超重、肥胖小学生的肺活量高于正常体重小学生,而肺活量指数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小学生。结论:凌海市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增长趋势较为突出;早期预防和控制小学生肥胖有助于心肺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潮州市农村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与体质指数(BMI)现状,为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5月随机抽取潮州市3所农村小学的983名学生,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测定学生身高、体重,计算BMI指数,根据BMI判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同时采用自编营养与健康调查表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1.6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983名学生中,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5.56%、4.88%和1.63%,男生和女生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低体重检出率在六年级时最高,女生则出现在五年级;男生超重检出率以三年级为最高,为6.72%,而女生则出现在四年级,占4.42%;肥胖检出率在潮州市农村小学生中相对较低。农村小学生的营养与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并且与文化程度有关;营养态度积极乐观;不良的饮食习惯、三餐比例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等行为广泛存在于小学生中。 结论 潮州市农村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并存,营养知识欠缺,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营养教育和干预,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其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廊坊市卫生学校学生超重、肥胖及超重、肥胖学生对肥胖危害认知情况,为干预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学生超重率、肥胖率;自制问卷调查超重、肥胖学生对肥胖危害的认知情况.结果 城市学生超重率为15.12%,肥胖率为5.81%;农村学生超重率为13.57%,肥胖率为4.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男生超重率为16.87%,肥胖率为6.26%,女生超重率为12.86%,肥胖率为3.62%;男生对于自身超重或肥胖的认知率为51.76%,明显低于女生(91.76%),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廊坊市卫生学校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率较高,城乡差异不明显,男生超重率、肥胖率高于女生,学生对于超重、肥胖的危害认识不足,采取减重措施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泰安市大学生不正常体重的流行现状与分布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状况,开展大学生不正常体重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应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泰安高校大学生5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共488份,男生BMI均值为22.253.45 kg/m2,女生BMI均值为21.002.66 kg/m2,男性均值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泰安市大学生不正常体重率为28.89%,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1.48%,13.32% 和4.10%.男生不正常体重率为34.02%,女生不正常率为25.51%,男生高于女生(χ2=4.1202,P=0.0424).男生超重及肥胖率高于女生(χ2=13.7591,P=0.0002).吃街边烧烤、油炸食品是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危险因素(χ2=13.77,P〈0.05).挑食、偏食是低体重的危险因素(χ2=7.27,P〈0.01).用餐速度慢是超重及肥胖的保护因素(χ2=8.52,P〈0.05).喜欢体育锻炼是不正常体重的保护因素(χ2=41.56,P〈0.01).51.55%.的男生和30.24%的女生可以正确认知自身体重状况,女生倾向于高估自身体重.结论 不正常体重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6.
Overweight and obesity have become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aching epidemic proportions among adults and children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most recent national surveys, American adults have experienced a 50%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Moreover, an alarming 100% increase has been observed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ince the 1970s. To assess the statu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revalence among youth in the Carolinas, weight, height, 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s were monitored during routine cholesterol screenings among 11- to 14-year-olds in two school districts. Of the twelve hundred students screened, 32.4% percent were overweight and 16.4% were obese, exceeding national averages of 22% and 11%, respectively. Th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revalence rates were even more dramatic when broken down by gender and ethnic/racial groups. For instance, 54% of black girls and 45% of black boys were overweight, and better than half of these students were obes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revalence rates among black girls were nearly twice the rates observed for white girls. Ethnic differences in percentage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boys were not as great as those observed among girls. A number of factors may contribute to the unprecedented level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bserved among American youth, including physical inactivity, poor nutritional habits (i.e., high-fat meals and snacks, and super-sizing),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Consequently, the coordinated efforts of physicians, school nurses,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will be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growing problem of childhood obesit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庆市12~18岁青少年学生超重、肥胖情况及代谢综合征(MS)流行情况,为预防青少年肥胖及MS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699名12~18岁青少年学生,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血压,并检测血脂和血糖。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超重、肥胖体质指数(BMI)分类标准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Ⅲ(NCEPⅢ)修订的儿童青少年MS诊断标准,观察不同体质量组MS及其相关症状流行情况。结果本组学生中,正常体质量组635例,超重组52例,肥胖组12例。除总胆固醇(TC)在不同体质量组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腰围、血压、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数在不同体质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及肥胖组学生的腰围、血压及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且肥胖组学生腰围及TG水平又显著高于超重组(P<0.05)。除FPG、TG水平异常检出率在不同体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MS及其各组分异常检出率在不同体质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MS组分2项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分≥3项异常率组间排序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质量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较正常体质量青少年存在明显的血压、血脂和血糖异常等MS表现,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减少MS的发生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苏州市中学生和大学生2004年超重合肥胖趋势,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4年全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小组办公室”统一判定的监测方案和调查问卷,根据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筛查标准计算不同性别、不同学段、不同成绩段学生的城市男女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结果城市男女学生超重和肥胖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学生超重和肥胖男生较女生多见。不同学段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初中生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比例高于大学生。不同成绩学生中成绩较好的学生超重多见,肥胖多见。结论苏州市中学生、大学生超重和肥胖将直接影响到成年期健康,应从小学生低年级开始,将超重和肥胖的方法作为苏州市学校卫生工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全国9~11岁小学生体育锻炼、静态行为和超重与肥胖的关系,并探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各省的异质性,为预防和控制超重与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40 692名9~11岁汉族小学生,利用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以及体育锻炼、视屏行为以及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数据,在不同性别的学生中分析体育锻炼、静态行为与超重与肥胖的关系,并采用Meta分析检验这些相关性在各省之间的异质性。结果: 男生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分别为27.1%和12.9%),城市学生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分别为23.8%和15.6%),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在“好”、“中”、“差”3类经济片区中分别为22.6%,19.2%和17.5%。男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 h的学生的超重与肥胖率高于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 h的学生,OR值为1.09(95%CI:1.02, 1.17)。女生每天视屏行为时间>1 h、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2 h是超重与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3(95%CI:1.02, 1.26)、1.18(95%CI:1.03, 1.35),女生每天静态行为时间>135 min的学生超重与肥胖率较高,OR值为1.19(95%CI:1.08, 1.33)。男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 h、女生每天静态行为时间>135 min对超重与肥胖的OR值在各省之间的异质性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学生体育锻炼、静态行为时间和超重与肥胖有关,其关联存在性别差异,没有发现各省之间的异质性,未来应该针对不同性别的特点开展肥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为探讨预防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4—2017年石家庄市6区3县2县级市24所中小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2014—2017年石家庄市中小学有效体检学生人数共计102 820人,其中男生51 370人,女生51 450人,男生身高为(161.66±16.90) cm,体重为(55.81±18.73) kg,女生身高为(156.00±13.03)cm,体重为(49.72±13.87) kg。四年学生总体营养不良检出率为5.85%,超重率为16.24%,肥胖率为12.55%。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7.06%)高于女生(4.66%),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也均高于女生(P<0.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4—2017年石家庄市中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P<0.05)。从小学到高中这三个学段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最差,其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最高(P<0.05)。不同学段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重度消瘦、轻度消瘦和生长迟缓检出率均与营养不良检出率保持一致(均有P<0.001)。经χ2趋势性检验,超重和肥胖率均有随年级增长呈下降的趋势(P<0.001)。结论 石家庄市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男生和小学生营养状况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