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城县的疟疾发病实际和漏报程度。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江城县2002年疟疾报告疫情、血检情况、疟疾治疗及村民疟史等,以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疟疾实际发病和漏报率。结果2002年,江城县疟疾发病率为0.51‰,被调查3个乡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46‰、0.29‰和0,所调查的27个自然村全年共报告30例疟疾。根据发热病人血检、医生疟疾治疗处方及疟史数估算江城县的疟疾疫情漏报率分别是58.33%、16.67%和84.13%,估计疟疾病例数分别为130、65和340例。结论江城县的疟疾漏报程度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澜沧县的疟疾发病实情和漏报程度。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年疟疾疫情报告、血检情况、疟疾治疗及村民疟史等。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疟疾实际发病和漏报率。结果澜沧县疟疾发病率为0·297‰,22个乡均有病例分布,被调查3个乡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0·62‰、0·42‰和0·08‰,被调查的21个自然村在2002年共报告9例疟疾,采用发热患者血检、医生疟疾治疗处方、疟史3种再捕获方法核实疫情,估算澜沧县的疟疾漏报率分别是35·71%、0·00%和95·89%。结论澜沧县的疟疾漏报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孟连县疟疾发病实情和漏报程度。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年疟疾报告疫情、血检情况、疟疾治疗及村民疟史等。以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疟疾实际发病和漏报率。结果孟连县疟疾发病率为21.5/万。7个乡均有病例分布,被调查3个乡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47/万、15/万和5/万。所调查的25个自然村在2002年共报告5例疟疾,采用发热病人血检、查阅医生疟疾治疗处方、调查疟史3种再捕获方法核实疫情,估算得孟连县3种疟疾疫情漏报率分别为0、70.59%和97.80%。结论孟连县疟疾漏报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4.
用捕获-再捕获法对泗洪县疟疾流行现状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掌握江苏省泗洪县的疟疾发病情况,评估疟疾在该区域的流行现状。方法采用捕获-再捕获统计学方法(CRM),估计该县的疟疾发病数和发病率。结果调查3个乡9个行政村,1248户,访问居民4986人,查出2002年疟疾56例(疫情报告65例),用CRM处理后,估计病例为121例,推算总体理论值是全县疫情的1.86倍。结论泗洪县血检资料与乡(镇)血检登记资料明显不符,说明该县对发热病人的常规血检工作存在较大隐患。个别乡发病率仍在0.2%以上,疟疾在该县的流行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对桐柏县疟疾流行现状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掌握豫南桐柏县的疟疾真实发病情况,评估疟疾在该区域的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捕获-再捕获统计学方法(CRM),估计该县的疟疾发病数和发病率。结果 调查12个村,4058户,访问居民19407人,查出2000年疟疾309例(疫情报告140例),用CRM处理后,估计病例为396例,推算全县发病人数为9586例,这一总体理论值是全县疫情报告2704例的3.55倍。结论 桐柏县的疟疾实际发病率约为2.27%。且有发病率超过10%的暴发点,提示该县疫情报告2704例的3.55倍。结论 桐柏县的疟疾实际发病率约为2.27%,且有发病率超过10%的暴发点,提示该县的疟疾流行形势严峻,在当前传染源漏报普遍存在的情况下,CRM不失为疫情漏报调查的一种好办法,在发病呈点状和带状分布的嗜人按蚊媒介地区,用CRM时,应根据发病率的高,低进行多级别的分层来抽取调查点,避免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疟疾漏报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调查目前云南省疟疾漏报的实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疟史进行问卷调查。高、中、低乡(镇)中各随机抽1个乡(镇),在抽到的乡(镇)内,按同样的方法从高、低度流行区行政村中各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行政村内所有居民(含外来人口)。结果在4个县(市)共调查30580人,初步查明居民中疟疾病例漏报率为88.8%(95%CI87.7%~89.3%),其中个别行政村几乎100%漏报,低疟区漏报最严重达96.4%,医疗机构的疟疾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5倍,漏报率为80.2%,而私立医院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70.8倍,漏报率达98.6%。结论云南省疟疾漏报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豫南桐柏县的疟疾真实发病情况 ,评估疟疾在该区域的流行现状。 方法 采用捕获 -再捕获统计学方法 (CRM) ,估计该县的疟疾发病数和发病率。 结果 调查 12个村 ,4 0 5 8户 ,访问居民 194 0 7人 ,查出 2 0 0 0年疟疾 30 9例 (疫情报告 14 0例 ) ,用 CRM处理后 ,估计病例为 396例 ,推算全县发病人数为 95 86例 ,这一总体理论值是全县疫情报告 2 70 4例的 3.5 5倍。 结论 桐柏县的疟疾实际发病率约为 2 .2 7% ,且有发病率超过 10 %的暴发点 ,提示该县的疟疾流行形势严峻。在当前传染源漏报普遍存在的情况下 ,CRM不失为疫情漏报调查的一种好办法。在发病呈点状和带状分布的嗜人按蚊媒介地区 ,用 CRM时 ,应根据发病率的高、低进行多级别的分层来抽取调查点 ,避免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疟疾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目前云南省疟疾漏报的实际情况。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疟史进行问卷调查。高、中、低乡 (镇 )中各随机抽 1个乡 (镇 ) ,在抽到的乡 (镇 )内 ,按同样的方法从高、低度流行区行政村中各随机抽取 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 ,调查对象为行政村内所有居民 (含外来人口 )。 结果 在 4个县 (市 )共调查 3 0 5 80人 ,初步查明居民中疟疾病例漏报率为 88.8% (95 %CI 87.7%~ 89.3 % ) ,其中个别行政村几乎 10 0 %漏报 ,低疟区漏报最严重达 96.4% ,医疗机构的疟疾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5倍 ,漏报率为 80 .2 % ,而私立医院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70 .8倍 ,漏报率达 98.6%。 结论 云南省疟疾漏报严重。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疟疾发病及疫情漏报情况调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掌握疟疾实际发病人数,分析疫情漏报原因,提出相关措施,减少疟疾疫情漏报,方法 在海南省疟区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4个市县12个乡镇36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由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调查访问,了解疟疾发病人数;对调查点的各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进行调查,通过对医生的访问并查阅血检记录,门诊登记,治疗处方,住院记录等,统计疟疾病例数。结果 共调查38635人,疟疾发病1733例,发病率为4.49%,同期该人群报告疟疾疫情93例,漏报1640例,漏报率为94.63%,医疗机构漏报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私人诊所30.30%。乡镇卫生院22.01%,村卫生室14.63%,农场医院11.46%,患者自诊自治9.39%,县医院6.46%,农场连队卫生室5.73%,县防疫站为0。对125个各类医疗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血检或诊断为疟疾的共4685例但上报疫情仅为388例,漏报4297例,漏报率为91.72%,同时漏报疟疾死亡1例。结论 海南省疟疾疫情漏报问题较为严重,漏报主要发生在基层乡村各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疟疾发病及疫情漏报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疟疾实际发病人数 ,分析疫情漏报原因 ,提出相关措施 ,减少疟疾疫情漏报。 方法 在海南省疟区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选取 4个市县 12个乡镇 36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由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调查访问 ,了解疟疾发病人数 ;对调查点的各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进行调查 ,通过对医生的访问并查阅血检记录、门诊登记、治疗处方、住院记录等 ,统计疟疾病例数。 结果 共调查 386 35人 ,疟疾发病 1733例 ,发病率为 4 .4 9% ,同期该人群报告疟疾疫情 93例 ,漏报 16 4 0例 ,漏报率为 94 .6 3%。医疗机构漏报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私人诊所 30 .30 %、乡镇卫生院2 2 .0 1%、村卫生室 14 .6 3%、农场医院 11.4 6 %、患者自诊自治 9.39%、县医院 6 .4 6 %、农场连队卫生室 5 .73%、县防疫站为 0。对 12 5个各类医疗机构调查结果显示 ,血检或诊断为疟疾的共 4 6 85例 ,但上报疫情仅为 388例 ,漏报 4 2 97例 ,漏报率为 91.72 % ,同时漏报疟疾死亡 1例。 结论 海南省疟疾疫情漏报问题较为严重 ,漏报主要发生在基层乡村各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东海县输入性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掌握该县输入性疟疾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方法 收集2005-2015年该县输入性疟疾疫情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5年东海县共报告输入性疟疾126例,其中恶性疟101例,占80.19%;卵形疟13例,占10.32%;间日疟7例,占5.56%;三日疟4例,占3.17%;混合感染1例,占0.79%。病例分布于14个乡(镇),主要集中在牛山、驼峰、石榴、黄川等4个乡(镇),共占病例总数的63.49%。全年均可发病,4月出现发病高峰,与病例归国时间有关。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0~55岁,其中25~50岁占90.70%。结论 近十年来东海县输入性疟疾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在防治上应以劳务输出、出国经商人员较多的牛山、驼峰、石榴、黄川等4个乡(镇)为重点,做好流动人口管理、疫点处置及蚊媒监测,并加大防治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山东省疟疾高发区部分自然社会因素与疟疾疫情的关系,为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 疟疾高发区抽取10个县(市、区)20个乡(镇)作为研究现场,以户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相关自然和社会因素。此 外,收集2006-2010年研究现场疟疾发病资料,用Spearman等级相关对各自然社会因素与疟疾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 析,用多元逐步回归建立自然社会因素与发病率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山东省疟疾高发区疟疾平方根发病率(Y)与 杀虫剂户率(X3)和纱门、纱窗户率(X4)呈负相关(P 均< 0.05),与住房周围水环境户率(X5)和暴露率(X6)呈正相关(P < 0.05),建立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Y = 0.032X5+ 0.048X6- 0.495,R2= 0.973。结论疟疾发病与多种自然社会因素存在 明显的相关性。清除住房周围蚊媒孳生地,做好傍晚暴露人群的个人防护,正确使用纱门纱窗和驱避剂,是当前行之有 效的疟疾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估传播风险,探讨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2014年广西网络直报系统疟疾疫情数据以及所辖14个地市的疟疾疫情年报表,对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2014年广西共报告疟疾病例184例,较2013年(1 251例)减少了85.29%,发病率为0.35/10万,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四种疟疾病例均有发现,恶性疟病例最多,占49.46%;卵形疟次之,占32.07%。病例分布于区内11个地市中的32个县(区),其中上林县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65.76%。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8.37%;20~49岁青壮年占87.50%。病例来自非洲的14个国家和东南亚的2个国家;非洲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6.41%,其中加纳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48.37%;东南亚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13.59%。病例在国外所从事职业主要为淘金,占86.96%。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报告机构以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主,间日疟、卵形疟病例回国?发病时间较长。结论 非洲、东南亚是广西输入性疟疾病例的主要来源国,出国务工返乡人员可能存在休眠子所致的疟疾复发风险,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襄阳市2007-2010年的疟疾疫情,找出发病重点地区、人群及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科学的抗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襄阳市9个县、市2007-2010年疟疾网络疫情报告数据及抗疟措施执行情况,对疟疾发病地区、季节、人群分布及抗疟措施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10年襄阳市累计报告疟疾2 101...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全国疟疾形势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全国疟疾疫情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发病率较2001年上升68.2%。云南、海南、湖北、安徽、湖南、广西、贵州等13省(自治区)的疟疾发病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中部4省(湖北、河南、安徽、江苏)以及贵州等5省18县82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暴发流行。 本文根据2002年全国有疟疾发病的21省(区、市)专业单位上报的年度疟疾防治工作总结和有关疫情报表汇总整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的 分析2004-2013年沭阳县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下一步制订有效的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 方法 方法 对2004-2013年沭阳县网络报告的疟疾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沭阳县2004-2013年共 报告疟疾病例31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18/10万。其中本地感染22例, 输入性病例9例; 本地感染病例发病高峰在 8~10月; 本地感染病例以男性为主, 男女性别比为2.87: 1, 年龄分布集中在10~39岁。 结论 结论 2004-2013年沭阳县疟 疾流行趋势由本地感染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输入性病例为主。针对目前的流行特征, 应做好流动人口管理, 加大培训、 宣 传力度, 在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基础上, 加强输入性疟疾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溧阳市消除疟疾监测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溧阳市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和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等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共报告疟疾病例67例,血检发热病人39 196 人次,镜检检出阳性65例,阳性率为0.17%。另有2例镜检阴性病例为出现发热症状后自行服用抗疟药,镜检未查见疟原虫,但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RDTs)检测显示阳性。67例疟疾病例中,恶性疟49例、卵形疟13例、间日疟5例。67例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来自非洲的病例占94.03%(63/67)。67例病例中,男性占97.01%(65/67),30 ~ 49岁占73.13%(49/67),农民占病例数的80.60%(54/67)。全市10个镇均有病例分布,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特征。病例报告及时率、血片复核及时率、规范治疗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疫点调查与处置率均达100%。主动病例侦查18 076人,未查见疟原虫阳性携带者。采用诱蚊灯法和人饵半通宵诱捕法进行蚊媒监测,分别捕获按蚊187只和78只,均为中华按蚊。2012-2016年溧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采用镜检与RDTs检测,共检测88人次,镜检查出疟原虫阳性35人次,其中恶性疟28人次、卵形疟7人次,恶性疟和卵形疟镜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 0.05,P > 0.05);RDTs检测阳性为34例,其中恶性疟14例,恶性疟或混合感染其他3种疟疾17例,恶性疟以外3种疟疾单一或混合感染3例,RDTs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 13.75,P < 0.05)。结论 溧阳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有再传播风险,今后还需加强疟疾监测工作,强化传染源管理,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