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β受体阻滞剂,以及胺碘酮200 mg,每日3次口服,1周后改为每日3次,2周后改为每日3次,逐渐减小到维持量.治疗组同时加用厄贝沙坦起始剂量为每日80 mg,如无不适,改为每日160 mg.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R治疗后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的HR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VEF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3%(P<0.05).观察组出现血压降低1例,静脉炎1例,心动过缓1例.对照组出现血压降低3例,静脉炎3例,心动过缓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8.57%vs 22.86%,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胺碘酮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厄贝沙坦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率、射血分数、QT离散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不仅能够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强其心脏射血分数,降低心率,而且能够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脏供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在一般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结果使用胺碘酮治疗的对照组有效20例,无效16例;使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有效29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观察组患者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时间均为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同时口服厄贝沙坦,治疗时间为12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2例,给予口服厄贝沙坦(商品名伊达力)配合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10周。结果治疗后观察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88.04%,心功能明显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31.3±3.9)%升高至(35.9 3.7)%(*P<0.05),QT离散度(QTd)由(66.06±1.31)ms减至(30.66±6.27)ms(△P<0.01)。结论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唐力  唐成鈅 《西部医学》2012,24(3):512-513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胺碘酮片治疗,第1周200mg,3次/d;第2周服药频率改为2次/d;第3周及以后改为1次/d,规律服药8周,用药期间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剂量。对两组的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充血性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小剂量胺碘酮对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梅锦 《包头医学》2017,41(4):1-2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任学良  张吉廷  杨东 《西部医学》2012,24(12):2318-2320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纳入研究,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胺碘酮片治疗,第1周200mg,3次/日;第2周改为2次/日;第3周及以后改为1次/日,规律服药8周,用药期间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心律、QTc及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QTc显著延长、心功能分级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抗心律失常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常规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治疗,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29例,有效率90.6%,对照组有效22例,有效率68.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接受基础治疗+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心电图变化(包括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后壁厚度及QT间期离散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后壁厚度及QT间期离散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率,改善其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0例,入院后均接受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胺碘酮,对照组口服心律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68.3%。两组临床疗效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一例因使用胺碘酮致心功能恶化。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心律平,可作为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使用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7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胺碘酮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抗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比率,比较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QT间期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抗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改善效果及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QT间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80例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组(88例)给予胺碘酮,联合用药组(92例)给予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随访资料,评价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治疗前,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胺碘酮组;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在频发室性早搏、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功能恶化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死亡率明显低于胺碘酮组.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使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内科、ICU,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且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37例,静脉、口服胺碘酮序贯治疗8周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使用胺碘酮治疗24h后90例患者显效,有效率达66%;治疗48h后119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有效率达87%;治疗72h后133例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有效率达97%。结论:临床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相乃春  朱洪坤 《吉林医学》2011,(31):6608-6609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40例CHF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利尿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4~16 mg/d,平均8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内径缩短率(LVFS)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高(P<0.05),心率、血压及LVDD显著降低(P<0.05,P<0.01),LVEF、LVFS显著升高(P<0.05,P<0.01),心功能改善Ⅰ~Ⅱ级,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坎地沙坦治疗CHF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梁毓源 《医学综述》2012,(19):3307-3308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诱发因素、限制食盐摄入、充分休息等一般治疗。同时给予强心药物、血管扩张药物、利尿剂等。对照组采用以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口服,开始剂量为每次12.5 mg,每日2次,服用3 d后剂量改为每次25 mg,每日2次。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80 mL静脉滴注,连续应用2周。采用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和每分心排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参麦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 年1月来我院治疗并确诊为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厄 贝沙坦片治疗,口服,1次/d,每次150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口服,每次20mg,每 天3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功能各项指标变化、血浆BNP水平变化以及6min 步行距离(6MWT)。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6MWT和超声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为显著(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差异更加显著(P<005)。结 论 曲美他嗪联合厄贝沙坦片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各项指标,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氯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岚 《医学综述》2008,14(13):2065-2067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经过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效果欠佳,给予口服氯沙坦25~100mg/d,治疗4~8周,观察其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以及肝、肾、血脂、血糖、尿酸和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治疗4~8周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1),心功能提高,而肝、肾、血脂、血糖、尿酸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洛氯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