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措施。方法对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和相应术后处理,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如鼻塞、头痛、鼻腔分泌物、嗅觉等,内镜观察术腔上皮化情况及是否有病变组织存在,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行6~18个月随访。结果本组治愈75例(87.2%),好转8例(9.3%),无效3例(3.5%),总有效率96.5%。除了3例术中出血,3例并发鼻腔粘连外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直视、准确、彻底、安全等特点,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全面准确的术前检查和正确选择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式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脱敏药物,可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有效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完成随访半年以上的276例进行临床分析。Ⅰ型54例(19.6%),Ⅱ型188例(68.1%),Ⅲ型34例(12.3%)。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22例。结果治愈227例(82.2%),好转32例(11.6%),无效17例(6.2%)。3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在局麻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疗效与临床分型、手术者操作熟练程度、术前准备和术后综合治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植入"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年行掌侧入路植入"T"型锁定钢板治疗的2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获3~24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X线片显示全部骨折均在6个月内骨性愈合,复位无丢失;骨折愈合后测量掌倾角及尺偏角,除1例因术后制动不良外,其余基本恢复在正常范围内;根据改良Mcbride评价:优11例(55.00%),良6例(30.00%),可2例(10.00%),差1例(5.00%),总优良率85.00%。结论选择恰当病例,掌侧入路植入"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12例,均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 112例中痊愈66例,好转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5.7%。临床分型:Ⅰ型术后效果最好,有效率为96.0%,其次为Ⅱ型81.0%,Ⅲ型的总有效率最低(70.0%),不同分型手术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眶周淤血、鼻腔粘连、鼻腔少量出血各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6/112)。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股骨髁间C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股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84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84例患者中获得随访75例,随访时间12~30月(平均18个月).术后经X线检查显示解剖复位65例(86.7%),近似解剖复位10例(13.3%),其中一期愈合70例(93.3%),切口感染至骨折延迟愈合2例(2.6%);给予二期植骨后愈合3例(4%);骨折愈合时间为3~20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随访75例患者通过X线检查均无钢板螺钉移位、骨折塌陷现象,膝关节功能根据Kolmert标准评定[3],优良率为82.67%.结论 经手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稳定关节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股骨髁间C型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51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停止药物治疗至少2周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奥美拉佐60mg,每日1次(A组)或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B组),进行双盲试验。治疗4周后重新进行镜检评价,未愈合者继续治疗,于第8周后再次评定。仍未治愈者更换药物继续试验4~8周。分析患者试验前、后2、4和8周的症状。结果表明,4周后愈合者(食管炎变成0或1级),A组25例占19例(76%),B组26例中占7例(27%),两组愈合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2);8周后的愈合率,A组为88%(22/25),B组为38%(10/26),两组差异更明显(P=0.001)。A组溃疡性食管炎(3级)的疗效比B组显著优越。8周后仍未  相似文献   

7.
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40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40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大姚县人民医院行单纯穿孔修补术的40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术后3个月行胃镜检查,溃疡愈合率90.00%(36/40),未愈合10.00%(4/40);术后6个月溃疡愈合率100.00%(40/40);术后随访1年溃疡复发率7.50%(3/40),复发患者无1例需行胃大部切除术。结论应用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疗效佳,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型钢板治疗掌侧型Barton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掌侧型Bartons骨折19例均采用T型钢板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参照Dienst评估标准、评定术后患肢功能.结果 19例获得平均12个月(6~24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无腕关节活动障碍及内固定失败.按Dienst评分标准予以疗效评定:优14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7%.结论 T型钢板治疗掌侧型Bartons骨折,可有效的恢复桡骨远端解剖形态,功能恢复满意.固定牢靠,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掌侧型Bartons骨折的内置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90例,其中Ⅰ型18例(20.0%),Ⅱ型55例(61.1%),Ⅲ型17例(18.9%)。对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结果 90例患者中治愈73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3%,其中Ⅰ型总有效率为94.4%,Ⅱ型总有效率为96.4%,Ⅲ型总有效率为82.3%,Ⅰ、Ⅱ型的治愈率明显高于Ⅲ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治愈效果与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226-228
目的探讨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47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掌侧组和背侧组;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掌侧组患者的Gartland-Werley评分优于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背侧组为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肩手功能(DASH)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优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5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5例中,6个月治愈45例,好转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手术操作的正确与否,术后应用抗生素或激素防止术腔感染。类固醇类激素具有抗炎、消肿作用,有助于防止息肉复发。二次手术前通过鼻窦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分析上次手术失败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二次手术,是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黏蛋白MUC4表达的影响。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术前未予处理,治疗组术前2周予辅舒良。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鼻息肉黏膜组织中MUC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鼻息肉组织中MUC4的阳性表达率为37.2%,而治疗组MUC4的阳性表达率为7.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4基因在鼻息肉组织中存在表达,糖皮质激素可下调黏蛋白MUC4基因表达,这可能是它抑制鼻息肉黏液过度分泌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的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表达关系。方法选取鼻息肉患者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20例。通过鼻内镜手术,取鼻息肉患者部分鼻息肉组织及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部分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环氧化酶-2及核转录因子-κBp65在鼻息肉组织及下鼻甲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结果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 40例鼻息肉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阳性表达率为75%,环氧化酶-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下鼻甲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0例鼻息肉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p65的阳性表达率为85%,核转录因子-κBp65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下鼻甲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环氧化酶-2和核转录因子-κBp65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817,P<0.01)。结论环氧化酶-2与核转录因子-κBp65在鼻息肉中表达均增强,环氧化酶-2与核转录因子-κBp65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对二者以及其上下游各种因子研究将有助于揭开鼻息肉发生、发展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49-450
目的对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鼻息肉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鼻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率为12.2%,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9%(P>0.05)。结论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对鼻息肉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慢性鼻寞炎鼻息肉疗效。方法1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8例,对照组单纯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鼻息肉摘除术,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下复合手术(鼻内镜下鼻窦开放鼻息肉摘除并鼻中隔矫正和(或)双下甲射频消融骨折转位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鼻息肉摘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82.65%,P〈0.05。结论鼻内镜下复合手术对患者产生的伤害小,矫正了鼻腔的异常结构,恢复了正常生理功能,治疗效果好,患者术后的复发概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璟  李其庆 《淮海医药》2009,27(4):303-30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我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68例中术后复发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复发患者中,临床分型为Ⅱ-Ⅲ型20例,围手术期未进行抗生素、激素治疗4例,术后发生鼻腔黏连16例,术后钩突残留10例,术中鼻中隔偏曲未矫正8例,术中中鼻甲和下鼻甲未处理6例,副鼻窦口及窦内病灶未清除彻底12例,术后未定期进行鼻腔处理和未合理用药14例。约90%的复发患者是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复发与其临床分型、围手术期用药、术后鼻腔黏连、钩突的切除、鼻中隔偏曲与中、下鼻甲的处理、副鼻窦口的开放、术后鼻腔定期换药及术后合理用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治疗上颌窦出血性息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永杰  刘波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7):19-19,2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出血性息肉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1998年6月.2001年7月住院的。临床与病理诊断为上颌窦出血性息肉19例,均辅助应用吸切器(shave system)鼻内窥镜下切除肿瘤。结果:手术成功,术后7天出院,4个月后术腔上皮化,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结论:辅以吸切器的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出血性息肉切除术,术野清晰,手术创伤小,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统计3203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情况,分析性别、年龄、息肉位置、息肉病理类型、术中出血、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对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结果 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有78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占比2.44%,其中内镜治疗术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50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在无痛结肠镜下进行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治疗的。然后对其提供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不存在穿孔现象,2例(占4%)带蒂息肉切除后残端出血,立即电凝止血;3例(占6%)在手术之后1d内出现微量便血症状,对出现微量便血的患者进行止血治疗,3d之内出血症状全部停止,不存在二次进镜出血的患者。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进行常规的复查肠镜,原发部位并没有发现息肉存在。结论向经无痛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科学的临床护理,其效果较为明显,可作为治疗的辅助手段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发性输尿管息肉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27例患者中7例开放手术行输尿管息肉切除,10例行内镜下息肉钬激光电灼,4例行输尿管下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4例行病变段输尿管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2例行患侧肾及输尿管切除。27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发现息肉复发和恶变,1例出现输尿管狭窄。结论原发性输尿管息肉为输尿管的良性病变,极少发生恶变,手术是治疗输尿管息肉主要且有效的手段,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