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是指现有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确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约占室速的1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有效靶点的标测方法及对射频消融成功的影响。方法:20例特发室速的病人,其中右室流出道特发室速(RVOT)12例,左室特发室速(ILVT)8例,对132例室容易诱发或同源室早较多的患者采用激动标测,而对7例室速不易诱发且室早较少者采用起搏或起搏+激动标测量。结果:20例室速病人首次消融成功19例(95%),复发2例。13例单纯激动标测消融均获成功,7例搏标测放电效果不佳,结合激动标测6例成功。结论:不论RVOT或ILVT,激动标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对室速不易诱发的病人,起搏标测可作为辅助的标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该文介绍5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LIVT)病人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经验。5例中女3例,男2例,平均年龄37.2岁(21.50岁)。5例均正规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空速发作,最终经射频消融治疗得到根治。成功率100%。表明射频消融治疗LIVT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可作为这类病人的首先治疗方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疗效并探讨其发作时体表心电图与消融成功靶点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男23例,女7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与射频消融术中电生理资料、术后24h及术后半月动态心电图、跟踪随访资料。结果29例患者射频消融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6.7%。该29例患者消融前后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术前室性早搏总数(20997±10786)次/24h,术后平均(921±546)次/24h,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3个月,2例复发并全部再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21例室性心动过速病灶位于左室中隔部,其中19例电轴位于第1象限(-75.83±19.36)°(-30°~-90°);9例室性心动过速病灶位于左室中隔靠心尖部,7例电轴位于第2象限(-102.6±5.93)°(-91°~-110°)。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手术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有助于初步判定室速起源灶的部位。  相似文献   

6.
7.
射频消融在室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明华  郭涛 《云南医药》2000,21(4):308-309
目的 评价心内导管起搏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室速(VT)的效果。方法 8例VT心内电生确诊VT后,根据VT发作时的12导联心电图分析判断VT的来源,然后插入消融导管起搏标测,起青时的12导联心电图至少有11导与VT自然发作图相同为消融靶点,进行消融。结果 全部消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随记3~12月无复发,结论 起搏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是根治室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又称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临床表现轻,预后良好,它虽是一种良性室性心动过速,但若发作时间过长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现将异搏定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小儿分支型室速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常发生于目前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多发生于中青年,根据起源部位和QRS波群形态,可分为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和左室间隔部的左室IVT(ILVT).射频消融术(RFCA)是通过导管电极定位并释放射频电流,阻断导致室速的关键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方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很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1].我科自1999年开展RFCA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共治疗特发性室速30例,我们针对手术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简称特发性室速,是指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根据QRS波形态可分为右束支阻滞形IVT(左心室IVT,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LVT)和左束支阻滞形IVT(右心室IVT,Idiopathic Righ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RVT)。特发性室速患者发病年龄较轻,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常发生于目前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多发生于中青年,根据起源部位和QRS波群形态,可分为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和左室间隔部的左室IVT(ILVT).射频消融术(RFCA)是通过导管电极定位并释放射频电流,阻断导致室速的关键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方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很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1].我科自1999年开展RFCA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共治疗特发性室速30例,我们针对手术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2](IVT)是指不并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也排除代谢或电解质异常以及长QT间期综合征的室性心动过速.Gallavardin[3]于1922年首次报道了无心脏病临床证据的患者存在频发的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IVT有了进一步的认识.IVT约占所有室速的10%左右.而IVT的分类方法较多,最常见的是根据起源部位分为起源于右心室的特发性右心室心动过速和起源于左心室的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目前国内部分医院尚未常规开展。本文介绍我们的一点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3-9月我科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速和室早共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  相似文献   

14.
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urrentablation,简称RFCA)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特别是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男12例,女18例。年龄(46±12)岁,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前者以起搏时与室早QRS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后者以早搏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结果30例患者中,特发室性心动过速(IVT)12例,右室IVT8例。其中6例成功靶点局电图较体表QRS波群提前(25.3±5.6)ms,左室IVT4例,3例起源于左室后间隔,成功靶点局部电图提前(29.1±6)ms。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4例,成功3例,顽固性室性早搏14例,消融均成功,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早数为(20416±1891)次/24h和(122±140)次/24h(n=19,P〈0.001)。所有患者无任何并发症,随防(72±10)个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症状消除率91%,复发率4.3%,随防期间亦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对IVT及顽固室性早搏具有很高成功率,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VT成功率稍微较低,射频消融对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王云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36-137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不明原因发生的心动过速,亦称原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史的年轻人,运动、情绪、气候变化、神经刺激等均可诱发。本文回归性分析了2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诊治情况,旨在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与内分泌的关系及射频消融术对此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良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发现的一种特殊型的室性心动过速,19941997年,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了3例,观介绍如下.l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15~29岁,均有反复性心悸、头晕病史,或伴有胸闷及上腹疼痛,再发后急诊入院.本组3例就诊时共同特点:血压正常,心悸发作时血压偏低.生长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呼吸稍急促,不发组,甲状腺不大,两肺(今已界不大,心率快(15~182次/分),律齐,无明显杂音,肝脾正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X线检查均正常.2治疗用异搏定sing加stwlo%葡萄糖ZOml静脉级推,l卜15min后心电图转为窦性心率,未见…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特发性右室室速射频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8例发作时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伴电轴下偏的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进行射频导管消融和随访,采用起搏标侧法,最佳起搏标测点(起搏时12导联心电图与自然发作室速的12导联心电图相同)为消融靶点。结果 78例中73例(93.5%)消融成功,消融靶点位于前,中和后间隔分别为33%、41%和26%。临床和电生理研究发现,特发性右室室速有两种类型,即室早室速型和单纯室速型;室早室速型43例,单纯室速型35例。随访0.5-7年,3例复发,除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外,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分析异搏定对单形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36例经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单形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应用异搏定 ,36例病人中起源于左室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人 15例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人 2 1例。结果 :异搏定终止单形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总有效率为 83.3% ;其中终止源于左室的室性心动过速有效率为 10 0 % ,终止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心动过速有效率为 71.4%。结论 :应用异搏定治疗单形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效果良好 ,尤其适用于起源于左室的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