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行性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益盖宁对骨质疏松并心瓣膜钙化老年人腰背痛改善及对骨吸收指标尿脱氧吡啶啉的抑制作用。方法  71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瓣膜钙化 ,X线有骨质疏松改变的老年人 ,予益盖宁 2 0U肌注 ,每周 1次 ,共 2 4周 ,并合用钙尔奇D。治疗前后测定尿脱氧吡啶啉。结果 治疗 4周后腰背疼痛明显缓解 ,治疗 8周后腰背疼痛消失或明显改善 ,止痛效果可持续至疗程结束 ,总有效率为 94 3%。治疗后尿脱氧吡啶啉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统计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益盖宁显著改善骨质疏松并心瓣膜钙化老年人腰背痛 ,能降低尿脱氧吡啶啉 ,提示对骨吸收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密骨片治疗老年性骨折疏松症7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霖  杜靖远 《中国骨伤》1996,9(1):48-48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肾脏肉瘤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肾脏肉瘤的诊断、治疗水平及改善预后。方法:对1992/2001收治的6例3种肾脏原发肉瘤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诊治进展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结果:6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平滑肌肉瘤3例,横纹肌肉瘤1例,恶性横纹肌样瘤2例。生存期3-27(平均15.8)月。结论:原发性肾脏肉瘤的恶性度高,轻易发生转移,预后差。早期诊断,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索中老年人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其骨密度值减少的百分率,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5~84岁的651例男性中老年人,采用BMD-400型骨密度仪测量前臂中远端1/3和超远端1/10部位的的BMD,按5岁为一年龄组计算骨量及其丢失的百分率。结果两部位的BMD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BMD累积丢失率1/10部位高于1/3部位。结论中老年人随年龄增长,骨密度下降率  相似文献   

6.
张宗明  陈孝平 《腹部外科》1993,6(3):124-125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迄今原因不明,一般病程较长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故不易确诊。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作者所遇1例报道如下,浅谈诊治近况。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回顾分析7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有阻塞性黄疸。5例免疫学方面检查均为阳性。手术证实6例及ERCP和PTC检查3例均发现胆管呈不同程度地变厚、变硬及狭窄。6例行胆道外引流术,并予以激素、中药、抗生素及保肝利胆等治疗,其效果较显著。结论:支持自身免疫的病因学说。诊断主要以手术探查为主要依据,ERCP,PTC及免疫学检查亦有助于诊断。主张早期手术治疗,长期的导管外引流应视为首选术式。皮质激素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腰背疼痛心理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蒋方田 《颈腰痛杂志》2002,23(2):116-118
目的 对腰背疼痛的心理因素进行了研究 ,为腰背疼痛的心理治病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 对心理治疗中的放松术和暗示催眠术治疗急性腰背疼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放松治疗和暗示催眠治疗对于减轻疼痛是有效的 ;将这两种方法与按摩结合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按摩治疗。结论 对腰背疼痛应有全面认识 ,将生物学方法和心理学方法结合治疗腰背疼痛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致腰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9月经椎弓根路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共67例86个椎体,男25例,女42例;年龄58~93岁,平均75.2岁。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渗漏、肺栓塞、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术后1d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37例术后1周内疼痛明显缓解,9例术后2周内疼痛缓解,1例疼痛缓解不明显。VAS评分术前(8.6±0.83)分、术后3d(2.2±1.1)分(P〈0.01)。有骨水泥外漏15例,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复查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无进一步丢失。2例PVP术后随访发现其他部位椎体骨折再次行PVP术。结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所致腰背疼痛的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显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性疾病致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例骨髓增生性疾病致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术前均无脾亢表现,3例术前有消化道出血病史,且均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血栓形成。全组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患者均出现PLT明显增高,2例经化疗后PLT下降至正常并稳定,2例死亡。结论骨髓增生性疾病所致门静脉高压症诊断困难,治疗十分棘手,可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但必须谨慎。术后应密切观察外周血血象,PLT〉1000×10^9/L应及时采取化疗。  相似文献   

11.
应用单光子骨密度法(SPA)测定了796例健康中老年人桡尺骨平均骨密度(BMD,g/cm2),测定部位选非优势侧桡尺骨中远1/3交界处,计算桡尺骨平均BMD,并与我室所测定的31~40岁健康成人骨峰值比较。结果表明,男女两性BMC、BMD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性各组BMD均高于女性各对应组,且下降速率较女性缓慢。与骨峰值BMD比,男性60岁以前下降0.300~1.114s;60岁以后下降逐渐增快,为1.629~2.257s;65岁以后BMD丢失18.9%,普遍存在骨质疏松。女性各组BMD50岁以前下降缓慢,为0.383~1.133s;50岁以后下降速率增快,为1.383~3.637s,比男性提早约10年;65岁以后骨丢失31.9%,多数为骨质疏松患者。SPA法检测桡尺骨骨矿含量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但是部分患者术后短期内仍残留轻度至中度疼痛。而这种残留的腰背痛可能与腰背筋膜损伤相关。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腰背痛缓解和腰背筋膜损伤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33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通过MR检查确定责任椎,并观察腰背筋膜损伤情况。术前术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VAS、ODI术前为9.11±0.76、73.93%±1.46%,术后为2.70±0.83、29.34%±2.69%;无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VAS、ODI术前为9.26±0.82、73.96%±1.38%,术后为1.23±0.87、22.27%±1.25%。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术后残留的疼痛较无腰背筋膜损伤组患者更为严重;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与腰背筋膜损伤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治疗组采用Union-2000型骨质疏松治疗系统联合钙尔奇D片,治疗共60 d,而对照组采用钙尔奇D片,连用60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骨密度、血骨钙素、尿羟脯氨酸和临床腰背痛评分,测定结果用SPSS软件,分别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①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L2-L4)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骨密度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腰背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临床腰背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③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骨钙素无统计学差别,治疗组治疗后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④对照组治疗前后尿羟脯氨酸浓度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尿羟脯氨酸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在缓解临床骨痛症状方面效果十分显著,并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形成速率,而对骨吸收速率无明显影响.但本研究观察脉冲电磁场中对骨密度无明显改善,这可能是与随访时间较短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32例(67个压缩性椎体)行经椎弓根路径PVP治疗。压缩椎骨注射骨水泥量为4~12ml。结果:全组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9个月。疼痛范围仅限于压缩椎体部位者15例,其中11例术后疼痛消失,4例疼痛缓解,有效率100%;压缩椎体部位同时伴非压缩椎体部位疼痛者17例,其中术后疼痛消失6例,减轻4例,无效7例,有效率58.8%。总有效率为78.1%。并发骨水泥外漏9例(椎旁漏5例、椎管内静脉丛漏3例、椎间盘内漏1例),但未出现不良后果。结论: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腰背疼痛尤其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57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告1971~1993年收治的57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其中IE期33例、ⅡE期7例、ⅢE期3例、Ⅳ期14例。本组术前确诊仅12例。误诊主要原因是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更重要的是其X线征象与胃癌或溃疡病酷似。本组手术切除率92.2%(47/51)。全组5年生存率62.7%,10年生存率47.6%。在IE期33例中,8例单一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59.2%;25例术后加用化疗和/或放疗,则术后5年生存率达90.3%。显然切除原发灶,联合术后化疗和/或放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74年至1998年收治的7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认为B超、CT扫描已成为定位诊断的主要手段,本组病例CT扫描确诊率达96%。治疗腺瘤以囊内切除为宜,增生需根据病理结果来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