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回盲部憩室炎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27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其中末段回肠憩室炎10例,盲肠憩室炎10例,升结肠憩室炎7例.根据憩室部位、大小及周围肠管是否受累选择手术方式,包括憩室单纯切除术、回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结果 全组患者均获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回盲部憩室炎与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常需术中探查方能确诊.术中应注意探查,避免遗漏病变,根据憩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王修中  汤海涛 《安徽医学》2014,(9):1255-1258
目的分析回盲部病变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回盲部病变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4年3月有完整资料的回盲部疾病的手术病例,统计入院后的B超、CT、X线钡剂灌肠造影及结肠镜等检查结果及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资料完整的回盲部病变患者55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48例,以右下腹及脐周为主,右下腹扪及包块16例,便血或脓血便9例,腰痛2例,腹泻4例,肠梗阻7例,肠套叠2例,肠穿孔2例。术前初诊胆囊结石1例,8例术前初诊急性阑尾炎,术中探查发现回盲部包块(其中回盲部癌2例,回盲部间质瘤1例,回盲部憩室伴脓肿1例,回盲部炎性肿块4例),阑尾炎手术后3例(回盲部癌1例,回盲部炎性肿块1例,回盲部肠管皮肤瘘1例)。结肠镜检查与B超、CT及X线钡剂灌肠造影等检查相比,对提高术前诊断价值更大。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配合结肠镜等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中发现右侧结肠病变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遇到的22例急性阑尾炎术中发现右侧结肠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肝区结肠癌、1例盲肠癌并盲肠升结肠套叠和4例盲、结肠炎症反应病人外,余均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确诊结肠癌6例,盲肠良性肿瘤1例,疑诊腹膜间皮瘤1例,余8例均为结肠炎症。行单纯阑尾切除4例,回盲部切除6例,回盲部、升结肠部分切除加大网膜大部切除1例,右半结肠切除11例。术后病理结果:1例盲肠炎性假瘤,3例盲肠癌,4例升结肠癌,1例肝区结肠癌,余均为盲、结肠炎症。切口感染2例,无肠瘘及死亡病例。结论急性阑尾炎术中发现右侧结肠病变时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协助明确诊断,进而指导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例1:男性,29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于1977年11月7日入院。急诊手术证实术前诊断。作毕氏Ⅱ式胃大部切除。结束手术前探查小肠时发现距回盲部约45cm 处回肠系膜对侧缘肠壁浆膜下有0.5×0.7cm大小灰色硬结节,表面有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作局部楔形切除。病理报告:回肠腺癌。术后6天因机械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5.
探讨回盲部憩室炎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3年~2008年收治的21例回盲部憩室炎的病历,以及根据具体病情所采取的手术方式.21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其中末端回肠憩室炎13例,盲肠憩室炎6例;升结肠憩室炎2例.根据憩室部位、大小及周围肠管是否受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憩室单纯切除术、回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回肠造瘘术等.结果 全组患者均获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回盲部憩室炎在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症状与体征,常在术中探查发现而确诊,应根据憩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回盲部(盲肠、回盲瓣、回肠末端)疾病并非少见,而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本文收集了1974年我院开展纤维结肠镜以来,发现的184例回盲部病变,和1958—1984年经手术或尸检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病变106例,总共290例,从临床和病理方面探讨,希望能对常见的一些疾病的鉴别有些补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改善治疗效果,减少误诊.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CD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18~ 85岁,平均(46.83±4.10)岁.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病理学、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误诊情况及治疗经过.结果 48例患者中小肠病变12例(25%)、回盲部病变26例(54.16%)、大肠病变10例(20.83%).48例CD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44例(91.66%)、腹泻22例(45.83%).并发腹部包块8例(16.66%),肠梗阻14例(29.16%).本组12例(25%)误诊.32例(66.7%)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其余16例因并发症选择手术治疗.结论 克罗恩病多好发于回盲部,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的重要依据,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疑有急性阑尾炎且经CT影像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35例。结果急性阑尾炎CT表现有:阑尾增粗29例,阑尾周围炎性改变25例,阑尾结石12例,盲肠末端肠壁增厚4例,回盲部团块7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阑尾炎,可为临床提供丰富的影像资料,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回盲部憩室炎的误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011年收治的13例以急性阑尾炎为主要表现,术中诊断为回盲部憩室炎患者的病历,及采取的治疗方法.1 3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中,末端回肠憩室炎5例,盲肠憩室炎7例,升结肠憩室炎1例.根据憩室部位例、大小及周围肠管是否受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憩室单纯切除术、回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回肠造瘘术等.结果:全组患者均获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回盲部憩室炎在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症状与体征,常在术中探查发现而确诊,应根据憩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回盲部炎性假瘤(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回盲部炎性假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回盲部炎性假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无1例确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1例,诊为炎性肿块,行右半结肠切除6例,右半结肠及部分乙状结肠切除1例。回盲部切除1例。结论:炎性假瘤症征无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结肠镜检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确诊行回盲部切除术;对不能除外盲肠癌者,则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本组46例,1例经气钡灌肠复位。45例手术治疗,其中小肠部分切除吻合18例,回盲部切除3例,右半结肠切除16例,肠粘连松解4例,复位后盲肠固定术4例。结果44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灌肠复位治愈,1例因回盲部术后坏死,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成人肠套叠以手术治疗为宜,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依据不同疾病类型采用相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阑尾手术扩大回盲部切除术的指征,为临床外科提供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2008年在不同情况下1期施行的阑尾疾病扩大性回盲部切除术共44例,对其术中情况、手术方法、病理类型、疗效进行分析,与同期手术治疗的78例复杂性阑尾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44例1期施行的回盲部切除术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81%。而对照组因肠梗阻、腹腔残余脓肿、肠瘘、回盲部或阑尾肿块而行2次手术者达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明显高于回盲部切除术组(P〈0.01)。结论:阑尾疾病合并小肠梗阻、盲肠壁裂口、阑尾或回盲部性质不明肿块等是施行回盲部切除术的主要指征,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剂量稀钡灌肠对回盲部结构及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大剂量稀钡灌肠造影病例都有完整临床资料,或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经临床保守治疗随访证实,所有病例均在结肠造影前5~10d进行过大剂量稀钡钡餐造影,并选择回盲部充盈像及加压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大剂量稀钡灌肠造影对于回盲部结构及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大剂量钡餐造影,且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应把大剂量稀钡灌肠造影作为检查回盲部病变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好发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表浅部位,肠系膜处淋巴结发生该病变非常少见。回盲部肠系膜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在临床表现上和急性阑尾炎极为相似,多数被误诊而行手术治疗。现就我院1986年以来诊治的15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为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小肠和回盲部FD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小肠及回盲部FDC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女性,61岁,因下腹隐痛9 d、发现盆腔肿物5 d入院。子宫及附件彩超,盆腔偏右侧低回声包块,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腹部增强CT检查,右下腹部-盆腔新生物伴周围种植转移,淋巴结增大。子宫及附件增强MRI,右侧下腹部-盆腔肿块、回盲区结节,考虑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肠及回盲部FDCS。患者术后未接受放、化疗,好转出院。结论:FDCS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恶性肿瘤,无特异的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FDCS患者术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6例阑尾炎患者,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时的处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均发现回盲部肿块,3例为炎性肿块,2例为结肠癌二次行根治术(术中均未送快速病理诊断,其中1例因阑尾穿孔行回盲部肠管部分切除术),1例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结论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优先快速病理诊断以明确临床诊断,如为恶性需早期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如为炎性则根据术中情况及粘连程度行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回盲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6年3月该院134例回盲部病变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肠镜及病理检查和诊断等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归纳其临床特征.结果 共收集回盲部病变134例,其中回盲部癌36例(26.87%),炎症性肠病30例(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22.39%),肠结核26例(19.40%).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腹泻、便血等.肠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肿胀、红斑、糜烂、溃疡及肿块样新生物.良性疾病(除回盲部癌及淋巴瘤以外病例)以溃疡形成伴局部黏膜充血、肿胀为主,回盲部癌则以回盲部新生物多见.影像学检查以腹部CT为主,共93例(69.40%)行该检查.手术治疗49例,术前诊断错误7例,误诊率14.28%.结论 回盲部病变总体以良性疾病为主,诊疗过程复杂,确诊困难,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部分回盲部肿瘤与阑尾炎临床症状易相互混淆,对其误诊、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回盲部肿瘤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1997年~2008年共2643例因急性阑尾炎住院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回盲部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7例、阑尾脓肿3例、阑尾炎伴穿孔1例.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回盲部肿瘤的认识,术前全面分析,术中仔细探查,争取确诊,减少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认识总结小肠克罗恩病(Crohn desease,CD)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CT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CD的资料,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分析病灶MSCT的影像特征,观察病灶的部位、范围,肠管的改变,肠管周围血管的改变,周围淋巴结有无增大,有无肠管周围脓肿或蜂窝织炎等。结果 2例(16.67%)病灶位于回肠(不包括回肠末端及回盲部),10例(83.33%)病灶位于回肠(包括回肠末端及回盲部),2例(16.67%)病灶位于回盲部、升结肠。所有12例CD均表现为肠管增厚、肠腔狭窄,增强扫描肠壁呈明显层样或整体强化,肠管轴位像见"靶"征,系膜血管增多、粗大。8例(66.67%)见"梳样"征。4例(33.33%)见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边缘清楚。未见肠周围脓肿或蜂窝织炎形成。结论 CD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MS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病灶及病灶周围的病变,对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在回盲部急腹症病变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回盲部急腹症病变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有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检查,依据手术证实结果分析多层螺旋CT对各类病症的检出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中,阑尾炎检出率(71.74%)、肠套叠检出率(21.74%)、憩室炎检出率(6.52%)以及阑尾类癌检出率(0.00%)同手术病理比较,P0.05。结论为回盲部急腹症病变患者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将病症明确,应用于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