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免疫缺陷性疾病是由免疫活细胞在发生、分化、代谢、基因功能等方面异常而引起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应答功能不全的病症。目前国内外文献已报道的有30多种原发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本文是在单疱病免疫防治工作中发现的。我们从1972年以来对单疱病的病原学,免疫学以及免疫临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单疱病进行了抗疱疹免疫球  相似文献   

2.
膦乙酸(PAA)是一种较强的抗单疱病毒的非抗代谢性化合物,能特异性地抑制单疱病毒诱导的去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而对正常宿主的DNA相对不抑制。本组60例单疱性角膜炎大多曾在其他医院使用过碘苷、环胞苷、吗啉胍等治疗,而无明显效  相似文献   

3.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角膜疾病,病情顽固,易于复发,严重病例常因角膜瘢痕而影响视力。我们足量使用三氮唑核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发病率、复发率、致盲率很高的病毒感染性眼病。目前尚缺乏有明显疗效的药物,尤其是深基质层病变。为了探讨该病的有疗效治疗方法,笔者对206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治疗观察,现将治疗的初步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摸炎(以下称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而致盲率较高的传染性眼病。眼科工作者作了广泛研究,自kaufman(1962)倡用疱疹净(IDU)(1.6)以来,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不断被发现。然而,药物方面,多为抗代谢药,大都有一些付作用(11)。1972年国外首先有人用合成DNA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在此启示下,1977年9月以来,作者用RNA降解产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92眼,  相似文献   

6.
杜微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48-1348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HSK的特点是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角膜炎症反复发作,角膜溶解或瘢痕化,最终导致失明。HSK的发病是单疱病毒感染及机体的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1]。人群中感染单疱病毒的比例非常大。据国外资料,到5岁时60%的儿童已感染单疱病毒并完成潜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聚肌胞联合无环乌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对30例32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给予聚肌胞联合无环鸟苷治疗。结果 好转两眼.治愈30眼占93.75%,治疗时间最短5天最长36天。结论 聚肌胞联合无环岛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由于易复发,对视力影响大,成为临床治疗较棘手的问题。我们于1998年3月—2001年12月,应用中药联合复方无环鸟苷治疗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角膜炎疾病,病源体为单疱病毒(HSV).与祖国医学的银星独见,聚星障、聚开障、抱轮红赤、花翳白陷、凝脂翳、黄液上冲症状相似。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疗效欠佳,对视力威胁较大。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45例174眼,取得较为滿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全身和局部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红 《临床医学》2002,22(11):27-27
由于抗生素的应用 ,细菌性角膜炎的控制已得到改善。目前 ,眼科常见的角膜炎多是病毒性 ,特别是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不仅难治 ,且易复发 ,对视力造成危害。对于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一般应用阿昔洛韦 (AcyelovyACV)眼药水治疗有效。对于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我们应用阿昔洛韦局部和全身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9月~ 2 0 0 1年 10月对 4 2例 4 2眼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男 2 2例 ,女 2 0例 ,右眼 2 4例 ,左眼 18例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18岁 ,自发病至我部就诊时间 1~ 2个月 ,病程由 4 0天…  相似文献   

11.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疾[1].该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一般药物治疗均较困难[2].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疱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4月~2001年6月我们对61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爱琴  李爱军 《现代康复》1999,3(11):1359-1359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简称单疱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居角膜病致盲首位。由于单纯疱疹病毒对角膜上皮细胞亲和力较强.一旦感染后,可以长期潜伏于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以反复致病。所以,单疱性角膜毙的复发率非常高.临床治疗中也很棘手。患在康复过程中容易失去耐心.造成更为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此病易复发,病程迁延,治疗缺乏特效药物,治愈后多遗留角膜翳膜而影响视力,严重者可失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于2000年8月-2003年12月对我院门诊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3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的临床观察空军大连医院(116000)孙沛,李雪梅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之一。本病病程迁延,容易复发,治疗方法甚多。抗病毒药品,治疗方法虽多,但对本病疗效都不理想。鉴于此,自1970年以来,我院眼科医生提出使用紫丁香叶...  相似文献   

16.
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以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大疱为特点,常发生于老年人。为了解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检测特征及治疗情况,对我院所收治的36例BP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1%阿昔洛韦眼液滴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α-2b重组干扰素结膜下注射。结果:治疗组在治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91.94%,对照组有效率81.87%;治疗组复发率3.50%,对照组复发率8.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蓝色橡皮大疱痣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由Bean于1958年提出,又称Bean综合征,是第9号染色体短臂点突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病,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和皮肤血管发育异常组成的罕见综合征[1-3].2013年5月,我们收治1例蓝色橡皮大疱痣综合征患者,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简称单疱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居角膜病致盲首位[1]。由于单纯疱疹病毒对角膜上皮细胞亲和力较强,一旦感染后,可以长期潜伏于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以反复致病。所以,单疱性角膜炎的复发率非常高,临床治疗中也很棘手。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容易失去耐心,造成更为不良的后果。我们在1990年以前多采用传统治疗(清创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前两种方法,取得一定疗效。但反复发作者占50%以上,治愈率不满意。我们在近几年中借鉴其他学者的经验加以改进,利用皮下注射麻疹疫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性角膜炎34例的疗效桃源纺织印染厂职工医院龚惠明,刘英,潘子山1984年以来我们用丙种球蛋白球结膜下注射加服中药及患限局部用药,治疗单疱性角膜炎34例48眼,收到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48眼,其中男19例27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