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2组,即联合治疗组(伊班膦酸钠+化疗)和化疗组,伊班膦酸钠4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至少2h以上,每4周重复1次,化疗每3-4周重复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止痛、活动能力的改善及骨转移病灶的有效率分别为82.5%、62.5%、45%,均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疗效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95-97+101
目的 探讨常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及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 年5 月~2018 年12 月本院就诊的122 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伊班膦酸钠组、唑来膦酸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观察比较三组骨转移灶清退有效率、身体状况改善情况、止痛效果、无骨骼相关事件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伊班膦酸钠组的骨转移灶清退有效率、身体状况改善率和疼痛缓解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无骨骼相关事件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班膦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常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及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就诊的12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伊班膦酸钠组、唑来膦酸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观察比较三组骨转移灶清退有效率、身体状况改善情况、止痛效果、无骨骼相关事件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伊班膦酸钠组的骨转移灶清退有效率、身体状况改善率和疼痛缓解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无骨骼相关事件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班膦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艾本)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5年4月间,将74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①单纯化疗组:按相应化疗方案处理;②联合治疗组:联合使用化疗及伊班膦酸钠治疗。结果止痛效果评价.单纯化疗组有效率48.6%(18/37),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6.5%(32/37).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骨转移灶疗效评价,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29.7%(11/37).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35.1%(13/37),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在24个月研究期间至少发生1次骨相关事件的患者比例为43%(16/37).而单纯化疗组为57%(21/37),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一股状况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及单纯化疗组的Karnofsky评分平均值分别增加18.4分和9.9分。不良反应主要为短暂低热和恶心。结论伊班膦酸钠作用强、毒性低,是临床上治疗骨转移癌、控制骨痛、减少骨相关事件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的止痛效果和对高血钙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将4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用NP方案化疗:长春瑞宾25 mg/m2,第1、8天;顺铂20 mg/m2,第1~5天.21 d为1个周期,共3~4个周期.治疗组化疗间期给予伊班膦酸钠4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3~4 h,每4周1次,共3次.对照组不给予伊班膦酸钠治疗.结果 治疗组止痛有效率85.7%,对照组止痛有效率38.1%,两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高血钙的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组33.3%(7/21)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38 ℃),其他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 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好,伊班膦酸钠不良反应轻,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6.
郝冬梅 《中外医疗》2011,30(22):126-126
目的选择理想的治疗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治疗组接受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2组化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率79.2%,对照组疼痛缓解率5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纯放疗与放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疗效。方法分析66例骨转移瘤疼痛患者治疗效果,A组为放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33例),B组为单纯放疗(3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毒性反应结果。结果 A、B组止痛有效率(显效+有效)分别为93.94%和69.70%,局部病灶改善率(CR+PR)分别为72.73%和4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发热、恶心和肌痛,多为轻至中度。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唑来膦酸和伊班膦酸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7例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分别接受唑来膦酸和伊班膦酸钠治疗。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生存时间及总生存率差异,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用x。检验。结果①止痛总有效率唑来膦酸组和伊班膦酸钠组分别为88.9%(24/27)和85%(17/20)(P=0.467)。②1、2、3年无SRE生存率唑来膦酸组分别为88.7%、44.4%、24.2%,伊班膦酸钠组分别为94.7%、40.5%、5.8%(P=0.744)。(觐、3、4年总生存率唑来膦酸组分别为70.4%、40.7%、23.1%,伊班膦酸钠组分别为85%、46.7%、17.5%(P=0.994)。①②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1、2、3年无SRE生存率首发表现单纯骨转移组为92%、50.8%、23.8%,首发合并局部复发及其他脏器转移组为85.4%、21.4%、5.3%(P=0.012)。⑤2、3年总生存率首发单纯骨转移组95.8%、74.2%,首发合并局部复发及其他脏器转移组为56.5%、10.1%(P〈0.001)。④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2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唑来膦酸在延迟乳腺癌骨转移SRE发生及总生存方面不优于伊班膦酸钠,首发合并其他脏器转移患者预后不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控制方面2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配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患者每4周应用伊班膦酸钠4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4h以上,每位患者应用4~6次,同时联合放疗200eGy/次,每周5次,DT3000~5000eGy:对照组51例单纯应用放疗。结果治疗组骨痛缓解率为88.9%,对照组为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骨转移灶总有效率为68.9%,对照组为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改善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取得满意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多学科综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疗效。方法:216例骨转移病人分为四组:a组:化疗加放疗;b组:化疗加帕米膦酸钠;c组;放疗加帕米膦酸钠;d组:化疗加放疗加帕米膦酸钠。结果:d组有效率90.9%;a组,c组及b组疗效相近(72.1%-74.2%);216例总有效率80.1%,结论:化、放疗结合并静滴帕米膦酸钠(骨溶解抑制剂)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骨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35例各类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应用伊班膦酸钠2 mg静脉滴注,2~4周1次,其中25例配合化、放疗治疗。结果: 骨痛控制有效率85%(30/35),其中以乳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配合化、放疗者较单独用药者更佳;治疗后77%(27/35)的患者活动功能有改善。3例获影像学完全缓解。结论: 伊班膦酸钠能有效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骨痛及改善活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放射治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6例骨转移性痛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放射治疗+伊班膦酸钠28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28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的程度及药物副作用。治疗组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生理盐水500ml加伊班膦酸钠注射液4mg,静脉滴注4h以上,每月1次,每例患者应用4~6次,同时配合放疗,DT30Gy。照射方法为每次3Gy为每日1次,共计10次,总量30Gy,共2周。对照组仅单纯放疗,照射方法及剂量同治疗组。结果:28例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应用放射治疗+伊班膦酸钠治疗,总有效率达92.80%,单纯放射治疗组28例,总有效率为71.4%。结论:放射治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较单纯放射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帕米磷酸二钠 (博宁 )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81例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为博宁联合化疗组 ,B组为单纯博宁组。结果 A、B两组治疗骨病灶的有效率 (PR CR)分别为4 1 5 %和 32 5 %。A、B两组治疗疼痛的有效率分别为 80 5 %和 72 5 % ,经统计学分析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博宁可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肺癌骨转移 ,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伊班磷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伊班磷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1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患者,采用随机、阳性对照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组A,n=8)用伊班磷酸钠4 mg,阳性对照组(组B,n=10)用帕米磷酸二钠90 mg,均单次iv滴注,观察21 d评价止痛效果.结果:18例入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组A患者,有效率4/8;组B患者,有效率3/10.组A 4例有效患者,3~6(平均4.5)d起效,观察期间均无复发;组B 3例有效患者,6~9(平均7.5)d起效,2例于治疗后11~14(平均12.5)d复发.不良反应组B为发热,组A主要是恶心呕吐、骨肌肉疼痛、水肿和手足麻木等,但发生率较低,程度均轻.结论:伊班磷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31例肿瘤骨转移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治疗组31例骨转移疼痛患者每次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4mg加入生理盐水溶液100ml静脉滴注不少于15min,同时联合化疗;对照组29例骨转移疼痛患者单用化疗。3~4周为1周期;连续用药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的有效率为70.97%,对照组为44.83%,两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化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晚期肿瘤的转移性骨痛明显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唑来膦酸针与伊班膦酸钠针治疗骨肿瘤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2月—2015年4月该院接收的62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针治疗,观察组采用伊班膦酸钠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32.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伊班膦酸钠针治疗骨肿瘤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唑来膦酸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3种常用双膦酸类药物治疗转移癌性骨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1例患者入选参与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A组(20例)用氯屈膦酸钠150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4h;B组(20例)用帕米膦酸钠9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4h;C组(11例)用唑来膦酸4mg加生理盐水50ml静脉滴注15min,单次为1疗程,5周后重复给药,连续2疗程后观察用药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1例人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A组骨痛治疗2疗程的总有效率为55%(11/20),B组总有效率为65.0%(13/20),C组总有效率为81.8%有效(9/11);经统计学处理,C组与A组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1疗程缓解率分别为33.3%、40%和6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C组之间、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唑来膦酸对癌性骨转移性疼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它比传统使用同类治疗药物具有使用更方便,疗效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48例,唑来膦酸4 mg,每3周1次,化疗每3周为一周期。对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6周的有效指标———疼痛评分(NRS)、缓解率、止痛药使用剂量、行为状态评分(KPS)、骨转移灶效果、血清钙浓度、碱性磷酸酶(AKP)进行比较,并分析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1周后疼痛缓解率为75.61%6,周后为82.93%。治疗后1、6周NR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KPS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6周血清钙和AK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期间出现Ⅰ度或Ⅱ度血液学毒性,2例患者出现新转移灶,无骨相关事件发生。结论唑来膦酸对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迅速降低血钙,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给药方便,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