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腮腺少见疾病CT及MR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0例腮腺少见疾病的CT和MR资料,包括腮腺肌上皮瘤2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良性淋巴上皮病2例;脂肪瘤2例;双侧对称性脂肪瘤病1例;腮裂囊肿2例、潴留囊肿1例;腮腺结核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血管内皮瘤1例;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转移瘤5例;淋巴瘤6例。结果:腮腺少见病变CT和MR表现为腮腺区肿块影或腮腺区肿大,肿块位于腮腺内或腮腺旁,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囊性、囊实性或弥漫性。腮腺脂肪瘤与腮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可见脂肪成分;腮裂囊肿与潴留囊肿呈囊性无强化肿块;婴儿血管内皮瘤呈多灶性,病灶强化与血管强化一致;弥漫性血管瘤沿腮腺颌面间隙蔓延,可见血管流空;良性淋巴上皮病呈弥漫性肿大伴多发囊性和实性肿块,或表现为单发肿块;腮腺结核肿块呈花环状强化;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表现为腮腺弥漫性肿大并肿块,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瘤CT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清楚肿块,肿块大而无坏死或仅有少量坏死,多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瘤可见原发肿瘤表现。结论:部分腮腺少见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根据CT和MR表现,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2.
B超诊断面颈部淋巴结性肿块147例分析苗晓敏,陈丽华,张越我院应用B型超声诊断面颈部肿块577例中:甲状腺279例,淋巴性147例,其它如血管瘤、脂肪瘤、腮腺瘤、颏下囊肿等151例。淋巴结肿大占颈部肿块的25%,其中淋巴结炎83例,淋巴肿瘤36例,淋...  相似文献   

3.
口腔淋巴管畸形是淋巴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常见于儿童与青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发生于舌部者常呈巨舌症,引起颌骨畸形、开颌、反颌、牙移位、咬合紊乱。致舌体活动受限,严重者说话、进食及吞咽均发生困难。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我科于2016年3月收治1例口底舌淋巴管瘤患儿,经积极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患儿舌体回纳口腔,功能恢复正常,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性,27岁。因右锁骨上窝肿物4月余入院。患者于2018年1月无意间发现右锁骨上窝肿块,未予重视。2018年5月14日就诊于外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30.7×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3.02×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75.11%。遂行右锁骨上窝包块活检,病理诊断:"考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2018年5月22日来我院复查,6月28日开始口服强的松10 mg 3/日治疗,嗜酸细胞逐渐降至正常后出院。近1周患者自觉右侧锁骨上肿块增大,为进一步诊治再次入院。CT检查示(1)右锁骨远端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影,大小4.2 cm×4.1 cm,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2)双侧颈部血管间隙、颌下及颏下多发淋巴结转移瘤。于2018年8月22日全麻下行颈部皮下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韩荣红 《天津护理》2006,14(6):327-327,332
脉管瘤(vascular tumor)亦称管型瘤,是来源于血管、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多在儿童期或出生后不久即形成。血管瘤、淋巴管瘤常好发于面颈部皮肤、舌、唇、颊、口底等部位,其中血管瘤多发生在颌面部,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1]。微波热凝技术具有损伤小,疗效显著的特点,避免了因手术  相似文献   

6.
面颈部肿块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85年以来,应用二维实时超声仪检查与诊断面颈部肿块17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7例均为口腔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10~72岁。临床诊断为囊肿5例,疑为囊肿2例,血管瘤3例;左腮腺混合瘤1例,右腮腺腺淋巴瘤1例,颈部脂肪瘤1例;炎性病变或肉芽肿4例。  相似文献   

7.
CT诊断颈外侧部与纵隔部无强化海绵状血管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25岁.因"右颈部包块5年,气憋胸闷3个月"主诉入院.过去史无特殊.查体:右颈部及锁骨上窝可见一鸡蛋大小的包块,无压痛,无搏动.CT增强扫描:右颈部巨大囊实性占位,上至甲状软骨层面,下达气管隆突下方层面,横断面大小约为8.2 cm×5.6 cm,CT值为6.1~47.5 Hu,气管被挤压左移,增强后动脉期(图1)和静脉期(图2)肿块内可见增强血管影,肿块本身不增强.考虑:不典型血管瘤?淋巴管瘤?手术病理诊断:颈胸部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8.
淋巴结炎性假瘤是一种良性淋巴结病 ,由于少见 ,许多医师对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缺乏了解 ,容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本文结合文献复习 ,报告 1例淋巴结炎性假瘤误诊误治的经过 ,望引起同道注意。1 病例资料女 ,36岁。因双侧颈部肿块 4年、右腋窝肿块 1年、月经过多 1个月就诊。 4年前发现双侧颈部数个黄豆大小的结节 ,缓慢增大 ,有压痛 ,与周围无粘连 ,皮肤表面无破溃 ,不伴发热、盗汗及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近 2年曾在多家医院诊治 ,先后 5次行颈部肿块活检 ,均报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或可疑淋巴瘤 ,未予特殊治疗。 1年前右腋…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常易误诊为颈部淋巴腺结核、炎症或其它.现就我们遇到的3例,误诊分析如下.病例介绍例1:李某某,女,24岁。于1979年7月无意间发现右颌下有一如蚕豆大小、质硬、活动度差的无痛性肿块.体温正常,偶有夜间盗汗。经外院检查,诊断为颈部淋巴腺结核,给予抗痨治疗月余无好转,而来我院门诊。鼻咽部检查,见中鼻甲下方  相似文献   

10.
正患儿男性,8岁。因左颌下肿块5年,并逐渐增大1个月入院。患儿5年前因感冒发热发现左颌下肿大,于当地诊所治疗(具体用药不祥),未见任何好转后去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B超检查示左颌下腺区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考虑为颌下腺肿大。继续输液治疗无好转。转至江苏省肿瘤医院行颌下肿物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见淋巴细胞。近1个月肿块缓慢增大,来我院就诊。检体:双侧颌面部对称无畸形,左侧颌下区可触及一大小约5 cm×3 cm肿块,活动度不大,界限清楚,无粘连,无明显触压痛,口内挤压可见左颌下腺导管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激光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静脉畸形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02月~2021年102月在我院治疗的6464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静脉畸形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采用激光治疗。将2021年113月~2022年113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静脉畸形患儿作为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家属满意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64例患儿中,有36例治愈,20例显效,8例好转,瘤体明显缩小,但还需要继续治疗。激光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静脉畸形后有一定的不适,主要为肿胀反应,64例患儿中,有25例瘤体表面出现点状出血性坏死,39例激光照射治疗后,1-2d内,瘤体有局部小水泡,对瘤体表面涂抹红霉素软膏治疗后,3-5d水泡逐步好转;发热患者共14例,经干预,体温均在3d内恢复正常;有8例出现胃肠道不适,如食欲不振、恶心等,2例呕吐,未进行药物干预,2d后恢复正常,1例患儿为大面积血管瘤,术后护理不当,抓挠,导致皮肤溃烂出血,经换药后,有瘢痕遗留。结论:在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静脉畸形患儿的治疗中,采用激光治疗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促进症状消失,减轻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TACE(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颈部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17例颈部巨大血管瘤患儿,所有患儿接受了TACE治疗,且在手术后第一天开始口服普萘洛尔。门诊及影像学随访2月到1年,血管瘤体积的减小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定义为有效。结果:15名患儿经历1次TACE治疗,2名合并KMP(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患儿术后第2月进行第二次TACE治疗。12名患儿血管瘤完全吸收,3名患儿血管瘤体积减小大于50%,2名患儿血管瘤体积减小小于50%。结论:TACE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颈部巨大血管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水囊瘤是由于淋巴系统畸形,部分淋巴组织从原始胚胎的淋巴囊或淋巴组织分离脱落,无限制生长而成的。多见于颈部,其它部位也有发生,但较少见。水囊瘤常与静脉相通或围绕动、静脉及神经存在。在治疗中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面颈部钙化上皮瘤的认识,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对54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54例患者误诊50例,误诊皮脂腺囊肿18例,误诊腮腺囊肿3例,误诊皮脂腺瘤2例,误诊混合瘤、血管瘤、淋巴结各1例,还有24例诊断为肿块。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较为罕见,缺乏对其认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对面颈部无痛性、单发性皮下肿块或者结节缓慢性生长,肿块或者结节质地坚硬者应考虑为钙化上皮瘤,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介绍 患儿,男,7岁,因“发热伴右颈部疼痛5d”于2003年6月26日入四川大学华西二院。现病史:患儿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5℃,伴右颈部肿痛,局部皮肤红肿,不伴头部活动受限,无皮疹。于当地医院就诊,予抗炎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1d前到本院门诊,诊为右颈部淋巴结炎,右颈部蜂窝组织炎,于四川大学口腔医院行右颌下脓肿切开引流术,切开后有较多血液,少许白色液体,未做培养,但已取病检。术后予头孢曲松、奈替米星抗感染,仍高热,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明显,颈部活动受限,遂入院。  相似文献   

16.
平阳霉素对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 ,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 ,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或血管细胞。中医认为与胎热、血热有关 ,由于心、肝两脏功能失调所引起。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占全身血管瘤的 60 %[1 ] 。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面颈部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根据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结构特征 ,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三种 ,其中以毛细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常见。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给血管瘤手术治疗带来严重的困难 ,易导致面部畸形 ,给患者造成终身的精神伤害。为此我科自 1996~ 2 0 0 1年对 96例海…  相似文献   

17.
双异位甲状腺并多发囊腺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44岁,右颈部包块进行性长大20年余,气紧、吞咽梗阻5年余入院.查体:右颈部见一融合性包块,质硬、界清、无压痛,气管受压向左移位,甲状腺肿大,质中.CT示:右颈部多个大小不等肿块,边界较清,密度不均,内见大小不等囊变区,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并见粗大引流血管回流入颈内静脉,甲状腺右叶结构不清(图1).延迟2 min肿块强化消退,内见多发斑点及弧形高密度钙化(图2),考虑为血管瘤可能性大.DSA:右颈部见增多、粗细较规则的网状血管,呈多个大小不等团状分布,静脉回流无明显提前;甲状腺右叶明显增大,将气管向左推挤,考虑为右颈部多发血管瘤.需除外富血供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3岁,左面颊、左颌下无痛性肿块2年余,胸闷气喘伴右下肢肿胀1个月余于2004年2月入院。患者2001年12月起无明显诱因于左面颊部出现肿块.继之左颌下也出现肿块,大小约3.0cm,无任何局部及全身不适,曾在当地医院行肿块切除术,标本送华西医大行病理学检雀结果:(左颊部肿块)横纹  相似文献   

19.
1病历资料 患儿,女,9个月,1999年12月 24日急诊入院。患儿自出生后即发现左颈上部有一鸭蛋大小肿块,质地柔软,无明显疼痛症状,生长速度缓慢,7d前,无明显原因迅速增大,肿块波及整个左颈部,急诊来院。左颈部见 10~ 12cm大肿块,无搏动感,质地中等偏软,整个气管严重右偏。入院后即在全麻插管下行左颈部肿块切除术。护理体会:术后经过 10d精心治疗、护理,克服了感染、大量输血后病理生理变化、电解质紊乱等痊愈出院。 (1)呼吸道护理:巨大的颈部肿瘤可压迫气管造成气管软化,气管插管麻醉损伤可引起喉头水肿,再加上小儿鼻腔、咽…  相似文献   

20.
病例女性,20岁,以右侧颈部肿块2年伴声音嘶哑3天入院。查体:右颈部们及不规则囊性肿块,约15cm×15cm×20cm大小,边缘清楚,无压痛,活动度差,其前缘至气管前遮盖双侧甲状腺,胸廓无畸形,右肺呼吸音较左侧低。X线检查:见右肺中上野密度普遍增高,下界尚清晰,纵隔无明显移位,侧位相当于右肺中、上叶,呈分叶状。提示:右胸腔占位性病变。B超检查:于右颈部见一约10cm×11cm×13cm的液性胸廓上口顶入颈部,囊肿与上腔静肺、奇静脉、右肺上静脉、整个食道前壁及右支气管前壁广泛粘连。病理诊断:纵隔囊状淋巴管瘤。讨论纵隔囊状淋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