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损毁程度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功能变化,探讨^125I-甲基3β-(4-碘苯基)托烷-2β-羧酸盐(β-CIT)DAT显像的价值。方法 根据注射MPP天数不同,分为1,3,5和7d模型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125I- β-GIT 148 kBq 2h后行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组化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观察黑质和纹状体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PTP损毁的各组PD小鼠模型的纹状体/皮层放射性比值分别降低20%,42%,45%和52%;纹状体DA含量降低47%,75%,95%几95%;免疫组化TH染色可见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随MPTP损毁程度的加重而进一步减少。结论 不同损毁程度的PD小鼠模型DAT功能变化与生化和病理改变相一致,β-CIT DAT功能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损毁程度帕金森病 (PD)小鼠模型的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功能变化 ,探讨12 5I 甲基 3β (4 碘苯基 )托烷 2 β 羧酸盐 (β CIT)DAT显像的价值。 方法 根据注射MPTP天数不同 ,分为 1,3,5和 7d模型组和对照组 ,静脉注射12 5I β CIT 148kBq 2h后行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 (HPLC 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 (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 (TH)染色观察黑质和纹状体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MPTP损毁的各组PD小鼠模型的纹状体 /皮层放射性比值分别降低 2 0 % ,42 % ,45 %和 5 2 % ;纹状体DA含量分别降低 47% ,75 % ,95 %和 95 % ;免疫组化TH染色可见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随MPTP损毁程度的加重而进一步减少。结论 不同损毁程度的PD小鼠模型DAT功能变化与生化和病理改变相一致 ,β CITDAT功能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D)是全球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与患者年龄、激素水平、生活习惯及基因遗传等相关因素密切相关, 且与大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差异有关。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在PD的早期发现、预后评估、术前分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11C-β-CFT)是一种多巴胺转运蛋白正电子显像剂, 与多巴胺转运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 同时受患者治疗药物因素的干扰较小, 是一种良好的临床诊断类的显像剂。目前, 11C-β-CFT已应用于人类神经病学方面疾病的研究, 如精神分裂症、PD等, 11C-β-CFT PET显像可以评价疾病病理、生理过程, 便于临床诊断及监测疾病治疗效果等。笔者就近年来11C-β-CFT PET显像在PD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在线自动化制备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1C-β-CFT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适于在线自动化制备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β-CFT)的方法.方法将11C-碘代甲烷转换成11C-三氟甲基磺酰甲烷(Triflate-甲烷),与前体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去甲基托烷(nor-β-CFT)反应,在线转移到反相C-18柱上纯化,最后将11C-β-CFT洗脱于收集瓶.正常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处死,测定其生物分布.2例帕金森病(PID)患者分别用11C-β-CFT和多巴胺D2受体显像剂11C-雷氯必利(Raclopride)显像.结果在线自动化制备的11C-β-CFT放化纯>98%,比活度>2TBq/mmol,校正合成效率为(92.4±3.1)%,从11C-碘代甲烷到11C-β-CFT的合成时间为4 min.放射性在正常大鼠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肾和脑;颅内纹状体摄取放射性最高,与小脑的比值在5、15、30min分别为2.15、4.18和3.15.2例PD患者显像结果表明,11C-β-CFT对PD的诊断比11C-Raclopride灵敏.结论在线自动化制备11C-β-CFI效率高,速度快,放化纯高.初步显像结果表明,其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8)F-FP-βCIT[~(18)F-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并进行猫PET脑显像。材料和方法:~(18)F-FP-βCIT的制备应用一步法:用K_(222)催化发生亲核氟化反应,得到~(18)F-FP-βCIT。PET显像仪器为Siemens ECAT HR~+ PET仪,3只健康正常猫进行~(18)F-FP-βCIT PET脑动态显像,观察纹状体体区放射性计数随时间的变化,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8)F-FP-βCIT总放化合成时间为60~90min,时间校正后放化产率为2%~10%,放化纯度平均为96.3%,tR=3.38±0.20min。PET显像示早期(15min内)猫脑皮质及纹状体可见显影,随显像时间延长,脑皮质放射性减退,而纹状体显影更为清晰,30min纹状体/小脑比值达2.59±0.16,60min、90min及120min时此比值分别为2.73±0.23、2.52±0.13、2.08±0.11。结论:~(18)F-FP-βCIT是一种理想的PET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可利用PET进行猫的脑受体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ET在体显示移植于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脑内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分化结果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RPE细胞移植于治疗组PD模型大鼠(12只,其中1只用于组织化学染色)纹状体内,对照组(11只)移植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移植前后分别进行11C-雷氯必利(raclopride)、"C-N-甲基-213-甲基酯-3B-(4-F-苯基)托烷(a-CFT)PET显像,并用感兴趣区(ROI)法分析2组移植前后显像变化.移植后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及分析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移植前PET显像示大鼠模型损伤侧纹状体11C-raclopride摄取增高,而11C-B-CFF摄取下降.移植RPE细胞后,治疗组大鼠损伤侧纹状体11C-raclopride摄取降低,11C-B-CFT摄取上升.ROI分析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11C-raclopride由1.870±0.465(移植前)降至1.601±0.257(移植后);11C-B.CFT由1.827±0.347(移植前)升至2.336±0.326(移植后).大鼠旋转行为有所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的RPE细胞可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结论 PET显像可为监测移植细胞存活、分化及转归提供一种在体、无创、可视化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7.
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成像诊断帕金森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显像诊断帕金森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8例正常人、31例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分别进行11C-β-CFT PET显像,采用感兴趣区(ROI)及统计参数图(SPM)进行分析,比较正常组与PD组之间的差异.结果ROI显示PD组尾状核及壳核各区域DAT摄取明显低于对照组,重侧基底节DAT减少较对侧明显,重侧的尾状核头、体及壳核前、中、后的区域内CFT摄取值分别为轻侧的94.6%、87.0%、89.6%、91.8%、95.4%.SPM图像显示DAT减低区域主要集中在两侧尾状核、壳核区域,以壳核中后部减低为著,重侧DAT减低区域明显大于轻侧.结论11C-β-CFT PET显像能够客观显示帕金森病DAT不对称性代谢改变的区域,有助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SPM分析为一种更全面、准确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行为功能、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安静组(Control组)、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组)、6-OHDA安静组(PD组)、6-OHDA运动组(PD+Ex组)。依据实验设计要求,PD和PD+Ex组右脑内侧前脑束(MFB)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偏侧P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于相同位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后的第7天颈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进行旋转行为测试,评价PD模型的可靠性,不符合PD模型标准的大鼠剔除。运动组术后1周开始进行跑台训练,运动方案为11 m/min,30 min/day,5 days/week,共4周。采用旷场试验评价PD模型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联用技术检测纹状体DA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纤维的表达。结果:PD和PD+Ex组移动距离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1);PD+Ex组第3、4周移动距离较PD组显著增加(P<0.01)。PD和PD+Ex组纹状体DA含量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1);但PD+Ex组第3、4周纹状体DA浓度较PD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PD模型大鼠总移动距离与纹状体DA浓度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且二者均随6-OHDA药物及运动干预持续时间延长出现"时序性"变化特征。运动干预通过减缓纹状体DA丢失改善PD模型大鼠自主行为功能,推测其机制可能与运动的神经保护作用减轻了6-OHDA神经毒素对DA能神经元的毒性损伤、促进其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偏侧帕金森病患者葡萄糖代谢与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显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葡萄糖代谢与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显像在偏侧帕金森病(PD)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16例。偏侧PD患者34例,Hoehn—YahrⅠ~Ⅱ级。其中16例偏侧(右侧肢体)PD患者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18例偏侧(右侧或左侧)PD患者进行^18F-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FP—β—CIT)显像,6例患者同时进行两种显像。静脉注射^18F—FDG 185~259MBq 30min后进行脑三维采集,结果应用感兴趣区(ROI)半定量分析和统计参数地图(SPM)分析。^18F—FP—β—CIT显像于注射后2~3h进行,计算(各ROI计数—小脑计数)小脑计数比值。结果 PD组与对照组比较,患侧肢体对侧基底节葡萄糖代谢减低,但差异无显著性。SPM分析结果示,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葡萄糖代谢减低位于左侧前额叶、中额叶、下额叶及左侧中颞叶,而摄取增加区域除双侧额叶中央前回、双侧顶叶楔前叶、左侧枕叶外,还累及左侧丘脑。偏侧PD患者豆状核后部^18F—FP—β—CIT摄取显著减低,且不仅见于症状对侧豆状核,同侧豆状核后部也可见摄取减低。结论 ^18F—FDG PET显像对PD的早期诊断无特异性。^18F—FP—β—CIT可早期发现PD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变化,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与^18F—FDG PET显像结合,可显示大脑皮层的葡萄糖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脱失会伴随有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数量及功能的明显下降。DAT显像剂11C-Altropane可与DAT特异性结合,且比同类药物吸收快、具有更高的亲和力,能直接、灵敏地反映突触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是PD早期诊断的最佳手段。笔者介绍了PD诊断的现状、PET显像剂的原理及发展过程、11C-Altropane的合成及其作为PET显像剂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