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临床表现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属中医“腹痛”、“痢疾”范畴。笔者用中药及西药交替保留灌肠及口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数据本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1·2治疗方法患者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0 g,每日4次,同时予中药:黄芩、黄连、黄柏各20 g,白头翁20 g,地榆30 g,加水200 mL煎煮成100 mL。西药:生理盐水100 mL、庆大霉素16万IU、锡类散1 g、云南白药1 g、氢化可的松150 mg。2组药物早晚交替…  相似文献   

2.
自拟灌肠汤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的肠道炎性改变疾病,属于中医学之“泄泻”、“下痢”、“便血”等病范畴。由于当前广泛应用抗菌素药物,患者就诊亦多反复接受抗菌药物治疗,逐渐造成了肠道菌种失调,肠功能系乱。笔者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1例患者,均经X摄片或经内窥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其中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28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年。主要临床表现:不同程度腹泻34例,腹痛25例,粘液便20例,大便不爽6例。 2 基本方 焦白术15g,川连5g,血竭10g,马齿苋30g,白头翁50g,土茯苓30g,乌贼骨15g,槐花30g,生黄芪15g,丹参15g。将药浓煎8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1月为一疗程,并配合补脾益肠丸或香砂六君子丸内服。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可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常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愈,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痢疾”、“泄泻”、“肠风”、“下利”等范畴。在治疗方面,主张进行辨证治疗,其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便下脓血,便次较多,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相似文献   

4.
升陷汤方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方用治因大气下陷所致胸闷 ,心悸等证 ,笔者临床取“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经义 ,用升陷汤治疗慢性腹泻 65例 ,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65例中 ,男 2 5例、女 40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76岁 ,平均年龄 42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2 0年 ,平均 8年。慢性结肠炎 42例 ,胃肠功能紊乱 1 3例 ,慢性痢疾 4例 ,原因不明 6例。治疗方法基本方 :黄芪 30 g,柴胡 1 0 g,升麻 6g,知母1 0 g。加减 :慢性结肠炎加蒲公英 30 g,炒山药 30 g,肉豆蔻 1 0 g;慢性痢疾加黄连 6g,当归 1 2 g;腹痛重加炒白芍 30 g;腹胀加枳…  相似文献   

5.
慢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或大便挟有脓血等为临床特点。中医临床多将其分例为“腹痛”、“泄泻”、“痢疾”、“肠风”等数个中医病证进行治疗,这既不符合整体观,也不利于探  相似文献   

6.
田乃庚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工作60年,不仅对心肝肾等疾病颇有研究,而且对结肠炎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介绍如下。 1 湿为发病之本,重在健脾化湿结肠炎,属于祖国医学“泄泻”、“腹痛”、“痢疾”等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以长期腹痛、腹泻、便下粘  相似文献   

7.
田同良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1):785-786
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证擅长从体质、方证、药证辨治疾病,善用经方治疗疑难病证。现将黄煌治疗消化科疑难杂症四则整理如下。1溃疡性结肠炎女,47岁,2007年3月13日初诊。患者形体中等偏胖,因多年而操劳,1997年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现经常便秘,腹痛,眼干头痛,晨起烘热,大便黏液或带血,经灌肠等治疗不明显,近来便血多,腹易胀气,肠鸣,口干,易心烦,紧张,睡眠尚可,舌光红苔黄少,脉弦数。处方:黄芩20 g,白芍20 g,生甘草5 g,栀子10 g,枳壳20 g,川厚朴12 g,连翘20 g,牡丹皮10 g,大枣20 g。药后舒适,40剂后腹胀腹痛消失,脓未见,大便…  相似文献   

8.
综合疗法治疗溃汤性结肠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简称溃结),系一种原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结肠炎症。病变以溃疡为主,临床以腹泻、腹痛及粪便中杂有脓血粘液,并反复发作为特点,病程漫长而顽固。类属于中医学“泄泻”、“肠风”、“肠湃”、“腹痛”等病症范畴。其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多欠满意,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臧洁  周建英 《陕西中医》2008,29(1):101-101
1结肠炎用白头翁汤 陈某,男,55岁.2006年2月25日诊.患者于半月前因发热、腹痛、腹泻在区医院住院治疗,经输液抗菌素治疗5d后,热退,但腹痛、腹泻未愈,经肠内窥镜检查为结肠、十二指肠粘膜充血水肿,被少量白色分泌物.诊断为结肠炎.出院求治中医药.诊时患者每日腹痛伴腹泻黏液便十余次,便物溏薄、量少、未见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略数.证属"下痢",治用仲景方白头翁汤去黄连,改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配用痛泻要方.处方:白头翁20g,黄柏9 g,秦皮9 g,蒲公英15 g,白花蛇舌草15 g,炒白术、炒白芍各9 g,陈皮6 g,防风5 g,焦楂曲10 g,木香5 g.嘱忌食辛辣戒烟酒.经调治1月,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0.
温针灸在针灸临床应用广泛 ,笔者临床应用温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 ,肾病综合症等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例 1 慢性结肠炎  患者伍×× ,女 ,5 0岁 ,退休干部。因反复腹痛、大便溏秘 5年余 ,加重 1周 ,于 2 0 0 0年 6月 1 0日就诊。患者 5年前始出现腹痛 ,大便溏秘 ,痛时欲泻 ,伴恶心欲吐 ,泻后缓解。曾在某三甲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经用抗生素后症状好转。 1周前因吃凉东西后出现腹痛、腹泻 ,5~ 6次 /日。在门诊静滴消炎药 ,症状未见好转。来我处就诊 ,诊时腹痛 ,腹泻 ,里急后重 ,疲倦 ,头晕 ,胃纳差 ,舌淡红 ,苔白 ,脉滑…  相似文献   

11.
张平可是我市著名中医 ,从医 30余年 ,擅治内儿科各种疾病 ,在临床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笔者有幸随张老师出诊 ,获益非浅 ,现将张老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几个医案及部分经验介绍如下。例 1:周某 ,4 3岁 ,1991年 3月 5日初诊。患者于 10余年前开始出现慢性腹泻 ,伴腹痛 ,疼痛以脐左为甚 ,每日大便 2~ 3次 ,时间多在上午 ,泻下物清稀有泡沫 ,泻前有腹痛肠鸣 ,2年前曾在市医院做纤维肠镜检查 ,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 ,于今日就诊。患者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 ,舌淡有齿痕 ,苔薄白 ,脉沉细数。辨证属脾气虚 ,肝郁乘脾 ,肠腑湿热。处方 :防风 10 g、苍术 10g、白芍 15 g、甘草5 g、陈皮 19g、乌梅 8g、黄连 8g、川椒 6 g、当归 12g、木香 10 g ,4剂。 4天后患者自述腹痛肠鸣均减轻 ,效不更方继服原方 6剂 ,泡沫状物消失 ,余症均减 ,继服原方 2 0余剂 ,诸证消失 ,大便 1日 1次 ,已成形 ,面色红润 ,体重亦有所增加。例 2 :刘某某 ,男 ,37岁 ,初诊日期 1994年 1月 17日。患者于 3年前开始出现左...  相似文献   

12.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肠辟”、“泄泻”、“痢疾”的范畴,多由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而致,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西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直肠和结肠性疾病,与患者自身免疫、痢疾杆菌感染、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也可波及全结肠,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之诊断技术的进步,该病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近10 a来我国病例数超过2万。本病病情顽固,病程迁延,容易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我院2006—2008年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8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康复新液加双料喉风散灌肠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口服与单纯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每日4次,每次1 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双料喉风散2.2 g加入康复新液50 ml及生理盐水150 ml每晚保留灌肠。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时对患者主要症状腹泻、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进行评分,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以症状评分作为因变量,观测时点作为时间因素,组别作为自变量纳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模型。结果腹泻、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观测时点数据均不符合球形假设,给予校正。校正及组间效应方差分析提示,腹泻、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评分均随观测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减少,且治疗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加双料喉风散灌肠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口服与单纯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口服均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且前者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照。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老十针"穴位埋线,对照组3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4g/d,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后复查内镜评估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状况,大便性状及腹痛变化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为96%,均优于对照组的86%(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佳,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目前尚未查明病因的直肠、结肠炎症 ,以腹泻、腹痛、粘液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反复迁延 ,难以根治。笔者自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2月 ,在临床治疗 41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 ,采用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 ,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1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1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5 7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7年。按入院的先后随机分为中药组 2 1例 ,中西医结合组 2 0例。本组 41例均具有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临床表现 ,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较为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慢性结肠炎之发生,主要为脾胃气虚,又加外感风寒,风湿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即可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张景岳说:“泄泻之无不由脾胃。”指明了泄泻与脾气气虚的关系至为密切。临床上将慢性结肠炎分为脾胃气虚挟湿型、脾胃气虚寒湿型二类,其表现均为腹痛、泄泻、粘液便等症状为主。 1 护理方法 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意义,并介绍同类患者的治愈情况,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相似文献   

17.
陈明仁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63-63,73
慢性持续性溃结是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过程中按症状体征和过程分类的一种类型,患者病情时间长,对西药依赖或耐受,持续数周至数年,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属难治环节,临床多有轻重不等的腹泻、间断血便、腹痛及全身症状。本型病变范围较广,结肠病变呈进行性,并发症多,一般将其归人“肠涕”、“滞下”、“久瘌”、“便血”等范畴。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 1995年以来 ,用自拟薏苡败酱汤保留灌肠 ,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 0例 ,经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 ,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5 6岁 ;病史最长 2 3年 ,最短 3个月。2 诊断标准有腹胀、腹泻或大便不规律即时干时稀或黏液血便病史。结肠镜检查 ,肠黏膜有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溃疡面。3 治疗方法3.1 药物组成 :炒薏米 30 g、炒山药 30 g、败酱草 30 g、白及粉2 0g;腹痛甚者加白芍 2 5 g、甘草 10 g。3.2 用法 :每付药按常规煎法 ,取汁 2 5 0~ 4 0 0ml,过滤 ,每日患者排大便后 ,取适宜温度 (34℃左右 ) ,加入白及粉摇匀 ,缓慢注入肠中 ,灌肠 10分钟后 ,以胸膝右侧和左侧卧位变动体位 ,保留时间以患者能耐受为限。 30天为 1个疗程。4 治疗结果4 .1 疗效判定 :以 2个疗程判定。腹痛、腹胀消失 ,大便成形 ,1日 2次或 2日 1次 ,便时爽快 ,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为临床治愈 ;大便趋于正常 ,腹痛、腹胀明显减轻或消失 ,内镜检查肠黏膜有所改善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乌苓郁云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性疾病。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自拟乌苓郁云汤治疗患者3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病程6个月至15年。临床症状主要有慢性腹泻、黏液便或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病人均有结肠镜检查及/或X线检查(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相关基础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后确诊。诊断参照并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基本方:乌药15 g,茯苓、郁金各12 g,大腹皮20 g,片姜黄、槟榔、白扁豆各15 g,薏苡仁15~30…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 1 995— 2~ 2 0 0 0— 2月共收治非特异性结肠炎 5 8例 ,用西医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5 8例中男性 ,1 9例 ,女性 ,39例。年龄 2 7~ 5 4岁 ,平均 34岁。病程最短者 2个月 ,最长者 9个月。慢性间歇型 2 9例 ,慢性持续严重型 2 2例 ,急性暴发型 7例。2 中医辨证论治2 .1 湿热下注型发热 ,腹痛 ,腹泻 ,肛门灼热 ,或里急后重 ,大便夹有脓 ,血 ,粘冻 ,舌质红 ,苔厚腻 ,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药用 :葛根 1 5 g、黄芩1 0 g、黄连 1 0 g、金银花 30 g、白头翁 1 5 g,车前子 1 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