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依托咪酯是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之一,具有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麻醉诱导与苏醒均较快的特点,但是如何预防其诱导的肌阵挛仍然是麻醉医师所面临的挑战之一.目的 综述依托咪酯诱导期肌阵挛的预防研究进展.内容 探讨依托咪酯引起肌阵挛的机制及不同药物预先给药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效果.趋向 苯二氮革类药物、阿片类药物、肌肉松弛剂等预先给药均可对依托咪酯诱导后所致的肌阵挛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最佳药物、剂量及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雷米芬太尼预处理减少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1/μg/kg雷米芬太尼预处理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男女各4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BMI)20~30.随机均分为两组:诱导时静注1μg/kg雷米芬太尼(雷米芬太尼组)或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后静注0.3 mg/kg依托咪酯.观察有无肌阵挛发生,并记录肌阵挛程度.完成记录后,对照组静注4μg/kg芬太尼,1min后两组均静注0.6mg/kg罗库溴铵后气管插管.结果 雷米芬太尼组的40例患者中,仅1例(2.5%)出现中等程度的肌阵挛,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例(77.5%)(P<0.01).结论 1μg/kg雷米芬太尼预处理可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所致的肌阵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34例2017年8—11月行宫腔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年龄66~74岁,体重45~58 kg,ASAⅡ或Ⅲ级。静脉给予0.06 mg/kg羟考酮,2 min后给予依托咪酯,患者意识消失后行宫腔镜检查。采用Dixon's up-and-down法计算依托咪酯的ED_(50)。设定依托咪酯0.2 mg/kg为初始剂量,如果检查中出现皱眉或体动反应,下一患者增加剂量,反之降低剂量,相邻剂量比为1∶1.2。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依托咪酯ED_(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ED_(50)为0.21 mg/kg(95%CI 0.18~0.25 mg/kg)。结论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的ED_(50)为0.21 mg/kg。 相似文献
4.
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128例,根据麻醉诱导用药顺序和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五组:Ⅰ组,咪唑安定0.05mg/kg、依托咪酯0.25mg/kg、芬太尼3μg/kg,22例;Ⅱ组,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25mg/kg、咪唑安定0.05mg/kg,24例;Ⅲ组,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25mg/kg,32例;Ⅳ组,咪唑安定0.08mg/kg、依托咪酯0.25mg/kg、芬太尼3μg/kg,23例;Ⅴ组(对照组),依托咪酯0.25mg/kg、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μg/kg,27例。在静注依托咪酯后,观察并记录2min内肌阵挛阳性率及发生分级。结果五组肌阵挛阳性率分别为68.18%、41.67%、21.88%、21.74%、59.26%。与Ⅴ组比,Ⅲ、Ⅳ组肌阵挛阳性率及发生分级明显较低(P<0.05),Ⅰ、Ⅱ组肌阵挛阳性率及发生分级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次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诱导可减低依托咪酯引起的肌阵挛发生。 相似文献
5.
6.
背景 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引起肌阵挛日益引起关注,其相关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 就依托咪酯诱导肌阵挛的预防策略进行综述,为临床上对该副作用预防策略的选用提供参考. 内容 综述依托咪酯诱导肌阵挛的发生机制、易发因素、预防药物及方法,综合对比各种方法的利弊. 趋向 依托咪酯是一种经典的静脉麻醉药,尤其适合老年人或存在心血管疾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只有了解其诱导肌阵挛的发生机制和预防策略,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肌阵挛的发生,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用药指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11月全麻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65~79岁,体重46~68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羟考酮1组(O1组)、羟考酮2组(O2组)、羟考酮3组(O3组)及对照组(C组)。O1、O2、O3组分别静脉注射羟考酮0.025、0.05、0.075 m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2 min后四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 mg/kg。术中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时,静脉追加依托咪酯0.1 mg/kg。记录胃镜检测时间;追加依托咪酯的情况;记录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肌震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O1、O2和O3组追加依托咪酯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O2和O3组追加依托咪酯例数明显少于O1组(P0.05)。O1、O2和O3组呛咳、体动、恶心呕吐和肌震颤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O2和O3组呛咳、体动、恶心呕吐和肌震颤发生率明显低于O1组(P0.05)。O3组呼吸抑制和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C、O1和O2组(P0.05)。结论羟考酮0.025、0.05、0.075 mg/kg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其中羟考酮0.05 mg/kg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对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的作用.方法:60例静脉全麻下行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静注依托咪酯0.15~0.3 mg/kg前先静注丙泊酚0.6 mg/kg,B组不用.结果:A组无1例出现肌阵挛,B组出现21例(P<0.01);两组间组内MAP、HR、RR、SpO2各值,以及两组手术时间、呼唤睁眼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6 mg/kg的丙泊酚预处理,能明显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不影响麻醉效果,不增加麻醉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给药速度以及在麻醉诱导过程中给予刺激对依托咪酯进行全麻诱导时发生肌阵挛的影响,分析肌阵挛的诱发因素.方法 200例ASA Ⅰ~Ⅱ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慢诱导组(S组)、慢诱导刺激组(S-s组)、快诱导组(F组)、快诱导刺激组(F-s组),各50例.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均采用依托咪酯0.3 mg/kg.S组与S-s组输注时间均为1 min,F组与F-s组输注时间为10s.S组与F组待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变浅后开始行辅助通气,S-s组与F-s组待意识消失即刻开始行正压机械通气.记录四组患者麻醉前、依托咪酯注药后3 min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观察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后肌阵挛的发生情况以及严重程度.结果 S组患者与F组患者肌阵挛发生率无明显差异,S-s组与S组相比以及F-s组与F组相比,其肌阵挛发生率均增高(P<0.01),但S-s组与F-s组相比肌阵挛发生率稍低(P<0.01).此外S-s组与F-s组注药后MAP及HR较基础值有所升高,SPO2则呈下降趋势(P<0.01),其余两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全麻诱导时,加快输注速度并不会增加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发生率,但若在麻醉深度不够时给予了刺激则易诱发肌阵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抗依托咪酯致甲状腺手术全麻苏醒期患者肌阵挛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44岁,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0.003 mg·kg-1、依托咪酯0.3 mg·kg-1全麻诱导插管,随后持续泵注依托咪酯8μg·kg-1min-1和瑞芬太尼0.2μg·kg-1min-1作麻醉维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别静注右美托咪定4μg·kg-1·h-1(4μg·m L-1),而对照组给予等量(1 m L/kg·h)生理盐水;记录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完毕(T3)、清醒拔管后(T4)的体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苏醒后肌阵挛的发生情况,并记录肌阵挛的严重程度;记录术中追加七氟醚用量以及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4各时点两组的HR与MA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及术后寒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6及0.023);观察组分别有2例在诱导期及苏醒期出现肌阵挛,而对照组为9例及8例,两组例数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21及0.039));在程度的比较方面,观察组苏醒期出现肌阵挛的2例分别为1及2级,无3级阵挛;而对照组以3及2级阵挛为主,两组构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3),但两组肌阵挛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154)。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缩短(所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对抗依托咪酯致甲状腺手术全麻苏醒期肌阵挛的发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缩短苏醒、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依托咪酯的ED50和ED95。方法选择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65~78岁,体重45~76kg,ASAⅠ~Ⅲ级。预先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3μg/kg,然后注射依托咪酯0.20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胃镜检查。依托咪酯的剂量采用改良序贯法确定,起始剂量为0.20 mg/kg,胃镜检查患者反应阳性标准: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出现躁动、皱眉、吞咽、呛咳等。相邻间隔剂量为0.05 mg/kg,当出现七个交叉点终止研究。应用概率回归分析法计算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依托咪酯ED50和ED95及95%CI。结果依托咪酯ED50为0.17mg/kg,95%CI为0.14~0.21mg/kg,ED95为0.23mg/kg,95%CI为0.20~0.42mg/kg。结论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ED50、ED95分别为0.17mg/kg和0.23m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羟考酮行全麻诱导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年龄35~7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行全麻诱导;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2mg/kg、丙泊酚2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行全麻诱导。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1min(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5min(T4)的MAP和HR;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MAP均明显降低,T2时明显升高(P0.05),且T1时F组明显低于O组(P0.05);T1时F组HR明显减慢(P0.05);T2、T3时两组HR均明显增快(P0.05)。插管期间两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咳嗽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P0.05)。结论羟考酮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诱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羟考酮抑制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疼痛的药效学. 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2例,年龄65~74岁,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依托咪酯0.3 mg/kg,瑞芬太尼采用Minto模型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效应室浓度为3.0μg/L.待BIS值在40~45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5 min内完成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术中除瑞芬太尼外,不再追加任何镇痛药物,麻醉维持分别TCI丙泊酚(3.0 μg/L)、瑞芬太尼(2.5~3.0 μg/L).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前5 min采用改良序贯法静脉注射羟考酮.拔管后30 min测定患者术后VAS评分,VAS评分≥4分为术后急性疼痛.计算羟考酮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结果 羟考酮抑制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疼痛的EDs及其95%CI分别为0.126 mg/kg和0.093~0.181 mg/kg.32例患者术后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无其他副作用发生. 结论 羟考酮(0.126 mg/kg)可以抑制半数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苏醒期的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芬太尼与长托宁合用于无痛人流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平素体健的18~40岁女性2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例。A组静注芬太尼+依托咪酯。B组先静推长托宁,20 min后再静推芬太尼+依托咪酯。术中分别观察记录2组呼吸抑制程度、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肌阵挛发生率,唾液分泌量、宫颈松驰程度和清醒时间。结果与A组比较,B组用药后肌阵挛明显减少,口腔分泌量少,宫颈较松驰,手术时间短,清醒时间快。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与依托咪酯、芬太尼合用于无痛人流,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等辐射分析法研究全身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雷米芬太尼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复合组(ER组)。各组再分成5个亚组(E1~E5、R1~R5、ER1~ER5组)。麻醉诱导前给药,E1~E5组分别给予依托咪酯0.040、0.060、0.085、0.115、0.155 mg/kg,R1~R5组分别给予雷米芬太尼5.400、7.105、8.850、11.200、15.540μg/kg,ER1~ER5组分别给予依托咪酯及雷米芬太尼0.021 mg/kg+2.600μg/kg、0.030 mg/kg+3.500μg/kg、0.045 mg/kg+4.200μg/kg、0.060 mg/kg+5.500μg/kg、0.080 mg/kg+7.600μg/kg。监测给药前(T1)及给药后1min(T2)、2min(T3)、3min(T4)、5 min(T5)的SBP、DBP、HR、SpO2、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口令法判断患者是否进入催眠状态。点斜法计算各自药物催眠末点的半数有效量(ED50)及复合后两种药物的ED50,以等辐射分析法分析两药在催眠末点的相互作用。结果在催眠末点,依托咪酯ED50为0.084 mg/kg(95%可信限0.070~0.103μg/kg);雷米芬太尼ED50为8.100μg/kg(95%可信限7.901~8.435μg/kg);ER组依托咪酯和雷米芬太尼ED50分别为0.038 mg/kg和3.900μg/kg(95%可信限0.032~0.043μg/kg和3.760~4.200μg/kg)。两药在催眠作用上呈现相加。E1~E5组、R1~R5组、ER1~ER5组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E4、ER4组T3、T4时、E5组T2、T3时、ER5组T2~T4时AAI显著低于T1时(P0.05)。结论依托咪酯、雷米芬太尼两药在催眠作用上呈现相加,复合用药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正>老年手术病人多伴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选择对循环干扰小的依托咪酯用于手术麻醉64例,为观察其效果,与静注丙泊酚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6例,女18例,年龄65~82岁,平均(72±0.3)岁,体质量44~78kg,平均(61±34)kg。诊断:化脓性胆囊炎18例,上消化道穿孔26例,肠梗阻20例。ECG检查:房性早搏7例,室性早搏4例,ST段缺血性改变29例,右束支传导阻滞8例。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安定。2组均选择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术前桡动脉穿刺置管测 相似文献
17.
雷米芬太尼对依托咪酯引发肌震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预注雷米芬太尼对依托咪酯引发肌震颤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体重指数在20~24 kg/m2,无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雷米芬太尼0.5μg/kg组(R0.5组)、雷米芬太尼1μg/kg组(R1.0组)和对照组(C组)。预注雷米芬太尼或生理盐水,2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记录预注前即刻(T0)、预注雷米芬太尼或生理盐水结束后1 min(T1)、2 min(T2)的SBP、DBP、HR、SpO2、RR、潮气量(VT),观察肌震颤程度并进行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R0.5和R1.0组依托咪酯引发肌震颤程度降低(P<0.01),R0.5和R1.0组相比肌震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重60 kg以上的患者与其他体重段的患者相比肌震颤相对易发生且程度严重(P<0.05);各组同一时点的SBP、DBP、HR、SpO2、RR、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注雷米芬太尼0.5或1μg/kg均能够显著降低依托咪酯引发的肌震颤,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产依托咪酯乳剂用于全身麻醉诱导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观察和比较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应用于健康成人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选择来自五个研究中心的健康成年患者共489例,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n=246)和依托咪酯(E)组(n=243),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在此基础上P组用丙泊酚2.0mg/kg,E组用依托咪酯乳剂0.3~0.4mg/kg完成诱导。记录患者在基础状态(T0)、插管前1min(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min(T3)、2、3、4、5min(T4)、10min(T5)、15min(T6)的SBP、DBP、MAP、SpO2和HR。术后回访观察肌颤、注射痛、恶心、呕吐和浅表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时SBP、DBP、MAP有明显的波动(P<0.05或P<0.01),但E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P组(P<0.05)。E组患者注射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P<0.01)。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可安全地用于健康成人的麻醉诱导;与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乳剂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老年和成年患者依托咪酯诱导时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Cp50)。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9~80岁,体重指数20~30kg/m2,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19~64岁)和老年组(65~80岁),每组20例。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5min后,静脉注射0.3mg/kg的依托咪酯,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雷米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的比率为1.2。结果0.3mg/kg依托咪酯诱导时,老年组和青壮年组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的Cp50分别为4.11μg/L和3.37μg/L,95%可信区间分别为3.90~4.34μg/L和3.02~3.75μg/L。结论老年和青壮年患者在复合0.3mg/kg的依托咪酯行麻醉诱导时,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Cp50分别为4.11g/L和3.37μg/L。 相似文献
20.
等辐射分析法研究全身麻醉诱导丙泊酚、依托咪酯催眠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等辐射分析法研究全身麻醉诱导时丙泊酚、依托咪酯催眠效应相互作用。方法75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丙泊酚(P)组、依托咪酯(E)组、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C)组,每组25例。再各分成5个亚组(P1~P5,E1~E5,C1~C5)。麻醉诱导前各亚组给予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及依托咪酯。监测给药前、给药后1、2、3、5min的SBP、DBP、HR、SpO2等指标。病人对口令失去反应即进入催眠状态。给药2min后,开始评估。以等辐射分析法分析两者之间催眠相互作用。结果在催眠末点:P组ED50值为1.15mg/kg(95%可信限0.95~1.40);E组ED50值为0.11mg/kg(95%可信限0.09~0.13);C组ED50值分别为0.38/0.05mg/kg(95%可信限0.33/0.05~0.44/0.06)。在催眠末点,C组ED50偏离相加线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SBP、DBP在给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点斜法测定依托咪酯ED50值为0.11mg/kg;经等辐射分析法分析后判定丙泊酚、依托咪酯(剂量比7/1)在催眠效应上呈现协同作用,复合用药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