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最大空间和最大时间扫描窗口参数的选择。方法以荆州市2016年手足口病逐日发病数据为例,将最大空间扫描窗口设置为风险人口数的50%、40%、30%、20%、10%,最大时间扫描窗口设置为7d、14d、30d、60d,组成20种参数设置方案,逐一进行时空扫描。选择扫出聚集区域覆盖乡镇数<25个,且能同时探测出松滋市卸甲坪乡和监利县三洲镇的聚集性疫情,LLR值和RR值均较大的组合为最优参数设置。结果最大空间扫描窗口设为风险人口数20%,最大时间扫描窗口设置为30d时,共探测到6个聚集区,覆盖乡镇数均<25个,且成功探测到松滋市卸甲坪乡和监利县三洲镇的聚集性疫情,另外LLR值和RR值均较大,为最优参数设置。结论不同参数组合对时空扫描统计量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建议在应用该方法前先进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2013—2020年济南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和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系统中获取济南市2013—202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时空重排扫描统计方法分析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 2013—2020年济南市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72 033例,年均发病率119.19/10万。病例集中在<5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2.74%。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占41.69%。男女性别比1.21∶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25,P<0.001)。全年出现夏季和冬季2个发病高峰。平阴县、天桥区、槐荫区、历下区和历城区是主要高发地区。全局自相关分析各年全局Moran’s I值均为正值,范围为0.039~0.235。时空聚集性分析共探测到5个时空聚集区(1个一类聚集区,4个二类聚集区),具有显著时空聚集性。 结论 2013—2020年济南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存在时空聚集性,根据时空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在高发地区重点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风疹发病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 风疹报告病例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区/县为空间单位,分别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扫描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聚集性。结果 2010—2019年重庆市风疹发病趋势不稳定,年均发病率为4.57/10万,发病高峰为4—6月。期间共检测到7个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主城区及周边部分区县;2010—2019年时空扫描分析共扫描出2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时空聚集区,2019年4—12月以垫江区为中心的一类聚集区,2011年4—7月以永川为中心的二类聚集区,且聚集区域存在向东转移的趋势。结论 重庆市风疹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风疹的疫情防控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卫生部门应针对性地提早做好预案,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015―2020年河北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时空流行特点。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河北省2015―202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三间分布特征,应用GeoDa 1.18软件进行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应用SaTScan 9.7软件进行时间-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由ArcGIS 10.2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  结果  河北省2015―2020年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337 2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75.03/10万,呈现夏季(6―8月)大高峰,秋冬季(12月―次年1月)小高峰的特点。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Moran’s I系数均>0.26(P=0.001),局部自相关系数(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LISA)聚集图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省会及周边13~15个县区,低聚集区主要集中在张家口市、邢台市东部和衡水市南部交界县区及秦皇岛市部分县区。时空扫描结果跟空间相关分析基本一致,一级高发聚集区一直以井陉县或井陉矿区为中心,覆盖周边12~18个区县,该区域发病风险均在3.61以上(RR=3.61~4.92),聚集时间均出现在夏季高峰时段。二级高发病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部,呈现逐步扩大趋势。  结论  2015―2020年河北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时空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省会及周边县区和河北省中部地区,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应加强这些重点地区防控,制定新的疾病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山东省各县手足口的分布及时空聚集性,为提高山东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高效性、针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对每个年份的疫情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使用了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Geti-Ord)、时空扫描分析以研究手足口病的时空聚集性。结果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MoranⅠ均大于0)提示存在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均提示鲁中、鲁西北存在局部聚集性;时空扫描得出2014-2016年间的多级聚集性区域,其中一级聚集区(RR=1.33,LLR=2045.94)和二级聚集区(RR=2.43,LLR=1321.5)包含鲁中、西北的44个区县,并且主要于温度回暖的月份出现。结论 山东省手足口病发病率存在时空聚集性。今后的防治工作、医疗资源配置应更加针对人口流动大的地区以及气候回暖的高风险季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云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及空间自相关特征与时空聚集性, 为云南省手足口病防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疫情的空间聚集性, 利用离散Possion模型的时空扫描方法分析疫情的时空聚集特征。   结果   2014-2018年云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 发病人群以男性、散居儿童、0~4岁年龄段人群为主, 主要流行的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病毒逐渐被其他肠道病毒替代。病例分布和病原体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 病例分布的热点县区个数逐渐减少, 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中部, EV71热点区域逐渐较少, 其他肠道病毒热点区域逐渐增加并向云南省中部和南部扩大。2014-2018年云南省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 逐年时空扫描发现3个一类集聚区, 1个二类聚集区, 聚集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10月。   结论   2014-2018年云南省手足口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未发生明显变化, 但主要流行的病原体类型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仍是云南省中部和中南部地区, 4-10月应重点关注以上地区的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淮安市食管癌发病时空分布特征,为食管癌的规范化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2009 - 2015年淮安市食管癌发病数据,计算发病率及空间自相关性,采用时空扫描统计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09 - 2015年淮安市食管癌发病率呈波动变化,平均发病率为66.07/10万。纯空间扫描统计发现2个食管癌发病聚集区,分别是洪泽区和淮安区;时空扫描探测到的一类聚集区为洪泽区,聚集时间为2012年,二类聚集区为淮安区,聚集时间为2010 - 2011年。男女性的扫描结果与总体食管癌发病时空扫描结果相似,男性聚集区范围大于女性,聚集时间多为2009 - 2012年。结论 淮安市食管癌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探索出的高发区域能够为进一步研究相关风险因素与食管癌发病的关联提供基础,对淮安市食管癌区域性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010-2017年宜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时空分布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疫情数据,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三间分布分析,采用SPSS19.0和SaTScan 9.5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10-2017年宜春市累计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2307例,男女性别比2.10∶1,职业以农民为主。单纯空间扫描分析发现一个主要聚集区和一个次要聚集区,对数似然比值分别为1101.80和53.79(P均<0.001);时空扫描分析探测到一个主要聚集区和两个次要聚集区,聚集时间均在11-2月。结论 2010-2017年宜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在冬春期有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提示部分聚集地区存在暴发风险,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巢湖市2009-2015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发病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巢湖市2009-2015年HFMD疫情监测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数据库。应用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 1.6对建立的GIS数据库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用时间-空间扫描统计软件SaTScan 9.4进行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结果 巢湖市2009-2015年共报告HFMD 6 960例。2011年、2013-2015年HFMD发病模式存在空间聚集,局部自相关共探测到14个高聚集区;HFMD存在3个时空聚集区,这些聚集区大部分发生在城区街道。结论 巢湖市HFMD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时空聚集性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巢湖市HFMD的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下一步HFMD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龙岗区某幼儿园一起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结果该幼儿园共发病17例(男10例、女7例),性别比1∶0.7;患儿平均4.4岁,罹患率4.2%(17/401);住院1例,无死亡;实验室确诊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检测阳性率58.8%(10/17);病例主要临床表现是呕吐(100.0%)、恶心(94.1%)和腹痛(94.1%);发病主要集中在2月15日(82.4%)。结论该事件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在该病的高发季节,应加强幼儿园感染性腹泻疫情监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以有效预防感染性腹泻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宁波市鄞州区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时间聚集性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聚类分析和圆形分布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宁波市鄞州区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时间聚集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得出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均具有时间聚集性,发病高峰期依次为7~8月、1~2月、7~8月;圆形分布法得出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均具有时间聚集性(P<0.01),发病聚集倾向时间依次为8月23日、2月11日、8月8日,流行高峰期依次为6月5日~11月3日、上年11月6日~5月20日、4月9日~9月28日。结论 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具有一定的时间聚集性;伤寒副伤寒的流行高峰期早于国内有关研究报道;应根据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时间聚集性特征,在疾病发病高峰期之前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测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发病的空间聚集性,识别丙肝发病的高风险区域;比较SaTScan与FleXScan在疾病空间聚集性探测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浦东新区丙肝的发病数据,以街道和镇为分析单位,分别采用SaTScan 9.4.4与FleXScan 3中的Poisson模型探测丙肝发病空间聚集区域;并通过调整参数比较两个软件在不同参数设置下所探测到的聚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变化情况。结果 上海浦东2015年丙肝发病率为12.72/10万;SaTScan和FleXScan均只扫描到一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空间聚集区域,分别包含10个镇(川沙新镇、大团、合庆、惠南、祝桥、宣桥、周浦、新场、老港和万祥)和4个镇(川沙新镇、张江、曹路和合庆),两种方法的扫描结果均覆盖了川沙新镇和合庆镇;SaTScan的窗口比例从50%变化到25%,聚集区域范围减少了一个镇,FleXScan设定不同K值所探测到的聚集区域变化范围较大。结论 上海浦东新区2015年丙肝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结合SaTScan的和FleXScan的扫描结果认为川沙新镇和合庆镇是浦东丙肝发病的高风险区域和重点防控区域。  相似文献   

13.
彭迪  刘雅琼  吕强  马越  殷菲 《现代预防医学》2018,(22):4038-4042
目的 基于MCS - P (Most Clustering Set - Proportion)统计量探测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病空间聚集性,为四川省手足口病防控和MCS - P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手足口病三间分布,并基于MCS - P确定最大空间聚集性区域大小最优值,使用SaTScan 9.6 软件探测空间聚集性,利用MapInfo 15.0软件将结果可视化。结果 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病累计报告病例63 63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9.19/10万,4 - 6月和11 - 12月为发病高峰,绝大多数区县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岁及以下儿童占报告发病人数97.08%,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最大空间聚集性区域大小为2%时,MCS - P取得最大值为0.981445;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存在手足口病聚集,聚集性区域包括41个县级行政区域,主要分布在西昌市和成都市及其附近。结论 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病存在空间聚集性,重点关注人群为散居儿童,应加强高峰期西昌市和成都市及其周围区县的手足口病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深圳市福田区2006 - 2015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分析防控重点环节,探讨防病策略。方法 收集2006 - 2015年间发病数据资料和疫情统计报告,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福田区2006 - 2015年10年间共发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22 704例,年发病率位于93.09/10万~328.46/10万之间,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高峰时间为每年的秋冬季节。0~3岁组发病例数占所有发病的74.12%。14 296例有检出病原体,占报告总数的62.97%,检出最多的为轮状病毒,占全部确诊病例的90%以上。10年间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暴发疫情26宗,绝大多数为诺如病毒感染(22宗)所致。结论 福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并呈秋冬季高峰,3岁以下儿童是感染的重点人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深圳市流感流行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往后深圳市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2013-2015年哨点医院(学校)上报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采用回顾性时空聚集性分析方法探讨流感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13-2015年深圳市0~14岁年龄组ILI数占比较高,构成比为73.20%;流感全年有两个高峰,出现在3~7月和12月~次年2月;运用时空聚集性分析可探测出深圳市ILI发病聚集情况,聚集时间与描述性分析的ILI发病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结论 深圳的流感活动在夏季和冬季表现活跃,0~岁年龄组是ILI主要人群。利用ILI资料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能够及时探测疾病异常聚集,对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西2008-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重点探究该病的时空聚集性,为手足口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获取以县区为单位的手足口病数据,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处理,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利用SaTScan 9.4.2软件探测广西手足口病时空聚集性,并比较不同风险人口数为最大空间扫描半径的探测效果,从中选择最优模式。结果 广西2008-2015年各市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8年累计报告病例1 360 8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9.61/10万,以4~7月为发病高峰,9~11月为次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所有病例中0~5岁儿童占92.28%。不同风险人口数最大空间扫描半径得到的探测效果不同,选择最优模式进行分析(以10%人口数为最大空间扫描半径),南宁市和柳州市的各县区分别为主要的一类聚集区和二类聚集区,且聚集时间基本集中在每年的3~7月。结论 广西手足口病持续处于高流行态势,且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在高发时间重点加强南宁市和柳州市各县区的手足口病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3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中国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时空聚集模式和时空传播特点。方法 利用整理好的疫情病例数据,基于描述性统计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及时空扫描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各月疫情的时空分布特点、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时空聚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 研究期间每年的冬春季为疫情流行的相对高峰期,疫情高发区域集中于中国东部及东南沿海一带地区(如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及上海),疫情的空间分布格局经历了初始于中国东部局部地区——沿中国东部向东南沿海地区蔓延——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及西部地区扩散的过程;2013年4月探测到一个最有可能的疫情时空聚集(P<0.001)及一个次要的疫情时空聚集(P=0.029),此外2014年1月、2014年2月及2014年4月各发现一个最有可能的疫情时空聚集(均有P<0.05)。结论 由于中国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空间分布格局与时空聚集模式之间的差异性,疫情的传播呈现出总体扩张但局部聚集的不平衡的特性,同时疫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相关部门应根据疫情传播特点科学制定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吉林省2005-2019年麻疹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通过中国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5-2019年吉林省麻疹发病数据,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以发现麻疹发病热点区域和时空聚集性。结果吉林省2005-2019年麻疹报告发病率在0.08/10万-17.41/10万之间。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100个麻疹发病热点区域,共涉及43个县(市、区);时间扫描分析发现1个发病时间聚集,发生在2005-2006年(RR=6.43,P<0.01);空间扫描分析发现11个空间聚集(RR=1.29-3.28,P<0.01);时空扫描分析发现1个时空聚集,发生在2005-2009年,涉及27个县(市、区)(RR=6.54,P<0.01)。结论吉林省2005-2019年麻疹发病具有时空聚集性,需加强热点区域和时空聚集区域的麻疹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