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能是致组织纤维化的核心因子,其经典信号通路为Smad通路.环氧化酶2(COX-2)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在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局部浸润的炎性细胞、肾小球的巨噬细胞、系膜细胞都是COX-2的来源[1].维甲酸能抑制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2],其主要包括全反式维甲酸(atRA),92顺式维甲酸和132顺式维甲酸.本研究探讨atR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信号通路中COX-2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能是致组织纤维化的核心因子,其经典信号通路为Smad通路.环氧化酶2(COX-2)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在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局部浸润的炎性细胞、肾小球的巨噬细胞、系膜细胞都是COX-2的来源[1].维甲酸能抑制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2],其主要包括全反式维甲酸(atRA),92顺式维甲酸和132顺式维甲酸.本研究探讨atR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信号通路中COX-2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能是致组织纤维化的核心因子,其经典信号通路为Smad通路.环氧化酶2(COX-2)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在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局部浸润的炎性细胞、肾小球的巨噬细胞、系膜细胞都是COX-2的来源[1].维甲酸能抑制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2],其主要包括全反式维甲酸(atRA),92顺式维甲酸和132顺式维甲酸.本研究探讨atR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Smad信号通路中COX-2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TGF-β1/Smad与肾脏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脏间质纤维化促进肾脏功能恶化,其程度是预测肾脏病情的重要指标.其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TGF-β1/Smad信号通路介导的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起主要作用.本文就这一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纤维化的发生可能是EMS发生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发现,miR-21在致纤维化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致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可能参与EMS形成的多个过程,且与其纤维化的程度密切相关;TGF-β/Smad信号通路是引起纤维化及其进展的关键通路,参与多种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因此,miR-21是否与TGF-β/Smad通路相关,是否通过该通路参与EMS的发生,其在EMS发病机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通过调控miR-21能否成为EMS治疗的新策略,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mad核转录共抑因子(SnoN)在TGF-β1致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探讨SnoN蛋白对TGF-β1所致的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5ng/ml)组和TGF-β1(5ng/ml)+MG-132(5μmol/ml)组。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SnoN蛋白水平的改变和Smad2/3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细胞中SnoN mRNA表达的改变。免疫荧光检测间充质细胞标记物α-SMA的表达。结果:Western-blot的结果显示:(1)TGF-β1作用于细胞,SnoN蛋白表达迅速减少,10min为对照组的38%,并呈时间依赖进行性减少,60min较0min降低89%(P〈0.01),24h有所恢复但仍较0min明显降低(P〈0.01);TGF-β1+MG-132组中SnoN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GF-β1组相比,SnoN蛋白水平明显上调。(2)半定量RT-PCR显示:TGF-β1作用于细胞后,与SnoN蛋白表达不同,SnoN mRNA迅速升高,60min其表达增高近1倍(与0min比较,P〈0.01);TGF-β1+MG-132组中SnoNmRNA的表达与TGF-β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TGF-β1诱导细胞10min即可引发Smad2/3磷酸化(与0min比较,P〈0.01),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中磷酸化的Smad2/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TGF-β1+MG-132组中,Smad2/3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减少80%(P〈0.01)。(4)TGF-β1作用于细胞24h后免疫荧光检测到重新表达的α-SMA,TGF-β1+MG-132组α-SMA的表达被抑制。结论:TGF-β1可诱导SnoNmRNA表达上调,但SnoN蛋白的表达遭遇泛素系统的降解显著减少,SnoN蛋白水平的下调可能是TGF-β1导致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TGF-β1/Smad与肾脏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间质纤维化促进肾脏功能恶化,其程度是预测肾脏病情的重要指标。其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TGF-β1/Smad信号通路介导的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起主要作用。本文就这一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由于肝脏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ECM过度沉积而发生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种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在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又以转化生长因子(TGF)-β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影响为甚.我们通过TAA( thioacetamide,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TGF-β1、Smad3蛋白表达水平和胶原纤维含量的变化,探讨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对胶原纤维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近年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与创伤后瘢痕形成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及与创伤后瘢痕形成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TGF-β1是纤维化疾病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转导产生其生物学效应。该途径受多种因子调控并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与其他信号通路串话。该途径参与创伤后早期炎性反应、创面愈合及后期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在分子水平干预转导途径的各个环节,可以影响纤维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着的进程。结论 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途径是影响创伤后瘢痕形成及细胞外基质沉着的重要途径。对该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可为临床促进创面的愈合及病理性瘢痕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及其下游的Smad信号转导分子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在前列腺癌中,TGF-β/Smad信号通路被激活,在细胞水平调节细胞粘附性、肌丝系统、细胞周期等方面,并在分子水平调节特异基因的表达。同时其他的信号通路如MAPK和PI3K/Akt/mTOR通路以及一些基因和蛋白分子对于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表达也具有调控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前列腺癌中关于TGF-β及Smad信号的表达、作用及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在前列腺癌基础研究与靶点治疗中的意义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1.
肾间质纤维化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原因的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的病理基础,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与降解失衡为主要特征。这一病理过程是多种细胞因子和多条细胞信号通路共同控制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等细胞因子分别通过TGF-β/Smad通路、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通路、Rho-ROCK通路、PI-3K通路等众多信号转导通路网络交互影响,共同介导肾间质纤维化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现综述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术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5/6肾大部切除模型组(SNx组,n=10)以及5/6肾大部切除+冬虫夏草菌粉干预组(CS组,n=10).术前及术后4、8、12周分别检测大鼠体质量、尿蛋白量变化,并于术后第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尿素氮、肌酐变化,取肾组织切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 Ⅰ)、Ⅱ型受体(TβR Ⅱ)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E-c adherin、α-SM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TGF-β1、TβR Ⅰ、TβR Ⅱ、磷酸化(p)Smad2/3、Smad7、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术后CS组大鼠的体质量高于SNx组,尿蛋白量及血尿素氮、血肌酐低于SNx组.肾脏组织病理分析显示,CS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均显著低于SNx组(均P<0.01).CS组TGF-β1、TβR Ⅰ、TβR Ⅱ、p-Smad2/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SNx组(均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Nx组(P<0.05),α-SMA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SNx组(P<0.05),Smad7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Nx组(P<0.05).结论 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其抑制TGF-β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以及抑制EMT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衰饮抗肾纤维化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肾病模型,随机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肾衰饮组与尿毒清组,采用RT-PCR观察肾衰饮对CRF大鼠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Smad2、Smad3、Smad7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TGF-β1mRNA表达增强,Smad2、Smad3水平升高,Smad7下降,治疗后肾衰饮组TGF-β1mRNA表达明显减少,Smad2、Smad3水平下降,Smad7升高,同时肾组织α-SMA表达下降,明显优于尿毒清(P0.05)。结论:肾衰饮抑制TGF-β1mRNA表达,提高Smad7水平,通过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以抑制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及Smad7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研究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子。TGF-β结合并激活其受体后,其信号传递由受体后信号分子Smad蛋白来进行。Smad7是TGF-β功能特有的内源性抑制因子,可阻抗TGF-β的信号转导,对其表达的调控可能成为阻断肾小球TGF-β效应的具有生理学基础的诱人策略。据此,我们试图从体内体外两方面进行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7转导机制的研究,为开展对肾小球疾病动物模型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3细胞中Wnt与TGF-β信号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研究2个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对另一信号通路是否具有激活或抑制作用,RT-PCR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Wnt信号通路可以诱发TGF-β信号通路报告基因CAGA-luciferase的活性,β-catenin(WT),TCF4(WT),GSK3β(KM)可以激活CAGA,TCF4(DN)可以抑制CAGA;β-catenin(WT)与TCF-4(WT)、GSK3β(KM)与TCF-4(WT)可以协同激活CAGA。TGF-β信号通路也可以激活Wnt信号通路LEF-1荧光素酶活性。Smad7可以单独激活LEF-1荧光素酶活性,Smad3与Smad4可以协同激活LEF-1荧光素酶活性。β-catenin(WT)与TCF-4(WT)可以协同激活cy-clinD1启动子活性,Smad3抑制cyclinD1启动子活性。TGF-β可以上调PC-3细胞VEGF的表达,氯化锂可以增强TGF-β上调VEGF表达的作用。结论前列腺癌PC-3细胞中Wnt信号通路与TGF-β信号相互激活,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出现纤维化可导致其功能受损,甚至丧失.大量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效应则主要通过多种途径下传,最终由下游效应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等促进组织内胶原过度沉积而实现.Smad途径、cAMP PKA途径、MAPK途径和JNK依赖途径等信号通路在组织和器官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其抑制可减缓,甚至抑制病变过程.尽管骨骼肌纤维化原因和表现不尽相同,但先天性疾病和损伤导致骨骼肌纤维化过程中TGF-β-CTGF致纤维化作用的通路得以证实,提示在各种原因导致的骨骼肌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该文就TGF-β、CTGF致纤维化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TGF-β-CTGF致纤维化作用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过程的共同途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18.
<正>肾间质纤维化(RIF)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最终共同途径,以细胞外基质(ECM)在肾间质中异常沉积为特征。RIF是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TGF-β1/Smad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自噬等作用,是RIF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受损组织的修复再生有赖于瞬时信号通路的激活,但持续的信号激活会刺激纤维瘢痕增生并替代正常的肾单位,损伤肾功能[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BSA诱导Wistar大鼠产生免疫性肝纤维化后,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与10μg/g紫杉醇(紫杉醇处理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以相同的方式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天注射1次,28d后处死大鼠获取血与肝组织标本,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与血清及肝组织胶原相关指标、肝组织α-SMA、TGF-β1表达,分离肝星状细胞(HSC),检测HSC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的肝纤维化改变、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而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与肝组织胶原相关指标明显升高、肝组织α-SMA与TGF-β1表达率明显升高、HSC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及mRNA明显上调(均P0.05)。紫杉醇处理组以上指标的变化程度均明显小于模型组(均P0.05),且部分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部分P0.05)。结论:紫杉醇对BSA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蛋白Smads的表达水平和活性状况,探讨其在细菌性腹膜炎介导腹膜纤维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E.coli ATCC25922造成大鼠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动物模型。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GF-β1、p-Smad2/3和Smad7在大鼠腹膜组织的表达和活化,以单位面积的平均荧光强度半定量地分析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动态变化。应用RT-PCR的方法分析TGF-β1、Smad3和Smad7在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 E.coli腹腔注射后大鼠血白细胞显著降低而腹水白细胞显著升高。组织学显示间皮下层水肿样增厚,脏层和壁层腹膜大量炎症细胞灶性浸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和p-Smad2/3广泛表达于炎症细胞、间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半定量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p-Smad2/3和Smad7的表达都呈双峰样上调,但Smad7的整体表达水平一直很低。TGF-β1、Smad3和Smad7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一致。结论炎症状态下腹膜组织TGF-β1/Smad信号通路显著上调和激活。腹膜间皮细胞的活化以及其TGF-β1和p-Smad2/3的高表达,抑制性信号蛋白Smad7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腹膜炎介导腹膜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