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布。方法收集75株肝脓肿患者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 2系统检测耐药性;PCR法检测血清型及毒力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75株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16%,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为4%,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菌药物敏感。血清型分布以K1型(62.7%)为主,其次为K2型(21.3%),其他型别K5、K20、K54及K57均占2.7%,4株(5.3%)未分型。毒力基因以rmp A和aerobactin检出率最高,分别达98.7%和97.3%,其次为kfu(68%)、wca G(66.7%)和all S(57.3%)。K1血清型菌株中以rmp A、wca G、aerobactin、kfu和all S 5种毒力基因同时携带为主,占83%;K2、K20和K57型菌株的主要携带模式为rmp A+aerobactin;K5型为rmp A+aerobactin+kfu;K54型为rmp A+aerobactin+wca G。结论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K1、K2型是主要血清型,毒力基因rmp A和aerobactin检出率最高,K1血清型毒力基因检出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2.
1882年Friedlander从肺炎患者的组织中分离出一种具有荚膜的杆菌,命名为Friedlander杆菌,1886年更名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1986年,我国台湾首次报道了一种可引起多部位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定义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1]。此后,由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已成为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感染类型,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须引起足够重视[2-4]。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湛江地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分子流行特征,为临床合理防治hvKP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75株肺炎克雷伯菌(KP)临床分离株,根据拉丝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将175株KP分为hvKP组(48株)和经典型肺炎克雷伯菌(CKP)组(127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hvKP组菌株进行荚膜血清分型和ST分子分型。比较2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hvKP组以K1荚膜血清型(62.50%)和ST23型(58.33%)为主。hvKP组抗菌药物敏感性较CKP组强,耐药表型携带率更低(P<0.001)。hvKP组患者以社区感染为主(56.25%),CKP组患者以医院感染为主(61.42%),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hvKP组患者并发肝脓肿、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肝胆道感染和全身多部位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于CKP组,CKP组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或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史者所占比例高于hvKP组(P<0.05)。hvKP组白细胞总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CKP组(P&...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侵袭性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提高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认识。方法:对2015-06—2019-07期间北京医院经血培养或肝脓肿脓液培养检测阳性、合并存在其他部位影像学明确存在转移感染的10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侵袭性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43~88岁。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其中糖尿病8例,糖耐量异常1例,均无肝胆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寒颤、纳差为主,不具特异性。糖化血红蛋白及肝脓肿大小与患者是否存在侵袭性感染无明显相关性,患者血小板下降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死亡患者的血乳酸水平较存活患者明显升高。病原学检查可见10例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均为敏感菌。本研究收集的10例侵袭性感染中,累及肺部8例,眼内炎3例,脑脓肿1例,感染性休克4例,坏死性筋膜炎1例,累及泌尿系1例,其中肝脓肿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较差。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侵袭性感染多合并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一旦怀疑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应尽早行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并尽早抗感染治疗,还应注意筛选肝外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KPN)主要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分布特点和细菌耐药特征,并初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9月该院临床分离的KPN,由DL-96Ⅱ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黏液丝试验检测黏液表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6种主要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和K57型)和6种毒力基因(rmpA、magA、wcaG、fimH、kfu和Aero)。结果 93株KPN中6种荚膜血清型均有检出,分别为K2型(21.50%)、K1型(13.98%)、K57型(8.60%)、K54型(3.23%)、K20型(3.23%)和K5型(1.08%)。毒力基因中fimH构成比最高(96.80%),其次是rmpA(64.52%)和Aero(64.52%);6种毒力基因在13株K1型菌中全部都有检出;rmpA+fimH+Aero的基因组合最为多见(33.33%)。高黏液表型菌(HvKP)检出率为54.84%,非高黏液表型菌(cKP)为45.16%;6种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rmpA、Aero、wcaG在HvKP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KP的检出率。细菌耐药方面,cKP的耐药情况较HvKP严重;多重耐药菌在黏液表型、荚膜血清型、rmpA、magA、wcaG、Aero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敏感菌株。结论 K2、K1、K57型是KPN常见的荚膜血清型,K1型携带的毒力基因最多;HvKP携带的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明显高于cKP,但其耐药率低于cKP;多重耐药菌携带的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明显低于敏感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分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和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al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常见耐药基因及耐药性比较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 年8 月~ 2021 年12 月下呼吸道分离的200 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用纸片扩散法(K-B 法)进行菌株抗生素敏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采用毒力基因iucA,rmpA 和peg-344 均阳性的菌株定义为hvKP,其余菌株定义为cKP,比较分析hvKP 和cKP 的耐药性。结果 200 株肺炎克雷伯菌中,hvKP 91 株,占比45.50%;cKP 109 株,占比54.50%。hvKP 和cKP 耐药菌株中的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 耐药基因均以blaSHV,blaTEM,blaCTX-1 group(1,3,15)为主要基因型,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均以qnrS,acc(6’)- Ⅰ b,qnrB 为主要基因型。hvKP 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低于cK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5,10.38,11.80,10.11,7.44,24.34,21.42,均P < 0.05);qnrS 基因在hvKP 中的阳性率低于cK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P=0.001)。结论 下呼吸道分离hvKP 与cKP 耐药菌株中耐药基因主要基因型一致,但是hvKP 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低于cKP,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该院2014年肺炎克雷伯菌(KPN)分离株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使用西门子医学诊断公司的M/W-96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鉴定仪对临床KPN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细菌药敏结果根据2012版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M100-S22文件判读。结果 8 486例送检标本共检出KPN 291株,其中KPN药敏株(DS-KPN)213株,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株(MDR-KPN)2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N)4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N)10株。不同标本KPN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痰标本构成比最高(P=0.000);不同病房KPN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呼吸病房构成比最高(P=0.000);KPN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率、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结论 KPN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其多重耐药株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引起临床和院感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及主要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并分析菌株的同源性。方法收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12株;所有菌株进行黏液丝试验,PCR方法检测高毒力相关荚膜血清型及主要毒力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12株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黏液丝试验阳性率为75%;检出K1(6株)、K54(1株)和K57(5株)3种高毒力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wca G、rmp A、ure A、fim H、mrk D、uge、Aer和iro NB检出率均为100%;iuc B检出率为83.3%;未检出cf29a基因;mag A、all S和kfu BC基因仅在K1血清型菌株中检出。MLST发现ST23(4株)和ST25(3株)为主要检出型,其次为ST412(2株)以及ST1660、ST1049和ST11各1株;PFGE结果显示12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8个型,其中3株K1型菌株属于同一克隆型。结论分离的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均为高毒力菌株,ST23和ST25为主要检出ST型别,ST1049型为首次报道。PFGE结果呈现出遗传多样性,K1型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一定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中高毒力型菌株的血清荚膜分型构成和特点,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抗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592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高毒力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情况,采用多重PCR检测高毒力型菌株的血清荚膜分型.结果 592株来源不同的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78株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占13.18%(78/592),其中K1、K2是主要的血清荚膜分型,分别占46.15%(36/78)、28.21%(22/78);高毒力菌株对大多数常用药物均敏感,与普通肺炎克雷伯菌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普通肺炎克雷伯菌;鉴别出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肺炎克雷伯菌致多发性肝脓肿患者的成功抢救与加强护理。方法介绍2例危重患者的抢救配合、肝脓肿穿刺置管与手术切开冲洗引流护理、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特点与预防交叉感染、高热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 2例患者经加强护理,完全康复出院。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其引起的多发性肝脓肿患者病情危重、病程长,加强监护、积极处理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尽早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有效的脓肿切开引流、预防交叉感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IKLA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IKLA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临床表现为发热(18例)、寒战(11例),部分伴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症状及视觉障碍;13例合并糖尿病;实验室感染指标增高,肝功能异常。肝脓肿位于肝右叶15例,肝左叶2例,同时累及肝左右叶1例;脓肿大小2.45~10.27 cm,平均(5.70±2.35)cm;3例为含气脓肿。双肺病灶分布以外周胸膜下为主,CT表现包括无空洞结节(18/18,100%)、空洞性结节(15/18,83.33%)、蜂窝脓肿(13/18,72.22%)、晕征(4/18,22.22%)、反晕征(3/18,16.67%)、实变影(3/18,16.67%)、外周楔形影(2/18,11.11%)、滋养血管征(2/18,11.11%)、磨玻璃影(1/18,5.56%)及双侧胸腔积液(15/18,83.33%)。2例合并颅内及眼部感染。结论 IKLAS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自新生儿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类型。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南宁市2家妇幼保健院住院新生儿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8株。使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以及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改良Hodge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乙二胺四乙酸(EDTA)纸片增效试验筛选产金属酶菌株。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KPC、GES、SME、NMC、IMI、IMP、NDM-1、VIM、SIM),并对PCR阳性产物测序鉴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药敏结果显示,8株耐药菌株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表型确认试验显示,6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7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携带IMP-4碳青霉烯酶基因,未检出KPC、GES、SME、NMC、IMI、NDM-1、VIM、S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论本地区新生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新生儿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是产B类碳青霉烯酶,IMP-4是其主要酶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用纸片扩散法(K-B)或微量稀释法对16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59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噻吩、复方新诺明、美洛西林有很高的耐药率,分别是91.53%、91.53%、100.00%、100.00%、93.22%、72.88%和91.53%,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株.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Primary Klebsiella pneumoniae liver abscess complicated with metastatic meningitis or endophthalmitis is a globally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Its pathogenic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The bacterial virulence factors were explored by comparing clinical isolates. Differences in mucoviscosity were observed between strains that caused primary liver abscess (invasive) and those that did not (noninvasive). Hypermucoviscosity correlated with a high serum resistance and was more prevalent in invasive strains (52/53 vs. 9/52; P < 0.0001). Transposon mutagenesis identified candidate virulence genes. A novel 1.2-kb locus, magA, which encoded a 43-kD outer membrane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more prevalent in invasive strains (52/53 vs. 14/52; P < 0.0001). The wild-type strain produced a mucoviscous exopolysaccharide web, actively proliferated in nonimmune human serum, resisted phagocytosis, and caused liver microabscess and meningitis in mice. However, magA- mutants lost the exopolysaccharide web and became extremely serum sensitive, phagocytosis susceptible, and avirulent to mice. Virulence was restored by complementation using a magA-containing plasmid. We conclude that magA fits molecular Koch's postulates as a virulence gene. Thus, this locus can be used as a marker for the rapid diagnosis and for tracing the source of thi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相似文献   

15.
汤瑾  蒋燕群 《检验医学》2010,25(12):940-943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探讨blaKPC表达与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关系。方法用电转移法将双链小RNA(SiRNA)转入到2株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2(KPC-2)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RNA干扰前后菌株blaKPC的RNA水平和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的变化。结果菌株在RNA干扰前后blaKPC-2的RNA水平有差异,但干扰前后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MIC值没有变化。结论 SiRNA虽然能在RNA水平上抑制blaKPC的表达,但对产KPC-2菌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影响不明显,证明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基因。方法收集并鉴定该院2013年2~12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55株。肠杆菌基因间重复性共有序列(ERIC)‐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改良 Hodge 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亚胺培南+乙二胺四乙酸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PCR 方法检测细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 ERIC‐PCR 将55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4型,以Ⅰ型为主,共41株。55株肺炎克雷伯菌对除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外的其他抗菌药物显示了较高的耐药性。改良 Hodge 试验阳性43株,金属酶检测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PCR 结果显示,K PC‐2型44株,CTX‐M‐9型27株,S HV 型22株, TEM 型23株,其中有25株同时携带3种或3种以上的耐药基因。结论该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显示较高水平的耐药性;其耐药机制主要是 K PC‐2碳青霉烯酶,CTX‐M‐9、S HV 和 TEM 型β‐内酰胺酶同时参与其多重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分子分型特点,携带耐药基因、传播方式,及其膜孔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产NDM-1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方法实验菌分离自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的标本,对其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EDTA协同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采用聚合酶链技术检测β-内酰胺酶相关耐药基因和膜孔蛋白OmpK35、OmpK36基因,并对NDM-1和膜孔蛋白OmpK35、OmpK36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利用SDS-PAGE电泳检测膜孔蛋白OmpK35、OmpK36;菌株质粒接合实验分析传播方式,对受体菌和接合子进行药敏结果比较。结果实验菌改良Hodge试验阴性、EDTA协同试验阳性,鉴定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株,对13种常见抗生素耐药,MLST基因分子分型为ST15;PCR检测其携带NDM-1基因,经序列测定比对确认,同时该菌株还携带KPC基因及SHV基因,未检测到VIM、IMP、OXA-48、GES、GIM基因;OmpK35、OmpK36基因存正点突变及片段缺失的现象,SDS-PAGE分析发现膜孔蛋白OmpK36缺失;质粒接合实验阳性,接合子E.coliJ53对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抑菌圈明显减小。结论了解NDM-1肺炎克雷伯菌携带耐药基因类型及传播方式、膜孔蛋白是否缺失以及分子分型,为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及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方法 分离临床送检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微生物敏感性试验,采用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 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29株,其分布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呼吸科(33.13%)、神经外科(12.16%)和普外科(9.73%),在痰液和血液中的构成比最高.329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81株(24.62%),ESBL阴性菌株248株(75.38%),对3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157株(47.72%).65.05%的肺炎克雷伯菌株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临床分离的各类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探讨blaKPC表达与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关系。方法用电转移法将双链小RNA(SiRNA)转入到2株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2(KPC-2)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RNA干扰前后菌株blaKPC的RNA水平和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的变化。结果菌株在RNA干扰前后blaKPC-2的RNA水平有差异,但干扰前后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MIC值没有变化。结论 SiRNA虽然能在RNA水平上抑制blaKPC的表达,但对产KPC-2菌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影响不明显,证明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