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73-974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和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诊断鉴别方法。方法选取58例病脑患者(病脑组)和52例结脑患者(结脑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病脑患者以急性起病为主(74.14%),结脑患者以亚急性起病为主(59.62%)。结脑组的发热、咳嗽、意识障碍、肢体无力、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 Babinski征发生率均高于病脑组,头痛、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发生率低于病脑组(P均<0.05)。病脑组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蛋白质水平低于结脑组,葡萄糖、氯化物水平则高于结脑组(P均<0.05)。结脑组的颅脑CT或MRI异常率和脑实质异常率高于病脑组(P <0.05)。结论病脑和结脑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经过病原学确诊的10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均起病较缓慢、病史长.确诊依据脑脊液真菌涂片、培养或隐球菌抗原检查.症状以发热、头痛为主,头部影像学检查以脑室扩大、脑积水为主.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静滴,5-氟胞嘧啶口服,辅以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等药物治疗.10例患儿痊愈4例,病情明显好转4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儿童新型隐球脑膜炎起病缓慢,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对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时,应该积极新型隐球菌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脑脊液检查.儿童新型隐球菌脑炎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癌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方面的早期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脑膜癌病患者(脑膜癌病组)和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核性脑膜炎组)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脑膜癌病组早期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发生率显著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48.5%( 16/33)比25.0%(10/40),72.7%( 24/33)比25.0%(10/40) ](P< 0.05或<0.01),脑神经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结核性脑膜炎组[75.8%( 25/33)比100.0%(40/40)](P<0.01).两组患者意识障碍、脊神经损害及病理征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癌病组脑脊液压力及氯化物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P< 0.01或<0.05),白细胞数、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结核性脑膜炎组(P<0.01),两组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癌病组29例(87.9%,29/33)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MRI增强扫描显示脑膜癌病组脑膜有斑片状或线样强化,结核性脑膜炎组强化多累及基底池.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癌病早期诊断较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相似,且二者实验室资料亦有许多相似之处,故临床早期常相互误诊,影响针对性治疗,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故仔细分析二者细微的特点,全面综合分析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寻找其不同之处对早期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可使大多数隐脑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11例隐脑和121例结脑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和隐球菌性脯膜炎(隐脑)的临床和脑脊液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并比较1993年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2例结脑和39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特效治疗前的脑脊液结果:结果 4.8%的结脑和513%的隐脑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结脑和隐脑发生视力改变、听力下降、肢体瘫痪的比例分别为9.5%和56.4%、0和12.8%、21.4%和0:视神经乳头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4.3%和69.2%,且隐脑患者多为中、重度水肿。7.1%的结脑和94.9%的隐脑患者脑脊液压力大于400mmH2O243.6%的隐脑患者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正常,有升高者大部分为轻度升高,大于2g/L者仅占7.7%。而结脑均有蛋白质含量升高,且52.4%的患者大于2g/L:结论 患者具有下列特征时考虑隐脑可能性大:起病时以头痛为主而不伴发热,听力损害出现早,中、重度视神经乳头水肿,脑脊液压力显著升高,蛋白质正常。而感染中毒症状突出,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特别是大于2g/L时,结脑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及病原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诊断.[方法]对2006年7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2例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常规无菌抽取2例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脑脊液标本,采用直接涂片镜检、真菌培养鉴定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例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疼,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2例患者脑脊液标本直接涂片墨汁染色和脑脊液培养均查到新型隐球菌而得以确诊.[结论]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以脑膜刺激征为特征;脑脊液标本涂片墨汁染色,方法简单,快速,阳性率较高.故对疑诊病人应多次反复地做脑脊液墨汁染色检查隐球菌,这是及时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6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均有颅内高压症状和发热,其中颈项强直51例.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均升高,病程短者脑脊液中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定量0.30~2.34 g/L.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或CT检查,提示脑积水伴双侧脑室旁白质缺血性改变12例,脑膜异常强化35例,脑实质低密度灶9例.61例患者均经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5-FC)治疗,其中行鞘内注射15例,行侧脑室引流术1例,反复隔天腰椎穿刺放脑脊液,随后用0.9%氯化钠行脑脊液置换30例.61例患者中治愈40例,好转16例,死亡5例.结论 两性霉素B联合5-FC仍是目前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较好方案;反复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重要方法,积极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或置换以控制颅内压,并行鞘内注射是降低病死率、赢得治疗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42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早期诊断方法,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42例结脑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缺乏典型的结脑临床表现,经抗结核治疗痊愈38例,2例恶化,2例死亡。[结论]结脑在缺乏典型I临床表现情况下,脑脊液如未经多次检验,其改变可不典型,但脑脊液细胞学动态观察,早期可见较多大淋巴细胞,中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结核抗体(PPD-IgG)、腺苷酸脱氨酶(ADA)阳性对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头颅CT增强扫描对确诊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脑膜炎 (tuberculousmeningitis ,TBM )是由结核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 ,通常由室管膜下的结核结节破入蛛网膜下腔引起[1] 。在发展中国家 ,结脑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之一。近十年来由于艾滋病 (AIDS)流行等原因 ,结核病的患病率呈全球性回升 ,结脑患者也随之增多。由于结脑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且脑脊液 (cerebro spinalfluid ,CSF)改变不典型 ,易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隐球菌脑膜炎、脑囊虫病等相混淆 ,往往诊断不及时 ,延误治疗。近年来结脑的实验诊断取得了很大进展 ,本文就此综述如下。1 影像学检…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结脑患者80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做过腰椎穿刺检查,第一次脑脊液有52例符合结脑诊断,28例可疑;第二次复查有19例符合,9例可疑;第三次复查剩余9例才符合.80例患者均行头颅CT平扫和增强.异常47例,其中脑积水32例,脑梗死31例,两者均有15例.增强者有72例表现为鞍上池,四叠体池粒状强化,其中31例低密度影,有17例轻度强化.结论反复多次腰椎穿刺做脑脊液检查和头颅CT平扫及增强是早期诊断结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和普通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分布、临床特点及转归的不同,为临床早期鉴别重症化脓性脑膜炎,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3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和普通组,回顾性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转归的差异。 结果 13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重症组60例,普通组75例。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窒息史所占比例以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增高(均P<0.05),反应差、惊厥、神志异常、呼吸增快、心率增快、低氧血症、血小板计数降低、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均P<0.05)。重症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浓度高于普通组,脑脊液糖浓度低于普通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普通组(均P<0.05)。反应差、肝功能损伤、低氧血症、脑脊液蛋白质浓度升高及脑脊液糖浓度降低是新生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新生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和普通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早期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鉴别新生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做到早期识别、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结核性脑膜炎(TBM)及非TBM患者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其动态变化,评价ESAT-6在TBM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临床诊断的40例TBM患者(TBM组)及40例非TBM患者(对照组,其中化脓性脑膜炎9例,病毒性脑膜炎24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例,脑囊虫病3例,神经梅毒1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除常规检查外,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并进行比较。结果 TBM组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为24%,对照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8.5%判定为阳性,<8.5%判定为阴性,则IBM组ESAT-6阳性35例,对照组阳性4例,ESAT-6诊断TBM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0.0%。TBM组30例入院前未行抗结核治疗者在抗结核治疗2周后复查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治疗前阳性率为93.3% (28/30),治疗后为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早期检测单核细胞内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诊断TBM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动态观察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对TBM病情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72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三项生化检测结果,探讨其在鉴别诊断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最终经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住院3天内的初次脑脊液葡萄糖、乳酸脱氢酶、乳酸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结合脑脊液常规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三项生化结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脑脊液三项生化联合检测对病毒性脑膜炎脑、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艾滋病(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脑神经损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对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5例患者脑神经损伤发生率为35.7%(41/115),其中视神经、动眼神经、听神经、外展神经、嗅神经和面神经受累比例分别为48.8% (20/41)、39.0%(16/41)、24.4%(10/41)、12.2% (5/41)、7.3% (3/41)、4.9%(2/41).预测脑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是确诊时间延长(OR=1.057,95% CI 1.003~ 1.112),同时脑脊液有核细胞数降低及颅内压增高也是发生脑神经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72.2% (26/36)发生脑神经损伤患者可以完全恢复,恢复时间为0.5~24.0(3.8±1.7)个月.脑神经损伤恢复的独立预测因素是脑神经受累数量(OR=0.241,95% CI0.067~0.801,P=0.023)及采用联合治疗方案(OR=10.328,95%CI 2.087~51.026,P=0.006).结论 脑神经损伤在非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中比较常见,确诊时间延长、颅内压增高以及脑脊液有核细胞数降低与其发生率相关,而脑神经受累数量和采用联合治疗方案是脑神经恢复的独立预测因素;早期诊断加积极有效抗真菌治疗对防治脑神经损伤至关更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和分析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查对小儿颅内感染中鉴定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以及病毒性脑膜炎的意义.方法 分析201 3年1-6月进入该院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儿5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48例,以及对照组患儿50例,检测脑脊液乳酸脱氢酶的浓度.结果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浓度在病毒性脑炎组(24.5±3.7)U/L,对照组病例(2.2±3.56)U/L,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果(54.6±3.4)U/L与其他两组检测结果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能够作为鉴别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更为快速和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临床上小儿颅内感染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实验室数据指标,有助于提高小儿颅内疾病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脑脊液细胞学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头颅CT或MRI等检查,并经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及血培养检验证实的65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资料。结果行头颅CT或MRI检查并经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培养及血培养检验证实,被检测的65例患者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结论临床表现及典型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仍然是化脑诊断的主要依据;早诊断,早治疗,足量,长疗程,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抗菌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吴彪  符娟  符健  贾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63-4565
目的 介绍利奈唑胺(曝唑烷酮类抗菌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3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并系统性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3例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接受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头痛、发热等症状均在短期内缓解,脑脊液得到改善,2例合并肺部及颅脑内结核者病灶明显吸收.结论 利奈唑胺具有抗结核作用,具有良好的脑脊液的穿透率,可用子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3例颅内感染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CRP、MMP-9水平,并与21例同期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43例颅内感染患者分为病毒性脑膜脑炎(病脑)组24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12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7例.结果 结脑组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CRP水平分别为(7.12±2.32)、(28.84±4.91)μg/L,化脑组分别为(8.68±2.32)、(32.60±6.94)μg/L,对照组分别为(3.20±1.62)、(9.96±3.45)μg/L,结脑组和化脑组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脑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结脑组和化脑组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脑组和化脑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结脑组和化脑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MMP-9水平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恢复期MMP-9水平显著下降,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脑组、化脑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病脑组(P<0.05);化脑组与结脑组急性期和恢复期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和血清CRP水平与病脑无明显关系,但在结脑和化脑急性期明显增高.MMP-9水平在三者颅内感染中均明显增高,特别是结脑和化脑患者增高更加明显,在恢复过程中逐渐下降.脑脊液和血清CRP、MMP-9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定颅内感染的阶段、性质、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9.
A 30-year-old man and a 37-year-old woman with no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developed symptoms of headache, vomiting and subsequent aggressive behaviour. After several lumbar punctures, the PCR test for tuberculosis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was positive, and a definitive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as made. Treatment with antimycobacterial agents was not started until a few days after hospital admission. The man recovered, but was treated for brainstem tuberculoma 12 months later; the woman died on day 11 of hospitalisation. A third patient, a 31-year-old man,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or miliary tuberculosis. He had signs of progressive apathy and meningismu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as found in his cerebrospinal fluid. Each of these patients underwent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 due to communicating hydrocephalus and each had hyponatraemia.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s a lethal complication of tuberculosis that is often diagnosed late due to the insidious nature of its symptoms. Early treatment with antituberculous drugs and dexamethasone--even before a definitive microbiological diagnosis is made--may prevent severe neurological damage and death.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TNF-α、免疫球蛋白(Ig)、腺苷脱氨酶(ADA)在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ELISA法、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及酶耦联法检测25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30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28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组)患者的脑脊液中TNF-α、Ig成分和ADA的含量,并与对照组(24例)进行比较.结果 结脑组脑脊液中IgA为(41.72±11.31)mg/L、Igm为(18.11±2.62)mg/L、IgG为(181.60±41.19)mg/L,ADA为(13.41±3.42)U/L、TNF-α/;为(418.62±43.16)ng/L;化脑组脑脊液中IgA为(20.65±8.85)mg/L、IgM为(93.20±4.30)mg/L、IgG为(92.77±35.09)mg/L、ADA为(3.32±2.41)U/L、TNF-α为(476.93±45.16)mg/L;病脑组脑脊液中IgA为(7.11±2.23)mg/L、IgM为(5.81±1.19)mg/L、IgG(20.71±10.54)mg/L、ADA为(2.36±0.44)U/L、TNF-α为(375.06±45.21)ng/L,结脑组与化脑组脑脊液中IgM、IgG、IgA含量均较病脑组、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其中结脑组以IgG、IgA升高最明显,化脑组以IgM升高最明显;结脑组脑脊液中ADA活性与对照组和其他两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化脑组ADA较对照作者单位:266043青岛市胸科医院胸五科组和病脑组升高(P<0.05).脑脊液中TNF-α在化脑组最高,结脑组次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脑组与对照组比较,除TNF-α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脊液中ADA活性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最大.同步检测脑脊液中TNF-α、Ig、ADA对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