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邓宗奎  胡瑾  伍桂枝  柏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7):1504-1504,F0003
实验室检验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方面。而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因其涉及面广、涉及人员之多,从医生选择检验项目、提出检验申请,到患者的检验前准备、护士采集与运送标本等,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可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搞好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测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如何使每份报告准确控制无误,是检验科的重任。质量控制的实质是过程的控制。通常将过程控制分成:分析前质量控制(申请单、患者准备、采血标本、标本存放和运送等),分析中质量控制(标本测定、结果计算等),分析后质量控制(检验结果的发出至临床应用)。现将影响医学实验室分析前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质量控制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工作中,实验室指标对病症的诊断、治疗、预后及医学科学研究十分重要。临床检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诊断、治疗、预后。近年来,医学检验技术迅速发展,好的检验方法不断产生,致使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依赖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越显重要,所以必须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检验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对PDCA循环管理前,检验分析前标本的不合格率,各种类型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患者对检验科的满意度进行量化分析,根据PDCA循环管理步骤,采取相应改进措施。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医生对检验项目的认知、检验科自身专业素养与服务态度、输送队的标本转运效率及检验分析前标本的质量均有较大的提升。其中,2014年1-4月、5-8月较9-12月标本不合格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标本重复送检导致的标本不合格率无明显变化外,其余由于医生、护士、标本转运环节造成的标本不合格率均有所降低。患者对检验科的满意度由1-4月的79.01%上升至9-12月的83.05%,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在检验分析前标本的质量控制中引入PDCA循环能够有效提高检验分析前标本的质量,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降低检验标本分析前缺陷率,提高标本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检验标本分析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检验标本缺陷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0.566%降低至实施后的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临床检验标本缺陷率,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实验室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有益的、重要的及科学的信息.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质量控制,即将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过程纳入质量控制,具体就是对人员、检验方法、仪器设备、实验环境和其他一些科学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一个控制标准,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程序朝着既定的标准目标方向进行,保证检验结果质量的一系列活动.以往所称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狭义地理解为对检验标本过程的质量控制,仅仅对实验标本本身的控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全新的认识实验室质量控制,本文探讨质量管理与检验结果报告的质量保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临床护士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环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有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运送。正确地、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好标本,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工作主要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因此临床护士在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也就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临床检验医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能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数据,还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由于检验科一直处于临床辅助科室,使得检验科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医院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临床科室中不合格血标本普遍存在,而护士作为血标本采集的主要执行者,因此护理质量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综述血标本检验分析前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现状,主要管理方法有职业技能专项培训、数字化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项目管理方法、问题式学习模式、标准作业程序、流程管理方法、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品管圈活动、PDCA循环管理法、柏拉图分析法等。认为:近年来各护理专家在血标本检验分析前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已经积极探讨和实践,其管理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各有侧重,值得各临床科室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00年3月国务院批转八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全面贯彻实施。医院从过去的纯福利事业单位被推上了市场。市场经济规律在医院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医院药品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取消公费医疗和挂钩医院;引入医疗保险基金制度;病人具有择院择医的权利;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  相似文献   

11.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部分,分析前质量控制常被忽视。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严格管理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转运处理等部分。现就分析前检验的质量控制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2.
6σ管理方法在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6σ方法寻找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缺陷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建立分析前质量控制综合管理体系,降低分析前缺陷数(率)。方法建立分析前面质量缺陷登记数据库系统,采用用于6σ管理的Minitab Release 14和SPCXL 2000软件对样本的检验分析前质量缺陷类型、影响因素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并对过程改进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实验室分析前影响质量的因素共有11类。在过程改进以后,影响质量的因素控制水平由81.82%(9/11)提高到100.00%(11/11),样本送检缺陷数(率)由44996件(4.50%)降低到2075件(0.21%),样本送检合格率由95.50%提高到99.79%,分析前质量总体水平由3.20σ提高N4.37σ。结论6σ管理是一项有效的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管理工具,有助于发现影响分析前质量的潜在因素,全面提高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水平,降低分析前缺陷数(率)。  相似文献   

13.
检验科的质量目标是能否及时向临床提供高质量(准确、及时、可靠)的检验报告,使检验结果更好地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得到患者和临床的信赖和认可。自2002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医院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在现有的医疗运行管理过程中,可实现以"电子病历"为轴线的对于医疗过程的实时监控~([1])。医疗管理系统(EMR系统)配合实验室管理系统(LIS系统),可以完成对于检验过程的管理功能,其中包括检验申请、标本采集、标本核收、标本重做、无主标本处理、结果填写及报告审核等功能,各类检验数据的分析统计,同时还能完成在院患者的费用查询和补充。然而,不合格标本的存在,往往会  相似文献   

15.
生化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3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因而实验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显得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标本的运输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生化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指从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保存以及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其中涉及人员有临床医生、护士、标本运送人员及检验人员标本接收、预处理等[1].由此可见,分析前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复杂,质量缺陷隐蔽,责任难以确定,是最难而且最重要的管理阶段[2].分析前阶段约占整个检验过程全部时间的70%,在可分析出检验误差原因的病例中,出自于分析前阶段的占60%以上[3].因此想要获得准确、可靠及对临床有应用价值的检验结果,检验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3个阶段.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验.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离不开医学检验结果,因此实验室检验的准确度在今日的医疗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和改进应贯穿于仪器使用的整个使用周期,体现在每一个标本或者说每一个患者的检验过程中.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目标就是检验结果的准确、精密、快捷和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于2013年11月22日发布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2)》,将检验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1])。不同阶段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细胞遗传实验室需充分考虑影响染色体检测的各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2])。研究发现,影响检验结果的80%质量问题是由检验前因素造成的~([3])。因此,做好检验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染色体检测质量的重点。检  相似文献   

19.
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 提高检验质量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检验科常常接到临床关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抱怨和投诉。如果临床科室与检验科都不去认真分析与研究产生不准确结果的原因,常导致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矛盾。检验科被指责质量管理不过关。实际上许多不准确的检验结果并非是检验科检测的原因。因为近年来,对于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各省临床检验中心督促检查工作及检验科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比较重视。但是对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检验科室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是检验医学与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相结合的产物,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替人工作业,减少人员工作量和工作中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能畅通地传输检验信息为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保证,已成为检验科在业务处理与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并对检验科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