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106例无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EPO、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指标与两组患者血清EPO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EPO、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血清EPO无相关性(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与血清EPO呈正相关(r=0.347、0.431,P0.05),观察组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血清EPO呈负相关(r=-0.218、-0.543、-0.546,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PO、血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存在一定差异,多个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PO水平存在相关性,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血清EPO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性对患者临床特点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243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正  刘红丽  涂学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0):2213-2213,22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变情况。方法对243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200例进行对照,分析其异常特点。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10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比容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出现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采用普利生LBY-N6K型锥扳式血黏度计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性中风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患者在临床症状相混淆时,血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变化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858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细胞比容逐渐降低,而血浆黏度逐渐升高;20~<30岁与60岁及其以上人群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年龄和性别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对正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 S C L 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307例N S C L C患者(其中腺癌161例、鳞癌146例)作为N S C L C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的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详细临床资料信息,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NSCLC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与NSCLC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是NSCLC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测简单方便、经济无创,对N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心脑舒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8周后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心脑舒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相当,均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与心脑舒通胶囊均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128例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使用赛科西德6000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对128例高血压患者组和1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呈高黏滞表现,适当采取改善血液黏度将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合并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初期血液黏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59例肾病综合征初期患儿血液黏度的变化,并对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聚集性、血浆黏度、血清白蛋白、血浆α2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肾病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及血小板聚集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 P<0.05).(2)全血低切黏度随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而增高,与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呈正相关(r=0.50,r=0.45,P均 <0.05).(3)红细胞聚集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α2球蛋白呈正相关(r=0.62,r=0.87,P均<0.01).(4)血浆黏度与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74,r=0.59,P均<0.05).(5)血小板聚集性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 0.83,r=0.76,P均<0.01).结论 肾病初期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浆黏度增高导致全血低切黏度增加,故降低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浆黏度是防止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赵林  赵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5):2282-2283,229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液流变学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8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镇痛,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及缓激肽(BK)]及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高切及低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VAS评分、血清疼痛介质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观察组的VAS评分以及血清疼痛介质PGE2、SP、B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的血浆黏度、高切及低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可显著改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时导致滤盘不通的血液因素。方法选择40份去白细胞滤器滤白失败的血液标本和50份正常的血液标本,分别检验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浓度,三酰甘油浓度。若疑有冷凝集素的血样做血清冷凝集素效价试验。结果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P<0.05),以及冷凝集素水平增高对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有影响。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浓度、三酰甘油浓度的高低不会影响白细胞滤除(P>0.05)。结论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冷凝集素是导致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失败的主要血液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检测65岁以上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72例及65岁以上健康者66例血液流变学,并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两组血液流变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提示临床上特别是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注意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及预防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郝天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3):1860-1862,1866
目的探讨西医联合补肾祛湿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试验组给予西医联合补肾祛湿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分(DAS28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实验室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VAS评分、DAS28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明显下降,VAS评分、DAS28评分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联合补肾祛湿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明显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患者痛苦,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接受补肾健脾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补肾健脾法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稳定心肌细胞膜、扩冠及营养心肌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并与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相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低、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特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液流变学状况。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60例正常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指标(臂-脉络膜充盈时间、臂-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以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结果观察组的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值、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血浆黏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臂-脉络膜充盈时间、臂-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临床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重要意义,而且可动态反映血液循环状况,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液黏度异常增高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血液流变动力学角度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做观察与分析,以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北京普力生公司生产的黏度仪。用肝素钠抗凝作全血黏度检测,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比容,达隆公司生产全自动血沉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0例正常妊娠血液流变全血黏度与4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全血黏度比较其相关性。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全血黏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全血黏度增高,易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务必提醒临床注意,动态观察,可以更早发现病情,了解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2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与糖尿病后遗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200例糖尿病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与健康人的测定值相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显著,其多项指标与健康人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测定,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对67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全血和血浆黏度高于对照组,其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增高与血浆黏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可以提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4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5例恶性肿瘤患者与35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男、女恶性肿瘤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下称血沉)和血沉K值结果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压积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存在明显异常,呈高黏滞血症改变,通过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动态观察,对恶性肿瘤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阳江地区体检人群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同群体的各项指标有无性别及年龄差异.方法 测定体检人群的血液流变指标,再用SPSS软件系统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流变学指数存在性别差异(P<0.05),男性组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压积的异常均高于女性组.全血黏度和压积,30~39岁组分别与50~59岁组、≥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与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比较,其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变形指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0岁以上组的异常率较其他年龄组高.结论 (1)全血黏度的异常正逐渐年轻化;(2)血液流变指标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群体差异建立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参考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