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缺氧调节基因/产物在CoCl2化学缺氧预处理抵抗神经型细胞缺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分化的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化学缺氧预处理组(细胞先用50 μmol/LCoCl2预处理3 h,换液后常氧培养1 h,然后在2%的低氧孵箱内缺氧28 h)、缺氧组(2%的低氧孵箱内缺氧28 h).RT-PCR测VEGF、GLUT-1、EPO、LDH-A的mRNA表达.通过应用重组人VEGF纯品,进一步确定VEGF在化学缺氧预处理组中的保护作用.结果 化学缺氧预处理组细胞GLUT-1、EPO mRNA表达显著高于缺氧组(P<0.05),VEGF mRNA表达显著高于缺氧组(P<0.01),LDH-A mRNA表达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MTT细胞活力测定显示,重组人VEGF可模拟预处理组的保护作用.结论 CoCl2化学缺氧预处理很可能通过促进VEGF、GLUT-1、EPO等缺氧调节基因/产物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于滋养细胞缺氧研究的缺氧方法及滋养细胞模型。【方法】滋养细胞来源的BeWo细胞系,分4组培养:正常对照组、低氧浓度组、二氯化钴组和去铁敏组。培养4 8h后收集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BeWo细胞HIF- 1α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BeWo细胞HIF -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氧浓度组、二氯化钴组和去铁敏组的HIF- 1α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与低氧浓度组比较,二氯化钴组和去铁敏组HIF 1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环境缺氧和细胞缺氧均可诱导BeWo细胞HIF 1α的表达,二氯化钴或去铁敏可以作为缺氧方法用于滋养细胞缺氧方面的研究,BeWo细胞也可作为一种细胞模型用于HIF -1α表达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氧时乳腺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α(HIF-1α)与趋化因子4(CXCR4)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调控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乳腺癌细胞置入缺氧盒中,建立3%缺氧微环境,设为缺氧24 h组及缺氧48 h组,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乳腺癌细胞;采用MTT法测定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RT-PCR法检测HIF-1α与CXCR4mRNA表达量,同时检测添加维生素C(Vit C)后HIF-1α与CXCR4mRNA的mRNA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测定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24、48 h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加;缺氧24h组、缺氧48 h组HIF-1α、CXCR4 mRNA表达和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24 h+Vit C组、缺氧48 h+Vit C组HIF-1α、CXCR4 mRNA表达和细胞的迁移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能增加细胞的增殖能力,能增加乳腺癌细胞HIF-1α、CXCR4mRNA表达和迁移能力,但能被抗氧化剂Vit C有效阻断,提示HIF-1α可望成为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氧化钴(CoCl2)对体外培养分化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株的缺氧损伤保护作用及缺氧诱导因子1、2和其调节基因产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分化的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化学缺氧预处理组(细胞用50 μmol/L CoCl2预处理3 h,换液后常氧培养1 h,然后在2%的低氧孵箱内缺氧28 h)、缺氧组(无CoCl2预处理过程,其余同化学缺氧预处理组).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细胞HIF-1α、HIF-2α和VEGF的蛋白表达,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测定、MTT细胞活力测定判断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化学缺氧预处理组细胞 HIF-2α和VEGF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缺氧组(P<0.01),HIF-1α蛋白表达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学缺氧预处理组细胞较缺氧组细胞存活率高、乳酸脱氢酶释放率减少(P<0.01).结论 CoCl2化学预缺氧可保护分化的SH-SY5Y细胞对缺氧产生耐受,缺氧预处理可能通过HIF-2促进VEGF的表达而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组(HIBD组,n=15)和缺氧预处理后缺氧缺血组(HPC组,n=21),缺氧预处理组在行HIBD模型前24h吸8%浓度氧3h。各组大鼠均于14日龄处死。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病理学变化;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的情况;采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大鼠脑组织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HPC组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HIBD组减轻,HPC组大鼠脑组织HIF-1α基因的表达较HIBD组下降,HPC组脑细胞凋亡数目较HIBD组减少。结论:缺氧预处理可保护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减弱HIF-1α mRNA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4例GDM孕妇、37例正常产妇胎盘组织中HIF-1αmRNA和EPO mRNA的表达。结果 GDM组HIF-1αmRN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15.907,P〈0.05);GDM组EPO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0.167,P〈0.05)。GDM巨大儿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HIF-1α及EPO表达均呈正相关(r=0.662、0.475,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存在HIF-1α和EPO的基因表达,与GDM巨大儿的发生有关。HIF-1α的高表达可能是EPO表达上调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学缺氧剂二氯化钴(CoCl2)诱导缺氧条件下,Eca109食管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并观察缺氧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CoCl2用于建立Eca109食管癌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并设对照组(CoCl2浓度为0μmol/L)。观察缺氧培养不同时相(0、8、16、24h)Eca109细胞HIF-1α和VEGF的表达及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HIF-1α和VEGF mRNA的转录水平,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结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IF-1α和VEGF mRNA结果显示,CoCl2缺氧处理后(0、8、162、4 h),HIF-1α和VEGF mRNA表达增加;但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8、16、24 h),HIF-1α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改变(P>0.05);VEGF mRNA转录在缺氧培养8、162、4 h后显著升高,且不同时间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缺氧处理后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提高(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照射4Gy后,缺氧加放射组、单纯放射组细胞存活分数分别为48.3%和21.7%(P<0.05)。结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在缺氧条件下,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放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9):810-81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缺氧诱导的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A375侵袭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375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和缺氧+白藜芦醇组,正常对照组A375细胞在常氧条件下培养,缺氧组A375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缺氧+白藜芦醇组A375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培养,并给予50μmol·L-1白藜芦醇干预。培养48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A375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培养48 h时,缺氧组A375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缺氧+白藜芦醇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明显低于缺氧组(P<0.05)。培养48 h时,3组A375细胞中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A375细胞中HIF-1α、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缺氧+白藜芦醇组A375细胞中HIF-1α、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缺氧组(P<0.05),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缺氧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缺氧诱导的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缺氧诱导的HIF-1α蛋白上调和EMT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氧应激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缺氧(5%O2、5%CO2、90%N2)和常氧环境中培养的HepG-2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常氧组和缺氧4、12、24h组HepG-2细胞HIF-1αmRNA和MMP-2mRNA的表达量;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常氧和缺氧12、24h组细胞培养上清MMP-2蛋白含量。结果同时相缺氧组HepG-2细胞增殖活性与常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氧下HepG-2细胞不表达HIF-1αmRNA,缺氧4h时HIF-1αmRNA表达量最高,随后下降(P<0.01),但仍高于常氧组;缺氧4h时MMP-2mRNA表达量最高,随后下降,但仍高于常氧组(P<0.01);缺氧组HIF-1αmRNA和MMP-2mRNA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缺氧24h组HepG-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MMP-2蛋白含量与常氧24h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应激(5%O2)促进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作用并上调HIF-1α和MMP-2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缺氧对PC12细胞HIF-1/JAK2/NF-κB信号级联的影响.方法 制备缺氧细胞模型,采用EMSA、半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HIF-1α、HIF-1β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F-κB活性.结果 PC12细胞JAK2、HIF-1α、HIF-1β mRNA和蛋白在缺氧后表达增强,6h达到高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C12细胞核内NF-κB活性在缺氧后6h达到高峰,12h下降.加入JAK2抑制剂AG490后缺氧6h NF-κB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缺氧能增强JAK2、HIF-1α、HIF-1β的表达.HIF-1能激活JAK2,对缺氧受损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通道蛋白4在缺氧缺糖后水肿星形胶质细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在缺氧缺糖培养后水肿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与作用.方法 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组和缺氧缺糖组,缺氧缺糖组细胞经过5 h缺氧缺糖后恢复正常条件培养至0.5、2、8、24 h和48 h 5个时间点时,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及免疫荧光法测定AQP4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在缺氧缺糖后0.5 h,细胞肿胀逐渐形成并继续加重,2 h肿胀达到高峰,至8 h和24 h时肿胀逐渐消退,48 h细胞基本恢复正常形态.②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在缺氧缺糖后0.5 h,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2 h回升,8 h明显超过正常水平,达最高值(P<0.05),24 h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5),至48 h时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缺氧缺糖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形成及消退期AQP4的不同表达变化可能都是细胞的一种自身保护机制,从而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浓度凝血酶(TB)预处理对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As)在氧糖剥夺(OGD)诱导损伤后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AS,预先用不同低浓度(0.005~5.000 kU/L)的TB处理(TB预处理,TPC),观察在缺糖和缺氧(氧糖剥夺)培养状态下细胞的功能状态和损伤情况.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试验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作为细胞损伤指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3H]-谷氨酸摄取法测定As对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变化.结果:OGD引起细胞活力下降,LDH漏出率增高,OGD诱发细胞凋亡,降低As对Glu的摄取,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经低浓度TB预处理后,OGD损伤造成的LDH漏出率较低,细胞凋亡发生率降低,同时MTT值提高,As对Glu的摄取也增高,与OG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佳TB效应剂量为0.10 kU/L.结论:低浓度TB预处理的As,可增强在OGD环境下的损伤耐受能力,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氧糖剥夺、复氧培养后损伤星形胶质细胞中基质的表达变化并抑制其活性,探讨其在氧糖剥夺、复氧后细胞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将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GM6001组。模型组细胞在无糖DMEM培养基,1%O2的培养条件下行3、5、7 h时长的氧糖剥夺后复氧至24 h。GM6001组细胞在5 h氧糖剥夺、复氧的过程中加入外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10μmol/ml),复氧至24 h。用RT-PCR测定不同时长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MMP-9 mRNA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9蛋白的浓度变化;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的细胞形态变化,LDH漏出率、CCK-8法检测细胞的损伤情况及存活率。结果①RT-PCR及ELISA法检测示:与正常组相比,氧糖剥夺、复氧后,模型组细胞MMP-9 mRNA表达量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9蛋白的浓度均有所增加(P<0.05),随着氧糖剥夺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②与正常组相比,氧糖剥夺、复氧后,模型组细胞明显损伤,随着氧糖剥夺时间的延长,细胞损伤加重,光镜下细胞出现明显肿胀,并有部分细胞呈凝固性坏死,LDH漏出率不断增高(P<0.01)、存活率则逐渐下降(P<0.05,P<0.01),且培养上清MMP-9蛋白浓度与细胞LDH漏出率的增高程度呈正相关(r=0.693,P<0.05);与模型组相比,5 h氧糖剥夺、复氧后,GM6001组细胞形态学损伤表现明显减轻,LDH漏出率水平也有明显下降(P<0.01),细胞存活率则显著上升(P<0.05)。结论 MMP-9过表达可能是氧糖剥夺、复氧后引起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对星形胶质细胞内Cdh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体外纯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1h复氧组、氧糖剥夺6h复氧组,Western blot检测Cdh1及Skp2蛋白的表达变化;②将体外纯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6h组、单纯缺氧6h组,Western blot检测Cdh1蛋白的表达变化,血糖仪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氧糖剥夺1h复氧组、氧糖剥夺6h复氧组Cdh1蛋白表达均下降,Skp2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氧糖剥夺1h复氧组与氧糖剥夺6h复氧组组间Cdh1、Skp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对照组相比,氧糖剥夺6h组Cdh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单纯缺氧6h组没有明显变化,氧糖剥夺6h组与单纯缺氧6h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缺氧6h组细胞外液葡萄糖摄取率低于对照组(即常氧组)[(21.43±6.74)%vs.(26.98±9.21)%,P<0.05]。结论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内Cdh1蛋白表达减少,其变化与细胞外液中缺少葡萄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MPK激动剂AICAR对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对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构建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OGD模型,在正常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加入对照溶剂和AICAR(0.5 mmol/L),后给予OGD处理,在复氧第12小时通过ELISA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磷酸化p38的蛋白表达;再将上述对照组和AICAR组OGD处理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液,加入OGD损伤后的原代培养神经元中,通过LDH检测及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AICAR对缺糖缺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在原代培养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OGD损伤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AICAR组显著地降低了OGD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β(P<0.01),抑制p38磷酸化,且明显降低了缺糖缺氧造成的神经元损伤(P<0.01),促进损伤的神经突起修复。结论:AICAR抑制OGD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对OGD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祝胜美  潘彩飞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9):2077-2080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氨处理的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用氯化铵(5 mmol/L)共培养细胞6、12、24、48 h;二甲亚砜及异丙酚(10 μmol/L)预处理细胞30 min后与氯化铵共培养24 h,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AQP4蛋白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3-4,5-二甲基噻唑-2,5-二酚四唑溴化物(MTT)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结果 氯化铵处理星形胶质细胞12 h后AQP4表达开始上调,一直持续到48 h,其中24 h时AQP4表达上调最为明显,异丙酚预处理组AQP4表达较NH4Cl-24 h组明显降低(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NH4Cl-24 h组细胞较正常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细胞肿胀明显;MTT检测显示异丙酚预处理组细胞活性较NH4Cl-24 h组和二甲亚砜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异丙酚预处理能抑制氯化铵引起的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QP4表达的上调,减轻细胞肿胀程度,提高星形胶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去铁胺预处理对甲基汞毒性作用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选用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与大鼠肝BRL细胞,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培养基培养0.5 h,甲基汞组用不同浓度甲基汞(1.0、2.5、5.0、10.0 μmol/L)处理0.5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表达,筛选最适浓度甲基汞。另取PC12细胞与BRL细胞,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培养基培养6.5 h,去铁胺+甲基汞组分别用0、50、100、200、400 μmol/L去铁胺预处理6 h,再用10.0 μmol/L甲基汞处理0.5 h,免疫印迹法检测GPx4及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0 μmol/L甲基汞组两种细胞活力降低最显著,以此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随着甲基汞浓度逐渐增加,两种细胞中GPx4表达逐渐降低。与0 μmol/L去铁胺+甲基汞组比较,随着去铁胺浓度增加,两种细胞中GPx4和HIF-1α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00 μmol/L去铁胺+甲基汞组PC12细胞活力明显增加,200 μmol/L去铁胺+甲基汞组BRL细胞活力明显增加。结论: 去铁胺可拮抗甲基汞致细胞的铁死亡,可能与上调HIF-1α及铁死亡关键调控因子GPx4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PTEN诱导性激酶蛋白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E3泛素连接酶(E3 ubiquitin ligases,Parkin)信号通路在氧糖剥夺/复氧复糖后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和焦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在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的情况下,对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组,根据CNTF剂量不同,每组再分别分为0、2、20、200ng/ml 4个亚组(共8个亚组)。每个亚组分别在6、12和24h取材,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在各细胞周期时相中的百分比。结果CNTF使无血清培养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上升,而使有血清培养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下降。结论无血清培养时CNTF可以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进入活化状态,但不刺激其增殖;有血清培养时CNTF可以协助血清中的丝裂原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缺氧对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DNA甲基化相关酶及组蛋白乙酰化相关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经氧糖剥夺处理后,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DNA甲基转移酶,DNA去甲基转移酶,组蛋白乙酰化酶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处理48h后,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升高,DNMT3A和DNMTl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了49%和83%,DNA去甲基转移酶的表达降低了36%;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表达升高到对照组的2.1倍,而组蛋白乙酰化酶的表达则升高得更为明显,为对照组的20倍。结论缺氧可以改变星形胶质细胞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相关酶的表达,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