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生丁对实验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林  杨建青  渚光平 《腹部外科》2006,19(4):244-246
目的探讨潘生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潘生丁预处理组,观察各组血浆肝酶及透明质酸(HA)水平变化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内皮素(ET-1)含量,并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缺血肝组织相比,潘生丁预处理组肝酶的漏出、血浆HA水平及肝组织中MDA、ET-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学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潘生丁预处理可明显改善肝微循环,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预处理可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评价硫化氢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不同剂量硫化氢组(H2S1~3组),每组6只.S组仅暴露肝门,不夹闭动、静脉;IR组采用夹闭左、中叶肝蒂、门静脉和肝动脉支1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H2S1~3组于再灌注前5min分别腹腔注射14、28、56 μmol/kg硫化氢钠.于再灌注6h时抽取下腔静脉血样并取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测定肝组织谷胱甘肽(GSH)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肝组织GSH含量下降(P<0.05);与IR组相比,H2S1~3组ALT和AST活性降低,肝组织GSH含量升高(P<0.05);H2S1~3组肝病理学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 H2S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合理剂量。方法 3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每组60只,各实验组分别于肝缺血再灌注手术前24 h腹腔注射0.15、0.30、0.60μg/kg帕立骨化醇。每组取20只大鼠于术后3、6、12和24 h取尾静脉血,并观察各组此20只大鼠术后24、48、72 h的生存率。各组另40只大鼠分别于术后3、6、12、24 h每个时间点处死10只大鼠,取肝组织。比较各组大鼠存活率和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存活率低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各组大鼠存活率高于模型组;除实验1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实验组在术后3、6、12、24 h与模型组相比ALT均有下降(P0.05);而术后3 h起实验1、2、3组AST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术后3、6、12、24 h,各实验组肝组织MDA均低于模型组,实验2组和3组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与实验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0.15μg/kg即可以明显改善模型肝功和肝脏MDA水平,但0.30μg/kg以上水平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评价补体C1q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 ~ 200 g,3~4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n=12),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n=48).于再灌注1、3、6、24 h时取肝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比色法测定肝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补体C1q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补体C1q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肝组织SOD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补体C1q及其mRNA表达上调,于再灌注3h时达峰值(P<0.05).I/R组病理学损伤程度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 补体C1q活化参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3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HIRI组(HR组)和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组(PHC组)。S组剖腹后仅牵拉肝十二指肠韧带;HR组用无创血管夹钳夹供应肝中叶和左叶的门静脉和肝动脉分支,造成70%肝脏缺血模型,45min后松开血管钳;PHC组的手术步骤与HIRI相同,PHC组术前30min肌肉注射0.45mg/kg的盐酸戊乙奎醚。分别于再灌注2h(T1)、4h(T2)和24h(T3)时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采血结束后取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水平。结果 T1~T3时HR组和PHC组血清ALT、AST、TNF-α、IL-1β、HIF-1α和eN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组(P0.05);与HR组比较,T1~T3时PHC组血清ALT、AST、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5)。T1、T2时HR和HPC组HIF-1α、eN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组,但HR组明显低于HPC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减轻大鼠HIRI,其机制可能与盐酸戊乙奎醚上调eNOS、HIF-1α表达和抗炎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齐墩果酸预先给药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8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4组(n=3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CMC组)和齐墩果酸预处理组(OA组).OA组胃内灌注齐墩果酸混悬液100 mg/kg,CMC组以相同容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S组与IR组以相同容积的饮用水替代,每天1次,连续7 d,第8天时IR组、CMC组和OA组采用阻断门静脉及肝动脉分支60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分离胆管及门静脉、肝动脉分支.于再灌注即刻、3、6和12 h时取下腔静脉血样,测定血清ALT活性;取左肝中叶组织,测定SOD活性、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和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p-Akt、Bcl-2、Bax、p-Bad和Bad的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CMC组和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p-PI3K、p-Akt、Bax、Bad、p-Bad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p-PIK、p-Akt、Bcl-2和p-Bad表达上调,Bad和Bax表达下调(P<0.05),CM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MC组比较,OA组再灌注期间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p-PI3K、p-Akt、Bcl-2和p-Bad表达上调,Bad和Bax表达下调(P<0.05).OA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 齐墩果酸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究铁死亡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大鼠肠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周龄8~10周,体重22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四组:假手术组(S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假手术组(SF组)、HIR模型组(IR组)和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HIR模型组(IF组),每组10只。S组腹腔注射等容量0.02%DMSO,30 min后行假手术,仅进行开腹、分离第一肝门和关腹处理。SF组腹腔注射Ferrostatin-1(溶于0.02%DMSO)5 mg/kg, 30 min后行假手术。IR组腹腔注射等容量0.02%DMSO,30 min后制备HIR模型。IF组腹腔注射Ferrostatin-1(溶于0.02%DMSO)5 mg/kg, 30 min后制备HIR模型。于再灌注后8 h处死大鼠,取小肠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铁(Fe2+)浓度;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中ALT和AST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于术前2 h将60 mg/kg的姜黄素溶于1mL DMSO中静脉注射;对照组(19只),于术前2h静脉注射1 mL DMSO。肝脏冷灌注时间为30 min,恢复血供复流6 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液和肝脏标本,行血清ALT,AST,LDH和组织匀浆SOD,MDA,MPO测定,并进行组织病理和细胞凋亡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中TNF-α及MIP-2的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清ALT,AST,L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MDA,MPO,TNF-α和MIP-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且实验组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姜黄素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肝脏冷IRI,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提高肝组织SOD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与细胞凋亡,下调炎性因子TNF-α和MIP-2的表达以及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大鼠肝脏部分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肝脏部分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损伤组(A组)和处理组(B组),缺血前15min从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α-硫辛酸,再灌注后1、3、6和12h分别取血和肝脏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Bp65(NF-κBp65),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RNA(MIP-2mRNA)的表达。结果A组血清GPT和GSH-PX在1、3、6、12h都明显高于B组P〈0.01);A组血清GSH明显低于B组(P〈0.01);B组肝脏组织中NF-κBp65和MIP-2mRNA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α-硫辛酸能明显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增加GSH产生以及减少NF—κB的活化和GSH的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I-R)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全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乌司他丁组(U组)及假手术对照组(C组),每组8只.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含量、肺组织干/湿质量比(D/W)、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三组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U组和C组比较,I-R组大鼠肺组织BALF总蛋白和MPO含量明显增高,肺组织D/W和SOD显著降低.MMP1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轻全肝I-R肺损伤;抑制肺组织MMP14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落新妇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自噬的影响。 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HIRI组)以及落新妇苷组(40 mg·kg-1·d-1,连续7 d),每组18只。建立大鼠HIRI模型,于再灌注4、8、16 h后取下腔静脉血及肝左外叶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显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析肝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电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内自噬小体数量情况。 结果同检测时间点比较,Sham组和落新妇苷组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低于HIRI组(P<0.05),且肝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结构损伤明显较轻。落新妇苷组LC3-Ⅱ/ LC3-Ⅰ灰度值比值及Beclin-1蛋白灰度值在术后4、8、16 h明显低于HIRI组(P<0.05)。落新妇苷组肝组织的自噬小体数量较HIRI组有所减少(3.68±0.42 vs 7.12±0.60,t=36.382,P<0.01)。 结论落新妇苷预处理可减轻大鼠H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6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肝硬化组(C组)、肝硬化+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C组、I/R组和R组采用四因素综合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I/R组和R组在肝硬化模型制备成功后1周制备大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R组于缺血前10 min开始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μg·kg-1·min-至再灌注结束.于再灌注4h时取静脉血样和肝组织,测定血清ALT和AST活性、肝细胞Bcl-2和Bax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血清ALT和AST的活性升高,肝细胞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组血清ALT和AST的活性降低,肝细胞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R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轻于I/R组.结论 瑞芬太尼可减轻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平衡肝细胞Bcl-2与Bax表达而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全肝缺血前10 min腹腔注射丙泊酚50 mg/kg,再灌注前10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 ml/kg; Ⅱ组:缺血前10 min注射生理盐水50 ml/kg,再灌注前10 min注射丙泊酚50 mg/kg;Ⅲ组:I-R前10 min均注射生理盐水50 ml/kg;Ⅳ组:假手术后在对应时点注射生理盐水50 ml/kg.I-R 1 h后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W/D比值;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Ⅰ、Ⅱ、Ⅳ组比较,Ⅲ组大鼠肺W/D比值、MDA含量、MPO活性与细胞凋亡指数均增高(P<0.05或P<0.01),SOD活性降低(P<0.01);光镜检查示Ⅲ组大鼠肺组织损伤严重,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丙泊酚对大鼠肝I-R后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及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enistein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54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成3组。A组为I/R组:70%热缺血60 min及再灌注;B组为I/R
 genistein(GST)预处理组;C组为假手术组。于成模后2,6,12 h取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血清AST,ALT浓度和肝组织MDA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casepase-3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与I/R组相比,genistein预处理血清中AST及ALT浓度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肝组织casepase-3蛋白表达及MDA浓度显著降低(均P<0.05)。
结论:genistein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大黄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常温下制成部分肝脏( 70 % )缺血 -再灌注模型。术前 3d用大黄素灌胃 [60mg/(kg·d) ] ,3次。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肝组织丙二醛 (MDA)的变化 ;并用荧光染料罗丹明 (Rh12 3 )和碘化丙啶 (PI)标记肝细胞 ,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线粒体膜电位 (ΔΨm )。同时取活体标本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缺血 -再灌注后大鼠血清ALT和肝组织MDA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肝细胞ΔΨm降低 ,Rh12 3 -PI- 细胞增多 ( 14 .1%± 2 .1% ,P <0 .0 1) ,病理变化明显。大黄素处理组与缺血 -再灌注组比较 ,ALT ,MDA明显降低 (P <0 .0 1) ,ΔΨm升高 ,Rh12 3 - PI- 细胞减少 ( 11.5 %± 2 .9% ,P <0 .0 1) ,病理变化轻微。结论 大黄素预处理对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苦参碱预处理对预防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碱(MT)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NS组)和不同剂量MT(3.75、7.5、15 mg/kg)预处理组(MT1、2,3组).动物麻醉后分别经门静脉注入生理盐水或MT,然后阻断左、中叶肝蒂45 min,造成70%肝脏缺血,SO组仅行分离不阻断,再恢复供血40 min.术后采集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肝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水平,并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MT预处理组血清ALT、AST、LDH水平及肝组织MDA含塞低于NS组,肝组织SOD含量则高于NS组;M丁预处理组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较NS组明显减轻.结论:MT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肝组织SOD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线粒体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