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测骨转移癌有极高的灵敏度,我们对105例原发肿瘤患者进行核素骨显像,骨转移癌发生率50.4%(53/105)、单发占15%(8/53)、多发占84%(45/53),本文对45例原发肿瘤多发骨转移的骨显像结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329例恶性肿瘤核素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显像阳性结果186例,阳性率56.53%。骨转移好发部位依次为胸部(65.05%)、椎体(43.55%)、骨盆(36.56%)、四肢(26.34%)和颅骨(8.60%)。多发转移者149例,占80.1l%,单发病灶37例,占19.89%。对25例单发病灶者随访发现6例为骨转移,占24.00%。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骨转移癌骨痛11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巍  刘韬  秦丽红  胡萍 《广西医学》2009,31(11):1663-1664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患者骨痛发生情况及特征。方法对1168例核素全身骨显像确诊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骨痛特征、疼痛部位与核素骨显像转移灶的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168例骨转移癌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615例,占52.65%。疼痛部位以颈、胸、腰背、髋部等处(中柱骨)多见,占52.85%(325/615),而核素显像脊柱骨有转移灶仅40.16%(247/615),有广泛性骨转移灶占36.91%(227/615),而表现为全身骨痛仅占5.53%(34/615),疼痛部位、程度与核素骨显像转移灶分布有明显的不一致性。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痛部位、程度与核素骨像转移灶分布不一致。近半数骨转移患者无骨痛症状,不能仅仅以临床上是否出现骨痛症状作为行核素骨显像的指征。应把核素全身骨显像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ECT全身骨显像和血清ALP谱检测对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58例在临床上已确诊、并怀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SPECT全身骨显像和血清ALP谱检测。对正常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核素全身骨显像91例出现骨转移,阳性率为57.6%,其中单发灶22例,占24.2%,多发灶69例,占75.8%。正常人、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清ALP、B-ALP结果:对照组35例骨良性病变患者血清和正常人比较ALP和B—ALP浓度无显著性意义 (P>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ALP有显著性意义(P<0.05),B—ALP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91例骨转移患者中单发灶和多发灶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LP、B-ALP结果是多发灶骨转移患者ALP、B-ALP浓度明显高于单发灶患者(P<0.01)。结论全身骨显像和ALP、B-ALP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应以全身骨显像为主,结合ALP、B—ALP检测,可排除良性骨病造成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5.
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俊喜 《华夏医学》2004,17(4):516-517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1例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其中有87例曾作X线检查。结果:阳性结果为203例,占48.2%,其中87例与x线检查对照比较,骨显像阳性为68例(78.2%),X线阳性为48例(55.2%)。结论: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骨转移癌的分布和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骨转移癌是指其它组织器官发生的恶性肿瘤,通过某种途径转移到骨。邻近扩散(如发生在侵及面部诸骨的口腔、咽部的恶性肿瘤)是罕见的,不包括在骨转移癌的范围之内。骨转移癌远比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见,癌肿晚期将有2/3的病人发生转移。而转移又是其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骨骼系统是转移癌的常见部位,位居第三。尸检发现60%的病人有骨转移,通常是多发的。根据原发恶性肿瘤病人的几组抽样统计,骨转移癌的发生率差别很大,在6~85%之间,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40~60岁占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经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534例,其中肺癌197例,乳腺癌128例,鼻咽癌107例,前列腺癌11例,消化道(食管、肝、胃、结、直肠)肿瘤47例,妇科(子宫、卵巢)肿瘤9例,泌尿道(肾、膀胱)肿瘤4例,其它肿瘤(甲状腺、纵隔、下颌、喉等)27例和原发灶不明的肿瘤4例进行了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534例各种类型恶性肿瘤患者中,经骨显像检查发现骨转移者279例,骨显像阳性率52%,其中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和鼻咽癌显像阳性率依次为71%、51%、45%和33%。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恶性肿瘤有无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显像阳性病例中骨痛症状存在与否,约各占半数,因此骨痛症状存在与否并非骨显像指征。借助于骨转移瘤在骨显像上特征性改变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绍奖  黄茂政 《医学文选》2005,24(5):682-683
目的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发生率及转移部位。方法 256例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注射显像剂90mTc-MDP后3~4 h时行前后及后前位全身骨显像。结果 256例恶性肿瘤患者有125例出现骨转移,阳性率48.8%,转移部位以中轴骨多见,骨转移以多发性为主,多发病灶者占79.2%。结论 核素骨显像可早期诊断骨转移,对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21例转移性骨肿瘤全身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特点及转移部位。方法:对121例骨转移患者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结果:121例中,单发转移者15例(12.4%),多发转移者105例(87.6%),骨转移灶的分布以脊柱最常见(31%),其次是肋骨(25.6%),骨盆(15.6%),颅骨(9.3%),胸骨(8.8%),肩胛骨(6.2%),四肢骨(3.4%),骨转移灶的放射性分布表现为增高和减低或缺损,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18F-FDG PET/CT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与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ECT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与99mTc-MDP ECT全身骨显像,并评价显像效果.结果 26例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显像为阳性,其中有17例患者发现骨转移45处;在99mTc-MDP ECT全身骨显像中,有20例患者发现骨转移77处.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99mTc-MDP ECT全身骨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47 例放射性骨显像中182 例各类癌症骨转移患者全身骨扫描的表现。结果 182 例患者中130例为阳性(71.4% ),分单发转移灶和多发转移灶。典型表现为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多部位放射性浓集灶。转移部位以肋胸部最多见。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有很高灵敏度,将其列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对早期诊断、临床分析、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56例恶性肿瘤99mTc-MDP骨显像及X线摄片检查对比结果表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发现异常率(83.9%)明显高于X线摄片的病变发现率(61.7%)。骨显像显示多发性转移灶(占86.9%)显著高于X线片(占25.7%),说明核素骨显像可作为恶性肿瘤早期寻找骨转移癌的常规检查方法,结合X线检查可提高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1481例恶性肿瘤核素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祁苏凌  蔡宗萍  王瑛  徐凤  史若飞 《重庆医学》2005,34(8):1134-1135
目的评价核素骨显像对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 481例恶性肿瘤患者注射99mTc-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MDP)30mci后行SPECT全身骨显像,共作骨显像1 797人次.结果显像阳性1 259例,阳性率85%.其中首次显像阳性973例,随访发现阳性286例.显像特点:多发性放射性分布浓聚占91.58%,单发性放射性分布浓聚4.85%,单发性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3.57%.转移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盆骨、股骨、颅骨、肩胛骨、指(趾)骨.结论核素骨显像对于早期发现骨转移癌灵敏度高,应列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脊柱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选取在该院收治的133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的脊柱骨转移癌患者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疑似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的脊柱骨转移癌患者采用手术病理或者CT或者MRI诊断.采用统计学分析脊柱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结果:脊柱骨转移癌骨显像表现为:①胸椎多于腰椎且病灶呈圆形或者类圆形;②多椎体异常放射性聚集;③合并脊柱外骨病灶;④恶性肿瘤的病灶部位和病灶数目的位置均不同.结论:不同的恶性肿瘤其脊柱转移癌的病灶数目和脊柱外骨转移部位 有一定差别且脊柱转移癌好发于胸椎.  相似文献   

15.
核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9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骨显像结果,发现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0%,不同病理类型骨转移率不同(P<0.01);同一病理类型肺癌在不同区域的骨转移发生率显著不同,不同病理类型者在同一区域骨转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多发性骨转移占95%(52/55),平均每例有5.76%个转移灶,其形成以圆或类圆形为多,串珠或长条状及片状者较少。各型肺癌骨转移灶形态构成不同(P<0.05),圆或类圆形最常见于腺癌,鳞癌次之,未分化癌最少。X线和骨显像检查结合对发现骨转移灶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99m锝-MDP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行^99m锝-MDP全身骨显像检查;30例患者中全身骨显像阳性26例,占87%,而同期X线检查确诊骨转移者仅6例,占20%。本法可以发现肮癌的早期骨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骨诊断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47例放射性骨显像中182例各类癌症骨转移患者全身骨扫描的表现。结果 182例患者中130例为阳性(71.4%),分单发转移灶和多发转移灶。典型表现为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多部位放射性浓集灶。转移部位以肋胸部最多见。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有很高灵敏度,将其列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对早期诊断、临床分析、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骨转移癌,顾名思义就是骨外的原发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的继发恶性肿瘤。有资料报道,大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死亡时存在骨转移。近年来随着对恶性肿瘤诊疗的进步,患者生存期延长,骨转移癌的病例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比原发骨恶性肿瘤更为常见。为了更好地诊疗此类疾病,现将相关知识讲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使用~(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对65例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骼核素显像,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65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其中男性50例,女性15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1岁。 使用日本东芝GCA—PolA/HGSPECT,低能高分辨准置器,矩阵256×1024。静脉注入~(99m)TC—MDP25mci后3—4小时,按常规作前位及后位全身骨显像。2.结果 65例显像结果 骨转移率73.8%(48/65),正常26.1%(17/65)。骨转移患者中单发占10.4%(5/48),多发占89.5%(43/48)。骨转移部位:<1>胸部为66.6%(32/48),其中肋骨为62.5%(30/48)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CT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肿瘤的临床诊断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7例,全部患者进行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并评价显像结果.结果87例恶性肿瘤患者经ECT全身骨显像检查确诊骨转移肿瘤患者共64例,阳性率73.6%,共检出98处骨转移,骨转移主要分布在肋骨、椎骨、盆骨、四肢骨等,肋骨占46.9%,椎骨占26.5%.结论 ECT全身骨显像对恶性肿瘤早期骨转移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是诊断骨转移的常规检查手段,可以为肿瘤分期提供临床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