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卫援 《健康向导》2012,18(4):32-33
艾滋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2~10年.从感染艾滋病 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4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 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地出现4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 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4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 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多与 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有关.通常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之初,可 有一个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然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全身淋巴结肿大;随后发生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出现而成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问与答     
《中国健康月刊》2007,(1):55-55
Q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哪几个发展时期?各有多长时间?A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个发展时期,即: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2.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  相似文献   

3.
程晓光 《健康向导》2014,(2):F0003-F0003
<正>窗口期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感染者体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数量会在这时达到一个峰值,传染性极强。急性感染期也出现在这段时间。目前国际公认的窗口期是6个月,国内比较认同的说法是3个月。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AIDS)医学的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短6个月~1年,通常3~5年,长的可达10年以上)才发病。许多受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症状,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感染后  相似文献   

5.
1 艾滋病是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艾滋病于1982年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n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AIDS)是8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流行广泛,病死率高。目前已发现两种艾滋病病毒类型,即HIV-1和HIV-2,但全世界绝大部分感染是由前者引起。艾滋病其病毒传染给健康人后,到发病阶段有一个潜伏期,这个潜伏期一般为8~9年,最短六个月,也有长达20年的,在这样长潜伏期过程  相似文献   

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的免疫系统,进行性损害人的免疫系统,使免疫功能低下的HIV感染者感染其他机会性感染,并最终导致艾滋病病人死亡的传染性疾病.艾滋病作为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的慢性传染病,其病程分为3个阶段:窗口期、潜伏期和临床发病期.其中艾滋病的潜伏期是指从人体感染HIV后出现血清学HIV抗体阳性起,到感染者出现艾滋病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为止的这段时间.国内外对艾滋病潜伏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了解艾滋病的自然史、评价治疗效果、预测艾滋病疫情趋势和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以及病人的生存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以后,一般4—12周才能在血清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所以,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患者不是处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而是潜伏期的指征。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患者属于带毒者,距发展成艾滋病的临床症状期还有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潜伏期。处于潜伏期的患  相似文献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潜伏期后发生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灾害,已引起各国政府的密切注意,从制定政策,组织防治到科学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笔仅就近两年新进展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10年中,人们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目前认为,艾滋病仅是这个感染过程的结局.与HIV感染期密切相关的标志是CD_4~+或辅助性T细胞的数目。在HIV抗体出现前,可检出HIV核心抗原(p24)和高滴度的致细胞病变的病毒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在潜伏期宛如常人,而在发病后症状又千变万化极为错综,医生亦有可能失去警惕。近年经过慎重研究,认为在对可疑病例随访监测过程中分为下列三类情况: 一、凡以下12条病症中出现任何一种,无需化验证明被艾滋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即可肯定艾滋病诊断或病情发作: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可以侵润和损害人体的多个系统和脏器,其死亡率为不可逆转的100%。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除少数在6~12个月发病外,绝大多数感染者需经3~5年潜伏期,甚至可长达10年以上才会发病。健康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约有30%~70%在2~4周出现急性期感染症状。如发热、全身乏力、倦怠不适、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少数有头痛、皮疹,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慢性腹泻每曰4~5次,体重下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下降,淋巴球上升;艾滋病病毒抗体初期阴性,3个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是AIDS;艾滋病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是HIV。 健康人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后约有30%~70%在2~4周内发生急性期感染症状。此后需经2~10年或更长的无症状期,才发生以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为主要病变的艾滋病。早期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缓解病情。美籍华人何大一博士独创“鸡尾酒”式混合疗法,使用一种蛋白酶酵素抑制剂在内的三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联合对抗HIV/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与结核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起病原因是由一种名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此病毒进入人体,经过一段潜伏期后,逐步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最后造成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全面崩溃,引起各种病原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交替发生。也许有人会问,结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是一种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疾病,名字是由首位英文字母”AIDS“音译过来。这个疾病是1981年由美国第一次报道并命名的,后来发现病因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被叫做”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艾滋病流行趋势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最先在美国发现。感染该病毒后经过5~8年潜伏期,感染者由于免疫系统遭破坏而出现免疫缺陷症状,并伴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发生,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病死率极高。该病主要通过血液途径、性途径和母婴途径传播。该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湖北省于1988年首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其后每年均有新的艾滋病感染者发现,且每年发现的感染者数量逐年上升,并已出现艾滋病死亡病例。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如吸毒、卖淫嫖娼人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性病患者数量每年…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称艾滋病病毒)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表现为机体免疫功能逐渐受损并发生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最后导致死亡。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流行造成人类生命与社会经济损害之大均已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截止到2000年底,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幸免,每天约有15000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感染中90070以上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全球艾滋病的流行仍在继续,HIV感染和死亡的数字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与公共卫生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病毒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后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复制,逐渐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的口腔表征及控制感染对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艾滋病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 ,导致的一种免疫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的病症 ,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由于其传播迅速及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药物和方法 ,死亡率近 10 0 % ,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 ,WHO和各国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对其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 AIDS疫情形势严峻。自 1981年美国首先报道了艾滋病以来 ,截止 2 0 0 2年 11月联合国发布的 AIDS情况报告显示 ,世界上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共 4 2 0 0万人 ,其中男女各占 5 0 % ,我国累计报告感染人数已达到 10 0万。在 HIV感染的潜伏期 ,大多数…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1],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速度惊人。亚洲是继北美、非洲之后成为全球感染上升最迅速、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