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邓铸涛教授临证中脾胃学说的运用(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邓中光 《新中医》2000,32(2):13-15
邓铁涛教授在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教学、科研实践中 ,始终重视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之研究已成为邓老整个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撮其要将学习的一些体会整理如下。1 补脾益损治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 ,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 ,全身均可受累 ,以眼肌最常见 ,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肌无力危象 ,可危及生命。邓老认为 ,本病以有关肌肉无力为突出的表现 ,根据“脾主肌肉”的理论认识 ,本病之根在于脾胃。并从 2 33例重症肌无力 5 8个症状的出现率以及唾液淀粉酶活性负荷…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疑难病症,是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近年来,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新路径仍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中医药治疗更是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重症肌无力归属中医学“痿证”的范畴,“髓海不足,经脉失养”是其重要病机,中医从“髓海不足”论治是从“本”出发,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治疗疾病,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方法。本文从重症肌无力发生发展与“髓海不足”的关联进行分析,分别从中医理论基础藏象理论、精气学说、经络学说以及现代医学研究4个角度进行探讨,为中医从“髓海不足”论治重症肌无力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髓海不足”论治重症肌无力需重视阴阳并补,以促进“髓”的功能恢复,以及需重视顾护脾胃,为“髓”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的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国医大师邓铁涛善治各种脾胃消化疾病,并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邓老重视脾胃学说,治疗慢性胃炎等疾病善从调理后天之本入手;提倡五脏相关,治疗慢性肝病不仅治肝,更强调肝脾同治;治疗重症肌无力提倡健脾益损,兼调五脏;且用药精准,组方严谨,配伍得当,既善于化裁古方,喜用药对,又讲究三因制宜,多法齐用,独具特色。本文试从邓铁涛教授对慢性胃炎、慢性肝炎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治疗中探讨其论治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4.
从脾胃角度浅析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机关乎于脾胃、论治侧重于脾胃。认为应重在补益脾胃,辅以调理肝脾。  相似文献   

5.
强肌健力口服液治疗脾胃气虚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口服液治疗脾胃气虚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强肌健力口服液治疗脾胃气虚型重症肌无力 109例,对照组 30例,口服补中益气丸.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7 %,对照组总有效率 83.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强肌健力口服液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重症肌无力为难治性疾病,属中医"痿证"范畴,调理脾胃是中医临床常用治法。肌肉运动无力为其最突出表现,实质上是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失常。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是一种耗能运动,需要线粒体参与供能。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肌肉组织存在线粒体形态结构异常[1],而重症肌无力模型大鼠也存在骨骼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改变[2]。线粒体融合分裂不仅在维持线粒体自身的结构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还与神经、骨骼肌病变等密切相关,故有必要从线粒体融合分裂角度,进一步探讨脾胃失调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他治疗重症肌无力屡获良效;他重视脾胃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他每每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亮剑。"——他就是邓铁涛教授。他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极力主张"伤寒"与"温病"统一辨证论治,强调辨证方法在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临床善治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重症肌无力的证候及四诊信息进行研究。方法收集100例重症肌无力病例,记录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临床证候可分为四类:脾肾亏虚、气阴两虚、脾胃虚损、肝肾亏虚,分析每一类证候对应贡献率不同的四诊信息。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深入研究重症肌无力的证候分类及四诊信息,有助于重症肌无力的规范化诊断,提高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临床实践将重症肌无力辨证分为脾胃气虚型、脾肾阳虚型、肺脾肾虚型,提出辨证、辨病与辨期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重症肌无力不同时期,采用主方结合辨证分型及兼症进行加减用药,以益气温阳为主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缓解疾病进展,减少西药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揭示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疾病认识的规律,对目前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大体概况进行了分析,肯定其疗效。提出目前“从脾胃论者”“从肝论者”的存在问题,认为“从奇经论治”较能反应其固有规律。  相似文献   

11.
论脾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学说源自《内经》,成熟于东垣。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而女子以血为用,以气为纲,故妇科疾病多与脾胃病变密切相关,历代医家的妇科专著亦多重视脾胃。从脾胃功能对女子生理的作用,脾胃病变对妇科疾病的影响,以及妇科中调理脾胃的若干治法等方面论述了脾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脾胃学说源自《内经》,成熟于东垣。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而女子以血为用,以气为纲,故妇科疾病多与脾胃病变密切相关,历代医家的妇科专著亦多重视脾胃。从脾胃功能对女子生理的作用,脾胃病变对妇科疾病的影响,以及妇科中调理脾胃的若干治法等方面论述了脾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到两汉是脾胃学说形成与奠基阶段,《黄帝内经》阐述了脾胃生理功能;《伤寒杂病论》重点阐述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调理脾胃成为治疗外感病重要法则。唐宋为发展时期,《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确立"春夏取冷太过",提出"温食",顾护脾阳。金元至明清时期是脾胃学说的鼎盛时期,张元素著《医学起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实用药式》"土实泻之"、"土虚补之"、"本湿除之"、"标湿渗之";李东垣《脾胃论》"饮食伤脾论"、"甘温除大热"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明清是充实、完善阶段,叶天士继承东垣补脾升阳,创立胃阴辨治说,弥补了东垣略于治胃,重在温补,不及养阴的不足,纠正了举世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甚则阴阳不辨的弊病,对脾胃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李中梓重视脾、肾,提出:"人之有脾胃,犹兵家之有饷道,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脾胃一败,百药难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薛己结合温病,巩固了脾阴学说,提出"阴虚乃脾虚也,脾为至阴"。近年在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础上建立了40余种脾虚模型,综合观测,证实脾胃与人体多系统(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血液)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治未病理论的阐述,明确脾胃功能及脾胃病变在防病、治病、防复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强调固护脾胃正气为主,佐以祛除内、外湿邪的健脾祛湿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蔡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52-1253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元气之根本,调理脾胃,既可治好脾胃病,更为重要的能治好各种脾胃以外的疾病,所以有“久病不愈,治脾以安五脏”的说法。通过5则病案的分析对此理论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从心与脾胃部位相邻、经络相通、五行相关、功能相关、脾胃功能失调形成胸痹的机制5个方面讨论心胃相关,探讨"心胃同治法"的理论依据;强调心与脾胃生理关系密切,病变易互相影响,调理脾胃对胸痹、心痛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应用,验证了"心胃同治"法的合理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藏象理论认为脾胃既是生理之本,又是病理之本,可将多种疾病归于脾胃。从脾胃病病因、病理转归、临床表现3个方面来阐述脾胃病发病特点,从而深化对脾胃病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29-931
"象思维"是中医药学最主要的思维方法之一,其对疾病治疗中的药物选择起着重要作用。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兹从象思维对脾胃病的用药指导角度出发,探究象思维在脾胃病用药方面的应用,如和法和分消走泄的运用,并举例验案进行说明,以为脾胃病临证的治疗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黄帝内经》中的名言,肇启了后世"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的大法。虽然"胃不和则卧不安"一语的原来出处不单是指失眠,但与书中其他对脾胃在睡眠机制的作用的论述相符合,因而引申为论治睡眠障碍的重要法则。历代医家在完善、丰富和发扬这一治法方面有许多论述。文章试从《黄帝内经》论述睡眠与脾胃的关系、后世医家对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的发展两方面进行探讨。并将后世医家从脾胃论治失眠的观点自发病机制的角度梳理为脾胃气虚导致失眠,胃气上逆营卫不和致失眠,饮食积聚、气机不畅致失眠,胃中痰、热(火)内扰致不眠几方面,从而对临床从脾胃论治失眠起进一步的明晰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中医脾胃学说之起源,论述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对脾胃的重视及脾胃与六经病之间的联系,并将该书中调理脾胃之法总结为温补脾胃、清热生津益胃、调理寒热、温阳化饮、通腑攻下、肝脾并调、益火生土、清热利湿、顾护胃气,这些思想对后世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广泛而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